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178章 走过最多的路,是皇帝的套路!

第178章 走过最多的路,是皇帝的套路!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餮仙传人在都市 教练:开局执教灰熊,痛演矮脚虎 全职法师之战令系统 知府夫人是蜘蛛精 君卿兮 港片:扎职就变强 咒术回战:无忧本色 盛宠王妃之如星如月 终极斗罗之开局觉醒神级系统 离婚后躺女总裁床上,前妻急了?

刘韐听到赵桓的话,已经脑补出大同社真正建立后,大同社的人遍布军队的情况。 未来,大同社就是皇帝的绝对心腹。 大同社的人是武人。 这些是武人出身,却又不干涉主将打仗的大同社指导员,只负责后勤和思想等,就不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实际上会提升战斗力。 因为大同社教育将士,让基层的将士忠君报国,让他们忠于朝廷忠于皇帝。 同时大同社的存在,又限制军队的主将不能管控一切。 大同社的人升迁体系,是大同社这一条线的,不怕主将的威权。 反过来,可以告你。 当然,军队的主将也有自己的升迁体系,也不怕大同社的各级指导员,相互间有制衡,不过更多是相互间的合作。 以往军队对外的作战,朝廷安排文官或者太监去做监军,是外行指挥内行。 很容易出问题。 现如今,在制度上做出了改革,以后就不需要安排监军,只管下达命令就是。 就算遥远的将来,大同社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至少大同社的存在,从制度上保证了军队不会被某个人控制。 真到了大同社都彻底烂了,就该彻底推翻重来了。 那就不是制度能解决的。 赵桓把现阶段的制度搭建好,只要未来的大宋皇帝稍微合格,不弄得天怒人怨,不是疯狂的败家子,制度就能运转。 刘韐是名门出身。 他的父亲更是一代大儒,加上他自己读书后在地方上磨砺,是非常有见识的人。 很快,刘韐就明白了赵桓的意图。 刘韐彻彻底底的服了,赞叹道:“官家的安排太高明了,老臣佩服。真正建立了大同社,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必然再上一层楼。” 赵桓点头道:“大同社关系军队的发展。” “要把大同社建立好,更需要大同社的理念纲领。” “从纲领和理念的层面,把大同社的骨架搭建起来,才能真正搭建好。” “所以大同社的人,必须忠君爱国,必须作风优良、心怀社稷,要为大宋之崛起而不懈奋斗。” “你家学渊源,朕相信你肯定能圆满的完成任务。” 刘韐心中激动。 这一刻,他知道了皇帝让他到殿前司任职的意义。 是真要做大事。 不是敷衍,更不是权力平衡。 如今拟定大同社的纲领,重塑大同社的理念,这样的事情舍他其谁呢? 杨时是当世大儒,要拟定大同社的理念肯定没问题。 可是,杨时身为政事堂的宰相,总不能贬官来殿前司。他从开封府尹调任殿前司,加上他的家学渊源,一切就太合适了。 刘韐心中激动,高声道:“请官家放心,臣会全力以赴,完成大同社的建立。不过大同社需要诸多读书识字的官员,该怎么安排呢?” 赵桓笑道:“这事儿也不复杂,朕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刘韐说道:“请官家示下。” 赵桓正色道:“第一,从军队中遴选。” “军队有大批的人,除了诸多的主将外,也有一些骨干将领能读书识字,可以抽调出来。” “第二,从文官中挑选一部分熟悉战事,既能处理政务,又能处理军务的人。” “第三,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可以拿出部分官职,遴选考核一批读书人,只要有能力的都可以安排。” 赵桓侃侃而谈道:“现如今才这么安排,未来一切上了正轨,就从种师道建立的国防大学中挑选,从基层指导员开始培养人才。以及,从军中选拔优秀的人。” 刘韐一听国防大学,心中更是赞叹。 之前种师道卸任,去搞什么国防大学,要培养军中的人才,刘韐在当时,没怎么放在心上,觉得那是闹着玩儿的。 无非是安置种师道。 如今却串联在了一起。 原来,官家从一开始就布局了。原来,官家对军队的彻底掌控,早就有了成熟的想法。 原来,官家是如此的深谋远虑。 官家英明啊! 刘韐越想越激动,继续道:“官家的安排,臣没有任何异议,一定会彻彻底底办妥。” 