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三人的质问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团宠真千金手拿神明剧本 快穿,我的金手指都到了男主手里 三国征服者 柯学:上头让我监视酒厂 综武:秋斩刑场,斩首就变强 医女锋芒,我娘子很嚣张 修仙:从怀孕师娘开始 穿越反派卧底气运之子女主们急了秦天骄顾洛怡 刚进山就给雪豹接生,还一胎六仔 绝对不要对他喷垃圾话

他放下笔,起身出门。 两人在祠堂前相遇。 男人看着他,眼神复杂,像是认出了什么,又像是在确认某种记忆是否真实。 “你不认识我。”他说,“但我认识你师父。” 闻远眉头微蹙。 “二十年前,我在东海沉平台做过技术维护。那时候,你还未下山。你师父每隔七天就会来一次,站在观测井边,听一段录音。他说那是他徒弟的心跳。” 闻远心头一震。 “后来项目出事,井塌了,录音中断。他再没出现过。但我记得他说的话:"等那孩子听见世界之前的声音,就是他真正归来之时。"” 男人从包里取出一个铁盒,锈迹斑斑,边缘用蜡封着。 “这是他在最后一次来时托付给我的。他说,若有一天你平息了共感风暴,便把这个交给你。” 闻远接过铁盒,指尖触到那层蜡封,竟微微发烫。 “你是谁?”他问。 男人笑了笑,眼角皱纹如刀刻:“我只是个修机器的。但我知道,有些机器修不好,是因为心坏了。而你师父……他一直相信,你能修好它。” 说完,男人转身离去,背影融入晨雾,仿佛从未存在。 闻远回到屋内,用小刀小心刮开封蜡。 盒中无物。 只有一面铜镜。 古旧,模糊,边缘雕着八卦纹路。镜面映不出人脸,却浮现出一行不断闪现又消失的文字: >**“你听见我了吗?”** 不是现代汉字,而是某种篆体变种,可闻远一眼就读懂了。 他忽然想起师父临行前的最后一句话: “下山不必带剑,因为你真正的敌人,从来不在身外。” 那时他不懂。 现在他明白了。 这面镜子,是“寒砧”计划最初的原型装置??**心镜**。它不反射容貌,只映照执念。当年三百六十九个孩子被迫连接的源头,正是以此为核心构建的精神牢笼。 可为何会出现在师父手中? 更奇怪的是,师父明明早已与世隔绝,怎会提前预知一切? 闻远将镜子放在桌上,正欲细看,忽觉一阵眩晕。 镜面突然波动,如水荡漾。 下一瞬,他看见了师父。 不是记忆中的影像,而是活生生的存在??老人盘坐在一片虚空中,四周漂浮着无数断裂的锁链。他双目紧闭,面容枯槁,胸口插着一根透明晶柱,柱体内部,流动着暗红色的数据流。 “师父!”闻远脱口而出。 镜中人缓缓睁眼。 “你终于来了。”声音虚弱,却带着笑意,“我等这一刻,等了二十三年。” “您还活着?!他们在哪儿关押您?我去救您!” “不。”师父摇头,“我没有肉体,只剩这一缕执念寄居于心镜之中。当年我毁掉主控程序后,意识被共感网络反噬,困于此地。但我不能死……因为我必须等到你回来。” 闻远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为什么?为什么要一个人扛这么久?” “因为我是第一个失败的共感者。”师父低声道,“年轻时,我也想用能力改变世界。我以为只要我能听见所有人的心声,就能拯救他们。可我错了。我听见越多,越痛苦。最后,我成了"寒砧"的创始人之一……也成了最大的罪人。” 他抬手,指向胸口晶柱:“这是我为自己设的刑具。每当我产生操控他人念头,它就会刺入一分。这些年,我用它压制自己的欲望,只为守住最后一道防线??不让"母体意识"彻底失控。” “可您为什么不早点联系我?” “不能。”师父苦笑,“你必须自己走完这条路。如果是我告诉你真相,你会怀疑;如果是别人逼你觉醒,你会反抗。唯有当你亲自听见世界的哭喊,看见孩子的泪水,你才会明白??真正的共感,不是接收信息,而是承担责任。” 闻远泪流满面。 “现在,你可以问我一个问题。”师父说,“但只能一个。问完之后,这面镜子将彻底碎裂,我也将归于虚无。” 屋外,风忽然停了。 连时间都仿佛静止。 闻远咬紧牙关,终于开口: “您……后悔收我为徒吗?” 镜中老人笑了。 那笑容温暖得如同春日初阳。 “我此生唯一的骄傲,就是把你送上山,又送下山。你不是完成我未竟之事的人,你是让我重新相信人性的人。所以??我不悔。” 话音落下,晶柱崩裂,锁链尽断。 师父的身影化作点点星光,消散于镜面。 铜镜“咔”地一声,从中裂开。 闻远捧着两半残片,久久未动。 窗外,小禾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手中抱着小语。 