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苟在半岛 > 第366章 李贰在愚弄百姓

第366章 李贰在愚弄百姓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魔法少女的成长日记 裙下权宦 火枪洗明路 你的狐狸精 暴戾太子今天砍人了吗 异界巫妖之王 本能痴迷 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 万古邪皇

所谓更赋,包括"更卒"、"正卒"、"戍卒"三种力役或兵役。 农民每年要为地方服一个月的劳役,称更卒。 正卒为正式服兵役。西汉规定,男子23-56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役或卒役。 戍卒是指每个男子一生中要到边境为国家屯戍一年,或到京城做卫士。 “这个王昶,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自作聪明啊。”.z. 李贰心中很疑惑,嘴上却说:“王家主,你对大唐了解太少。我唐军实行征兵制。没有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另外,只要百姓给国家做工,都有工钱……” “大王三思,这很不合适。财政压力会很大。对大唐后世统治,很是不利。” “孤李贰,建立大唐的理念,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你不必劝解。” 王昶一时无言。他觉得李贰的想法,太过理想化。国家容易崩盘的。他想做大唐的忠臣啊。可是,大王有点执拗。他只得问向狄仁杰:“狄大人,你劝劝大王。” 狄仁杰摇头:“老王,你退下吧。大王曾经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只要万民归心,大唐江山必能万年……” “这……”王昶无言以对。这个国策,对百姓太好。但对大唐江山,未必啊。他还想劝说,纠结一会儿,又打消了念头。他刚投靠,人微言轻,谁听他的。 没人说话,场面一时有点安静。 李贰看向诸农夫站立的位置,对众人询问:“尔等为何,一点反应都没有。是不是,没有听懂,什么是永不加赋。” 这些农夫们,面面相觑,他们听得懂,但是,不敢相信啊。哪个君王。会有这么好。 李贰感觉,自己在对牛弹琴,他直接点名:“狗娃。你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狗娃今天出过风头,前面跟李贰说过话,又得到过赏赐,自信许多。他出来陈述众人的想法: “大王。草民们都懂,永不加赋是好策。不过,大伙们,有点不相信是真的。咱们都是贫贱之人,大唐没必要,这般看重俺们。咱还是愿意,过以前的生活。” “哼。你们就是,不相信孤王呗。”李贰很生气。 狗娃连忙磕头:“大王饶命。草民不敢。” “起来吧。没有怪你的意思。不过,永不加赋,是大唐国策。先在并州之地,实行三年。你等回去后,给乡亲们说明一下。好有个心理准备。” 李贰说完,就宣布散会。就留下狄仁杰,陪李贰说话。 “老狄啊,百姓不好忽悠啊。” “大王。咱们是真心对百姓好。只是,他没有读书,不能理解而已。” “咱们有三年时间,必须让百姓归心。不然,孤王如何一统天下。” “臣定当竭尽全力,把并州治理好。” 不久后,永不加赋的消息,传向天下诸国。 魏王宫,袁绍对群臣说:“诸位爱卿,这个永不加赋,可有什么猫腻。” 郭图出来回答:“大王。这是李贰在愚弄百姓。其实,大唐的赋税政策,比之咱们各诸候国,先进许多。只要按照大唐律来行事,对中原百姓来说,就等于永不加赋。” “沃日。李贰心眼真多。这是在收取民心啊。咱们怎么破局。” “这……大唐的作法,对百姓好。咱不好搞破坏。不过,大唐商税严苛,对商贾很不利。可以在这中间,做文章。” 魏国商界,有两大势力领衔,分别是:清河崔氏、渤海袁氏……他们有政府撑腰,垄断着魏国的重要行业。 这天,他们召开商业大会。邀请了魏国的各界商业代表,齐聚渤海城。 所有人到齐,他们都懵逼,都不明白,是什么情况。 主持会议的是袁三公子,他对众人说了三个事: 一、讲述大唐的商业税、是怎么样的,对他们非常不利。 二、诋毁大唐,正在并州乱搞,实行各种暴政。 三、诉说并州的士绅,过得如何的惨。 所人有惊呆了,纷纷吵吵起来。 “这不得了啊。若是大唐拿下河北,咱就没好日子了。” “还想过日子。运气不好,会被捉去挖煤。” “早就听说,李贰离经叛道、独立特行。没想到,算计到我们商贾头上啊。” 三公子袁尚,看着众人的反应,很是满意,他制止众人的议论,然后说道:“如今局势。咱们,只有一起对抗大唐,守护好咱河北之地,才能免遭大唐祸害。” 清河崔家之人,上前奉承:“说得好。咱听三公子的。” “很有觉悟。我父王决定,征兵十万,以更好应对大唐。可是,年年战乱。国库空虚,很是苦恼。望诸位,能出钱出力。共赴国难。” “我崔家,愿意捐献十万两白银,用以军资。” “我赵家,愿意捐献二十万石粮食,作为军粮。” 这前边十人来,都是事先约定好的,这配合,很到位。 而其他人,一时间,有点懵逼,大唐还没打完来吧。有人想着:这是圈钱嘛。不过,没有敢质疑,只得不情愿地,捐钱捐粮。 气氛很是热烈,大家都一脸笑,自报家门,说出所捐数目。 几个小时后,十几个账房,清点完毕钱财。 一名袁家管事,向袁尚汇报工作:“三公子。今日来的商贾,共筹集白银144万两,粮食344万石。” “卧槽,这也太多了吧。” “这是天大的功劳。大王一定会,称赞公子的。” “小事而已。咱们是为国办事。不可得意忘形……”袁尚很是得意。他觉得,自己离世子之位。已经不远了。 大公子袁谭府上。 心腹田二根,汇报着今天的事情。 袁谭很不开心,吐槽起来:“老三有什么好的。这么简单事儿。就是捡功劳罢了。” 田二根劝说:“公子。奴才以为。这不是好事。三公子,今日行事,是在得罪人。” “何以见得。” “大唐还没打过来。就着急着,忽悠商贾捐钱捐粮,是为不智。谁家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肯定心中不满的。” “本公子怎么应对。” “咱可以安排人,四处造谣,抹黑三公子。说他要挟商贾、骗取钱粮、中饱私囊……” 解释一下:田二根,是锦衣卫的人。 魏国内斗,必须有。不过,这一波算计,不能撼动袁尚的地位。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29/47822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29/47822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