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正统七年(6)

第一百八十二章 正统七年(6)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海贼王之红心起航 空间农妇养萌娃,努力挣钱要暴富 LOL:我能听到敌方队聊! 大齐战纪 炮灰全家读心逆袭,团宠锦鲤炫奶躺赢! 莫欺中年穷,50岁获得天帝金身 穿越:空间在手却只想养家糊口 我的网红前女友 华娱从世界杯开始 侯门妇惨死下堂,重生后大杀四方

一直以来,楚凌对地方就没有放松过警惕,所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层面,地方的复杂程度,一点不比中枢要弱,甚至要更强一些。 因为天高皇帝远。 寥寥数字就道尽了一切。 大虞最大的皇帝,毫无疑问是楚凌,可在地方是有一个个土皇帝的,紧密围绕他们而运转的是一串利益共享者,这还不算完,土皇帝还分大小,小的依附大的,大的效忠更大的,层层盘剥,环环相扣,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利益网。 这一体系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与统治体制相互并存的,在国朝强盛时,他们是依附在这棵大树上,以获取养料与阳光,而国朝衰败时,他们是缠绕在这棵大树上,以获取更多的资源。 至于大树死了,或许有一部分会被顺带砸死,但还有一些则攀附到新树上,其与新树存有的藤蔓,一起跟随着新树慢慢长大,而到了这一步就已形成一个新的更迭,重复过往的事情。 太阳之下没有新奇事。 也是这般,楚凌对待有些事,不会放松警惕,即以中枢、地方衍生的特权群体,必会采取愈发严厉的措施。 不影响他营造的大势,推动的变革,或许楚凌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玩意儿只能控制与制约,但无法取缔。 因为这是权力的伴生产物。 取缔了它,就等于要取缔权力。 但要是在这期间,有谁不开眼想挑战权威,那楚凌必会降下正义铁拳,叫其知道死字怎样写的。 这期间任何阻挠正义铁拳下来的,会连带着被一并消除掉,毕竟大虞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处在中枢的楚凌,俯瞰着这片广袤疆土,大虞到了必须调改的程度,如果在他这一朝不做此事,则大虞就将从上升趋势转向回落趋势,就如过山车一般,是处在波动下的,但有些事一旦选择不做,则今后即便出了明君贤臣,面对如枷锁般的框架,也难以将大势给挽回! 正统朝恰是处在风口浪尖的转折点,改革很难,不改更难,如何确保在改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动荡与撕裂,楚凌用很久想到的法子,便是在每个阶段的改革时期,当矛盾无法调停时,就对外进行转移,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凝聚内部共识。 简单些来讲,楚凌要再打一遍江山。 只是这个江山,是分内外两部分的。 难度或许会无形飙升很多,但真叫楚凌做成了,那他的名字必将深刻在这片土地,被后世千万代所铭记,如同山河镌刻其名。 “朕听闻陵邑在朝野间的争议很大?” 虞宫,大兴殿。 殿外大雪纷飞,殿内温暖如春。 楚凌身倚在凭几上,手中拿着一份奏疏,在御览之际,突的开口,瞥了眼坐于锦凳的刘谌,殿内的平静被打破。 “禀陛下!” 如坐针毡的刘谌,听到天子所问,下意识向前探身,“是有一些议论,但这都是在正常范畴,毕竟朝廷出台一项政策,免不得要让一些人生出担忧的。” 陛下啊陛下,这何止是争议大啊。 这简直是快闹翻天了。 可刘谌嘴上这样讲,但心里却叫起苦来。 因为这件事,这个年他都没过好! 