熊的眼睛眨了眨,忽然开口,声音却是师父的: “孩子,替我看看春天。” 然后,再无声息。 --- 那一夜,闻远独自登上后山最高处的观星台。 他带来了三样东西:那本《未诞生者的姓名簿》、破碎的铜镜、还有小雨小时候画的那张“穿道袍的哥哥”。 他点燃篝火,将铜镜投入其中。 火焰腾起刹那,竟呈现出奇异的蓝色。 他翻开姓名簿,在最后一页写下: >**林小雨** >寓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笔尖落下的瞬间,整片夜空骤然亮起。 不是极光,也不是星辰。 而是亿万道微光,从世界各地升起,如同萤火汇流,最终凝聚成一道横贯天地的银河。 云坪村的听语草全部盛开,花瓣中浮现出孩子们的笑脸。 巴黎那位艺术家醒来,发现自己床头多了一幅新画:一个小女孩坐在图书馆里读书,窗外樱花纷飞。 东京那位母亲接到陌生来电,电话那头是个稚嫩声音:“阿姨,我替你说了,妈妈知道你不怪她。” 联合国安保人员辞职那天,收到了一封匿名信,里面只有一句话: >“齿轮可以停下,人不必永远运转。” 林知微连夜分析数据,发现全球范围内,超过八百万共感残留个体在同一时刻经历了“情绪清零”??不是被切断连接,而是自发完成了心理释放。 她写下日记最后一行: >“我们曾以为文明的进步在于控制情绪, >可真正的飞跃,是学会让情绪自由流淌。 >而这一切,始于一个愿意蹲下来问"你疼吗"的男人。” --- 春天结束时,小禾病了。 高烧不退,意识模糊,嘴里反复念着几个名字:安禾、卡洛斯、阿米尔……还有闻远。 医生查不出病因。 林知微检测她的共感能力,却发现了一个惊人事实: “她不是生病……她是正在承载太多记忆。那些已经康复的孩子们,潜意识里仍在向她传递情绪残留。她成了新的无意识接收端。” “就像当初的小雨?”闻远声音发涩。 “不完全一样。”林知微摇头,“小雨是被迫的,而小禾……是自愿的。她在梦里答应了每一个人:"我会记住你们的痛。"她真的做到了。” 闻远守在床前七天七夜。 第七夜,月圆。 他握住小禾的手,在她耳边轻声说: “你可以放下了。他们已经不再需要你替他们疼。” 小禾睫毛轻颤,泪水滑落。 她喃喃道:“可是……如果没人记得,那些痛是不是就消失了?” 闻远哽咽:“不会消失。因为我会写下来。我会讲出去。我会让全世界都知道,有一个叫小禾的女孩,曾经替所有人背过伤。” 片刻寂静后,小禾睁开眼。 清澈,明亮,带着久违的笑。 “那你答应我,”她拉着他的手,“以后每个新来的孩子,你都要亲口告诉他们:在这里,没有人会被忘记。” “我答应你。” 第二天,学校正式更名为“听语学堂”。 校门前立起一座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话: >**“这里不教你怎么听世界, >只教你如何被世界听见。”** 而教室第一课,永远是同一个问题: “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有的孩子说,是妈妈取的;有的说是朋友改的昵称;还有的说,是我昨天刚给自己起的。 每当这时,老师就会笑着点头: “很好。从今天起,你真正活了。” --- 多年后,一位外国学者来到云坪村调研,写下一本名为《倾听革命》的书。 书中写道: >“21世纪最伟大的技术突破,并非人工智能,而是人类重新学会了共情。 >这场变革没有宣言,没有领袖,甚至没有确切。 >人们只记得,曾有个年轻人从山上走下来,本该娶妻生子,却意外掀开了时代的另一面。 >他没有发表演讲,不曾登上头条,甚至很少接受采访。 >但他教会世界最重要的一课: >**真正的强大,不是控制多少人,而是愿意为多少人流泪。**” 书出版那天,闻远正坐在院子里修理一把坏掉的木椅。 小禾跑来告诉他这个消息。 他笑了笑,继续拧紧螺丝。 “修好了。”他说,“又能坐了。” 小禾仰头看他:“你说,以后还会有人想控制共感吗?” “会。”他点头,“只要人心还有恐惧,就会有人想用力量填补空洞。” “那怎么办?” “我们就一直在这里。”他指着听语草,“种花,教孩子,听故事。等下一个迷路的灵魂来找我们。” 风过处,草浪起伏,金白花瓣随风飘向远方。 仿佛在说: **欢迎回家。**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2712/354664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2712/354664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