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前倨后亲?原是因为礼物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欢迎回档世界游戏 影帝,你夫人从剧本里跑出来啦 抗倭八年,成就最强军阀 旧时烟雨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我一个综艺咖多才多艺很合理吧? 肆意招惹 从火影开始加点肉身成圣,但教父 他们说我的老婆是天后 奥术之语言学家
面对这种国家,绝不能忍让退缩,忍让退缩不仅不会获得对方的尊重,让对方适可而止,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软弱可欺,从而更加蹬鼻子上脸。
唯有表现得强硬,才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好惹,从而尊敬。
“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这句话对西方这些国家同样适用。
对安息群臣不善的眼神,王陵等人表现得十分平静,似乎没感受到殿内一触即发的氛围,有着一种“诸位若想约战,有种那就来,我们大秦也非怕事之辈!”的味道。
但阿尔沙克一世没让约战真发生,他喝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安息将领。
“够了!秦国使者远道而来,是客人,岂能对客人如此无礼?”
喝止完将领,阿尔沙克一世又看向王陵,向王陵致歉:“让使者看了笑话,实在抱歉!”
挑起这紧张氛围的真正罪魁祸首就是这位,明显是他想给大秦使团一个下马威,只是这下马威没下成。
虽知道罪魁祸首是谁,但不能直接指出,对方既然给了台阶,王陵也识趣地顺着台阶下了,他是来出使,又不是专门过来树敌。
何况,大秦暂时没法出兵到这,他们在这要是被杀了,大秦一时间也没法给他们报仇。
王陵摇头道:“大王客气了,此不过是贵邦诸位以往不知晓我大秦,所以生了些误会罢了。”
与阿尔沙克一世说完,王陵看向殿内的安息众臣,笑道:“诸位对我大秦颇有误会,若想了解大秦,不妨到我大秦参观,大秦欢迎诸位!”
安息众臣中还是有人对大秦很不屑,觉得秦国人太狂妄,但未再直接表现出来。
阿尔沙克一世道:“贵邦以往未曾向西,今日为何要派出使者?”
王陵笑道:“在下方才已说过,大秦在以往未往西,是因国内之事未定,没法往西,但今时大秦已灭六国,一统天下,自然能派我等前来。”
“我大秦早就听闻在西方也有国,那里有不同于大秦的民众、迥异于大秦的风俗文化,皇帝陛下甚为好奇,遂派我等出使,欲与西方诸国建交。
“大秦虽与诸国分立东西,但生活于同一个世界,皇帝陛下认为大秦当与诸国多多往来,友好交流!”
听到这话,一名安息大臣问道:“你们还想出使塞古?”
王陵看了眼问出这个问题的安息大臣,笑着回道:“自然要去出使。塞琉古、托勒密、罗马、迦太基等国都是我们想出使访问的国家。”
王陵虽未直接明说,但阿尔沙克一世和殿内的安息大臣都能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你们和塞琉古有冲突,有矛盾,但跟我们大秦有个屁关系,我们想要出使哪国,用得着你们来管?
那名大臣还要再说些什么,却被阿尔沙克一世以眼神制止。
阿尔沙克一世道:“塞琉古那些人可不像我等一般好客,使者若要前往,须得小心。”
阿尔沙克一世这话倒是实话,比之于巴克特里亚和安息,塞琉古虽实力更强,却要封闭得多。
这个“封闭”不是指塞琉古不对外开放贸易、不接受其他国家的使者,整个国家与世隔绝,而是塞琉古的统治以马其顿精英为主,不接纳当地的精英,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统治群体。
也即“文化封闭”和“社会隔离”,作为统治阶级的马其顿精英们十分排他,其他族群的人很难进入他们的统治圈。
阿尔沙克一世会反叛塞琉古、独立建国,便有这个原因,在塞琉古的马其顿精英统治下,他永远只能当个低马其顿人好几档的部落酋长,混不出头。
在这种封闭的统治群体中,很容易产生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情绪,与其交流沟通会不太容易。
因为这帮人会秉持一个想法:咱们塞琉古天下第一,是亚历山大留下的正统,乃天朝上国,其他的国家连给咱们提鞋都不配。
当然,阿尔沙克一世提醒王陵,也不是出于好心,而是为了给王陵留下一个“塞琉古不好”的印象。
王陵笑道:“多谢大王提醒!”
