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毒妃她从地狱来 > 第1131章 不能去那座岛

第1131章 不能去那座岛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九零逆袭成白富美 东京:只有我一个男租客? 从神雕起剑扫诸天 我有好多复活币 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 太古龙象诀 我有九位绝色师父 暗影明谍 今天神奇植物到手了吗 高手下山:从遗失婚书开始

>**“阿芷,原名沈云舒,幼年因家变入宫为婢。忠于君,更忠于道。纵行非常之事,心未堕黑暗。其罪可议,其勇当铭。”** 与此同时,在西北荒原的画师帐篷里,油灯摇曳。他正对着刚完成的画作出神。画中女子不再只是静立雪中,而是伸出手,似要牵起什么人。他忽然觉得胸口一阵温热,仿佛有股暖流从心口蔓延至四肢百骸。他低头一看,衣襟内袋中的银灰竟开始发光,渐渐凝聚成一枚小小的冰蝉玉碎片。 “这是……她的回赠?”他喃喃道。 那一夜,他梦见自己走进一座废宫,满地白骨静静伫立,忽然齐齐转向他,深深一拜。紧接着,无数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不是哀嚎,不是诅咒,而是低语:“谢谢你活着。” 他惊醒,提笔写下一行字:“原来铭记,才是对死者最大的敬意。” 春去秋来,忆归计划进入第七个年头。五十座忆堂之外,又增建了十二所“赎心学堂”,专收那些因忆术反噬而精神失常者。其中最特殊的一所,位于昔日皇陵遗址旁,名为“知微院”。院中不设碑,不立像,只有一口深井,井壁刻满名字??全是当年修陵者的姓名。每日清晨,学员们会取井水洗脸,据说能洗去心头执念。 一日,一名少年学员在井边驻足良久,忽然跪下,痛哭失声:“我想起来了……我爹是修陵工,死在地底塌方那天。他们说他连尸体都没找到,可我一直不信。我以为他还在等我。” 旁边老教习轻抚他肩:“现在你知道了,他也知道了。这就够了。” 少年擦干泪,抬头望天,忽见井水微漾,倒映出一张女子面容??眉目清淡,眼神温柔。他心头一震,脱口而出:“先生?” 水面涟漪扩散,影像消散。但他清楚记得,那双眼里没有悲伤,只有释然。 而在南方某座偏远小镇,一位盲眼老妇每日坐在门前,手中摩挲着一枚旧铜铃。她不知这铃从何而来,只记得每当下雨,铃声就会自己响起,而她总能在梦中看见一朵蓝芽花盛开。 这日黄昏,孙女问她:“奶奶,你说的那个救了全村的女人,真的存在吗?” 老妇笑了:“她不在书里,不在碑上,但在风里,在雨里,在我们愿意说出真相的时候。” 话音刚落,铜铃轻颤,一声清越,划破暮色。 千里之外的皇宫,继明已退位为太上皇。他独居冷宫,终日沉默。某夜,他梦见自己重回赎心碑前,看见年轻的林知微站在碑顶,对他微笑。 “你不必跪了。”她说,“你早已赎完。” 他惊醒,发现枕边多了一枚干枯的蓝芽花枝。他颤抖着捧起它,泪水滴落,砸在枝上,竟让那枯枝生出一点嫩绿新芽。 次日,他命人将宫中所有关于“归源系统”的典籍尽数焚毁,并下诏天下:“自此以后,九州不准再研忆术控心之法。凡私藏者,以叛国论。” 同时,他在宫中设立“无名祠”,不供神佛,不祭先祖,只挂一幅空白画卷,题曰:“献给所有被遗忘的人。” 数月后,一名西域商人途经江南,带来一封密信。信是拾忆书院现任院长所写,言及近日书院密室“无名阁”发生异象??那面蒙尘古镜,竟在午夜自行拂尘,镜面浮现一行字: >“裴昭,我来找你了。” 院长不敢擅动,封锁密室。但当晚,守阁弟子称,听见阁中有两人低语,一男一女,声音模糊,唯最后一句清晰可闻: >“这次,换我陪你走完余生。” 翌日清晨,镜面恢复蒙尘,可地面上,赫然并排躺着两枚冰蝉玉碎片,拼合成完整的心形。 与此同时,在极北苦寒之地,那片传说中的蓝芽花海迎来罕见暖流。牧民们惊讶地发现,原本只在春季绽放的花朵,竟在寒冬盛开如夏。更奇的是,每当有人心怀恶意踏入花丛,花茎会自动缠绕其足,直至对方忏悔流泪才松开;而善良之人走过,则有花瓣随风飞舞,落在肩头化作温暖光点。 