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茅庐烤鱼香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春色难撩 调职小镇,我提前开启了养老生活 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我从斗罗镜像诸天 我的世界秦羽 绝命皇太子 幽冥古禁 最强挑战系统,玩的就是真实 恶毒后娘重生后,和离打脸夺气运 武动:开局迎娶慕芊芊,龙魂觉醒

回程路上,赵辛背着鱼篓,踩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 “蔡乐姬?姓蔡?” 这让赵辛不由联想到,史书上那个悲惨一生,但又才华横溢、勇敢坚韧的女人:蔡琰,蔡文姬。 根据考古学家,在后世只言片语的记载中推断,蔡文姬是由蔡邕(yong)所生,首任丈夫是河东世家卫氏,卫仲道。 后卫仲道早逝,婆家流传蔡文姬乃克夫命,于是,一气之下,蔡文姬选择回到娘家。 可好景不长,回到家没几年。 父亲蔡邕就被王允所害,最终死于狱中,享年六十岁。 蔡邕去世不久,其母亲也随之离去。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 南匈奴趁机叛乱劫掠,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 后来,蔡文姬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那,这个女子又是谁?” 赵辛不禁想,现在是207年,按理来说,蔡文姬这时已经是被掳去北方的第12年了。 莫不成,已经回来了? 若是这样,岂不是坏了自己的计划? 心里思索着事情,赵辛一路回到茅草屋,此时诸葛亮已经架起烤炉,正待赵辛将渔获带回来。 赵辛见此,瞬间精神起来。 诸葛亮莫不是要做"诸葛烤鱼"? 相传,这还是诸葛亮在山东老家未出山时,在家自己做的一道家常菜。 因为味道特别好,常被诸葛亮用来招待重要客人。 辅佐刘备之后,这道菜便也由诸葛亮带到了蜀国军中,从而被推广开来。 一直到了唐朝,唐太宗的御厨也做了这道菜。 “先生,晚辈将渔获带回来了。” “嗯~路上没遇到什么事情吧?” 诸葛亮一边用羽扇扇着火堆,一边头也不抬的问道。 此刻的诸葛亮,让人很难将他与那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士联系起来。 好似,真是一个手拿羽扇的乡野村夫? “没有~” “嗯,去吧~” 赵辛闻言,快速舀水来,将几条鱼收拾干净。 “嗯~这鱼不错,今天给你尝尝我的拿手好菜。” “先生莫不是要做那诸葛烤鱼?” 诸葛亮闻言,抬头深深看了一眼赵辛。 “诸葛烤鱼?你听谁说的?” 赵辛这才发觉,“诸葛烤鱼”的名字,应该是唐太宗尝了之后赐名的。 自己一时大意,居然说漏了嘴。 “晚辈愚钝,之前在江湖上行走时,听说书之人讲起过,遂自己瞎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哦?哈哈啊,这不算瞎起,就叫诸葛烤鱼,甚好!” 诸葛亮闻言哈哈大笑,并不在意赵辛所言。 “你来此也两天了,可曾想过回去?” “回去?回哪?”赵辛的眼睛动了动,开口说道。 “当然是回家。” “晚辈。。。已经没有家了。” “莫不是因连年战火。。。” “是~” 赵辛随意应答道,自己穿越过来是魂体双穿,在这个世界根本无迹可查。 而且自己的身体年龄也回到了十八九岁左右。 “原来如此,倒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那你今日这番九龙戏珠的言论,又是从何听来?” 赵辛知道,重点来了。 自己早就谋划好,要在诸葛亮面前崭露头角,渐渐入世! 但一个合理的解释,似乎显得至关重要。 而且这个年代战火纷飞,普通人家根本不可能资助得起孩子读书,更别说赵辛这个孤儿。 甚至因为教育体制的原因,一般人根本无书可读。 “晚辈也是听府中人所讲。” “初平元年(190年),家主蔡邕蔡中郎将,随献帝迁都长安。” “于一处残破寺庙内歇息,捡到一男孩,正是晚辈。” “男孩身挂一木牌,写明生辰,以及姓名表字。” “后来,家主蔡邕将晚辈带回府中。” “初平三年(192年),蔡邕被王允所害。” “府中杂役四散奔逃,我因感恩家主救命之恩,一直留在蔡府。” “兴平二年(195年),南匈奴劫走了大小姐,整个蔡家也被匈奴付之一炬。” “我身单影只,无法救回大小姐,甚至保命都难。” “一路磕磕绊绊,东躲西藏。” “于前几日来到南阳郡,失足落下山崖,幸被先生所救。” “识得那些粗浅道理,也都是在蔡府中日日熏陶所致。” 诸葛亮闻言,一改之前的和善,厉色问道。 “你说你是日日熏陶所致?” “据我所知,天下大族对府中典学看守甚严。” “你身为府中孩童杂役,如何接触到如此高深之学?更别说九龙戏珠的言论!” 赵辛闻言面不改色,诸葛亮能这么问,自己早都想到了,随即朗声道。 “先生明察,大小姐宅心仁厚,常教府中杂役写一些简单的字句。” “也喜在庭院中抚琴读书,夜半被婢女扶回房间后,晚辈才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典籍。” “每晚打扫完庭院后,晚辈都要将书籍送回藏书阁,有时略晚一些并不会受到责罚。” 已然挑明,赵辛自然沉着应对,但诸葛亮貌似更加生气,好像找到了赵辛话语中的漏洞。 “哼!胡言乱语,按你所讲,每日所学有限,如何会有如此之深的造诣?” 赵辛闻言,心里暗暗发苦。 果然,诸葛亮还是不好糊弄的啊。 “唉!罢了,就告知先生罢!” “若先生听完之后,觉得晚辈品行不佳,晚辈自走便是。” 赵辛假意一脸苦恼,这也是这两天时常练习的结果。 对于这一幕,赵辛早有预料。 “哼!速速说来!” “晚辈深知,这个世道,要不习武,要不读书,才方可有出头之日。” “如若不然,必泯然众人矣。” “我在蔡府中从小生长,又是家主蔡邕所救。” “因年龄尚小,并无男女之念,便被安排在大小姐院中打杂,故地位略高。” “时常将一些主家饭后的残羹冷炙,卖与外面的苦寒士子,以及江湖武夫。” “所得银钱,全用来贿赂藏书阁守卫,以图他们对晚辈网开一面。” “久而久之,所收银钱一多,也就不再为难晚辈。” “故此,晚辈才能遍览蔡家藏书。” 诸葛亮听到赵辛这么说,反倒缓了缓语气,但依旧脸色不善。 “嗯~苦寒士子去不起酒楼,却又因腹中没有荤腥,常常买大族残羹食用,这我知道。” “江湖武夫练武,需得打磨体魄,也需荤腥滋养,嗯~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当时你才几岁?如何与那些大人打交道?” 见此,赵辛脑中飞速运转,脱口而出。 “不用打交道!有后院门卫帮衬,我只负责将残羹带去,他负责卖,我与他五五分成。” 诸葛亮听赵辛说完,转过头继续摆弄烤鱼。 只是脸上冷若冰霜,对赵辛贿赂一事不发表任何看法。 赵辛知道,成不成就看现在了。 要是诸葛亮决定不再收留自己,那天胡开局立马就得崩。 让自己孤身一人慢慢发展势力,要得等到什么时候? “先生!晚辈愚钝,早年间做出腌臜之事实属无奈。” “若先生嫌弃晚辈往日之丑事,尽可开口,晚辈万不敢难为先生!”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501/308705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501/308705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