阿尔沙克一世又好奇道:“贵邦学者当真证明了一轻一重两个物体,从同样高处落下时,会同时落地?还有那白光非最纯净的光?”
尽管他不是学者,可也挺好奇,这两都是那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那些马其顿人眼里,亚里士多德就是世上最伟大的贤哲,其学识渊博,所知皆对。
要是秦国学者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消息传到塞琉古、传到马其顿......
阿尔沙克一世很想瞧瞧那场面,看那些自诩高贵的马其顿人在得知被他们敬如神明的亚里士多德被秦国人拉下神坛后,会是何等反应。
还有这位秦国使者说的“亚历山大没继续东征,是亚历山大的幸运,若继续东征,亚历山大将一世英名不保”、“若亚历山大东征遇到大秦,将亡于大秦”这些言论,要是给塞琉古、托勒密、马其顿的那些人知道......
光是想到,就感觉会很有趣。
阿尔沙克一世也想到了让秦国使者和塞琉古交恶的办法:派人将这些事传扬开,以塞琉古那些人的性子,必会厌恶秦国使者。
当秦国使者到达塞琉古后,一定会被塞琉古那些人刻意针对。
到时,秦国人自然不会将他们的兵甲出售给塞琉古。
而且,秦国人还没法将这事怪到他们的头上。毕竟他们也没做啥,只是将秦国人做的事,说的话传扬开罢了。
王陵笑赞道:“大王当真消息灵通,连我等在巴克特里亚发生的事也知晓。
“但大王言中有误,非是一轻一重两个物体,而是"一轻一重,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体积同等的两个物体,如果只是一轻一重,那大王要是派人测试,会发现并非同时落地。”
阿尔沙克一世点头道:“原来如此,倒是我未能注意了。”
王陵又道:“白光的确非最纯净之光,只是想证明,需有以琳宝玉制成的三棱镜。皇帝陛下送给大王的礼物中也有?琳宝玉制成的宝物!”
在欧西德穆斯一世使者那,阿尔沙克一世等已听过这?琳宝玉,那使者说这种宝玉只有秦国才能产出,其之美远胜他见过任何宝石。
阿尔沙克一世也很想瞧一瞧,这?琳宝玉究竟有多美,多珍稀?
得到阿尔沙克的允许,一口口做工精致的箱子被抬了进来,始皇帝给使团要访问的诸国君王都准备了礼物。
这些礼物嘛,其实并不咋珍贵,主要是玻璃制品,而玻璃制品在如今的大秦真不是啥难造的玩意儿,只是因为想用玻璃赚钱,被李念刻意限制了产量。
物以稀为贵,要是太多了,也就不值钱了,李念还想用玻璃制品作为大秦对外贸易的主要货物,放出去收割其他国家的财富。
对李念来说,玻璃制品不珍贵,可对这时代的西方诸国而言,那是难得的珍宝。
王陵打开第一口箱子,箱子中是一个极其精美的金盒,盒上雕刻着一只奇鸟,其羽翼微展,多多金色的云朵围绕于周身,衬托得奇鸟在尊贵的同时,吉祥又喜庆。
王陵介绍道:“此鸟为"凤”,乃我大秦神话中的瑞兽,也即是代表吉祥如意的神兽。”
阿尔沙克一世点头笑道:“确有吉祥喜庆之相!”
光看这盒子就已是一件不可多得宝贝,而秦人不可能带来一个空盒子,盒内必定还有更贵重的宝贝。
见秦人送给他这等贵重的宝物,阿尔沙克一世心情愉悦起来,看秦国使者也顺眼多了。
秦国人都送他这等宝贝了,些微无礼可不必计较。
王陵将盒子打开,盒中之物露出,瞬间将阿尔沙克一世和殿内的安息大臣目光全给吸引住了。
始皇送给西方诸国君王的礼物特意做了区别,像送给欧西德穆斯一世的主要礼物是面大镜子,那送给其他君王的主要礼物就不会是大镜子。
要是雷同了,会让这些君王觉得秦国皇帝送给他们的不够独特。
身为君王,怎能跟其他人一样,得不同才能体现他们身份的独特尊贵。
顺着阿尔沙克一世的目光看去,可看到那盒中之物是一顶王冠,其形制是典型的西方王冠,整体用玻璃制成。
而纯净的玻璃制品在这个时代嘛,吸引眼球的能力实在太强了。
什么玻璃制品?这可不是不值钱的玻璃,而是珍贵的?琳宝玉!
