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1805:师夷长技以图强 > 第193章:桐城学派弟子姚莹

第193章:桐城学派弟子姚莹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真千金归来,五个哥哥追着宠 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 神玩世界 斗破苍穹之斗仙 LOL:巅峰大时代 穿梭两界,我的身后是钢铁洪流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快穿:恶毒女配扮演计划 异世低调修仙 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

北方寒冷的冬日里,天津前往北京的官道上,大雪纷飞,行人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躲在家里窝冬。 甘林付了马车夫双倍的银两,人家这才同意拉着他进京。他换上一身灰色的粗布棉衣,头上戴着一个厚厚的毡帽,整个人的打扮,就和外面的贩夫走卒别无二致。单从外表看起来,完全看不出他就是那个叱咤金融街的精英,威风凛凛的海军军官。 马车行驶在鹅毛大雪中,车夫双手揣在袖子里,一根马鞭挂在袖子上,他时不时就把那根马鞭放低一些,敲打一下前面的老马,提醒它该走的路。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大片大片没有叶子的杨树林。 甘林坐在马车里,撩起窗口的帘子,对外面的车夫喊道:“师傅,这么冷的天,您慢慢走,实在不行,找间驿站打个尖,等天晴了再走也可以。” “我说年轻人啊,这科举考试虽然重要,可也用不着这么急着赶往京城去吧?” “科举?”甘林一愣。 “对呀,明年春天,就是三年一度的殿试了。以往我也见过一些士子们,不顾严冬腊月,提前进京赶考的,您应该也是其中一个吧?” 甘林不禁哑然失笑,自己在海外多年,早就对科举制有诸多不满,自然并不关注科举的具体日期。 “师傅,在下只是一介草民,登不得这大雅之堂呀。那什么呀,您给我讲讲这科举呗?” 这师傅一听,就呵呵一笑,也不顾风雪交加,他就一边驾车,一边扭过头和甘林聊起了会试和殿试的事情。 原来自乾隆二十六年开始,这殿试的日期就定在了农历4月21日,那么,1808年的殿试日期,换算成西历的话,就是6月2日,距离现在,尚有6个月的时间,别说是殿试,就连会试都要在两个月之后才会举行,莘莘学子们通过会试,中举成为举人之后,才会得到上京师赶考的资格。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全国各地的举人们,就都会汇聚到北京,参加殿试。 这老车夫看来是没少拉过进京赶考的人,讲这些就跟讲相声拉家常似的。给甘林听得乐呵呵地直笑。 照这个时间点算来,车夫会问他为何如此着急进京,也就合情合理了。甘林听完,微微一笑:“师傅,大冷天的,您给介绍得这么详细,谢谢您咯,可我呀,不是进京赶考的,我有比赶考更重要的事呢!” “哈哈!还有嘛重要的事儿?再重要,还能大过咱老百姓吃饭不成?你看,前面有间驿站,咱们哪,去里面歇歇脚,泡一壶温酒,喝完了再走吧!”师傅指着前面风雪中一处黑乎乎的影子,对甘林说。 “那当然,民以食为天!什么科不科举的,哪有吃饭重要!”甘林故意高声说了一句心里话。 马车停在驿站里,一个小哥急忙迎了出来:“这么大雪天的,二位客官快请进来,小店里正烫了热酒,还有熟牛肉和烧鸡!” 甘林也不客气,找了个位置就坐下来,从怀里摸出一把碎银子,吆喝了一句:“来二壶热酒!二斤熟肉!两只烧鸡!” 小二兴奋地回了一句:“好嘞!”收起银子,转身就走进屋子里去了。 马车师傅赶紧制止甘林,说这太丰盛了,甘林哈哈大笑:“师傅您赶车辛苦,这顿饭就我请啦!”两人谦让了半天,师傅这才答应了甘林。 几碗热酒下肚,两人快要冻僵的身子,这才暖和过来,驿站里点着一个火炉子,里面是大大小小的木炭,小二从后厨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布袋,放在火炉边,从里面取出两块煤炭,塞进了炉子里。甘林看得出神,顺口就问道:“兄弟,现在这煤炭可不好找呀,你们这东西从哪里搞来的?” 小二一听,一边将手巾缠在脖子上,随手端出一个托盘,一边笑呵呵地对甘林说:“想不到客官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呢?这煤炭呀,是从北边一个叫开平的地界儿运来的,量也不多,我们也是在店里有客人时,才会弄出那么几块来。”他一边说,一边将两盘切好的熟牛肉,还有烧鸡都装了盘,给甘林端了出来:“二位客官请慢用。” 甘林扯下一只烧鸡腿,放在嘴里,边吃边说:“味道真好!味道真好!” 小二哈哈大笑:“本店的烧鸡呀,虽不是什么名家,可这厨师,可是从河南道口来的师傅!这道口烧鸡呀,讲究一个"色香味烂",那烹饪技术可真不是给你吹牛!” 