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苟在半岛 > 第359章 士元与仲达,哥俩好

第359章 士元与仲达,哥俩好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鬼葬坟,夺命妻 都市之万界至尊 如梦旧 重回1983:开局被女知青陷害入狱 你是我的生生世世 离婚后,霸总哭唧唧追妻 武侠:我乱了这个江湖 惊!落魄千金带满级马甲重回豪门 明日方舟,我的御兽有点眼熟 从十岁开始躺平

“牛辅已经成为军阀,一定不会死守。咱打下洛阳后,一路西进,破函谷关,夺取弘农郡……” “想必,凉国会组织大军,在华阴附近布防,阻止联军西进。” “另一路大军,作为偏师,只五万士卒足够。去攻打张济的部队,他们控制汉中郡东部四县,已经是孤立无援,拿下应该不难。若是成功,就等华阴大战开启,再走一招险计,从子午谷突袭长安城……” 庞德公如一个脑残一样,欢呼起来:“士元,你666啊,不愧是我庞家凤雏。” 这样的嘚瑟,太让讨厌了。 司马徽很是不爽,他不自觉地,想攀比一番。他侄儿司马懿,还看不出实力。可是,他的徒弟徐庶,很有才能的。他看向徐庶,示意:该你小子上场,表现一番。 徐庶秒懂,起身回答:“弘农杨氏,一直忠于大汉。沉寂这么多年,定能所图谋。或可为联军所用……” “元直说得对。咱必须考虑人心啊。杨家四世三公,不该默默无闻的。很不合理,这里边一定有事。” 司马懿一直想低调。现在,他有点傻眼。没想到,这个徐庶,看起来普通。但是,这才华,也很厉害啊。跟自己,有得一拼啊。 司马懿原本以为,刚入襄阳城那会儿,有许多人在吹嘘——鹿门书院几人,如何、如何的吊。没想到,这居然是真的。学生这么厉害!那么,老师呢?岂不是更厉害。 鹿门书院没吹牛啊。我要在这儿,待上一些时间。可以提升自己。 酒宴的气氛,已经开始热烈。可是,今天的主角,是司马懿啊。他在干什么?居然,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 司马徽想着,是否要拿出,自己的长辈态度来,呵斥一番自己的侄儿。可是,又觉得不好。毕竟,他教书多年,不轻易批评后辈,得好好引导。 于是,司马徽关心地询问:“仲达。你在想干什么?” 司马懿心思百转,要怎么回话呢?要表现才华嘛!其实,他心中有一个困惑。这几位都是厉害之人,或者他们能为自己解惑,所幸,就直接说了出来: “小侄一直想。十多年来,大唐频繁打仗,但一直在变强。这很有问题,违背了传统观念。” “再看五年前,诸国联合抗唐。各国的军力,都在减弱。” “反观大唐,他们战死的士卒,多为异族。如今,他们挑起战事,又忽悠异族作战。兵源很足,视乎可以,一直战争下去。” “这有一个严重的问题:诸国会一点点消弱。而大唐,会一点点增强。” “叔父,你说,应该怎么解决?” 四人呆住,沙雕在原地。这个司马懿。有点东西啊。这真是大问题。 司马徽反应不慢,这是叔侄问答。他整理好思绪,做出回应: “仲达。能想到这一层,说明你的才学,非常不错。” “对于大唐的操作,只能说是前无古人,老夫无言以对。” “不过,说起天下各诸侯国,被一点点消弱。老夫不认同。你看看五年前,咱楚国,共出五万,战死三万多。这个损失,对咱楚国来说,不算什么的。” “最大的问题,是诸国内战。比如:下邳之战。韩国战死二十万大军,还有十多万百姓被水淹死,另外,数十万百姓家园被毁。齐国也战死十来万吧。这才是国力大损之事。” “叔父说得有理。侄儿受教了。” 司马懿没有顶嘴,他只是表面服气,但心中,是不服气的。 而庞统,打小就叛逆,发出灵魂拷问:“咱就说曹操吧。他一直想灭掉韩国,以增强实力。或者,曹操想统一南方。整合所有力量,与大唐大战一场。这很有理想啊,有什么问题嘛?” 庞德公瞪着自己的侄儿,咬牙切齿地说:“咱们诸国,最好的局面。是和平相处。保存国力,对抗大唐。” “叔父。这样做,太窝囊了吧。” “卧槽。你个逆侄。吃我一把掌巴。” 庞统躲过一击,离开宴席,庞德公追击而去。 司马懿很吃惊,他没见过这种,‘叔慈侄孝"的画面。 这样一闹,宴席很快就散场。总得来说,非常圆满。 最主要,司马懿有所表现,且已经融入到,新的生活圈子中来。 接下来,就是读书的日子。鹿门书院,藏书非常多,师资力量,也非常雄厚。 司马懿过得很是充实。 除了读书,没隔半个月。就有联军的战报,传到书院中来。 这一天,黄河水战、联军大败的消息传来。所有人惊呆了。 “要完蛋。晋国必亡。燕国、魏国,还晚嘛。” “若河北,被大唐占据。这天下,就是大唐的啊。” “该怎么办啊。来个吊大的,出个主意。” 司马懿与庞统两人,坐在一起品茗,显得很闲。 “士元啊。联军会分兵嘛。” “应该不会。他们损失不小啊。” “那晚,你还提过子午谷险计,你就地考察过地形嘛。” “额。并没有。咋啦。” “次奥。那你瞎出什么计策。纸上淡兵,会害死人的。” “这么久的事。你还记得呢。那晚,咱们在喝酒。俺有点小醉。说的话儿,带了一点吹牛逼……” “庞士元。原来你是这样的凤雏。你不可信啊。” 这两人熟悉起来。聊天的内容,就很逗比。 又过了一段时间。 参战的楚军将士,由文聘带回都城。随之而来的,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弘农和约的订签,对楚国百姓来说,是非常开心的。毕竟,楚国是和平国度。没有参与任何内战。那么,这五年,就是和平幸福的。 而齐国占领河南尹、弘农郡。制使五国联盟,出现裂痕。这对未来,是一个大祸事。 司马懿与庞统两人,成为好哥们。既然,一起读过书,那么,还得一起勾栏听曲嘛。 花魁娘子在台上,表演舞曲‘九歌",尽显楚地特色。 此时,司马懿心中有事,无心听曲。 庞统看状况,开口询问:“仲达。你觉得楚国咋样?” 司马懿直接说明:“楚国,太过安逸。若不做出改变,大唐挥师南下之时,就会灭国。” “你不愿意留在楚国嘛。” “我想去蜀国看看。” 都是成年人。自己能作决定。 但是,司马徽作为长辈,还得劝说一句:“仲达。人生啊,不能到处折腾。你看叔父我,不做官,教书育人,寄情于山水,也是不错的生活……” “你……”司马懿无言以对。这心态,也太摆烂了。也对,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还能做什么嘛!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29/47822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29/47822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