玻璃透明纯净,看上去便给阿尔沙克一世和安息大臣们一种纯净圣洁、不染尘世的尊贵感。
这东西一看就只有最尊贵的君王才配拥有!
这顶王冠不仅圣洁、尊贵,还相当的华美,上面点缀着一颗颗不同颜色的宝石,使王冠更显得瑰美。
实际上,这些宝石也都是玻璃。
阿尔沙克一世就从未见过这么美而纯净又尊贵的宝物,在他看到王冠的一刹那,心里涌出强烈的占有欲望:这顶王冠是他的,他一定要拥有。
这顶王冠就该戴在他的头顶,只有他才能配得上这顶美丽的王冠,也只有这顶王冠才能配得上他尊贵的身份。
他要戴上这顶王冠,接受臣子的拜见,他要用这顶王冠向他的臣民宣告他为王是神灵所定。
若不是神灵所定,怎会让秦国使者不远千里给他送来这顶王冠?
秦人一定是得了神谕,才特意将这顶本就该属于他的王冠送来。
要不是还有秦国使者和大臣在,阿尔沙克一世很想立即把王冠拿来,细细赏玩,看它的每一丝纹理,看它上面的每一颗宝石。
殿内看到王冠的安息众臣也被王冠的漂亮给吸引,他们总算明白巴克特里亚来的那位使者说的“其他美远胜我见过的任何宝石,我也难以为诸位说明”是何意,确实很难用言语描述其美。
看了好会儿后,阿尔沙克一世收回目光,问道:“使者,贵邦皇帝陛下送给巴克特里亚之主的礼物也是王冠?”
看到王冠之后,他对大秦使团的语气都亲切了不少。
听到阿尔沙克一世的问,王陵心道一声“果然。”,这些君王中如果已有人收到过一类礼物,那么其他君王就不会想再收到同类的礼物。
幸好陛下和公子考虑到这一点,给这些君王都准备不同的礼物,虽说用的材质其实没区别。
王陵笑道:“皇帝陛下送给巴克特里亚之主的礼物是一面?琳宝镜。”
听到秦国皇帝送给自己的宝物与送给欧西德穆斯一世的不同,阿尔沙克一世心情更加愉悦,笑道:“贵邦皇帝陛下有心了。”
这秦国皇帝很会做人,知道给他们送不一样的宝物。
在玻璃王冠后,王陵又打开其他的箱子,这些箱中的礼物就没有玻璃王冠那么独特,与送给欧西德穆斯一世的其他礼物差不多,纸、玻璃餐具、绸缎。
只是玻璃餐具的样式做了区别,为专门给阿尔沙克一世制作的一套。
在看完所有礼物后,阿尔沙克一世更加满意,秦国皇帝送来的礼物都不错,每一样都能称得上珍宝,但最让他满意的还是那一定王冠。
他要派专门的人为他看护王冠,这顶王冠可用以传国,成为王位的相称,有此王冠者才为安息正统。
但同时,从秦国皇帝送来的这些礼物中,阿尔沙克一世也感受到了秦国的先进,秦国使者可能没说大话,秦国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家。
反正他的安息是没能力制作这些礼物,而秦国却能制出,说明秦国的工艺在他们之上。
难怪那巴克特里亚的使者会说秦国人的兵甲相当厉害,胜过他们。
若真如此,的确不能让秦国人将兵甲出售给塞古,反而他们要尽可能购买秦国人的兵甲,用以武装自己。
如果能直接拿到秦国人铸造兵甲的技术,那就更好了,他们可以自己冶炼铸造,不必再从秦人那购买。
从他人那购买,会受限于他人。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2721/353761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2721/353761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