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社会社会,社祭之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新婚夜改嫁王爷门外跪哭 从02年香江开始的娱乐 乔丹送我一双鞋 我有特殊的犯罪技巧 漂亮炮灰,被真病娇疯批强制了 六男主?恶毒雌性在星际多崽多福 最后一个钟馗传人 穿书后,我用美食征服四个反派崽崽 救世战歌 五零灾荒年有个鸡肋空间真香啊!
鲁庄公对于迎娶两位齐国公主的渴望是很强烈的,为此,他居然做出了在当时被认为是非礼的事。
公元前672年7月份,鲁庄公刚与齐国商定愿意娶齐国公主。
到了冬天,他便亲自到齐国去纳采,即下聘礼。
这是不合礼数的。
因为他是国君,不需要自己亲自去,派人担任媒妁,由媒妁前往即可。
看来,鲁庄公是一个急性子,就象当年见到美艳的孟任,便立即决定娶她为妻一样。
现在,他也等不及,他必须早点见到自己未来的夫人,看看两位齐国公主姐妹长得漂亮不漂亮。
“有母亲一半的漂亮就够了。”估计鲁庄公当时是这样想的,他的母亲,正是文姜。
当鲁庄公见过哀姜叔姜两姐妹时,顿时心花怒放。
因为齐国公室确实产美女,两姐妹出落得花一样的。
虽然不能完全跟母亲文姜相比,但两姐妹也算美艳动人且年轻漂亮。
这下把鲁庄公惹得心痒痒的。
反正很多人是这样想的,鲁庄公为娶齐女而急不可耐了。
其实在鲁庄公心里,他哪里管要娶的齐国公族女子漂亮不漂亮,他自有深意。
如去年,他是冬天赴齐国亲自纳采去的,一直呆到春天才回鲁国。
回到鲁国不久,到了夏天又去了。
史料记载,公元前670年夏,鲁庄公再赴齐国。
去干什么?观看齐国的社祭之会。
齐国的社祭之会与当时春秋列国诸侯一年之中四大例行祭祀活动不同。
那个是官方性质的祭祀活动,即春之郊祭、夏之雩祭、秋之尝祭和冬之烝祭。
而社祭,是一种民间的祭祀活动。
这种民间祭祀活动在各国是有着不同称呼的,如在燕国叫有祖之会,宋国叫做桑林之会,楚国叫做云梦之会,而在齐国则叫社祭之会。
齐国与鲁国很大的一个不同,就是鲁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严格遵守周礼的诸侯,是全世界最讲周礼的国家。
因为周礼本就是鲁国开国之君周公旦所制订,作为大周王朝宗邦诸侯,鲁国当然要成为天下诸侯在遵从周礼上的表率。
齐国则是建立在当时大周王朝控制范围最边沿的一个诸侯。
想当年姜子牙建立齐国,那是打出来的,从东夷部落手中取得的这块土地,并慢慢扩张,这才有了齐国的样子。
齐国以东一带,密密麻麻全都是东夷部落。
齐国不可能拿着大周王朝的礼制,去统治这些原本属于东夷的地盘。
所以,齐国自建国开始,就默许甚至吸收了东夷的一些习俗。
只要有利于齐国治国理政,东夷的习俗也是可以的。
所以,齐国在很多方面与鲁国这样又红又专的大周王朝宗邦诸侯不同,如社会风气相对鲁国就要开放前卫很多。
类似的例子,在其他诸侯国也是存在的。如北地燕国,南境楚国,西北晋国以及西方的秦国等国。
还有一个宋国,那是不需要按周礼过日子的特殊诸侯。
大周王朝准许宋国继续沿用宋国老祖宗大商王朝的商礼,所以很多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方面,就如这个齐国社祭。
齐国的这个社祭非常有意思,至少鲁庄公原本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完全不合周礼。
但是,现在的鲁庄公必须要高度重视齐国的一切。
鲁庄公很清楚,此时鲁国的国力实力和军事实力完全不能与齐国相抗,所以鲁国的对外政策,最重要的就是努力交好齐国。
文姜本是联系齐国与鲁国关系最重要的纽带,但这根纽带断了,鲁庄公必须要重新架起这根纽带。
文姜在时,一切由文姜在张罗两国关系。
现在文姜不在了,鲁庄公感到任重而道远。
虽然已经初步达成了齐鲁联姻,但有很多方面,鲁庄公必须要让齐桓公看到鲁国的真心。
一切都要维护齐国的体面、遵从齐国的号令、融入齐国的圈子,甚至赞同齐国的习俗!
齐国的社祭之会,原来是民间一种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活动规模相当大,参与者众多,青年男女尤其是未婚的青年男女们,特别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
为什么喜欢?
因为在社祭之会这样的大型聚会活动中,男女青年只要互相看中,就可以互相传递爱情,而且是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那种爱。
也就是说,只要喜欢,男女青年可以相约开房去。
当然,那个年代没有开房这个词,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前面我们说过,齐国是比较开放的,在齐国根本没有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只要双方愿意,一切都有可能。
有人要问,那把人家姑娘肚子搞大了怎么办?
没关系,国家需要的就是姑娘的肚子大,因为这意味着人口的增加。
在春秋时期,人口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甚至是国家战略资源,越多越好。
之所以把社祭之会安排在夏天举办,目的也正是为了鼓励青年男女互相择偶甚至临时择偶。
因为周历的夏天,其实就是如今的春天。
春天是什么季节?
春暖而桃花开的季节。
这个季节中的动物最自然的会做什么?
繁殖后代的行动,人当然也是一样的。
所以,到现在,关于情爱之类的,很多词汇都与春天有关或者桃花有关。
如桃花运、娇羞如桃花,怀春、春梦、春心、春宫、春药等等。
笔者甚至怀疑我们现在所用的社会两个字,说不定与齐国的社祭之会有关系。
社会社会,不就是相互交际、来往,最终繁衍生息么?
有人又要问了,那齐国举办这个社祭,岂不是鼓励全国人民公开找情人小三?
这个叫杠精了,当然不是的。
因为齐国虽然吸收了一些东夷习俗,如男女未婚前是可以开放一些前卫一些的。
但是一旦结了婚以后,那是要恪守夫妻之道的。
象这样的社祭之会,本来鲁国人是嗤之以鼻的。
可以相信,曾经齐鲁两国实力差不多,双方列阵舌战时,鲁国人可能会拿这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社祭之会来嘲笑齐国人。
但现在完全不同了。
鲁庄公很清楚此时鲁国的处境,很清楚在齐国这样超级大国面前的定位。
寡人不但紧紧跟着齐国,甚至还认可齐国的这些个习俗。
寡人亲自参加社祭之会,就是一种态度。
鲁庄公的这种态度令齐桓公很满意,但是鲁国国内却吵翻了天。
那位在长勺之战中一战成名跻身鲁国大夫行列的曹刿就出来规劝鲁庄公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2643/299492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2643/299492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