赵桓笑道:“刘卿办事,朕是放心的。” “未来的殿前司,会从执掌禁军,转变为大同社。重点不在于执掌多少军队,在于一层一层的管理大同社指导员。” “从上而下,肃清军队风气,端正军中思想。” 刘韐接连点头,表态道:“臣穷尽毕生之力,也一定会完成大同社的构架。” 赵桓道:“刘卿有任何难题,都可以来找朕。” 刘韐兴冲冲的应下,向赵桓告辞后就去了殿前司。 恰好这时候的韩世忠,完成了四万精锐的抽调,剩下的大多数是辅兵,只有少数的精锐。 韩世忠调走绝大部分的精锐,却没什么心理负担。 这是官家允许的。 韩世忠原本想着,他带走主要的精锐,刘韐肯定会动怒,他极可能面临刘韐的各种刁难。 韩世忠甚至都有了心理准备,做好了闹到皇帝面前的打算。 没想到,刘韐不仅什么都没说,还赠送了更多的甲胄器械,把殿前司库存的诸多器械都给了韩世忠。 这让韩世忠都懵了。 刘韐这么好? 文官这么好打交道? 韩世忠心中不明白,却来者不拒的应下,一路去了侍卫亲军步军司衙门,把自己的军队建立起来。 刘韐接管了剩下的军队,没有过多的干涉什么,只是宣布各司其职。 刘韐的重心,在于组建大同社。 转眼到了下午傍晚,刘韐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简单吃了点晚饭,准备继续加班。 官家的信任,不容辜负。 恰是如此,刘韐虽然忙碌,却打算留在衙门继续做事。 争取尽早完成。 恰在此时,有士兵进入,禀报道:“刘大人,李首辅请您去一趟。” 刘韐起身伸了个懒腰,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资料,一路来到政事堂,看到李纲后,不卑不亢的行礼道:“下官刘韐,拜见首辅大人。” 李纲一脸的如沐春风,笑道:“不必多礼,坐下说。” 刘韐撩起衣袍坐下,神色从容,没有因为李纲是首辅就噤若寒战,询问道:“首辅通知下官来,有什么事吗?” 李纲问道:“刘兄调去殿前司任职,担任什么职务呢?是知殿前都指挥使,还是直接担任殿前指挥使。” 刘韐说道:“殿前都指挥使。” 李纲略微皱眉,叹息道:“刘兄是文官出身,如今转为武将。这一事情,是本相对不住刘兄,同意了你转为武官的事情。” 刘韐摇了摇头,说道:“首辅大人,我去殿前司任职,没有什么不习惯的,也没有半点的不情愿。” “我刘韐此生,能在殿前司做事,能为官家执掌殿前司,是我这辈子的荣耀。” 李纲一瞬间愣住了。 很是诧异! 很是震惊。 好半晌后,李纲愣愣的看着刘韐,惊讶道:“刘兄没病吧?心里面没什么事儿吧?” 刘韐红光满面的,笑道:“我能吃能睡,心情也好,哪有什么事儿呢?说起来,我要感激首辅大人,及其他的政事堂诸位相公的举荐。” 李纲听在耳中,总觉得怪得很,更觉得有些刺耳。 不对劲! 或许是正话反说。 李纲也觉得对不住刘韐,叹息道:“老夫听说,韩世忠调任侍卫亲军步军司,也带走了四万精兵。目前的殿前司,恐怕只剩下一些普通士兵,没什么战斗力了。” 刘韐说道:“差不多是这样。” “这,这……” 李纲一瞬间明白了。 他先入为主的觉得,刘韐肯定是气得不行,才说话阴阳怪气的。 李纲咬着牙,沉声道:“官家让王宗濋入政事堂,咱们政事堂的人全部都同意了,没有和官家闹矛盾。” “现在,让刘兄这样的饱学之士,去殿前司担任武将,也该是完整的殿前司。” “官家却把韩世忠调走,更带走了士兵,留下一个空架子,岂不是算计刘兄吗?” “官家这事儿做得不地道!” “咱们走过最多的路,就是官家的套路,以往也就罢了,这一次,我不同意。” 李纲一副义愤填膺的姿态,表态道:“我要入宫觐见官家,为刘兄讨一个说法,决不允许韩世忠带走这么多的士兵和物资。” 就算刘韐变成武将,也是文官出身。 刘韐这样的饱学之士,却成了武将,李纲觉得刘韐肯定是不适应,是心有怨气的。 在这一前提下,李纲愿意站出来撑腰,让刘韐觉得文官是支持的。 再者,李纲从良心上,不愿意坑了刘韐这样老成持重的人。 李纲洋洋洒洒的一番话后,起身道:“刘兄,咱们一起去面圣,一切的事情交给我,我来替你安排,绝不让你受委屈。”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3786/301335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3786/3013352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