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苟在半岛 > 第464章 刘备的决定

第464章 刘备的决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贵婿临门 人在宇宙,浪到失联 从继承遗产开始修仙 兽人永不为奴! 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 年轻人记得杀丧尸哦 三流咒术师芙O莲 对不起小龙女,我尹志平只想修仙 重生八零,胖妞领全家致富买豪车 一切从华山开始

燕国都城袁府,魏国的余孽,聚集一起。 他们以袁尚为首。以下文官有:审配、许攸、荀谌等;武将有:高干、审荣、韩莒子等。 审配说明南边的局势,尔后提起,让袁尚再称魏王,指挥魏国军民,反抗大唐。 都是剧本,之前商议好的,众人当然没反对。 袁尚也没推辞。直接上位,举办简单的仪式,然后发表就职演说:“希望诸位,勠力同心,共抗唐军,夺回国土,振兴魏国。” “臣等领命。” 散会后,许攸与荀谌,一路同行,有说有笑。这两人,身份有点复杂。他们不是袁尚的人,也没投靠燕王刘备。 先说许攸,没有参与魏国夺嫡。袁尚继位后,许攸没有得到重用,也没被冷落。后袁谭造反成功。许攸惧怕郭图害自己的。所以就跟着袁尚,来到燕国。 许攸为人比较狂,品德也不行。没有入刘备的眼,一直闲赋在家。 再说荀谌。袁谭造反时,荀谌为了魏国不乱,背刺袁尚。这算是小人行径吧,两边都不是人。袁谭看不上。荀谌只得入燕国,闲赋在家。刘备有招揽荀谌,但没成功。 如今,袁尚缺人,这才把许攸、荀谌两人请来。撑一撑场面。 许攸对荀谌说:“都这样了,还称王。有意义嘛。” “君臣一场,配合他们一波吧。” “老荀啊。你以后,有什么想法。” “咱不想折腾了。颐养天年吧。你呢。” “若是可以,我要投奔曹阿瞒。” 许攸还是想做点事的。他与曹操是好友,若去齐国,肯定会被重用的。.z. 燕王宫,召开会议。荀彧讲述当前局势。 刘备询问:“要如何应对大唐。” 荀攸回答:“咱只有收缩兵力。依靠城池、太行山、长城,与唐军周旋到底。” “愿闻其详。” “臣先说太行山,有三处重点:北边,在军都陉布置防御,重点屯兵军都山、居庸关周边;南边,在蒲阴陉布置防御,重点屯兵五阮关周边;西边,在飞狐陉布置防御,重点屯兵飞狐口、广昌县周边。” “再配合周边长城,与重要城池,形成一片三角地带。可相互支援,形成犄角之势。” 刘备来到地图前,惊呼出口:“卧槽。公达,你说的区域。不就是上谷郡与代郡嘛。难道,我燕国其余郡县。全放弃嘛。” “大王。你可听闻。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住嘴。这样的主意,亏你说得出来。” 说罢,刘备又长嘘短叹:“哎,可惜奉孝不在。” 荀攸无言,他自认为,这绝对的最优方案。私底下,就连荀彧都认同的策略。 要知道,大唐有水军、骑兵,对战争威胁很大。 若是燕国,一城一地的坚守。绝对被一一击破。 而荀攸的设想。把战事,拉入上谷郡与代郡周边。这会让唐军的骑兵、水军,没有发挥空间。届时,对战之时,只会是以步对步。 刘备希冀地看着荀彧,希望对方有不同意见。 但是,荀彧却回答:“自红薯降世,没有粮食危机。两郡之地,足够两百万人口生存。臣复议公达之言。” 刘备有点愤怒:“哼。蓟县怎么办。要放弃嘛。” 荀攸理所当然地说:“当迁都至上谷郡治所沮阳。” “你……容孤王思考一波吧。这事也重大。也得找袁尚商议吧。” 刘备有点自闭,不再说话,一个人想着事儿。 回忆过去,他就一个卖草鞋的。若不是与关羽、张飞结拜,可能这一辈子,就只有当一个县令。如今,这两人离去。而独离自己。 刘备不由得痛苦起来。“呜呜呜……”这感情流露,发自肺腑。 必须承认。这一世的刘备,过得很顺。不是刘跑跑。他的江山,也不是哭出来的。 心情不好,只得一醉解千愁。当然,刘备的酒量,还是很好的。他也没有死志。没有醉死人的剧情。 几日后,张辽代表晋国残军,来燕国都城,参加三方会谈。 虽然,魏国、晋国已经灭亡。但他们,还有军队存在。 先述说三国兵力吧。晋国残军,只剩四万;魏国残军,还有六万。 燕国的军队,有士卒十二万,青壮五万,合计十七万。 三方军队,加在一起,二十七万大军。 会议开场,由荀彧说明唐军的动向,还有三方的军队情况。 刘备开口提问:“诸位,有什么想法。可畅所欲言。” 众人沉默一百零八秒后,审配出来发言:“外臣以为。可退让太行山,可如此这般……” 这波发言,有近万字,其中提到的重点,居然与荀攸的计策,相差不大。 刘备傻眼,有点怀疑,荀攸与审配,两人事先商议过。 但刘备,没有当场质疑。而是询问许攸:“子远。你怎么看。” 此时,许攸想摆烂,可是被点名,只得出来搭话: “外臣以为。今年的战事,已经结束。明年开春,唐军一定会灭掉咱。所以,咱们应该早做决定。毕竟,迁徙百姓,建立防备,需要很长的时间。” 接下来,刘备让张辽、荀谌两人,轮流发言。 张辽提醒:“还没冬天,咱不可松懈。应该防备一波。可重点屯兵,卢奴、涿县、蓟县。” 荀谌谏言:“可先让中山郡、涿郡的百姓,先一步,迁徙到代郡、上谷郡。” 这两位的发言,直接说细节。点明要害。 其余人,也有补充说明想法。 刘备耐心听着,给众人的感觉,礼贤下士、从善如流…… 这次会议,以燕国为尊。最终,由刘备作出决定。 两日后,南边的情报传来。可以确定,唐军不再继续用兵。 刘备下达军令: “由张辽主将,领四万晋军,韩琼为副将,领两万燕军。坚守飞狐峡、广昌县周边。” “由高干为主将,审荣、韩莒子为副将,领六万魏军,坚守蒲阴陉、五阮关周边。” “由公孙瓒为主将,领六万燕军,坚守军都山、居庸关周边。” 三国联军,还剩下九万燕军,将会驻守上谷郡、代郡的重要城池。也可当做机动部队。 再说,燕军移民问题。人事安排如下: 上谷郡,由荀攸为长史、荀谌主簿。 代郡,由审配为长史,许攸主薄。 最后,燕国迁都,由荀彧负责。 还别说,他们人才多,做起事来,效率很高。在入冬之前,就完成了所有工作。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29/123598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29/1235987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