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镇市之变(3)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变身在漫威世界 狂龙出渊 在忍界骑砍冰与火的宇智波 天桥摆摊后,玄学大佬她赚疯了 绝命黑客 人在异界,我写的功法可以练 诗镇乾坤 落爱云端 佛爷别笑了,夫人把您祖坟给挖了 狐妖:开局李淳罡天赋,模拟轮回
“夫君既然要了解药厂镇的实际情况,而牙行无疑是了解最为清楚的,为何只叫长寿前去那广源牙行?”
药厂镇的某处巷道。
换了身行头的徐云,眉宇间透着些许疑惑,想了许久,终是将心中所疑讲了出来,她有些想不明白。
“夫人说的是。”
楚凌露出一抹笑意,伸手握住徐云的手,“药厂镇发展好坏,的确要了解在该处的药坊数量,规模,具体营生怎样。”
“毕竟这是支撑药厂镇的根本,如果围绕这一核心发展的不好,那么是没有潜力和前景可言的。”
“不过了解实际情况,不能只局限于这一点,对镇署要看,对宣课司要看,这看的本质是看营商环境如何。”
“营商环境?”
听到这新颖的词汇,徐云不由露出疑惑。
“对。”
楚凌点点头,“我朝所行是重农抑商之策不假,但这个抑商,抑制的是大商贾,豪商这类群体中的贪婪之徒,而非是抑制商业,不然我朝治下商业发展就不会如此。”
徐云点头表示认可。
“营商环境,就是看官府是否作为,是否清廉,这是商业发展的根基所在。”楚凌继续说道。
“如果一个地方盛行吃拿卡要,没有对应的好处就不给办事的话,即便是存有一定的商业基础,但一定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相反,若官府清廉高效,商人便能安心经营,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商贾前来,商业也就逐步繁荣起来了。”
讲到这里,楚凌生出唏嘘。
很多次,楚凌都有种错觉,虞太祖是否跟他一样,因为其打造的这个帝国,让他看到太多熟悉的影子。
但在掌握很多后,楚凌发现并不是。
“让长寿去牙行,是因为他脾性适合。”
感慨之余,楚凌笑着说道:“长寿的性子,还是有洒脱一面的,所以他是能探查到比我去更多的真实情况。”
“依着我对长寿的了解,他定不会去那个广源牙行。”
“也是这样,前去镇署,宣课司那边,表兄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其脾性直爽,虽不懂商贾之术,但有些事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当然我也想看看,让表兄这样性格的人前去,这镇署的人,还有宣课司的人,到底是否会为难表兄。”
居然还有这么多门道?
徐云露出错愕的表情。
如果自家夫君不讲这些的话,她根本就想不到这些。
“至于我们嘛。”
瞧出徐云的变化,楚凌露出一抹笑意,“难得出来一次,就四处的逛逛,这可比在宫中有意思多了。”
“人啊,就要时不时换个环境,这也是在换个心情。”
“不要总是被一些事给圈着,这样眼界心胸也是会被圈住的,人总是要向前看的,不能总待在过去,呵呵…”
听到这话,徐云的手不由一紧,但被楚凌轻轻握住,很快就恢复了。
其实对此前的一些事,徐云心中是没有芥蒂的,甚至是带着感激的,仅是天子没有因为其祖父的缘故,就对她,对其父,对其兄,真的做什么,这已经是莫大的开恩了。
真要是天子心胸小一些,她的皇后之位必然是会被废除的,连带着整个徐家都可能会因此遭受到灭顶之灾。
“二虎,喜欢这里吗?”
