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苟在半岛 > 第457章 另一个李膺之孙

第457章 另一个李膺之孙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皇族祖地开挂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玄学小祖宗,我有五个顶流侄孙孙 地狱征兵 大周实验室 小撩精夫人马甲多,霍少宠溺成瘾 妙厨 上错坟,不小心把女鬼当成自己人 诅咒长生 龙族:从传说之下宇宙归来路明非 鬼扶公子

这一战,唐军牺牲三万,守军战死两万五。攻城战嘛,多死点人,属于正常之事。 天微微亮,唐军全数入城,汪昭等降将,被押入城主府。 薛仁贵询问:“尔等可愿加入大唐。帮助我军,夺取邯郸城。” 汪昭疑惑:“难道,将军要放我们回邯郸,骗取城池。” “呵呵。你不愿意嘛。” “将军恕罪,魏王对我有大恩,我不能反刺于他。” “哼。你就怕死嘛。” “都到这一步了。死就死吧。还能说甚。” 汪昭是破罐子,破摔了。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自己投降,是战败之故。若是刚投降,就去算计邯郸,就有点狼心狗肺咯。 这确实是好计策,具体如何实施呢?可让汪昭带着残兵,撤往邯郸,然后诈开城门。有唐军混在其中,然后直接强夺邯郸南城。 可是啊,这样好的计策,汪昭不配合啊。 薛仁贵也没办法,不好逼迫汪昭。只得退而求其次。以汪昭的名义,招降守军。 此时,邺城中,有七万五的降卒。从中挑选一番。总收编五万士卒。. 这很爽,唐军越打越多。这可能对战力,有所影响。但没关系,接下来,是攻城战,需要大量的炮灰。 邯郸城,袁谭眼皮直挑:“难道,邺城出事了。” 郭图安慰:“大王多想咯。邺城高大,没有一、两个月,就很难拿下的。” “唐军骑兵,太过讨厌。封锁道路,咱一个情报都没有。很被动啊。” “这没办法。咱唯一能做的,就相信汪昭。” 三日后,唐军北上,来到邯郸城下。先是劝降一番:“邺城已经失守。尔等死守,没有任何意思。何不投降,保全性命。” 城内惊慌一片,他们一脸的疑惑。 唐军来得也太快了吧?邺城是怎么失守的?难道是汪昭投降嘛? 邯郸城主府,召开紧急会议。 先由郭图,说明局势的严峻。后有袁谭询问对策。 郭嘉脑子最好,一听就知道要坏事,他回答的很直白:“咱们肯定守不住。要不,趁着唐军骑兵,还没包围城池。咱向北撤,退入燕国。” 郭图摇头:“这……太怂了吧。会让军心大失,若贸然北撤,会出现大量逃兵,而且,咱能否全身而退嘛。风险太大。” 郭嘉苦笑:“呵呵。咱凭什么死守。若不当机立断。咱都得被困死于邯郸。” 袁谭感叹一句:“终于,到这一步了嘛。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话说,公元169年,第二次党锢之祸。党人领袖李膺,被十常侍陷害。李膺被朝廷逮捕下狱,其家眷被流放。 (这不对吧,李膺的家眷,都被杀掉,独留李贰一人。才有李贰造反之事。) 这其中之事,还有密事,你等又怎么知道。流放李膺家眷,是朝廷的命令;而杀李膺家眷,是张让安排的爪牙。 因为,张让与李膺,有血海深仇。 当年,李膺担任司隶校尉。张让的弟弟张朔,贪婪残暴,无法无天,竟然杀害孕妇…… 后李膺捉拿张朔,审讯一番,便将其正法。 这张让,找皇帝求情,都没机会。 当时的局势,没人帮李家说话,生怕被牵连。所以,李膺家眷被害,没人重视。 咱都知道,李贰父亲,只是一个庶子,不被宠爱。被打发到洛阳城外,照顾农庄,这才有逃命的机会。 于是,就有李贰,造反之事。 咱今天,不说李贰。说李膺的另一个孙子。 (沃日。不都说,李膺之后,就李贰嘛。) 这只是传言。你们太偏见。 李膺有一子,叫李瓒,是东平国相,也被牵连,罢免官职,押解入京,途中被黑衣截杀。 正在这时,我父亲,派死士,救下李瓒一家,他们已经隐姓埋名多年。 (额,这跟你们袁家,有什么系。) 《后汉书.李膺传》:李膺之子李瓒,对儿子李宣说:张孟卓与吾善,袁本初汝外亲……这其中说明,袁绍与李家,有亲戚关系。 因为,历史记载不详细。所以,具体啥关系,咱就不考古。 有野史说,袁绍是李膺的女婿。有这一层关系在,袁绍继承了李膺的政治资本。咱就用这层亲戚关系,继续说故事。 李瓒被救后,害怕张让继续追击。就找袁绍帮忙,用一场大火,制造李瓒一家,全部被害的假象,以避开张让的爪牙。 就此,李瓒一家,安稳躲过追杀。后被袁绍,安排在一处不知的小村落。 然后,十年之后,就有李贰,公然造反,还高举着李膺之后的大旗。 李瓒一家,有被吓到,只得继续,隐姓埋名。 随后,袁绍在河北发育起来,他觉得李瓒一家,很有利用价值,关键时候,可以用来要挟李贰,就把他们接到身边。 李瓒一家是秘密,就袁绍、袁尚、袁谭知道。袁尚是魏国继承人,知道这事儿,是理所应当。 而袁谭呢,他的母亲李氏,是李膺的小女儿。 当年,李膺出事,袁绍为撇开关系,只得明面休妻,暗地里,照顾着李氏。之后,袁绍再娶。 这才有袁谭,只能是一个庶长子。袁谭是李膺的外孙。就有颍川集团的人,如郭图、辛评两人,前来辅佐袁谭。 再说几年前,李瓒病逝。留下三个儿子。其中,长子李宣,改名黎宣,在袁谭身边,当行军书记。 故事结束。 郭嘉惊呼:“所以,魏王与唐军,是表兄弟。” 袁谭有点得意:“正是。李贰若是礼貌,还得喊我表哥。” “这……魏王想和谈嘛。” “必须啊。都是亲戚。何必打生打死的。” “额。国与国之间,只说利益。想让唐军停战,有点不现实吧。咱只可利用李宣,拖延攻城时间。” 郭嘉说完,心中不是滋味。若是有这样的关系,袁谭就算兵败,绝对可以保命。而燕王呢,怎么办啊。 第二日,李宣被任命为使者。来到唐军大营。 唐军诸将,看着李宣,都很震惊。 为什么呢?因为李宣与李贰的长相,有八分相似。 薛仁贵很是疑惑:“你是何人。” 李宣回答:“在下,元礼公之后。是你们大王的堂哥。” “你……有何证明。” “我手中有族谱。另外,有我父亲的书信,是写给唐王的。我父亲的字迹,可让狄仁杰前来,辨认真假。”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29/123598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29/123598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