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武夫 > 第441章 黄袍加身,一统天下(全书完)

第441章 黄袍加身,一统天下(全书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富贵逼人 栖田记 丹道第一圣 给艺人直播算命,整顿娱乐圈 木叶:来自宇智波的灵魂之王 我都打到京都了,你让我撤退? 京夜欲眠 翻雅 盗墓:彩云伴月 末世:我重生尸王囤积亿万血肉

多铎的意外病故,导致河北局势风云突变。 孙传庭抓住时机,率领征北督师府,帐下各路兵马,十五万大军。 在邯郸一战,歼灭清军十万大军。 豫亲王多铎的副将,固山贝勒勒克德浑,固山贝子屯齐,被孙传庭一战斩首。 消息传开,清廷山西巡抚李鉴,大同总兵姜瓖,相约反正。 二人杀死山西总兵耿敦,在太原、大同举起大明旗号。 开城迎接朱云飞率领的大军,兵不血刃进入太原。 玄甲骑军卫前锋,进驻大同。 “传我军令,李鉴献城有功,官复原职,依旧担任山西巡抚一职。” “大同总兵,改任山西总兵,兼大同总兵,负责山西军务。” “其余各军,向宣府进发,进军京师,光复大明京城。” 在朱云飞的军令下,护卫军,玄甲骑军、天雄军,以及从陕北赶来的武卫军。 在大同集结,迅速扑向宣府。 姜瓖的反正,为朱云飞夺取山西,立下汗马之功。 否则凭借太原、大同的城防,要想要打下山西,至少也得三个月。 可现在仅仅半个月不到,明军就光复山西全境。 这就导致清廷宣大总督吴孳昌,完全毫无准备。 面对朱云飞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 这位崇祯年间的进士,吓得手忙脚乱。 原明军投降的总兵白广恩、唐通眼见明军势大,纷纷劝谏。 “你我皆是明臣,卑职听说李鉴、姜瓖二人投降,皆获得重用。” “你我何不开门献城?” “如此反复,吾还有何面目面对世人乎?”吴孳昌倒是有几分腐儒的惺惺作态。 想当初崇祯自缢,满清入关,这老小子可是毫不犹豫,就跪舔了新主子。 “吴大人,你要是想死,可别拉着弟兄们。” 白广恩当即作色,手按剑柄一脸的威胁。 唐通也不忿的怒视吴孳昌:“吴大人,咱们是把乱反正,可不是投降。” “你要再犹豫,明军一旦攻城,城破之日,玉石俱焚,那就不是死这么简单了。” “这,这……” “我降了还不行吗?”吴孳昌一脸哭腔的连连点头。 在白广恩和唐通的逼迫下,宣大总督吴孳昌,率领宣府大小官吏,开门献降。 面对这几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朱云飞表现的和颜悦色,亲切的拉着三人,温言细语的赞赏了一番。 “吴大人迷途知返,不失为守节之臣,本太傅定当上奏陛下,为尔等请功封赏。” 朱云飞之所以善待这帮人,不是他心慈手软。 而是做给天下人看得。 毕竟,天下已经光复,失去的大明江山,即将一统。 这个时候,仁政比暴政,更容易拉拢人心。 李自成入京,勒索拷诘百官,致使大明文武百官,集体背叛了他。 转身投降了满清,从而让满清建奴捡了个大便宜。 现如今京城之内,那些墙头草,哪一个不是在观望。 朱云飞杀吴孳昌,李鉴、姜瓖、唐通、白广恩这些人容易。 但也会把京城那些投降的旧官吏,彻底推到对立面。 试想,你投降必死,不投降反而有一线生机。 你会怎么办? 相反,投降不但无罪,还能官复原职。 而不投降,则是九死一生。 你又会怎么选择? 朱云飞拉拢吴孳昌,李鉴这帮投降官吏,目的就是要告诉京城的大明旧官吏。 只要你们投降,过往不究,还能继续当官。 但要是抵抗到底,那么城破之日,就是项上人头,以及诛灭九族之日。 朱云飞这一手,就是攻心之计。 属于堂堂正正的阳谋。 当朱云飞率领大军,抵达昌平、丰台之时,朝廷赦免的旨意。 早已经被锦衣卫校尉密探,传遍了京城。 由于朱云飞率领的兵马,实在来的太快。 导致,满清皇太后孝庄,摄政王多尔衮,小皇帝顺治,以及满朝满清皇亲国戚。 根本来不及退往关外,就被堵在了京城之中。 十一月三日,朱云飞率领大军,抵达京师城下。 京城之内的满清贵胄,无不是乱作一团。 乾清宫大殿上。 已经久病多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带病上朝。 