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大朝会(4)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狂龙出狱,绝色总裁爱上我 快穿之男主的早死白月光她复活了 四合院:开局打断傻柱的腿 总裁爹地二度宠婚 长津湖之亮剑就变强 天罚神尊 匈奴来袭,我反手掏出AK47 自由王冠 重生1977:开局蒙冤蹲大牢 王者:我们星耀都是这么玩的
在太极殿召开的这场大朝,臧浩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天子禀明此前数月间,被锦衣卫抓的这些魑魅魍魉,奸佞败类,到底是怎样露了马脚,又如何会被锦衣卫查到,具体到每个人都做了什么,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楚凌想叫满朝文武知晓,北虏此前向大虞派遣了暗桩,并组建凤羽司来专办此事。
隐秘战线的对弈和交锋是复杂的,尤其牵扯到国与国之间,想要占据主动与优势,就必须要有棋高一手的前瞻性,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强有力的手段与反制才行!!
将北虏所辖凤羽司公之于众,是楚凌深思熟虑后做的决断,正如这场大朝的召开,同样是这个道理。
在楚凌的眼里,这场大朝的召开,其实是一次阶段性成果的展示,这不止是叫中枢文武百官知晓,更是让全天下知晓。
“臣…吏部尚书,史钰,有本要奏!”
由臧浩引动的情绪变动,尚没有让不少文武消化,朝班前列站着的史钰走了出来。
臧浩退回朝班时,史钰的余光瞥了眼臧浩。
对眼前这位青年,史钰是有敬佩的。
据他知晓的情况,以臧浩为首的锦衣上下,乃天子恩养的战争遗孤,致残将士子弟,在短短数载下,就能成为取缔六扇门的存在,这可不是寻常人能办到的,可偏就叫臧浩他们办成了。
查到凤羽司这等隐秘组织,且还是对大虞社稷危害极大的,在这场大朝结束后,朝野间针对锦衣的种种,势必会发生一边倒的趋势!!
楚凌想要促成的势,在他的文武大臣之中,已经有人揣摩到了。
“讲。”
当楚凌的声音响起时,太极殿内外的态势,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些大臣已看出今日大朝的不寻常。
“启奏陛下!”
在道道注视下,史钰作揖拜道:“自臣赴任吏部,出任尚书一职,对我朝中枢及地方风气倍感忧虑,仅是臣知晓的,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徇私舞弊,官绅官商勾结等,已严重威胁到我朝根本!!”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当史钰讲的这些话,被朝班中的不少大臣听到,在他们的心底无不生出一个想法,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在此之前,吏部于中枢层面,向京畿道试行了新制,即高薪养廉,这是继史钰提出铨选改制后的,又一向引发朝野震动的新制。
高薪养廉顾名思义即提高官吏待遇及俸禄,以此来阻止贪腐等各类现状,达到净化官场风气的目的。
只不过该制一经问世,在京畿道试行开来,就引起不小的争议与风波。
赞同此制的就不说了,跟高薪养廉的初衷是一致的,而抨击的,诟病的,反对的,那是有着不同观点的。
如御史大夫暴鸢就提出反对,一味地只增加各级官吏待遇及俸禄,却不对监察进行强有力改动,或许会让一部分官吏,不会向不好风气低头,但是余下的官吏中,是否会以此受到刺激,从而在暗中通过权力来谋取私利?
再者言将贪腐等不良风气,皆寄托于高薪养廉一制,而不对别的有所动,那官场吏治或许短时间内会不一样,可时间长了势必会滋生出各种问题了。
暴鸢这些观点在朝中,在虞都传开后,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为此他们是各自阐述着自己的观点,而在此风波下,以暴鸢为首的御史台,先后弹劾了一批在户部、光禄寺、卫尉寺、国子监、军器监、都水监、少府监、将作监、钦天监等有司的官吏,而他们所犯种种罪证皆被公之于众,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在当时,让史钰及吏部上下,全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这还不算完呢。
其实在暴鸢明确反对时,时任尚书省左仆射兼户部尚书的萧靖,对此也对外表明了自己的担忧。
高薪养廉一制是好,可国库是否能支撑住这笔额外开支?
