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苟在半岛 > 第405章 挖曹氏祖坟

第405章 挖曹氏祖坟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剑仙小姐,你挡着我送外卖了 胜局已定 魔法文明与诸神之战 天珩圣主 重生为怪兽什么鬼2:兽神崛起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铁血硬汉林重杨盈 活人阴命 云上皇子 银龙执政

“哼。我袁胤要为国死战。你转告黄伟、袁志,让他们先撤。” 黄伟没有磨叽,下令全军放弃城墙,然后火烧城楼,领军去南门,渡过浮桥。 而袁志领军,在南门等候袁胤。 没过多久,有袁胤的亲信。前来提醒:“公子快撤走吧。主公不愿意离开。让你先走。” “不行。我要去与叔父一起战死。” “来人啊。把公子绑走。” “你们。放开我。住手。我要回去。叔父啊。呜呜、呜呜……” 袁志被手下强行带走,渡过睢水。 相县太守府,袁胤领着数百残兵负隅顽抗。 齐军入城,围困太守府。诸葛亮来到门前喊话:“里边的人,你们已经无路可走。本帅给你们一条生路,快快投降。” 太守府里边,都是死硬分子,要么是齐军的仇人,要么是袁胤手下死士。是不会投降的。 袁胤知道自己大限快到,决心大骂一场: “诸葛小儿。你杀孽过重。必定不得好死。我齐军的冤魂,会一直纠缠着你;你主曹阿瞒,太监之后,不修德行,造反称王,杀人无数,必下阿鼻地狱;还有将来,大唐夺取天下,你诸葛氏、还有曹氏,必定满门被灭……” 曹仁听不下去,直接越权指挥。 “给本将杀进去。一个不留。” 曹仁可是宗亲大将,齐军士卒没有墨迹。直接听命行事。 几分钟后,袁胤等十多个残兵,退入书房中。他们高呼着:“熊熊烈火,焚我残躯……” 这话有一种魔力,让他们不惧怕大火,欣然赴死。 曹仁大骂一句:“老东西。算你有种。不然,若被本将活捉,必定让你生不如死。” 睢水南边,袁志痛哭不已,停都停不下来。其它人也不好劝说。 相县失守,吴韩联军,全部将领聚集开会,桥蕤对众将说:“尔等回到军中后。要把袁太守的事迹,传遍全军。提醒所有将士,什么是家国大义,什么是气节。让大家拼死而战。” 然后说正事,桥蕤提出问题:“睢水不可久守。下一步,我军何去何从啊。” 刘烨提议:“咱联军当且战且退,一点点消耗齐军,然后在谯县、城父两县,坚守一段时间。此两县,沿涡河东岸而建,距离相差不远,可遥相呼应。” “子扬大才。就这么办。命纪灵、鲁肃所部,驻守城父县。其余大军,随本将守谯县。不过,在此之前,必须阻敌一番。不能让齐军从容渡河。” “我等领命。” 韩吴联军行动起来。在睢水沿岸布防。 齐军在相县守中开会,先是由曹仁汇报战损情况:“我军战死五万。敌军战死四万。” 这个伤亡比。对攻城一方,算是很好的战绩。 一战下来,两军加起来,就死九万。有点细思极恐啊。或许,古代攻打城池,就得有这样的觉悟吧。 诸葛亮对众将说:“我军还有四十万,想灭国,就尽量少攻大城吧。当务之急是渡睢水。本帅猜测,敌军会防备我军渡河。所以,咱需要绕路远行。就在梁郡夏邑渡过吧。” 相县到夏邑,有八十多公里。齐军有夏侯渊为先锋,只花一日半的时间,就到达夏邑,然后搭建浮桥。 不久后,齐军全数渡河。 韩吴联军白忙活一场,只得老实撤入谯县、城父县。 齐军大营,诸葛亮称赞一句:“妙才将军厉害啊。一日行军六十多公里,简直是神速啊。” 夏侯渊谦虚回答:“都是将士用命。末将不敢居功。” “哈哈。好样的。行军快,也是优势嘛。本帅有主意咯。可如此这般。” 诸葛亮智商150,想个计策,还是非常容易的。 齐军主力继续绕路,来到苦县,渡过涡河。另外齐军有安排,沛郡有十七个县城,需要派兵接收,诸葛亮分兵五万,让他们前往各县,接收城池。平均一个县,三千士卒的样子。 龙亢县是沛郡西南边的县城,位于在涡河南边,因为韩军撤退,这里没军队把守。 这天,有三千齐军,入驻龙亢县。领军之人叫吴凡,是一名平平无奇的校尉。这伙齐军到龙亢县后,就封闭城门。还下达军令,让百姓们只准进城、不能出城。 其实呢。这三千士卒,皆是齐军精锐。夏侯渊改头换面,明面上扮演吴凡的亲兵。他们有大秘密行动。不过,时机未到,只得等候着。 谯县,吴联军大帐,桥蕤心乱不已:“要完蛋啊。齐军不按套路来啊。咱的一切布置白费。咱得快速南撤。” 刘烨出言安慰:“将军别急,齐军南下。有许多城池阻挡。他们无法快速推进的。我军若南下,就非常快速。” “所以咱们撤嘛。” “这……”刘烨一时没主意。 就在这时,有传令兵匆匆而来:“报,大事不好咯。袁志小将军,把曹氏、夏侯的祖坟给刨了。” 所有人傻吊。挖人祖坟。这是多大仇啊。 还真是大仇,杀叔之仇啊。 刘烨心中有主意,脱口而出:“这事有点太过份。是祸事啊。将军要做好守备啊。曹仁、夏侯惇等齐军大将,肯定领军前来报仇。” 桥蕤回过神来:“沃日。真不让省心啊。各位都各军中,准备迎敌吧。” “我等领命。” 齐国主力,正想南下,就有校事府的情报传来。 “天大噩耗,祖坟被坑。” 曹仁、夏侯惇直接吐血昏死过去。他俩都军医救醒,就聒噪起来。 “此仇不报。世不为人。” 诸葛亮很是无奈,只得让全军出发,前去谯县。 韩吴联军,有所准备,他们的把大军,分成三个部分,其中谯县、城父县,皆是五万士卒;其余大军约二十万,在两县之间,两县距离,有三十多公里。齐军建立营寨,布置防线。 联军兵少,但这一波,不用怂的。他们准备妥当。防守一波。还是可行。就算打不过,他们可以撤到涡河西边去。再说,大军团作战,哪有这么快分出胜负的。 齐军到达谯县附近,升帐议事,只听诸葛亮述说:“谯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陈国焦邑。我朝光武帝时期,建武十八年,迁豫州治于谯县,那可是辉煌一时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29/79785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29/79785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