因为旧伤复发,加上朝堂之上,内外交困。 让这位满清摄政王,也是满脸沮丧。 原本意气风发的多尔衮,这个时候身形消瘦,眼窝深陷,倚靠在暖席上的他,显得有气无力。 太后布木布泰,看了眼病入膏肓的多尔衮,也是一脸愁容。 都说她和与多尔衮有私情,但实际上她对于多尔衮,根本没有什么情爱。 二人之所以表现亲密,也不过是互利互惠的合作罢了。 否则皇太子那么多儿子,又怎么可能轮到他的儿子福临继位? 已经年过花甲的礼亲王代善,这会也是有气无力。 京城现在不过三万人马,却要守卫这么大的京城,这在他看来,根本不可能守得住。 郑亲王齐尔哈朗,也是眉头紧锁。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短短的两年时间。 成功入主关内的女真八旗,为何却到了如今这样的穷途末路。 “诸位王公大臣,都说说,这京城还能不能守得住?” 见大家垂头丧气,一言不发,皇太后布木布泰,脸色不快的扫了眼大殿上的文武百官。 “现在究竟是突围,还是坚守,亦或者开城投降,诸位大臣,都那个主意。” “难道尔等臣子,非要我孤儿寡母来做决定不成?” 面对太后的询问,年轻的尼堪与洪承畴对视一眼,扬声站了起来。 “太后,皇上,奴才不才,愿率一军,护卫皇上突围,返回盛京,重整旗鼓。” “尼堪贝勒说的对,微臣愿为皇上,太后赴汤蹈火,率军突围。” 洪承畴知道谁都可以投降,他投降肯定死路一条。 所以,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对,趁现在明军还未合围,立即突围,返回盛京去。” 朝中一帮满清贵胄,纷纷大声附和。 投降,他们害怕小命不保。 突围,却有一线生机。 “摄政王,礼亲王、郑亲王你们几位怎么看?” 皇太后心中很清楚,守不住,突围未尝不行。 但现在朝堂上下,这几位亲王不表态,突围就难以成行。 “本王听皇上的。”摄政王多尔衮,自知时日不多,抬了抬手,吃力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就突围吧,本王来断后。”郑亲王齐尔哈朗,心知大势已去,即便走脱得了,大清也必亡。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为大清再尽一份力。 “既然要突围,那就事不宜迟,丢掉一切物品,今天傍晚从西门出城,直奔山海关。” 代善这一辈子,经历大小事情无数,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商议已定,城中三万八旗精兵,留下一万。 由尼堪、洪承畴亲率两万主力,护卫满朝皇亲贵胄突围。 傍晚时分,两万满清骑兵,以及同行的一万多家眷皇族子弟,打开西门蜂拥而出。 清军从西门出城的消息传来,东门外的朱云飞,只是淡淡一笑。 “陈德,率领玄甲骑军,前往助战,务必把这支人马,全部歼灭。” “末将遵命!” 朱云飞之所以如此淡然,是因为早在三天前,孙传庭率领的征北大军,已经攻克保定。 偏师李本深率领的忠义军,以及杨衍率领的琅琊营,水师营宜永贵三部六万人马。 从天津卫穿插了过去。 现在这支人马,已经占领蓟州城。 切断了清军北返辽东的去路。 李本深率领的忠义军,那可是北军精锐,杨衍和宜永贵,也是军中悍将。 六万大军占据蓟州要道,别说清军仓惶北逃,即便是八旗精锐,也休想飞跃蓟州城。 十一月四日一早,清军主力突围之后。 朱云飞命令护卫军,武卫军、天雄军,对燕京东南西三门,展开了攻势。 留守的齐尔哈朗,亲自登上城门指挥作战。 清军一万满蒙汉将士,裹挟城中数万百姓,登城坚守抵抗。 城头上的青壮百姓,看到城下大明熟悉的龙旗,无不是倒戈相向。 原本齐尔哈朗寄望守城的百姓,反而成为了明军的助力。 城中的原大明官吏,为了活命,大肆宣扬投降反正思想。 以至于大军刚刚开始攻城,城头之上反而先起了内讧。 原辽东投降的明军将领王希贤、崔定国诸将,率先举义。 “我等本是明军将领,迫不得已背叛了朝廷。” “如今朝廷大军杀到,正是我等拨乱反正,立功赎罪的时候。” “诸位随我打开城门,迎接王师入城。” 王希贤一声高呼,一众汉军将士和百姓,纷纷响应。 面对成干上万的将士,群情汹汹,满清监军将领,根本阻拦不了。 只得慌忙逃下城头,任由起义将领,打开了城门。 “民心在我,大明万岁,众将士随我杀入城去!” 策马而起的朱云飞,手中陌刀一挥,三军将士蜂拥而起,争先恐后的冲进了城池。 事实再一次证明,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京城的抵抗,往往是最无力的。 就像当初崇祯自缢前一般,京师轻而易举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 同样,当初李自成在满清兵临城下时,京师也是毫无抵抗,就被建奴鞑子所攻破。 历史轮流转,到了今天这个田地。 强盛一时的女真八旗,在朱云飞大军压境下。 偌大的京城,就像纸糊的一样,仅仅半天时间就陷落。 这就是民心所向的结果。 历史上的秦汉万里长城,也无法抵挡匈奴铁骑寇关。 唯有万众一心的民心,以及强大的国防力量,才是真正的护国安民的长城。 当朱云飞进入紫禁城,再次进入这座阔别多年的宫城。 看到乾清宫门外,那帮剪掉辫子,重新换上大明朝服的文武百官。 朱云飞强忍着心中的杀意,在众将的簇拥下,径直进入乾清宫大殿。 “诸位大明的臣工们,尔等也算是三朝老臣了,念在你们骨头松软的份上,本太傅给你们一个机会。” “跪满三天者,官复原职,既往不咎。” “跪满两天者,免除罪责,放归故里。” “未跪满一天者,打入大牢,按叛逆之罪论处。” 当朱云飞此言一出,广场上的一众文武百官,无不是神情一震,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 “大将军,这帮软骨头,就该全部杀了。” 虎大威一脸忿忿不平,他对于这帮文臣,那是半点好感没有。 “不急,慢慢来,就这么杀了他们,岂不是便宜了他们?” 朱云飞淡淡一笑,这些投降李自成,又投降满清,现在摇身一变,又投降了他的软骨头。 留着那就是浪费粮食,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恶劣影响力。 现在不杀他们,不过是朱云飞,为了找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而已。 毕竟,一言杀降,名声不好听,也会让人诟病为泄私欲。 只有依法处置,才能名正言顺,以正视听。 很快入城的各军人马,便平息了城内的战事,建奴郑亲王济尔哈朗自焚而死。 两日之后,孙传庭率领征北各军抵达京师。 紧接着李本深在蓟州,也派人传回,全歼清军消息的捷报。 蓟州一战,清廷摄政王多尔衮和礼亲王代善,自杀与军中。 尼堪和洪承畴死于乱军,尸体被乱刀分尸。 小皇帝顺治和皇太后,以及一众满清贵族被俘,正押往京师。 “传令,以李本深为征辽大将军,杨衍、宜永贵为副将,率军向辽东进发。” “务必全歼建奴鞑子,要让它们感受一下,什么是石头过刀,茅草过火,人头滚滚的滋味。” “昔日我大明宪宗,执行的成化犁廷,足见有先见之明啊。” 朱云飞感叹之下,大手一挥,扬声下达了进军辽东的命令。 随后,朱云飞又命令陈德,郝摇旗、马宁率领玄甲骑军,为第二梯队,深入辽东,蒙古执行了换种政策。 那就是男丁全部杀光,女人接受汉人婚配。 从而执行民族大融合政策。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宣平二年正月初一。 燕京紫禁城,奉天殿大殿上。 奉旨宴请文武百官的朱云飞,来到大殿之上时,满朝文武百官,早已经济济一堂。 不等朱云飞反应过来,李虎和傅山二人,突然从人群中窜了出来。 只见李虎手持一件五爪金龙黄袍披在了朱云飞肩上,傅山手持一顶冕疏冠帽戴在了朱云飞头上。 堂上的孙传庭、虎大威、李之芳、班纳岱、杨遇明、李过等一帮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倒在地。 “臣等恭请太傅,继承大皇帝位,统御四海,开创盛世……” …… 【后记!】 公元1647年正月初一,朱云飞在紫禁城,奉天殿被黄袍加身。 被群臣拥戴登基,建立国号为“炎”,后世称之为大炎帝国。 创立年号为永宁,意指大炎帝国,永世安宁之意。 当朱云飞在燕京称帝之后,在群臣的上奏下,朱云飞下诏。 废除小皇帝朱弘祛尊号,改封为二等勋爵凤阳国公,准其返回朱家凤阳故里,镇守祖庙皇陵。 