而在那一时期下,萧靖在干什么?
以所持陈坚案,对户部及别的有司,甚至是地方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审查,为此有不少人被弹劾待参。
这其中就包括尚书省右仆射温绍!!
其实话说回来,在史钰没提出高薪养廉一制前,萧靖的所作所为,已在朝野间引起大震了。
很多人都在猜想萧靖之所以如此,是跟此前所提商税谋改,没有达到预期成效,故而才掀起了政治清算!!
而那时的暴鸢在干什么?
循着萧靖的动作,带领着御史台弹劾一批官吏。
而在当时的大环境是什么?
是西川、北虏两国使团相继离开大虞,两国使团突然离开,不再想着通过联姻修复关系的原因,是因为宗庆道出现了叛乱。
总之在孙斌一行奉旨密赴北疆后,以大虞中枢为首的整体态势是动荡的,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一处,即深居大兴殿的天子。
在太皇太后薨逝后,今上能否应对这复杂局面,其实有很多是持怀疑态度,是持不信任态度的。
毕竟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认为今上在此之前,能够取得如此多成效与威慑,那都得益于太皇太后在后的支持。
更有一些人妄加揣测,会不会此前的种种变动,其实并非是今上一力促成的,而是太皇太后在后促成的,不过却将这一切都安在了今上身上。
“……在吏部试行高薪养廉期间,京畿道刺史府,下辖诸府州众县,皆足额领取所发养廉银,然在吏部所派暗访四下巡察,却发现其中有一批官吏,依旧与先前无疑,在其位不谋其职,遇事推诿敷衍!”
可随着史钰讲的话,被满朝文武听到后,不少人露出惊诧错愕之色。
暗访巡察?!
这在史钰提及的高薪养廉中可没有提及啊!!
“竟有此事?”
楚凌向前探身,眼神冷冷的盯着史钰。
“此事乃吏部反复核准。”
史钰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奏疏,众目睽睽下便跪倒在地上,“此疏,乃吏部不少职官联名之奏,如若掺假,臣愿接受任何惩处!”
“臣附议!”
“臣附议!!”
朝班之中,一些吏部官吏纷纷走出,在不少震惊注视下,他们齐刷刷跪倒在地上,面朝天子作揖拜道。
这!!!
当这一幕出现时,不少人察觉到了不对,尤其是在吏部任职,但却对此毫不知情的,他们更是写满了难以置信。
“呈上来!!”
可他们的情绪,作为大虞天子的楚凌,又怎会在意呢?
随着楚凌的声音响起,李忠快步朝史钰走去,在拿起眼前奏疏时,不少人的心跟着揪起来了。
呼~
可殊不知,此刻跪地的史钰,却暗自松了口气。
一副无形中的重担,这一刻在他身上卸下了。
朝班中,面无表情的暴鸢、萧靖瞥了眼对方,可二人却没有任何情绪表露,似乎这一切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果然是这样啊,这一切都他娘的是局啊!!"
可在二人身后站着的刘谌,瞧见二人的举止,这心里是惊呼起来,此前所掀起的风波下,特别是暴鸢、萧靖先后对外表态,那是把史钰逼上了墙角,在京畿道试行的高薪养廉,就是顶着巨大压力搞起来的。
就因为这啊,不知史钰挨了多少骂。
也是因为这样,使得朝野间的时局一变再变,特别是萧靖、暴鸢、常翰、苍卜等一行人,还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做了一些事,那是在持续推动着局势变化的。
“御史台!!”
天子冷厉的声音响起,让刘谌下意识一紧,不等其抬头看去时,暴鸢就从朝班中走了出来。
“臣在!”
在楚凌冷峻注视下,暴鸢抬手作揖。
自始至终,暴鸢都没看跪地的史钰。
“给朕严查!!”
楚凌举着奏疏,语气冷冷道:“如若真像吏部查的那样,把这些庸官懒官,全给朕抓起来审!!”
“臣遵旨!!”
