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做局(4)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替身出嫁:弃妃太招摇 孕期小哭包,疯批老公轻点宠 前夫在线看我被兽人族长宠成宝 替妹惨死轿中,出家后四个前夫悔哭了 我不是渣男 昨日侯门长媳,今日前夫坟前蹦迪 替身夫人死后,薄总疯了 被换了气运后 替姐出嫁后,锦鲤农女逆袭了 重生1981:开局忽悠高考状元

一场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可五月的燥热仍在,处于这天地间,就像是置于蒸锅之中,叫人觉得烦躁。 “奴婢赵贯,拜见陛下!” 赵贯的衣摆微湿,身上黏唧唧的,被天子突召过来,赵贯不敢有耽搁,就从上林苑赶了过来。 “免礼吧。” 背对着赵贯的楚凌,盯着眼前的舆图,语气平静道:“这段时日,羽林、上林诸军各部在上林苑如何?” 赵贯如实禀道:“禀陛下,羽林军全体保持高昂斗志操练,冠军侯不定期组织比武、演训,受羽林军影响,巾帼军亦是展开对应操练、比武、演训,甚至在这期间,巾帼女将曾多次向羽林军提出比武或演训,不过被冠军侯压下了。” 听到这里,楚凌笑了起来。 编练进巾帼军的女将女兵是受到刺激了,这也是渴求能建功立业啊。 对这种诉求,楚凌是理解的。 被他聚起的这帮巾帼,就没有一个服过软的。 哪怕是性子温柔的,但那也是在平时,真要是到事儿上了,她们是不会退缩的。 正统朝对北虏首次北伐,巾帼军仅从事战地救治的第五校尉部,随军一起北上参战了,余下的都没有能参战,这也是巾帼军如此的原因。 “上林军首批抽调的精锐,皆按期归建。” 在楚凌思绪万千之际,赵贯继续道:“上林军下辖诸校尉部框架初成,上林军按着定国公所明军令操练,按着所定,后续半月内,第二批抽调的精锐,就会赶至上林军报到。” 正统五年的北伐结束,北上的诸军各部,除了羽林军没有对外调动,余下诸军都是进行调动了。 一批武将及精锐留在了北疆。 与此同时,从北疆也抽调一批武将及精锐调往中枢,这批群体的去向,不止局限于上林军,还包括南北两军。 这也就是大手笔的赏赐、敕封、晋升引起的风波,把这件事给遮掩住了,不然也是会掀起对应影响的。 楚凌就是要用这种对调,外放的多升一些,内迁的多补一些,以此增扩对中枢,对北疆的掌控及影响。 军改不一定上来就轰轰烈烈,这对眼下的正统朝,还是有些不适合的,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调改,才是最为有利的。 “此外羽林、巾帼两营表现可圈可点。” 见天子不言,赵贯接着禀明,“在两营之中有很多都铆足劲儿想参加羽林、巾帼两军选拔,其中不乏一些十多岁的,对此两营的教官都在引导。” “此事要关注好,别叫他们太紧绷着。” 楚凌转过身,伸手对赵贯道:“十几岁,还是以筑基为主,除了军事上的,在别的方面也要抓紧,朕把他们聚在一起,就要对得起他们战死的父兄,致残的父兄。” “奴婢遵旨。” 赵贯当即道:“待奴婢归上林苑,就将旨意传递到羽林、巾帼两营。” 一场北伐大战打下来,作为预备队的羽林、巾帼两营又进了不少新人,上林苑也多了不少遗孀。 如果有可能的话,楚凌不希望这个规模太高,毕竟这背后代表着战死与致残。 只是楚凌也知道这不可能。 从他明确要对外扩张的总体战略,就注定大虞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有数不清的健儿战死沙场,致残退伍。 楚凌知道这不好,可他不能改变想法。 不这样做,暗藏的问题与积弊,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大虞想有所改变,是需要内外齐发力,彼此影响,这样才能起到作用。 对此,楚凌能做的,就是不叫那血白流,叫战死的,致残的没有后顾之忧,这是残忍了些,可处在这世道下,必须要有人去做才行。 “陛下,为上林苑所驻诸军各部,提供的各项制式军备,补充的不是很及时。”赵贯想了想,还是将心中所想讲出。 “这个,要慢慢来。” 