楚凌的声音响起,叫徐云从思绪下回归现实。
“还好,除了味儿有些冲,别的倒没什么。”
张虎听后,忙快走了几步,但眼神却警惕的看向各处。
“你这就有些忘本了。”
楚凌对张虎笑道:“每年会有一批成药,特别是止血药,就是在这里匿名进购的。”
“公子,您这样说就不对了。”
张虎听后,立时道:“既在药厂镇过活,那他们肯定要赚钱的,既然给了钱,那他们就要把成药准备好。”
“您先前不是说过,各司其职嘛,职责不一样,那要做的就不一样,升子,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嗯。”
陈升瞪了张虎一眼。
“呵呵…”
听到这话,楚凌也没气恼,反倒是笑了起来。
看着张虎、陈升他们从战争创伤中走了出来,他是真的高兴,羽林是他一手缔造的,他不希望其中的人,有些因此就黯然退出。
出去游逛许久的张虎、陈升一行,再回来时跟打完北伐的状态完全变了,得知此事的楚凌就知他们走出来了。
只是张虎他们没有在羽林军任职,而是被楚凌给调往御前值守了,在羽林郎卫中担任起中层将校。
在上林苑的羽林,在御前的羽林郎卫,在上林苑的羽林军,这是一条极为清晰的路,羽林郎卫,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御前,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同样,这也是会出现些隐患的。
所以按楚凌所想,羽林郎卫在御前一定期限,是要外放到羽林军的,杀敌,才是羽林该做的事。
与之相对的,除了每年要从羽林中筛选一批补进羽林郎卫外,楚凌还会从羽林军中挑选一批担任中高层将校,以此确保三方都不出现问题。
“走,去喝些茶,歇歇脚。”
走了一阵子的楚凌,看到前面有家茶馆,便对身边人说道。
张虎、陈升他们没有说话,紧跟在帝后左右,保持着应有的警惕,而在人群之中,还有不少羽林在跟着。
“你们听说没有,打北边来了个豪商,在多家牙行撮合下,购置了不下两百车的各类成药。”
“真的假的啊,竟然购置了这么多。”
“是啊,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自药安镇对外以来,最多的一批订单,就一百六十多车吧?”
“那都是老黄历了,我小舅子知道吧,就在广源牙行做事的,听我小舅子说啊,这还只是一批罢了,过不了多久,这豪商还要购置各类成药,合计下来,不下五百车!”
“嚯!!”
“这……”来到茶馆的楚凌一行,这才刚找了位置坐下,就听到一些茶客在议论,听到这话,楚凌心中就盘算起来。
两百车的成药规模,这的确不是小数目。
如果其中有贵重药材的话,那价格是不低的。
但对于这样的事,楚凌并不感到奇怪。
随着榷关总署逐步彰显权势,明确边榷贸易的诸多规矩,曾经,这个中枢无法控制的边贸,已从走私转入正途,既是贸易,除了明令禁止的那些违禁品,其他商品都是可以自由买卖的。
在边榷贸易之中,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都占据了重要份额,这不是谁想掺和就能掺和进去的。
尤其是药材贸易,一向是占比不少,但却格外敏感的行当,这些药材,一部分是被戍边军购置,一部分是在边地消耗,余下的则是要流入到大虞之外的。
像北虏,每年就需要很多。
楚凌端起茶碗,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微沉。北边来的豪商,购置规模不小的成药,这背后是能看出些端倪的。
受灾了?
还是在备战?
