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苟在半岛 > 第516章 入洛阳,得玉玺

第516章 入洛阳,得玉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萧子宁白惜凝 我的低保,每天到账1000万 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直播玄学爆火后,全家跪求我回去 逍遥仙剑奇侠传 [剑三]十人英雄霹雳 随母下堂后,小福宝荣华一生 怪兽叫我修机甲 玄天之古玄动天 重生1958:大兴安岭的狩猎人生

兖州这儿。之前,唐军接手十多万降兵。必须要厉害的将军,压制他们。 至于,兖州有人反抗嘛。肯定有一点。但不会很多。 兖州有泰山、梁山等地,可以藏身。要围剿,他们这些宵小,还是需要时间的。 若说治理兖州,还有些早。先实行军管再说。 只有把反唐之人,全部清理,才能安排文官治理地方。 兖州没有大乱,更没有大事,就不细说。 南阳战场。 一封加急信件送来。 杨林打开一看,居然是让他撤兵的。 他有点复杂啊。终究是,炸药没送来啊。 之前,杨林写信给李贰。希望要一点炸药。 他杨林,指挥关键战役。立下不世之功。 可惜啊。他只是一支偏师。没做什么大事。 其实呢。南阳唐军的战绩,是非常好的。 他们拼掉许多蜀楚联军,还杀掉几个名人。 比如:魏延、庞统、严颜等人,都死在南阳战场。 所以啊。李贰对杨林,还非常满意的。 但是,人与人,是不能比的。 杨林想跟常遇春、薛仁贵看齐,这两位的战绩,让他羡慕不已。 当天夜里,南阳唐军,向西撤退。最终,回到武关。 蜀楚联军大营,众将聚集。 司马懿作出总结:“这一战。咱们南方联军。算是彻底失败。”文学 徐庶有所担心:“明年。唐军还会南下。咱们该如何是好。” “我蜀国地形险要。倒是不担心。” “唐军能炸开城墙。些许地势,也能炸吧。” “这只传言罢了。咱不能听信谣言。吓唬自己。” “也对。若是真的。我楚国的襄阳城。就会如临淄一样。” 这会儿。南边诸国。都派出间谍。秘密查探,唐军炸城之事。 此时,亲眼见过炸城的人,是非常多的。 不过,他们只是远远观看。不明白其中的门道。 唐军之中,也有大嘴巴。四处吹牛。把炸药的事,说成神仙手段。 经验多方打探。把炸药的各种信息汇总。 他们得到一些结论。使用炸药时,必须有三个要点: 一、必须点火。所以,炸药怕水。 二、必须靠近城墙。所以,只要安排士卒,在城下边,挖一些深沟。就能阻止唐军炸城。 三、只能炸固定物。所以,用于野战的可能性。并不大。 以上三点,只要重视起来。 以后,对上唐军,还是能抵抗一下。 洛水之畔,唐军主力,正在渡河。 岸边上,有常遇春,领着众将,亲自迎接着。 “我等拜见世子。” “诸将辛苦了。” 李贰看着常遇春,手上居然有绷带。他上前关心道:“常将军。你没事吧。” 常遇春苦笑:“是末将大意了。差点被典韦算计。” “具体什么情况。” “事情是这样的……” 常遇春述说起来,都是亲身经历,说得很是详尽。 李治听得入神,先是激动不已,听完之后忿忿不平起来。 他大骂典韦,不是个东西。居然搞偷袭。丢高手的脸。 常遇春很开心。他能感受到,李治的少年心性,还有赤子之心。 还别说,这一仗。唐军虽然赢了。但伤了重要将领。 先是薛仁贵,被孙策所计。差点牺牲。 后有高宠,被徐晃埋伏,身受重伤。 这会儿,常遇春,也差一点被杀。 冷兵器时代嘛。打仗的风险,还是很高的。 再说,唐军的对手。都是三国名将。 出一些状态,增加有一些难度,是必须的。 夜里。洛阳王宫。摆起庆功宴。 喝酒吃肉,勾栏听曲,接着奏、接着舞…… 气氛非常好。 就在众人,沉迷酒宴之时。 一名小将,匆匆而来,急忙禀报:“启禀世子。未央宫内,出现异象。” 李治站起身,大声斥候:“哼。子不语怪力乱神。你休要胡说。” 李治可是无神论者。小的时候,他的父王,就给他讲过,许多故事。 其中,就有多个故事,是关于破除迷信的。 常遇春,杀气比较重。他对杀鬼之事,却是跃跃欲试。他上前劝说:“世子。要不,咱们过去看看。” 李治没有拒绝。招呼众人,一起前往查勘。 一行来到未央宫南边,只见一口井内,传出五色毫光。 李治招呼士卒,下到井内,去查看情况。 六十秒后,一具女子尸体,被捞了上来。 先观察尸斑,推测这女的,已经死了十多年。 可是,时间过了这么,尸体居然不烂。这就稀奇的很。 看她的服饰,穿的是大汉宫装。身上带着一个锦囊。 打开一个,里边有一个朱红色的小匣子。 外边有一把小金锁。工艺非常精致。 李治很是好奇。让人把匣子打开。他有种预感,里面的物品,肯定不一般。 果然,没让人失望。这是一方玉玺。 其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李治惊呼:“卧槽。这是传国玉玺。” 常遇春有所疑惑:“世子。这是真的嘛。” “必须是真的啊。我给你解释一波吧。” “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 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 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 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 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 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于后世。 数年前,有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洛阳,回宫以后,发现此宝已经丢失。” 常遇春很是兴奋:“这是天大的喜事啊。大王可趁机称帝啊。” 李治很清醒:“本世子要回临淄。将传国玉玺,亲自献给父王。” “世子说得对。” “常将军。洛阳之事。就交给你了。” 第二日,李治登上战船,由水军护送,顺黄河而下,至渤海,再入淄水,到达临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29/143155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29/143155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