楚凌听后,轻叹一声:“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等有司,目前仍在抓紧落实既定各项谋划,毕竟除了上林苑所驻诸军各部外,南北两军,九门提督府等处,也是需要各项制式军备的。” 赵贯听后没有说话。 将具体的情况,如实禀明天子,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他不说,是不行的。 提供军备的有司,目前在加急增扩产量,这不是他能够去插手干涉的。 真要是做了什么,就僭越了。 "生产力的提升,还是太慢了啊。" 对赵贯所想,楚凌没有理会,此刻的他,在想军工生产这块,尽管已经明确了集约型手工制造业,也有对应的人才,在各个环节负责,甚至在这前后投了不少开支,聚拢起不少劳壮,可这玩意儿,不是说搞起来,就能搞起来的。 这是需要时间的。 标准。 流程。 这不是朝夕间就可以搭建起来的。 楚凌为什么要明确对外?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保持对军队的掌控下,通过一次次对外扩张,使军工规模能够持续增扩。 打仗打的是钱粮不假,但更是打的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不行,即便人再多,也很难取得胜利。 有了这个需求为前提,军工体系必须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而军工体系增长,与之相对的配套产业,就必须跟着发展与增扩。 只有有利益驱使,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在这种大背景下,有很多事就会跟着去变,就像今下的边榷为什么要严抓,就是要叫中枢掌控的边榷,能够在正常下去发展,平日里只要按规矩来,该赚的钱就叫对应的群体去赚,而到了战时,靠平日里养起来的商贸,运输,就能根据中枢制定的政策,去参与到协同配合上。 靠官运,这耗费太大了。 官督民办,这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这件事要徐徐展开,要筛选出可靠的,信誉高的,不然在战时出现状况,是会耽搁大事的。 很多事,都不是急能解决的。 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 现在大虞边榷仍处秩序重建中,这期间出现任何状况或风波,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也是这样,对边榷,对刘谌,楚凌是有耐心的,不会说因为想办成什么事,就一味地去逼迫。 这样只会把问题留下,隐患埋藏,而这样的边榷体系,可不是楚凌想要的。 “来看看。” 想到这里,楚凌看向赵贯,“朕今日召你来,是有件事要明确。” 来了! 赵贯听后心下一紧,他就知天子,不会因上林苑的事,特意把他召到御苑,毕竟上林苑的种种,天子是能随时了解的。 在楚凌的注视下,赵贯垂手低头,朝着御前走来。 “这是西川的舆图。” 楚凌转过身,打量着眼前的舆图,“如今的西川态势不错,但藏在背后的暗涌,却也比先前更复杂了。” “西川的九皇子,知道吧?” 本看着舆图的赵贯,听到天子所问,立时作揖道:“奴婢知道些,此人是叫夏吉。” “此人被褫夺的王爵,又册封回去了。” 楚凌负手而立道:“有意思的,是夏吉所敕建王邸,是西川已故太子,未册封前所住之处。” “因为此事,西川起了不少风波。” “也是受此影响,使西川皇帝的其他子嗣,但凡对那太子之位有想法的,对夏吉都有了算计。” 西川的夺嫡加剧了。 只是听到这,赵贯就猜到了什么。 “你这把剑,朕一直藏着。” 对赵贯所想,楚凌没有在意,而是讲出此次意图,“朕在上林苑时,就叫你聚拢一批有潜力的,到现在,他们也都一直藏的很好。” “如今西川内部有变,西川皇帝因为年岁的缘故,对他的子嗣,大臣,都抱有极强的戒备与怀疑,这也是夏吉被册封的原因之一。” “朕有意派你前去西川,去挑起西川的内斗内耗,对于一个国朝而言,一旦出现夺嫡之争,有些冲突是避免不了的,而夺嫡加剧的话,这是会削弱国力,甚至是统治潜力的。” “奴婢领旨!!” 