一名冻伤的旅人被同伴抬至此地,濒临死亡。就在众人绝望之际,一朵蓝芽花轻轻飘落他额头,瞬间融化成一滴晶莹露水,渗入皮肤。旅人猛然睁眼,第一句话竟是:“我梦见一个女人,她说……"你还值得活下去"。” 人们这才明白,那片花海,不是自然生成,而是林知微最后一点灵识所化??她将自己散作万千微光,寄于花魂之中,继续守护这个她曾用生命拯救的世界。 十年后的拾忆书院,已成为九州最重要的精神圣地。每年春日,新学员入学第一课,不再是背诵戒律,而是前往无名阁外静坐一日一夜,等待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那年春天,轮到一名少女入阁。她在镜前坐了整整七天,不吃不喝,直到第八日黎明,镜面突然浮现一道身影。 不是林知微。 而是一个穿青衫的男子,手持毛笔,眉目清俊,正是裴昭。 少女震惊:“您……您还存在?” 镜中人微笑:“她把我留在这里了。不是记忆,不是执念,而是"选择"??她选择了让我继续存在,哪怕只是镜中一影。” 少女泪流满面:“那她呢?她去了哪里?” 裴昭望向镜外虚空,轻声道:“她成了风,成了雨,成了每个人心中不愿遗忘的温柔。她不在时间里,却在每一次有人愿意为他人牺牲的瞬间。” 少女退出阁楼时,手中多了一支断笔。笔尖刻着两个字:“相守。” 这支笔后来被供奉在书院正殿,与《罪忆录》并列。每逢月圆之夜,笔尖会凝出一滴墨珠,坠地即化作一朵微型蓝芽花,转瞬即逝。 又是一年冬至。全国九十九口忆堂铜铃再次齐鸣,七息不止。这一次,百姓不再惊慌,而是自发聚集堂前,点燃烛火,齐声诵读《修陵者名录》。 诵声如潮,传遍山河。 而在无碑村的桃树下,一名老农正在清扫落叶。忽然,他看见树根处浮现出一行字,由萤光虫组成: >“谢谢你们,还记得种下希望。” 他怔住,随即咧嘴一笑,对着树说道:“丫头,今年桃子结得多,我给你留了一篮。” 风掠过草地,桃叶沙沙作响,仿佛回应。 深夜,一道青影悄然浮现树下,凝成女子轮廓。她仰头望着星空,许久不动。终于,她轻声开口,声音如雾如烟: “裴昭,你看,他们都好了。” 片刻后,空中似有回应,一道青光落下,缠绕她指尖。她微笑,伸手握住那光,如同握住一只无形的手。 “走吧。”她说,“该去下一个需要光的地方了。” 两道光影缓缓升空,化作流星,划破夜幕。远处村庄的孩子们指着天空欢呼:“快看!双星出来了!” 据后来史书记载,自那夜起,九州各地频现“双星同辉”奇观。天象学家无法解释,唯有民间流传一首新童谣: >“天上双星落, >人间万灯和。 >不问姓名者, >最是护国娥。 >若觉春风近, >莫问因与果。 >心中花开处, >她从未离过。” 岁月流转,蓝芽花成了九州共通的象征。新娘出嫁时,不再戴牡丹,而是在发间簪一朵蓝芽;学子赴考,也会佩一枚蓝芽玉坠,祈愿“不忘本心”;就连军中将士出征,战旗上也绣着蓝芽图案,寓意“为记忆而战”。 而在所有忆堂的最深处,都藏着一本空白手札。据说,只有真正理解“遗忘即铭记”的人,才能在纸上看见字迹浮现。 某日,一位年轻忆使深夜整理档案,偶然翻开其中一本,赫然见到一页文字: >“如果你看到这些,说明你已经准备好了。我不是英雄,也不是圣女。我只是一个曾被伤害、也曾伤害别人的女人。但我选择相信:爱比恨更长久,记忆比权力更永恒。 >不要寻找我,不要崇拜我。 >只要你在某个瞬间,因为想起某个不该被忘记的人而停下脚步?? >那一刻,我便回来了。” > >??林知微 忆使合上手札,抬头望月。窗外,蓝芽花开得正盛,风过处,花瓣纷飞,如雪如雨。 他忽然觉得心里某个角落变得柔软,仿佛有谁轻轻拂过他的记忆之弦。 他低声说:“先生,晚风很暖。” 无人应答。 可他知道,她听见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2588/353497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2588/353497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