原黔国公沐天波废除王爵,改封为安国公。 其余大明藩王,一律降爵位为二等勋爵国公。 三月初二,朱云飞在燕京天坛,祭祀天地,昭告天地神明,正式改国号为大炎帝国。 随后,朱云飞下诏,封赏了十二位开国国公。 分别是保国公孙传庭、昌国公曾樱、宁国公宋玫、燕国公史可法、陈国公张煌言,越国公王遵坦。 这六人是文职国公,另外还有六名武职国公。 分别是忠国公李虎,渤海国公李本深,护国公虎大威,宋国公陈德,靖海公郑森,定国公李定国。 另外又封了二十位武侯,分别是曹明、李之芳、宜永贵、姚启圣、陈子龙、张名振、刘芳亮、班纳岱、郝摇旗、马宁、杨衍、杨彩、翁之琪、李过、张勇等将领。 伯爵三十六位,分别是各军副将总兵。 随后,朱云飞又正式封了太平公主朱媺娖位皇后。 之所以朱媺娖能够成为皇后,自然是因为她的身份地位,能够照顾一下满朝文武,以及大明的遗老之心。 像姜曰广、高弘图、郑三俊这些朝中老臣。 在得知朱云飞登基建国后,无不是恸哭不已,纷纷去职归隐而去。 皇太后张嫣,海兰珠二女,都拒绝了朱云飞的封赏。 对于她们这些少女时代,就荣登高位,如今人到中年,经历过家国兴盛兴衰的人来说。 地位名声早已经置之度外,余生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偶尔陪伴爱人身旁,于愿已足。 其余诸女,如柳如是、陈圆圆、曾书婷、李香君、卞玉京、寇白门、董小宛,徐昭华、祁德茝皆被授封为嫔妃封号。 永年元年,开国的第一年。 朱云飞迎来三个皇子,两个皇女,彰显了皇家的兴旺气象。 也是在这一年,朱云飞再次改组内阁,并以皇帝之位,出任内阁总理大臣。 并改组六部为九部,朝政由内阁十一位大学士组成。 朱云飞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一名内阁次辅,九位内阁大学士,兼任九部尚书,执行全面改革的议政内阁。 朱云飞之所以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就是要确定一件事。 那就是推行君主立宪制的成立。 今后的大炎帝国,皇帝只是尊号,不再担任军政大权。 内阁总理大臣,以及内阁大学士,负责朝廷一切运转。 君主立宪制的推行,让全新的大炎帝国,迅速走向了工业革命时代。 从此,大炎帝国正式走向海上霸权的时代。 朱云飞登基的第一个十年。 大炎帝国的龙旗,插上韩潮半岛。 靖海公郑森,率领的大炎水师,覆灭了扶桑岛国。 对倭寇贱种执行了灭种计划,岛上一干万倭寇,被斩杀投入大海喂了鲨鱼。 转眼又是十年过去。 大炎帝国永宁二十年,已经四十六岁的朱云飞。 踏上巡视天下征程,这个时候的大炎帝国,已经进入蒸汽时代。 从燕京修筑到南京的火车,只需要三十六个小时,就可以抵达金陵。 “呜!呜!呜!” 随着火车鸣笛声响起,铁轨上的火车缓缓开动了起来。 “陛下,这就是火车吗?” 跟随在朱云飞身边的海兰珠、张嫣众女,看着这长长的火车,无不是充满了震惊之色。 虽然这个时候,朱云飞和一众心爱的女人,都已经年过半白。 但这些年长期修炼养生功法保养下,无论是朱云飞,还是众女的脸上,都还保持着往昔的容貌。 “爱妃们,火车仅仅只是开始,将来我们还要造飞机,到时候朕带你们领略天空的辽阔之美。” 一脸温柔的朱云飞,张开双臂,与众女紧紧相拥。 这一刻,天地万物,世间沧海,皆成为过往云烟。 (全书完!) 【作者题外话】:一个不完美的结尾,不是老鹿想结束。 实在是情势所迫,老鹿的妈妈上个月生病住院,经历了一段人生低谷。 刚收拾好心情,却想不到因为网站整改的原因。 本书人气直接降到谷底,现在每天老鹿连20块钱都赚不到。 无奈只能提前结束,实在是感到痛惜。 在此,跟一直大力支持老鹿的“淘气的七夕”等书友说声抱歉。 感谢大家一直默默地支持。 谢谢,谢谢你们的支持! 在此,老鹿向一直支持老鹿的书友们,鞠躬表示歉意。.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269/176753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269/176753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