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388章 不起眼的碳纤维,震惊同行

第388章 不起眼的碳纤维,震惊同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遮天从叶天帝的大奔开始 狂龙出狱 穿到兽世我成了兽王带球跑的渣雌 被渣重生后我在修仙界内卷成第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你的爱让我无法自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网游:开局吞掉一万只哥布林 六零极品老太:你你还有你跪下! 夺嫡不如当神医[清穿]

星空跑车的车祸,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不管是什么品牌的车型,在车祸的时候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要么就是安全气囊没有及时的爆炸。 要么就是车门没有办法打开来。 要么就是车身被撞得断成了两截,或者四分五裂。 总之没有几家车企是希望自己旗下的车型碰上惨烈车祸的。 也就是星辰汽车比较特别。 不管是当初紫微星和奥迪TT在德意志的碰撞,还是这段时间星空撞击桥墩的事情,都是给星辰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声望。 “老常,你说我们的大红旗的碰撞性能,跟同级别的车型相比,有优势吗?” 互联网上那么的热闹,朱正峰自然也是不可能什么都没有看见。 眼看着星辰汽车推出一款新车型就火一款,他也是有点眼热。 大红旗这么一款旗舰高端车型的销量,眼看着都要被星空这么一辆跑车给追上了,他的心情自然也是很复杂的。 “朱总,我们的大红旗大量的使用了热冲压成型零件,跟同级别的宾利、A8相比,自然是不差的。” “但是大家的性能差距不会很大,如果两车装在一起,十有八九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常磊也是很聪明。 从朱正峰的话里头,他就听出来了大概的意思。 这种碰撞营销,可不是谁家都能够搞的。 宾利也好,A8也好,亦或是奔驰S系,都是直接从国外进口的。 人家的钢材用料,还是没有搞出偷工减料的事情出来的。 这种情况下,想要找到像帕萨特那样子的软柿子捏,可就不容易了。 别到时候自己成为了软柿子,那他这个研究院院长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一体化热冲压门环技术跟一般的热冲压零件相比,技术难度会高很多吗?” 朱正峰显然不死心,想要让大红旗也成为安全的代表。 而在国内,一体化热冲压门环技术,无疑就是车身安全性能的一个代表技术之一了。 “从零件的设计角度来说,肯定是要难一些的。” “毕竟把那么多个零件合成了一个零件,哪个地方需要厚一点,哪个地方需要薄一点,这都是需要不断地进行仿真模拟才能确定。” “但是这也不是最难的,毕竟我们可以直接借鉴仰望或者星空的做法,照着模仿就行了。” “最难的是如何把这样子的零件生产出来。” “虽然春城四环厂和春城冲压厂都从南山集团引进了热冲压成型生产线,已经可以生产A柱和B柱这些热冲压成型零件。” “但是要生产一体化门环这么大的零件,难度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南山模具具备这种大型的热冲压成型模具生产经验。” “只要对方不同意给我们供货,我们就算是设计出来了这种零件,也是没有办法生产出来的。” 常磊对热冲压成型技术的研究也算是比较深入了。 毕竟这是最近几年的热点技术了。 不过,越是研究,就越是觉得这里面其实有不少的门槛。 别看四环厂等春城汽车集团旗下的零部件企业已经开始涉及热冲压成型零件的生产了。 但他们那只是一只脚刚刚踏入门槛,完全是南山集团为了卖设备和模具而扶持起来的。 要不然至少还要过个几年,他们才能具备相关的基本技能。 这种情况下,大红旗要上一体化热冲压门环技术,肯定是要看南山集团同意不同意了。 “回头我们的防弹版大红旗,一定要用上这种技术。” “到时候我亲自跟曹总沟通一下。” 朱正峰这么一说,常磊自然是不敢在反驳了。 不过,他可以从别的角度去强调一下自己这边跟南山集团的差距。 “朱总,星辰汽车的星空跑车这一次能够在网上引起那么的热议,除了热冲压技术之外,炭纤维零件的大量使用,也是功不可没的。” “之前他们的宣传资料里头可是专门介绍了,车头的发动机舱和车尾的行旅箱,都大量的使用了碳纤维材料。” “我专门打听了一下,南山集团旗下还真是有专门的生产碳纤维的工厂。” “只是这家工厂一直都很低调,外面的人知道的不多。” “要不是星空跑车的横空出世,大家可能都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常磊这么一说,朱正峰的兴趣果然被转移了。 “碳纤维?” “这个东西在汽车上大量的使用的话,不是有很多困难吗?” “我记得哪怕是国外的跑车上面,也只是少量的在使用吧?” 朱正峰作为春城汽车集团的总经理,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碳纤维。 甚至这个词,现在也算是一个热门词汇。 当然了,人家出现的比较多的时候,反倒不是在汽车上面。 “虽然经常被忽略,但是汽车车身的设计和加工一直处于汽车制造业比较前沿的领域。” “很多汽车爱好者对各种发动机或者底盘技术如数家珍,但对车身的研究开发现状却知之甚少。” “我觉得车身其实是汽车最重要的部件,作为承载汽车上所有组件的结构件而存在,就如同人的骨骼。” “而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车桥、悬挂如同脏器、肌腱一般附着在骨骼上。”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在制造飞机时需要一种更轻更坚固的材料,这时金属材料已经无法满足航空工业的需求了,炭纤维就应运而生。” “最早碳纤维在汽车领域主要应用在F1赛车上,直到现在,国外也只有超跑级别的车辆用来一点点碳纤维零件。” “星空跑车的出现,算是改变了这一个局面。” “甚至可以说星空跑车是第一款大量使用碳纤维车身的跑车。” “碳纤维具有绝佳的韧性和抗拉强度,且重量只有钢的14。” “轻量、高强的特性正是高性能车所需的特性。” “不过碳纤维缺乏延展性是其明显的缺点,在受到超出极限的冲击时碳纤维结构会如同玻璃一样破碎。” “而且碳纤维与其他材料的连接也是个问题,使用传统的栓接,连接孔周围很容易产生裂纹。” “碳纤维材料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使是在航空领域碳纤维的应用也比较有限。” “这一次星辰汽车能够大量的将碳纤维运用到星空跑车上面,说明他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我认真的看过了那辆出车祸的星空跑车的照片,虽然车头车尾的粉碎跟碳纤维的延展性差有关系。” “但是相比一般的碰撞测试中的表型,星空上面的碳纤维,韧性明显是比较高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很好的把热冲压成型零件跟碳纤维零件综合利用在了一起,起到了非常好的强化作用。” “这一点,星辰汽车已经走在了世界各个车企的前列了。” 常磊这两年跟南山集团接触的比较多。 越是接触,就越是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技术的巨大差异。 不客气的说,他们的研究院掌握的技术,在南山集团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至于碳纤维技术,那就更是比都不用比。 春城汽车集团压根就还没有开始涉及这方面的技术,只对它的性能做了一些简单的了解。 可是南山集团却是可以自己生产碳纤维,并且还大规模的应用到了星空跑车上面。 “这个碳纤维材料,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国内的技术应该是比较落后的吧?” “可是听你的意思,南山集团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了?” “怎么可能呢?” 朱正峰有点难以理解常磊说的话。 这有点不符合常理啊。 “朱总,在航空航天等其他领域,也许我们国内的碳纤维技术确实是比较差的,跟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在汽车车身上面,南山集团的碳纤维技术,绝对是国际领先的。” “至少人家的加工技术和成本控制技术,是国际领先的。” 常磊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一个还没有开始研究碳纤维的春城汽车集团都能意识到南山集团的碳纤维技术的不凡,华夏那么大,其他人自然不可能没有关注到这一点。 很快的,就有不少航空航天和其他特殊领域的客户,开始主动找上了南山集团,要过去考察他们的碳纤维工厂。 “曹总,我感觉这些人过来考察,很可能是带着偷师的想法过来的。” “像是国外的碳纤维企业,都是拒绝华夏相关的公司去他们生产现场考察的。” “我们的碳纤维好不容易在汽车上面开始大规模的使用,甚至国外的一些豪华汽车品牌,都把后视镜等一些使用了碳纤维技术的零件交给南山汽车零部件来生产。” “我们的技术要是泄露出去了,估计以后碳纤维零件的利润,一下就会被打压下来。” 曾婷婷可没有那么强的家国情怀,她就是想要自己的销售业绩变得好一点。 国内的有些企业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她是最清楚不过了。 看看现在南山设备卖了多少套热冲压成型设备就知道了。 原本高高在上的热冲压成型零件,利润是非常丰厚的。 国内厂家看到之后,立马就一窝蜂的冲上去,要上马自己的热冲压成型生产线。 现在碳纤维零件,也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只有超跑和高端车型才会考虑少量使用。 作为华夏唯一一家能生产碳纤维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南山汽车零部件可是颇为看好这个方向的。 这要是钱都没有挣到,就被国内同行给搞坏市场了,那就太可惜了。 毕竟这个市场主要是在海外,价格拉下来了,得到好处的是海外的那些厂家。 “他们想要购买碳纤维,我们可以考虑售卖。” “甚至一些特殊性能的碳纤维材料,我们也可以专门进去研究。” “但是碳纤维的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自然是要充分的考虑对方的使用途径之后,我们再考虑是否出售了。” “如果是航空航天相关的企业,他们没有做汽车零部件业务,跟我们没有任何的竞争关系的话,只要在合同上约束好了,这钱也是可以挣的。” 曹阳倒是没有那么担心。 碳纤维零件跟其他的零件不一样,这个门槛可是要高很多。 最关键的是这个市场比较小,其他的厂家哪怕是具备了这个技术,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客户的认可。 不像是南山集团,在国际上已经打响了名气。 “话是这么说,就怕这些人购买了我们的设备之后,通过各种手段规避合约上的限制呢。” 曾婷婷觉得曹阳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有担心。 “我们只要把碳纤维的生产技术握在手中,不轻易对外售卖,其他的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他们就算是掌握了,也是不可能去跟我们竞争的。” 像是一些航空航天相关的企业,如果是看中了南山集团的碳纤维加工技术,曹阳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不卖的。 当然了,人家大概率也不会乱来,会按照正常的商业规则来购买。 顶多就是在价格方面,要不进口的便宜才行。 要知道,高端的碳纤维材料,在国际市场上你就是愿意花钱也都是买不到的。 现在南山集团愿意售卖,短期内人家应该是心满意足了。 毕竟南山集团也不是软柿子,这可是羊城乃至岭南省的明星企业,在国际上也都是名声响亮的存在。 “那……” “那我就正常的去安排接待?” 老板都没意见,曾婷婷自然不适合继续说太多了。 “也知会一下区里,看看刘天武要不要一起出席。” “这些来我们公司考察的团队,不少人也都是带着行政级别的。” “区里面也许会有主动协助接待的想法。” 当了那么多年的老板,曹阳现在的觉悟也是非同一般了。 有些事情,要是不好好的沟通,就容易生出事端出来。 甚至让人感到没有受到重视。 他自己又不可能每个接待工作都亲自参加,那他也不用干其他的事情了。 …… 就在南山集团开始接待一波波的碳纤维潜在客户的考察的时候,项长乐自然也是得到了消息。 “阿阳,我觉得你们这个碳纤维材料,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啊。” “把它单独出来成立南山碳纤维公司都是可以的。” “到时候你们不仅可以售卖碳纤维材料,甚至还可以生产一些碳纤维的零件和产品。” “比如钓鱼竿和高尔夫球杆之类的,也许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我们材料学院那边也很愿意去跟你们公司合作。” 作为高精尖材料的代表,碳纤维的应用场景是非常广阔的。 项长乐虽然不是搞材料的,但是只要是搞工业的,就不可能对材料什么都不懂。 毕竟,不管是什么零件,都是需要使用材料来加工的。 “老师,我觉得其实汽车学院那边,就完全可以跟汽车零件的生产和研究结合在一起,把碳纤维项目搞起来。” “到时候材料学院、汽车学院和南山碳纤维一起合作,把产学院一体化给搞起来。” 曹阳自然很清楚项长乐会打电话给自己,肯定是有一些目的的。 反正都是合作,跟自己不是那么熟悉的材料学院合作,不如把汽车学院也来进来。 到时候这个功劳也有项长乐的一份。 换一个角度看,项长乐也能帮助自己掣肘一下材料学院那边。 对南山碳纤维来说,是一个好事。 “这样也行,我等会跟材料学院那边聊一聊,然后专门过来找你们开个会。” 听了曹阳的话,项长乐自然没有任何意见。 碳纤维这个东西,虽然国内搞研发的不少,但是搞出像模像样成绩的却是不多。 现在曹阳愿意带着他一起入场,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嗯,不过到时候我们的这个项目,不仅会跟岭南理工大学合作,北航那边也是有一个专门的合作研究。” “甚至跟中航那边,也有一些合作。” 在正式展开合作之前,曹阳自然是要把话给说清楚。 要不然到时候项长乐以为这是他们的独家合作项目,到时候心生芥蒂,那就不美了。 “这个事情我已经听说了,碳纤维材料运用最多的地方本来就是航空航天领域。” “他们不找你们才奇怪了。” “到时候你们该怎么跟他们合作,就怎么合作。” “我们只要是把精力集中在汽车领域的运用,其他的领域我们不涉及。” 很显然,项长乐对现在局面还是有清醒的认识。 国内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能够把高端碳纤维搞起来的企业,关联的厂家自然不可能当做没有看到了。 只不过,东丽那些国际碳纤维大厂,估计就要郁闷了。 原本他们可以用超高价格吊着国内的客户,以后这种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这样子的事情,以后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52/53897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52/538975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