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9章 又是藤田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替身五年,霸总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乱世小军户 霍格沃茨:从猎魔人归来的哈利 心声泄露,玄学主母她恶毒人设不保 我的重启人生1992 我是蛊门鬼生女 四合院:从认一大妈当干妈开始 白日下的刺客 人在斗破:开局觉醒儒圣系统 掌家小农女
东芝机床事业部的副部长藤田隆二阁下总算可以回国了。
92年,"圣光"以300亿美元的订单勾搭三井财团,要求购买半导体生产线。考虑到当时双方良好的交流气氛,藤田隆二被派到"大秦"机床厂组装两台九轴五联动机床。
就是当年惹出"东芝事件"那四台机床,被"圣光"从波罗的海造船厂弄来了其中两台。
后来的事件变幻莫测,藤田在"圣光"集团越陷越深,并且因为公开发表"极端言论"回不了国,还连累自己参加的自嗨小社团"亚洲会"被查了个底朝天。
原本就是个短期出差,却搞得藤田一直在"圣光"度过了92年,93年,直到94年。现在事态终于平息,副部长阁下终于可以返回东京。
坐在帝都机场的候机楼,衣冠楚楚的藤田却感觉自己像是丧家之犬,回想自己在中国的两年时光,真是恍如隔世,感慨万千。
藤田最早是去帮助组装东芝机床的。现在仅仅过去两年,"大秦"机床厂已经自己开发生产九轴五联动数控加工中心。
就两年啊!
要知道前苏联从东芝采购四台"九轴五联动",就满足于能生产大型船用螺旋桨,从未想过要自己造。
而"圣光"拿到二手的"九轴五联动"后,不等组装完成就开始琢磨要自己生产这玩意。
当"大秦"的新机床下线,整个汉中市都放炮仗庆祝。他们完美的做到了用机器生产机器,而且依靠快速发展的半导体技术,其性能比东芝的原产品还更好。
啪啪啪......想到那台披红挂彩的超大型数控加工中心,藤田隆二就不顾周围旅客的诧异,狠狠的给自己脸上几耳光。
抽的脸皮都红了。
为了搞定那台国之重器,"圣光"需要突破数控系统,伺服机构,精密测量,先进刀具等十几个难关。能生产这玩意等于整个工业体系都进步。
而"大秦"那台"加工中心"的研制成功有藤田的巨大功劳。只因他是"日籍在圣光就业者联合会"的会长。
撞天叫屈啊!
"圣光"集中了几十家国内科研单位,上百家配套工厂,两千多人的研发团队。团队中有三分之一是日本人。
92年,日本经济就在悬崖边上。现在已经是94年了,日本跌在坑底了。
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因为经济危机而走投无路,东京的"雅库扎"乐得把那些欠下巨额债务的人像卖猪仔一样卖给"圣光"——想自杀是不可能的,必须去干活。
这些人名义上就是藤田这位"联合会"会长给招揽的,正在为"四化建设"做贡献呢。
按说逼己方专业技术人员去潜在对手家干活,这是妥妥的资敌行为。但"雅库扎"不在乎啊,能赚到钱才是第一要务。
每每想到这事,藤田隆二恨不能一头撞死。要不是还想留待有用之身为天皇尽忠,他说不定就坚持不下来了。
正是因为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大秦"机床厂用了两年就把"九轴五联动"产品搞定了。
这不但能生产机床,还培养了队伍。
比如机床设计中涉及大量复杂的数学知识。好些国内名牌大学的数学专业学生本来要去国外的找工作,现在被几千上万的月薪留下了。
由于大量日本工程人员的加入,这个项目不但节省时间,还只花了不到一亿的研发费用,创造了上千个高薪岗位,养活了近万的普通工人。
技术往往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觉着没啥。有了这支团队,配上整体进步的工业体系,"大秦"可以继续生产和研发同类型的产品。
想当初东芝卖了四台"九轴五联动"给前苏联,闹出不可开交的国际乱局。现在可好,"圣光"把这玩意突破,今后都随便卖了。
唉......
藤田满心都是泪,自觉成了民族罪人。昭和志士再也不昭和了。
原本他还指望国内企业迷信国外技术,不认"大秦"的水准。但这条在"圣光"集团内部不存在。
国内有太多企业靠"圣光"吃饭了。周总要关联企业免费试用自己的新产品,出任何问题包赔。
有"圣光"这块金字招牌在,大把企业抢着来用。新产品试用过程肯定会有各自问题,但维护小组就驻厂,随叫随到。
用个几年积累足够经验,自然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
无非就是花钱砸嘛。
"圣光"已经在研发上省掉了几乎百分之九十五的费用,一点也不介意在后期补上些。反正今后能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机床只是"圣光"这两年突破的一项重型制造业装备,还有不少其他的呢。
比如从老毛子那里弄来两台7.5万吨的模锻压机。这玩意可以用来生产客机起落架,发动机涡轮盘,输油管阀之类高附加值产品。
两台"模锻之王"安装好没多久,"圣光"立马着手自己突破一下造个八万吨的。如果八万吨的太难,先弄个六万吨的练练手也行。
"圣光"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但它有钱啊!
大毛现在的经济比日本还惨,一堆毛子工程师穷的要死,拿个一千美元的月薪就跑来给"圣光"干活。
同样是组建国内外联合的研发团队,六万吨的预计在94年年底就能成功。八万吨的顶多再过两年也不会有问题。
反正现在有两台七点五万吨的"模锻之王"在,基本满足当前需求。研发方面压根不急,尽可能精益求精。
类似的还有好多。
造船用的重型龙门吊,船用钛合金加工,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特种冶炼设备,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林林总总十几个门类,几十个项目。
有的是从毛子那里拆来的,有的是自己想方设法研发的,有的是莫名其妙走私来的。总之"圣光"担心手头的钱贬值,这两年在重工业方面的投资建设力度非常大。
现在有的项目已经成功,比如"大秦"的机床。有的项目快速推进,比如模锻压机。有的项目落地生根,比如特种冶炼设备。有的刚刚起步,比如涡扇发动机。
“这才两年啊。”
藤田坐在候机厅,脑子里浮现种种回忆。他亲自参与的,间接了解的,道听途说的,纷乱的消息灌满他的脑子。
“别人都是搞五年计划,五年上一个台阶。可"圣光"进步的太快,两年就会有大不同。最近总裁又搞什么"圣光大学",不知道再过两年,它会发展成什么样的怪物?”
摇了摇手里的机票,藤田不知该作何想法。机场的登机提示已经响了,飞往东京的航班开始验票,他带着行李缓缓走向登机口。
登机前,藤田的移动电话响了,扫一眼号码,是副总裁渡边雄打来的。他摇摇头,没接电话,反而关机,验票后登机。
唉......,两年没回家。藤田这才是打定主意要回日本。谁也不能阻拦他。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4170/311521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4170/311521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