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安抚、拉拢百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进霸总小说之我被男主狠狠爱 春夜余温 混在镖局里加点修仙 重生之投资时代 我家娘子,不对劲 倏忽朝颜 救命!残疾兵王要被异能俏媳撩疯 蛟龙传:之蛇神寻妻 相亲当天,我和财阀大佬闪婚了 封神:我被众神偷听心声!

苇名信玄的野心, 也在随着权力的增长,从而不断的扩大。 或者说, 所谓的家国情怀, 对苇名信玄来说确实很重要, 但相较于一统天下的大业,就现在那么微不足道了。 出宫之后, 苇名信玄回到府中, 回想了一下, 自己刚才跟叶璃所讲述的战略构想, 他感觉, 其中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部分。 对于齐国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在这段时间苇名信玄已经了解了很多, 现在的他也知道, 齐国不再是之前强盛的齐国, 但底蕴尚在, 放眼九州,依旧是一等一的强国。 凭借齐国这个平台,纵然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至少称霸一方也绝对没有问题。 到时候, 自己的名字,也将名垂青史,永载史册! ...... 另一边, 人在寝宫的叶璃, 同样也在幻想, 自己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后,收到天下百姓颂赞的场面。 尤其是, 自己"千古一帝"的名号, 被刻印在史书上,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这对于一代帝王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兴奋的事情呢? 叶璃扬起嘴角, 目光锐利, 面色充满了自信和意气风发。 “朕一定会带领齐国,完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统江山的宏伟大业!” “朕的名字,也将永载史册,被后世子孙顶礼膜拜的千古一帝,万古圣皇!” “齐国在去年,确实遇到了很多不利的局面,但朕依旧战胜了困难,并让齐国重新走向辉煌。” “韩子安啊韩子安!” “就算没有了你,又能如何?” “朕已经给了你台阶下,可你竟然还不知好歹的拒绝了朕。” “莫非,你真以为没了你,大齐就会倾覆吗?” “事实证明,你也不过是朕挑选出来的千里马而已。” “朕可以承认,论行军打仗确实不如你,但朕身为帝王,懂得识人用人之能就足够了!” “宋国的覆灭就是事实!” “你别以为,靠着楚国就能撼动朕的大齐,痴心妄想!” 最后的痴心妄想四个字, 叶璃眼中绽放精芒, 声音中气十足,充满了自信。 尤其那身为帝王所散发出来的压迫感,更是给人一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叶璃犹如君临天下般,目光审视着眼前的地图。 “这天下......将会是大齐的天下!” “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 ...... 韩子安这个时候, 可不知道, 叶璃为了所谓了虚荣心,包括后世的名声,整个人已经显得有些癫狂, 尤其是随着吞并宋国, 那暴涨的野心, 让叶璃已经开始幻想一统天下的场面。 此时, 韩子安正率领亲军, 深入南方丛林, 会见了百越的一些部落族长。 来见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 安抚和拉拢。 安抚是为了在大军北伐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拉拢的目的,是在于这些异族各个能征善战,都是非常好的兵员。 所以, 在拿下吴越两国之后, 韩子安就着手, 派人前往南边的百越地区,联系各大部族,要求会面商谈。 ... 曾经的越国最南端, 一处面积不大的土城中, 作为越国跟南越交易的地方, 韩子安已经率兵抵达。 不过, 为了防止让人产生戒备之心,所以此次前来,就带了三百名龙骧军。 两天后, 诸多部族的长老、族长, 陆续抵达。 他们一个个身穿奇装异服,有的甚至就裹着兽皮, 在中原人的眼中,就是一群没有开化的蛮夷。 但这正是韩子安来这里的原因, 帮他们开化! 一间简易搭建的一处木屋内, 韩明坐在长桌中央, 其余的长老、族长分作两侧, 韩子安目光打量了一下众人后,声音平静道:“人都到齐了吧。” “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在下楚国韩王。” “前不久,刚刚带兵吞并了吴、越两国,目前可以算是称霸江南。” 一名身材魁梧, 身上裹着兽皮的壮汉, 第一个出声:“不知道韩王召集我们,是有什么事情?” 话音刚落, 又有一名年纪稍微大一点, 身上穿着越国服饰的人,紧跟着开口询问:“先前越国曾与我部族达成协议,每年会给我们部族10万斛粮草,我想知道越国现在被灭了,这份粮草是不是该由楚国继续供给?” 在两人说话的同时, 其他人也是七嘴八舌, 而且这些人, 不光口音各异, 有些人说话,韩子安压根就听不懂。 一时间, 整个木屋内, 可谓是乱糟糟一片。 “肃静!” 站在韩子安身边的一名龙骧军成员,随着一声厉喝, 房间内顿时安静下来, 韩子安则是露出和善的笑容,开口道:“你们的情况我大概也知道,其实召集诸位来这里见面,就是为了解决这些事情而来的。” 韩子安胳膊搭在桌子上, 十指交叉, 声音平和淡然, 将自己的计划和想法,详细的讲了出来。 其实说到底, 本质上跟诸葛亮安抚南蛮差不多。 无非也就是那么几条内容。 首先, 第一条,教育。 楚国会出钱、出人,在各个部族内修建学校,同时对部族中的孩童进行学习教育。 这倒不是说韩子安想帮他们扫盲, 单纯就是想加速文化融合。 从古至今, 所谓的汉民族,其实早就没有血统纯正的汉人了。 因为在历史上千年的变革中, 汉人跟周边的胡人,经历了好几轮的大融合。 而这些胡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 也早已被汉民族的文化所融合,成为了一名汉人。 或者说, 汉人的定义,并不是血统。 而是文化!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韩子安开口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有关教育,目的就是想加速完成融合,将百越的各个部族,融合到楚国之中来。 第二条, 即其渠率而用之。 简单来讲, 就是用当地有声望有影响的人物,在服从楚国朝廷的前提下,让他们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 这也算是古代王朝,安抚异族的普遍方法。 实行这一政策既是稳定百越地区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当地“大姓”、“夷帅”、部落首领的笼络。 第三条, 互通有无。 在商业上, 韩子安也表明了, 楚国会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修建一些城池,用作交易。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2664/296147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2664/2961473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