甘林哈哈大笑,不一会儿,就将手里的鸡腿给啃了个干干净净。 这时,突然驿站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小二急忙迎上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浑身是雪的人,哆哆嗦嗦地对小二说:“能投宿么?” 小二上下一端详,立刻将这人让了进来,拿出一个掸子,把他身上的大雪都掸掉。这人脱下斗篷,一张年轻俊俏的脸庞,这会儿却被大雪冻得毫无血色,浑身上下衣着虽然朴素,却剪裁精致,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衣服。 他坐在屋里另一张桌边,问小二要了一碗素面,一小碟熟牛肉。他拾起筷子,轻轻夹了一片熟牛肉,就着素面放进了嘴里,整个动作既轻柔又规矩,像个刚出阁的花姑娘。和他相比,甘林刚才啃鸡腿的模样,那简直就是一个粗野大汉…… 甘林又盯着眼前这人看了一会儿,这人的眉眼之间,透出一股若隐若现的柔和气质,温良内敛,却贵气自生。他的头发梳理得非常整齐,绑在脑后。 在古代,一个人的头发浓密,就说明这人的饮食水平高,家庭条件肯定不错,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头发很难长得浓密。所以,单看这人的头发,就知道他家里的条件确实不错,或者说,生长的环境确实不错。 甘林心下来了兴趣,对小二喊道:“这位兄弟的饭钱算在我账上,再给他弄盘熟牛肉!” 这人吃了一惊,扭头看着甘林,拱手行礼道:“我与阁下素不相识,岂敢劳烦阁下请食?《论语》有云:君子固穷。在下饭食虽不及阁下丰盛,却足以裹腹行路也,不敢受阁下之请……” 甘林一听,这人说话文绉绉的,和自己心下的猜测大差不差,于是大着胆子问了一句:“阁下可是上京赶考?” 那青年一愣,随即脱口而出:“阁下从何处得知?难道阁下与在下是……” “在下只是一介草民而已,看阁下一路奔波辛苦,心下感念世态不易而已,多吃一些肉食,加添心力,明天好上路。”甘林露出一脸笑容。 “常言道:君子不吃无名之食。即是如此,还望阁下告知尊姓大名,在下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后,必亲往谢之!”那年轻人拱手行礼。 “姓甘,名林。” “在下姓姚,单名莹,字石甫,安徽桐城人,此番进京,乃是为拜会一位故人,以及参加这次的殿试。”姚莹回答。 甘林这才意识到,自己单有名,未有字,汉人风俗中,加冠成年之时,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可自己成年时期,是在西洋度过的,因此到如今,仍然尚未取字,而字,一般应该是父母或是长者来赋予,可甘林一介穿越之流,孑然一身,哪里来的长者赐字…… “原来是石甫兄。”甘林回礼,“桐城人氏,不知阁下与桐城学派,可有联系?” “惜抱先生姚梦谷,乃在下的叔公。”姚莹回答。 甘林心下吃了一惊,这个姚梦谷,单名一个鼐字,那可是桐城学派的集大成者之一,甘林当年下江南时,曾在江宁府钟山书院,一睹姚梦谷讲学的风采。此人讲课风趣幽默,但言辞刚柔并济、考据详实、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德化人。因此,每当他开课讲文,钟山书院都是人头攒动,甚至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桐城学派高人的侄孙,失敬失敬!”甘林这才将自己在福建剿匪,以及上京城的目的,与姚莹稍作分享。姚莹听了大喜,也就不再推辞,欣然应下了甘林的邀请。 二人把酒言欢,一见如故,不知不觉就喝到了小店打烊,结果还是意犹未尽。 姚莹对甘林这种"虽未参与科举,却另辟蹊径救国"的路子十分感兴趣,甘林也对姚莹这种"重义理、讲辞章、善考据"的治学态度,推崇备至。二人聊得投机,于是约定第二天一同上京。 第二天一大早,大雪终于停了,甘林又付给马夫一笔费用,让姚莹与自己同车上京。马车本来不宽敞,现在又多了个人,于是甘林干脆也学那车夫,两手往袖子里一揣,坐在马车另一边,边走边欣赏这壮美的雪景。 他想起了上次看雪的时候,还是在纽约,他不仅在那一天研究出了合金钢,取名为"雪钢",同时又去百老汇看话剧,莎乐茜就是在那时候被救下来的。 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了,如今,他已经回到了地球另一侧的北纬40度附近,同样是北纬40度,同样是大雪纷飞,纽约和北京,一个已经开始追赶工业化的浪潮,一个仍然沉醉于天朝大梦当中…….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919/319017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919/319017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