当初奉旨前去东域一带,将一批富户给强迁走,刘谌就预料到这一结果,故而在归都后他一直在设法解决此事。 可人算终不抵天算啊。 紧密围绕着征讨东吁叛逆一事,为此天子及中枢部分重臣,做了一系列举止及措施,连带着或在明,或在暗的群体顺势闹腾起来,他们是不知对外征伐一事的,他们之所以闹腾,纯粹是因为此前的种种,还有他们自身利益才动起来的。 在这样的态势下,刘谌既要管好本职诸事,还要跟臧浩等人暗中调查,这已够叫刘谌心累的了。 而在上述种种下,在新年到来之际,御前突颁的一道旨意,直接让朝野沸腾了,这一切与陵邑设立密切相关。 涉及陵邑营建全权由新设陵邑令署负责,该项大工采取以劳代赈的形式,营建期间所涉开支由内帑直拨,这这就像凉水泼进滚烫油锅炸开了。 无疑是一项惠政,所涉人员不征伐徭役,让灾民、流民聚集,所需工匠由有司负责解决。 但是陵邑一事,别说在大虞没有过,前朝也都没有过,且耗费巨资营建,这难保其中不产生争议。 更别提这还牵扯到了帝陵。 帝陵所在乃国之根本,风水命脉所系,哪怕兴修的陵邑,是距帝陵有一定距离的附属城邑,仍有不少人以谶纬之说大做文章,称此举会动摇龙脉根基,致使国运倾颓。 可以说这件事吧,争议很大。 而在这争议下,还有一件事,牵绊着太多人的注意。 即新建陵邑所需粮布、木料、石料等各项所需,以分类竞拍的方式,交由榷关总署全权负责。 这事儿让太多人下意识想到了早先边榷员额竞拍一事。 如果能拿到其中一项供应,这利润是相当可观的。许多豪商巨贾纷纷暗中奔走,合计此事到底能不能办。 一时间,在虞都的各方势力皆盯紧此局,暗流涌动。 也因为这事儿,导致刘谌东躲西藏,根本就不敢见人,因为有太多的人,托关系找门路想见他,这明显是想打探此事的。 "肯定是东吁前线的仗打起来了,甚至打的规模还不小,不然陛下断不会在新年到来前搞此事的。" 而在刘谌心中叫苦下,一个念头在他心头生出,特别是他被召到御前了,这反倒是叫他更笃定了。 只是这话,他能在心里猜,却不能讲出来。 “陵邑一事牵扯重大,朕不希望出现任何状况。” 对刘谌所想,楚凌没有在意,而是讲出心中所想,“别的都好说,唯独涉及到各项供应上,朕是有担忧的。” “这不比别处,数万乃至更多青壮汇聚,不说营建所需木、石、铁等诸料耗用,单单是每日吃喝拉撒,还有必要的衣服、药材等,是绝对不能有任何问题的。” “这些要敢有问题,一旦被别有用心之辈利用闹出骚乱,哪怕是规模极小,这对朝廷的影响都不小。” “陛下放心。” 早已起身的刘谌,听完这些,立时就作揖拜道:“臣在这些时日,一直在抓紧完善对应制度,确保想参与榷关总署所举竞拍群体,必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从他们之中角逐出的,必然是能妥善解决一应下派所需的。” “嗯,卿办事,朕还是放心的。” 楚凌将奏疏放下,打量着刘谌说道。 对刘谌,楚凌是信任的,其是有一颗玲珑心不假,但大事上不糊涂,对于自己交代的事情,更是极为上心。 陵邑从大的层面,是构建一座座笼子,好定期将地方上一批批特权群体,用各种名义集中过来,连带着他们的财富也会汇聚过来。 楚凌自是知晓,这样做会使地方难以有大发展,但对他想做的事,地方上保有一个安稳的秩序,让底层群体能好过些,这就足够了。 至于别的,暂时先不要想。 而这些被迁移来的人,则代表着大批资源会朝大虞腹地倾斜,这对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发展,无疑会受到极大刺激与发展。 商品想畅销,必须有市场。 没有市场,一切白扯。 楚凌要以虞都、京畿为核心市场,以此在整个京畿道治下,打造一个直属于皇权统治下的基本盘,而这个基本盘,是紧密围绕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展开的,这件事要能办好,则大虞将有大的改变。 随着领域产业的增多,涉足产业的工匠学徒增多,则代表着这一带会呈现虹吸效应,以此使人口、粮食、各类资源等源源不断的汇聚过来。 