暴鸢作揖拜道,可紧接着,暴鸢却道:“臣…御史大夫,暴鸢,有本要奏!!”
当这句话讲出时,在殿内站着的不少大臣,明显能察觉到坐于龙椅上的天子,眼神变了。
“讲!!!”
压着怒意的声音回荡殿内。
天子到底绕开满朝文武做了多少事?
可此等态势下,一直沉默的徐黜、王睿等人,此刻看向御前的眼神都变了,如果连这些都看不透的话,那他们几十年的官场沉浮,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
此刻的天子,看起来是暴怒。
可事实上真的是吗?
“启奏陛下,御史台全体联名弹劾……”
此时此刻,暴鸢铿锵有力的所讲之言,在徐黜、王睿他们耳畔响起,可他们的注意明显不在暴鸢身上。
因为在过去毫无关联的人或事,甚至是呈现的是对立态势的,可实际上呢?这一切的幕后推手,都是眼前这位天子啊。
"皇兄,您真的太不容易了。"
彼时,站在御前的楚徽,察觉到了朝班中的异动,可对于这些,楚徽明显没有在意,他那目光,落在了朝班中的文武身上,有他熟悉的老臣,但楚徽的注意,明显是在那些他熟悉的新人身上。
在过去这几个月局势动荡下,从中书省开始,有一批人被抓了起来,可没过多久,就有新的人来顶替,这些顶替的人,多数是本就在中枢任职的,少数是从地方升任的,中枢就是在此等态势下进行了又一次清洗。
为什么楚徽在得知朝野间,盛传起大虞信国公领征东大将军王昌蓄意谋反一事后,表现得如此激动。
因为楚徽察觉到有人对今下朝中局势感到心惊胆战下开始出手了。
再不出手的话,那之后会发生什么,是谁都无法预测的了。
“还有什么,都给朕一并讲出来!!”
当楚凌难掩怒意的声音响起时,楚徽从思绪下回过神来,紧接着楚徽转过身去,抬手就朝御前作揖道。
“臣弟有本要奏!”
“臣…尚书省左仆射兼户部尚书,萧靖,有本要奏!”
“臣…虞都令,邵冰,有本要奏!”
“臣…中书省平章政事,张洪,有本要奏!”
“臣…卫尉卿兼榷关总宰,刘谌,有本要奏!”
“臣……”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从朝班中走出了很多人,可随着他们的出现,站在大殿内的其他文武,还有经层层传唱,得知殿内种种的殿外所聚文武,此刻有不少都惊住了,一个他们从没有想到过的场景出现在这场大朝上了。
"这是怎么了?"
站在朝班首列的北军大将军韩青,看到眼前一个个人的站出,特别是睿王徽,韩青的眉头紧皱起来。
他知道此前朝野内外局势不定,为此他所领北军,还有暂节制的南军余部,对于虞都,乃至京畿那都是严密监视的。
他是武将,对政治不感兴趣。
但是韩青却知道一点,在宗庆道治下叛乱未定前,在北虏西川两国使团突然离开大虞前,中枢层面出现混乱与不稳,这对于社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经历过那场动荡后,最不愿再出现的,恰恰是韩青。
内外动荡下,伤害的不止是大虞社稷,更会让天下黎庶受到伤害,韩青不愿去想在此前动荡下,有多少人惨死,又有多少人颠沛流离……
内心不平的韩青,这一刹,目光看向了一人,而巧合的是,那人同样看向了韩青。
孙河眉头紧锁,在跟韩青对视了刹那,朝韩青微微摇头,而看到此幕的韩青,却冲孙河微微点头。
只是二人的举止,此刻没有人留意到。
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全都集中在御前。
“一个个讲!!”
楚凌透过眼前晃动的十二冕旒珠,神情看不出喜悲,对站出的群臣道,“长寿,你说!!”
“臣弟遵旨!!”
楚徽作揖拜道。
这场不寻常的大朝,就这样呈现在满朝文武面前,谁都知道接下来讲的种种,将会对朝野间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只是这是好是坏却无人知晓……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3213/351667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3213/351667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