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211章 皇帝返回,太子亲迎!

第211章 皇帝返回,太子亲迎!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闪婚嫁给学长,不料一胎三胞胎 艾泽拉斯的杰克船长 拒绝我表白,怎么哭的还是你 凡人遮天记 在惊悚片里禁止心动 魔女的使徒不可能是玩家 君临天下:神话最强帝皇 炼妖师弱?看我史莱姆吊打巨龙 陛下求饶吧,太子造反成功了周铮 老婆,别这样

东京城已经是十二月的深冬,许多地方都下雪了。 今年的冬天很冷,虽然还没有达到冻雪灾害的地步,却也冷风刺骨。 城门口,太子赵谌,政事堂宰相李纲、杨时、徐处仁、吴敏和王宗濋,及各部尚书都来到了城门口迎接。 郓王赵楷也来了。 现在的赵楷,早就认清了身份,因为皇帝做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大宋朝历代祖宗都没有完成的事情,赵桓完成了。大宋朝从未对外扩张,赵桓却做到了。 他去夺权,谁敢追随? 脑子被驴踢了,才会跟着去造一个不亚于开国皇帝的反。 脑子清醒点,踏踏实实做一个贤王也未尝不好。 君不见,康王赵构都还在宗人府关押着。听说赵构一直被羁押,已经是有了失心疯的迹象,时不时就大声吼叫。 何苦呢? 赵楷对赵构是不理解的。 赵楷和皇帝接触后,觉得皇帝心胸颇为宽广,觉得皇帝不是专权的人,没有把所有权势都集中在手上,也愿意给他机会。 这让赵楷颇为感激。 赵楷站在人群中,心中却琢磨着,皇帝回来了,自己要进一步显露价值,该怎么在未来进一步多做点事情。 在赵楷思考时,李纲等人也议论着,言语间很是轻松。 燕云十六州回来了,接下来是治理地方。 这是漫长的事情。 在目前来说,大宋解决了外部的威胁,更重塑了大宋的民心,一切都好处发展。 赵谌被冷风一吹,缩了缩脖子。 他看向杨时,问道:“老师,今年的寒冬很冷,我们去西城走访时,发现了一些流民汇聚,有赈济的策略吗?” “有!” 杨时毫不犹豫回答,不急不躁道:“朝廷已经出台了以工代赈的策略,这些流民都会安排事情做,让他们做了事能有饭吃。” 赵谌道:“那就好。” 话锋一转,赵谌说道:“父皇出征在外好几个月,太辛苦了。这一回,要让父皇多歇息歇息。” 杨时微笑道:“太子孝顺,是官家之福,大宋之福。” 他教导赵谌,会讲述诸多的历史,让赵谌能以史为鉴。 除此外,杨时会带着赵谌出宫,见识东京城的民间疾苦,在见识五谷杂粮的情况,知道百姓的苦楚。 这是赵桓特许的。 在教导赵谌上,不仅是读书识字,不仅是诗词歌赋,更重要的是民生疾苦,反而是在诗词、绘画和书法等方面更弱。 最底层看似普通,却有诸多的利益纠缠,能看到人生百态,能见到真正的民生疾苦。 杨时让赵谌见到了,才能让赵谌不是生活在温室中。 在杨时身体力行的教导下,赵谌不仅读书习武,也不娇纵,反而知书达理。 “来了,官家回来了。” 官员中有人喊话,一双双目光往前看去。 赵谌也看到远处回来的队伍,虽然没有看清楚,却看到一杆杆迎风飘扬的龙旗,看到了蜿蜒的队伍。 距离拉近,赵谌看到了骑着马返回的赵桓。 赵谌眼中流露出无尽的崇拜。 父皇是他最崇敬的人。 父皇就是最厉害的。 这是小赵谌心中,最直观的想法。 当赵桓来到皇城外,赵谌率先走在前面,李纲和赵楷等人跟在后面。 一众人来到赵桓的面前,齐齐向赵桓行礼。 赵谌身体笔直,拱手道:“儿臣拜见父皇。” 赵桓打量着长高了的赵谌,见赵谌黑了些,却身材壮实,目光有神,一副精神小伙的样子,很是满意。 他目光一转,看向李纲等人,微笑道:“朕出征在外,仰赖政事堂诸公和朝中众卿,把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辛苦你们了。” “臣不辛苦!” 一众人齐齐回话。 赵桓又说了番勉励朝廷百官的话,才看向赵谌,问道:“学骑术了吗?” “学了!” 赵谌直接道:“老师让儿臣骑的小马驹,已经学会了。” 赵桓的目光落在杨时身上,颔首道:“辛苦杨公了。” 许多官员的目光落在杨时身上,眼中有着浓浓的羡慕。杨时不仅是朝廷的次辅,更是太子的老师。 未来赵谌登基,那就是帝师,这是无上的荣耀。 也没人不服气,因为杨时是天下大儒。 他们比不了。 杨时神色谦逊,回答道:“官家过奖了,实际上老臣没怎么教导,都是太子天资聪颖,刻苦勤奋,能持之以恒的坚持。” 赵桓笑着道:“谌儿能坚持,很不错。” 赵谌立刻说道:“父皇过奖了,都是老师教得好。” 赵桓愈发的满意了。 赵谌是太子,是未来大宋的继承人,要执掌大宋这一艘巨舰。 如果赵谌是脑子一根筋,什么都直来直去,没有半点的城府,就难成大器。 赵谌懂进退,知道谦虚,这是可塑之才。 谦虚对很多人容易,实际上对官二代富二代,天生就是难做到的。 赵桓伸出手,吩咐道:“来,到父皇的马上来。” 赵谌瞬间就欢喜了起来,伸出手拉着赵桓的大手,借力纵身一跃到了战马上,坐在了赵桓的前面。 这一幕落在无数文官武将的眼中,透露出不一样的信号。 大宋朝的太子,是出了名的没权力。 大唐有专门的东宫,东宫就是个小朝廷,有自己的心腹班底,有自己的兵力。 历史上明朝开国时,太子朱标更不一样,皇帝的臣子也是太子东宫的班底。 老朱对朱标是直接给一切的。 宋朝却不一样,反而是处处防备着太子。 宋真宗册立太子后,感叹说立了太子,自己成为闲人,就直接一步步的削弱太子权力,完全把太子当笼中雀 太子被压制,连太子东宫的官员都是虚衔,没有实际的职权,至于东宫卫率都没有,一点兵权都没有。 换言之,太子是废物。 赵桓一改历任皇帝的态度,开始扶持太子,显然释放了不一样的态度。 一双双目光看着和赵桓同骑一匹马的赵桓和赵谌,眼中都若有所思,思考着这是不是皇帝释放的信号? 更思考着,是否要上书提议。 赵桓把臣子的目光看在眼中,心中笑了笑。 太子该扶持了。 皇帝废物,才会怕儿子夺权。 赵桓没有这样的负担,这个倾覆的天下都是他扛下来的,军队的人都是他的心腹,还怕太子夺权吗? 他不怕太子强,就怕太子废物。 太子年轻时,不让他做事。等到骤然登基,那就太容易出事儿了。 赵桓没有直接吐露想法,笑着下令道:“入城!” 战马嘶鸣几声,迈着稳健的步伐入城,赵楷、李纲等文武百官跟着,一起往皇城中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3786/309386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3786/3093867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