按理说,药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是应处在禁止流出的名录之中,但楚凌并没有这样做。
一个是考虑实际,榷关总署的体系构架,搭建起来了是不假,权势也树立起来了,但想做到绝对管控,这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与其有那样的精力,倒不如放到铁等更关键的战略物资上,把有限的人手,用到更值得管控的监察上。
一个是药材是高附加值的商品,特别是成药,如果能通过这样的输送,以换取北虏境内的各类资源,如战马,这买卖还是很值得做的。
大虞是打击走私了。
但北虏却没有。
哪怕北虏的中枢,对于走私也很重视,但其内部各部族、边地豪强的私下交易,却始终难以彻底杜绝。
这跟北虏的体制是有直接关系的。
楚凌深知这一点,也正因如此,他才更愿意将药材贸易作为筹码,与北虏展开博弈,看谁对边贸掌控的更好,这样的机会楚凌肯定是不会错过的。
“来这里的人,不像是喝茶的,倒像是在打探消息的。”在楚凌思量之际,徐云将茶盏放下,娥眉微蹙的对楚凌道。
“观察的还挺仔细。”
楚凌夸赞道:“夫人说的没错,茶馆,酒馆,甚至是勾栏所,这都是不错的消息集散处。”
“你看着有很多人,一个个穿的不错,实际上,他们就是很多商号商行的人,目的就是为了散布消息,或者打探消息。”
“这样行情就能操控了。”
“一味药材的售价,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行情而起伏的,可这个幅度到底该多大,是涨是跌,就需要管事的来把控了。”
“在该上涨的时候下调了,这明显会损失很多,而在该下调的时候上涨了,这无疑会损失很多客源。”
“夫君为何了解这么清楚。”
徐云有些诧异的看向楚凌。
似乎在这世上,没有自家夫君不了解的。
“看透一些本质就够了。”
楚凌淡淡一笑,“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这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围绕着这个运转的。”
“铛!!”
楚凌话音刚落,一道铜锣声响起,叫本吵闹的茶馆立时安静下来,随即不少人朝门口、窗口涌去。
楚凌他们坐的是靠窗的,故而有不少人涌了过去,这叫李忠、张虎、陈升他们立时起身,警惕的看着走来的人身上。
“这是抓住偷税漏税的啊。”
“别是逃税的吧?”
“不是没有可能。”
“嚯,这阵仗不小啊!”
“茂兴药行对外期间,对宣课司上报假账,经查差额高达二十七万之多,逃缴税银……”
在种种议论声下,街外宣课司的吏员,宣读着查实的罪证,此消息传出时,引得不少人震动。
居然是茂兴药行,这可是药厂镇几家大药行之一啊。
“乖乖,居然敢报假账,这是触碰到宣课司的禁忌了啊。”
“是啊,报假账,这叫宣课司查到,那都是顶格重罚的。”
“这茂兴药行的管事,只怕是要倒大霉了。”
“这次只怕是几十倍的重罚吧。”
一些议论声,在楚凌的耳畔响起,听到这些的楚凌,嘴角露出一抹笑意,特设宣课司,为的就是杜绝偷税漏税,避税逃税这类现状。
很多该收上来的税,但却因为各种手段,最终没有进国库,反倒是落进私人的腰包,这股风气绝不能提倡。
一旦在税收方面出现问题,那对一个国朝而言,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
在楚凌看来,大虞的商税太低了,二十税一,这样的税额,跟没有征是没太大区别的。
在大虞,能从事商业的,就不是底层群体能涉及的,这是有一定家底的,或者干脆是诸族私下开的。
商业的确要发展,且要大力扶持,毕竟没有商业作为流通,如何能确保各项所需得到满足?
但是如何把其中的获利,拿出来一部分缴到国库这边,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需求,这是楚凌必须要解决的。
宣课司就是做这些事的。
对于那些偷税漏税的,甚至是避税逃税的,要是查不到就没事,可一旦要查到,那势必是顶格重罚。
你可以有这样的侥幸心理,一次没查到你,两次,三次,四次都行,可只要是查到了,就做好被重罚的准备的。
也是这样,使得宣课司在朝野间被很多人抨击,但对于这样的抨击,楚凌并没有在意,不可能说什么好处全都占了,叫你为这个国朝出些力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底下没有这个道理。
如果人人都是这种想法,那大虞就没有安稳一说,一旦有内叛外敌出现,没有了安稳的秩序,一切都是零。
当然治理一个国朝,不能只从赋税这一个层面考虑,在别的层面,更多领域,都是要涉及到的,这考验的就是统治者及统治阶层,在过去,包括以后,楚凌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体系完善,叫制度明确,叫特权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虞繁荣富强起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3213/352916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3213/352916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