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波澜再起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亮剑:二道贩子的抗日 综漫:请为我戴上罪恶王冠 弥勒天帝 虚数乐园:诸君,赞美太阳吧! 绑定厨神系统后,我成了全宗金大腿 我一个中介,会点风水很正常吧羽洪舟王倩 我走后,为什么又哭着求我回来? 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伏生诸天游记 妖孽一笑江湖必乱

统御治理大虞江山,是件极为繁琐复杂的事情,一个是从政治、军事、律法、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着手,一个是既要着眼于全局考虑,又要立足于区域考虑,在上述基础上,还要确立中枢集权的总体思想,这就使得统御治理需考虑方方面面。 从中枢层面,看似简单的一件事,真要向地方去推行,去落实,很有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与风波。 从地方层面,看似简单的一件事,真要向中枢去反馈,去奏请,很有可能会陷入停滞状态或延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受角度的影响所致。 尤其是对一方王朝而言,沿着惯性轨迹运转许久了,突然需要换个调子,改变方向,这会让本风平浪静的局面,好似无征兆下就蹦出各种问题了。 可细想下来,问题不是无征兆下就用的,而是在看得见,看不见的时候,就在大面之下孕育出来了。 所以改革的难点,不止在于新旧之争,更在于中枢与地方互博,特别是后者,可能就不是简单的新派与旧派之争,才会出现的,新派之间,旧派之间,各自处在中枢与地方层面,因为各自的位置,就可能导致算计、掣肘、博弈、冲突的发生。 站在最高统治者的角度,楚凌首先要有一个心态,即在他勾勒的蓝图下,允许任何可能出现的事发生。 如果没有这个心态,就别搞什么对内改革,对外扩张的宏伟蓝图了,因为统御治理本就是不简单的事,更别提还牵扯到这些了,那就会无限趋于复杂层面。 楚凌是有这个心态的,所以他是很有耐心的。 而这个前提,一个是基于他很年轻,会在这个位置上待很久,一个是基于他勾勒的宏伟蓝图,是最贴合大虞实际国情的,一个是他需要通过前期的筹备推动阶段,通过出现的各种风波与考验,选拔一批才俊进决策层。 现在楚凌做的事情,是叫正统朝的大方向,特别是风气,既让中枢知晓,又叫地方清楚,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方向,没有方向,没有节奏,没有思想,或许在浪潮下,你会有所成就,可一旦浪潮结束,却没有应对之策,那爬的有多高,就会摔的有多惨! 作为大虞天子,楚凌是制造浪潮的人,而非被浪潮所裹挟的人,他的一念间,会使很多人的命运改变,所以他要考虑的更全面才行。 一个人的智慧与精力,终究是有限的,这比不过集体的力量。 在中枢之上,在皇权之下,明确构建从政治、军事、律法、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决策层,叫一批思想趋向于他构建的大方向的群体,去分管对应的领域,具体的事。 在此期间出现任何状况,首先是他们各自底下的人应对,底下的人应对不了,再由他们去出面解决。 天子是不会直接下场的。 哪怕位处决策层的人没解决好,楚凌也不会轻易下场的,而是挑选能解决问题的人去解决。 不过真到了这一步啊,有些人就该靠边站了,因为赋予他的地位与权势,却没有能解决好该解决的,公器不该被这样浪费与损耗!! 这就是正统朝的主旋律,会延续很长时间,甚至在楚凌的有意推动下,会成为大虞的定制常规。 祖制宗规,那会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但集体决策却不一样。 或许在这期间,难保会有走偏的时候,毕竟事无绝对,但是只要有新鲜血液进来,是会让这存有变数的。 而于政治而言,存有变数,就代表着没有绝对。 正统朝,是有很多路要走的,走通了,就有了一条康庄大道。 “陛下,这力度如何?” “可以。” 两仪殿,寝宫。 檀香袅袅,凤榻上,楚凌闭目养神的枕在徐云双腿上,玉手带着些力,揉着楚凌的太阳穴,疲惫在此刻渐渐消退。 忙碌了许久的楚凌,只觉得心神很是疲惫。 自北伐一役结束后,正统朝步入第三时期,楚凌没有因为对外之战的大捷,就生出别的思绪,依旧保持着警惕去将各种事推动起来。 这一时期,与前两个时期,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会在大虞持续很久。 楚凌除了要全面掌控大局,不管是从中枢层面,亦或是地方层面,都是一样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内进行改革与调整,对外进行备战与扩张,故而初始阶段的起势,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千头万绪,需要楚凌来理顺。 众多决策,需要楚凌来敲定。 而在这过程中,还有很多关系要解决,毕竟有变化,就代表有人要起来,有人要下去,作为政治机器,的确不要考虑这些,但作为君王,尤其是有一些还与后宫有牵扯,楚凌就需要花费些心神解决。 关系是需要经营的。 尤其是后宫之中,妃嫔各怀心思,如果楚凌不干涉,很容易让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发酵,这些或许在今下不算什么,可一旦积攒的多了,再加上皇嗣出现了,等到皇嗣长大了,那就极可能酿成祸患。 后宫安稳,是前朝稳定的根基之一。 夺嫡是会引发大动荡的,这严重的话,是会动摇国本的。 “国丈的请辞奏疏,朕准备批复了。” 楚凌的声音响起,徐云的手明显一顿。 “后宫不干涉外朝政务。” 徐云低垂着眼眸,轻声道:“尤其还是牵扯臣妾母族之事,臣妾……” “皇后不会怨恨朕吧。” 徐云正说着,楚凌缓缓睁开眼眸,四目相对下,此间的气氛有些变。 在楚凌的注视下,徐云的眼神有些躲闪,她轻轻咬住嘴唇,近来发生的事,对徐云而言太残酷了。 按理说,这些本不是她该直面与承受的。 可在大局的推动下,这些到最后成了徐云直面与承受的。 “臣妾从未这样想过。” 徐云短暂沉默后,声音里带有一丝复杂,但却神情坚定道:“臣妾知晓陛下所做皆为江山社稷,没有一个安稳秩序,就什么都没有了,臣妾是陛下册封的,惟愿为陛下守好后宫,使陛下血脉兴旺,至于别的,臣妾不想多想,人就是想的太多,才会叫好日子给过坏的!” 这就是徐云的表态。 楚凌静静看着徐云,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 从多数的角度来看,徐云是皇后的最佳人选,唯独有诟病的地方,就是出身徐氏,这是无法改变的。 就像徐黜生出不该做权臣的想法,这一想法有了,且在这前后确是做了一些,那就无法改变了。 除非他死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徐黜在用他的死,一方面将大局给架起来,一方面便于天子清洗,徐黜用这种方式,来换一个可能,即天子纵观全局下,不会做出废后之举,只要此事成了,那徐氏就能延续下去了。 只是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讲是残酷的。 最残酷的,那绝对是徐云。 她是徐氏贵女,是成了皇后,可这些都不是她能选择的,但现在呢,很多事需要她去扛起来。 而且是处在被动下扛起来的。 这段时日,徐云的内心是煎熬的。 除了天子时常来看她以外,再没有人了。 其父没有,其母没有,其兄没有…… 哪怕徐云知道,处在今下这等境遇下,他们都有着各自的苦衷,尤其是其兄徐彬,其承受的,一点都不比她要少。 可徐云的内心却生出孤寂。 如果从一开始,她的祖父没有生出不该有的想法,那会是今下的境遇吗? 答案是肯定的。 权力,真就那样好吗? 人只有在经历了些什么,才会看清楚对应本质,这不是靠别人讲就能领悟的。 “苦了你了。” 楚凌伸手轻抚徐云脸颊,语气带有一丝复杂,“朕知你心中的苦楚,可处在这个位置上,有些事必须要想明白,就像朕所处的位置,道理是一样的。” “陛下~” 泪顺着徐云的眼角流下。 其实在这些事发生后,作为皇后的徐云,才真正开始理解,作为她的丈夫,还是她的天子的楚凌,在过去,到底是处在什么境遇下。 