听到这话,赵贯直接跪倒在地上,向天子叩首行礼,“陛下放心,奴婢去了西川,一定会……” “不必跟朕急着保证什么。” 不等赵贯的话讲完,楚凌就摆手打断,“先了解西川的情况,此事是要做,但并不急于这一时,什么时候心里有准备了,知道该从何处发力,再来御前一趟。” “奴婢遵旨。” 赵贯立时道,可心跳却加快不少。 赵贯知道,天子眼下说叫他去办此事,可要是在了解西川的情况,却没有达到天子的满意,那他这差事,就可能领不了了。 天子在上林苑那几年,脾性是怎样的,赵贯再清楚不过了。 对于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赵贯肯定不会错过的。 他可不想一辈子待在上林苑。 上林苑是有很多秘密要守,但赵贯还年轻,他的内心是渴望成就一番事的,对于这些,楚凌是知道的。 所以也就有了赵贯潜去西川一事。 西川的夺嫡,本就很激烈。 而有了夏吉的加入,就更是如此了。 西川的国情,跟大虞,跟北虏,跟别的国朝,都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川皇夏迁的缘故,这使教派深入到中枢及地方。 恰是如此,加剧了地方的负担,特别是对底层的。 在上林苑那几年,楚凌看出赵贯,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在那时,楚凌都在想,要是赵贯不是太监,该多好。 明明是个好苗子,可偏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川那边的情况有变,针对赵贯的去处,楚凌觉得西川是再合适不过的。 如果西川境内,因为夺嫡的加剧,导致地方出现叛乱,但凡这些叛乱势力,能有一两股成长起来,那对西川的牵制与伤害就大了。 不过此事牵扯重大,楚凌需要对赵贯有所考验才行。 去之前的所谋,是一次。 去之后的表现,是一次。 如果赵贯能达到楚凌的满意,楚凌就会加大对西川境内的开支,以支撑赵贯在西川去做些别的事。 这段时日,楚凌关注的,不止是内部,更关注着外部。 西川、北虏、东吁、南诏诸国,全都在楚凌视线之内。 处在这大争之世,看的就是谁先招架不住,只注重一方面,却忽略别的,那注定很难有大起色。 “陛下,南诏境内传回密报。” 在赵贯离开没多久,李忠领着一人,急匆匆赶来。 天字级密报! 在扫过那密报时,楚凌双眸微张,对外渗透的隐龙卫,在传递密报是分等级的,天地玄黄四级,这是楚凌定下的。 天字级是重大情报,这往往意味着所在国,出现皇帝重病或驾崩,储君出现状况,所在国出现大规模叛乱等。 “居然死了?” 接过密报,打开的瞬间,在看到里面的内容,楚凌有些难以置信。 南诏太子死了。 这可不是小事啊。 尽管南诏皇帝对太子有猜忌,有怀疑,可南诏太子,在中枢的威望是有的,甚至身边聚拢着很多支持者。 可现在呢。 因为南诏皇帝的猜忌与怀疑,让南诏太子离开国都前去平叛,在叛乱快被镇压下之际,南诏太子却突然遭遇了刺杀。 “征南大将军府是否知晓此事?” 想到这里,楚凌看向李忠身后那人。 “禀陛下,征南大将军府已知此事。” 那人听后,立时抱拳道:“秀国公,征南大将军在秘密谋划夺取龙虎关一事!!” 李忠闻言脸色微变。 "这倒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楚凌双眼微眯,心中暗暗思量,"若能趁南诏动荡拿下此关,这对大虞是有莫大好处的,不过真要打起来,必须要速战速决才行。" “去,召定国公来见朕!” 想到这里,楚凌伸手对李忠道。 “奴婢遵旨!!” 李忠当即领命。 对外扩张,这是有极大诱惑的,不过对于楚凌而言,他要能克制住这种诱惑,跟南诏的仗,特别是大规模的,眼下还不是时候,至少近几年不行,真要耗起来,这会影响到楚凌的布局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3213/352549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3213/352549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