楚凌从不否认,这会使该制下,催生出一批新兴势力群体,甚至监管一旦不到位,会出现新的盘剥底层的利益群体。 但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 不做,如何解决? 再者言做这件事的同时,楚凌还会着手做很多事,比如对外征伐,比如税改深化,比如土地改革,比如……这些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却呈相互影响之势的,继而在对应历史站位下一起发力,推动着大虞不断地向上攀升。 “对长陵邑令,卿可有人选举荐?” 想到这些,楚凌收敛心神,看向刘谌说道。 咯噔。 一听这话,刘谌心下一惊。 他不知这是天子的试探,还是真想叫他举荐。 “臣…” 刘谌显得有些结巴。 见刘谌如此,楚凌嘴角微扬,显然他看出刘谌想多了,对此,他却没有说什么,想叫马儿跑,就要勤喂草。 在陵邑这件事上,毫无疑问,陵邑令的权势不小,这其中也将牵扯到利益输送,这是无法避免的。 该有的监察,肯定要有。 不过有些事,不能做的太狠,尤其是此前从没有过的,适当的要有些政策空间,不然怎么叫人做事? 现在的长陵邑令,之后的阳陵邑令,永陵邑令,这会成为大虞政坛极特殊的存在,为了将此事做好,长陵邑令署的构架,是楚凌亲自操刀的,涉及到的层面很多,将所有能涵盖的都涵盖了。 而在楚凌的构想下,陵邑令这一晋升体系,在之后一段时期内,会跟在京畿道所设市镇嵌合到一起。 因为想要打造基本盘,市镇是重要的枢纽之一,再一个,市镇还牵扯到别的谋划,该有的晋升机制必须明确,不然人心迟早会散掉的。 “臣倒是想到一个人。” 似是揣摩到什么,刘谌眼珠子快速转动的同时,遂对御前作揖道:“在宣课司派驻到市镇的东卫,其在任上表现不俗,不过此人做事雷厉风行,倒是也引起不少争议。” “看来卿对宣课司,了解不少啊?” 楚凌笑着看向刘谌。 “臣…臣所领榷关总署,免不了要与户部,宣课司打交道,所以就了解了一些,再一个这个东卫……” “不必说了。” 楚凌摆摆手打断,“就依着卿所荐,让此人出任长陵邑令吧。” 这突如其来的决断,反倒是叫刘谌一惊。 不过刘谌不知道的,这个东卫,刚好在楚凌的考察名单中,首任长陵邑令,要是由此人出任,那么一些副职,则就要从市镇中涌现出的良才委派了。 “下去做事吧。” 明确了陵邑诸事后,楚凌便下了逐客令。 至于这件事,刘谌要从中得到什么,楚凌没有在意,只要能把差事办好,一些利益叫其得到,不算什么。 不叫身边的忠臣得到,难道叫揣有私心的人得利? 到最后吃进嘴了,反倒砸朝廷的锅? 这种事楚凌可不会做。 “去召韩青来见朕。” 刘谌离开没多久,楚凌沉吟刹那,遂伸手对李忠道。 “是。” 李忠立时作揖应道。 涉及陵邑营建的诸事,基本上已敲定下来了,不过涉及维稳,震慑这块儿,也需要抓进来推进才行。 眼下此事还没有做,真等到做起来了,这将汇聚着大批群体,谁知道在这其中,会不会有人想干些什么。 所以必须要派驻军队坐镇。 楚凌思前想后,决意将这份差事交给韩青来办。 毕竟在北伐一役,东讨之战,韩青都被他排除在外了,哪怕他本人没啥想法,但别的群体呢? 对待这位有主见,守规矩的帅才,楚凌今后还是要重用的,所以必要的一些担子,必须要加到其身上,这样才能不叫有些人多想。 "眼下先以北军暂管,等到陵邑达到一定规模,就要筹设对应的陵卫军,既要确保帝陵驻守,又要肩负起陵邑驻防。" 看着李忠离去的背影,楚凌在心中暗暗思量,"这支精锐之师一旦缔造,必须要打造成绝对的荣誉之师,能够进此军的,不止是精锐那样简单,还要对大虞绝对忠诚,这样继禁军、上林、羽林之外,直属于皇权下的成建制精锐又将增加一支。"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3213/354439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3213/354439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