这其中要直面的,要承受的,可要比她多太多了。 甚至徐云还想过更极端的。 如果天子没有像现在这样,那天子会是怎样的?而她又会怎样? 所想的,除了让徐云感到后怕外再没有别的。 “莫哭,莫哭。” 楚凌坐起身来,一把将徐云揽到怀里,“这世上没那么多的理解,很多事情是需我们自己看开点的。” “云儿,这个家,需要你与我一起守好,男主外女主内,过去的,就不提了,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终究要有自己的子嗣的,这个家,以后是要交出去的,以后这路,我们一起携手走下去,可好?” 徐云靠在楚凌怀中,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句温情的安慰,而是一种责任的传递。 她必须坚强,必须撑起这后宫,稳住局面。 她缓缓抬起头,望向楚凌,眼中带着一丝坚定:“陛下的话,臣妾定铭记于心。” “嗯。” 楚凌应了一声,没有再说别的。 他没有说完,却已足够。 徐家若能安分守己,自不会动他们,但要是心存妄念,那就不能怪他无情了…… 匆匆脚步声,在殿外响起。 很快,李忠低首走进寝殿。 楚凌眉头微蹙,看着走进殿的李忠,直觉告诉他,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不然李忠断不会如此。 “陛下,征东将军府急递!!” 李忠跪倒在地上,双手捧着急递奏疏。 楚凌神色一凝。 徐云不知为何,心中莫名慌乱起来。 这个时候,征东将军府呈递急递,要么跟边陲战事有关,要么便与东域地方有关,可不管是哪种,这都对社稷而言不是好的。 徐云表情复杂的看向楚凌。 这一刻,徐云愈发觉得自家天子,是那样的不容易。 这万钧重担压在身上,容不得半点闪失啊。 在徐云的注视下,楚凌面无表情的起身,朝跪地的李忠走去,伸手接过急递奏疏,打开御览的那刹,楚凌的表情变了。 脸色由沉静转为阴沉,一股杀意在楚凌眸中闪过。 “有些人,总是那样的不知死活!!” 只此一言,徐云就知事不小。 徐云欲言又止。 “去,叫大都督府,兵部的,全都叫到御前来!!”楚凌冷厉的声音响起,“朕要问问他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好端端的,为何就闹出哗变了!!” “奴婢遵旨!!” 李忠领命而去,脚步匆匆,转瞬便消失在殿门外。 "居然是哗变。" 徐云心中一凛,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她深知这场不知规模的哗变,背后必然隐藏着更深的秘密,这绝非简单的军中骚乱,多半是跟近来中枢的变动有关。 也是这一刹,徐云不由紧张起来,这不会跟徐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吧? 真要是这样,那…… 徐云不敢想下去,却又不得不想。若真牵扯到徐氏,那这一场哗变,便不只是军中之事,而是会牵动整个朝局。 “皇后。” 楚凌的声音响起,叫徐云心下一紧。 “臣妾在。” 徐云从凤榻上起身,抬手对楚凌一礼。 “朕有政务要忙,就先回大兴殿了。” 看着徐云,楚凌平静道:“照看好自己。” “臣妾明白。” 徐云先是低首应道,随即面露忧色的抬头,看向楚凌,“陛下也要照看好龙体,大虞的江山社稷,还需陛下……” “朕知道。” 楚凌微微一笑,“区区一些骚乱罢了,还影响不到朕。” 讲到这里,楚凌一甩袍袖,转身朝殿外走去。 只是在这一刹,楚凌的脸色冷了下来。 该来的终究会来。 为何先前楚凌集中于中枢,却没有向地方进行扩散,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当一些人觉得没有希望时,那他们就会选择铤而走险,而如今看来,楚凌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3213/352760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3213/352760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