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老船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越异世:尸王她甜又撩 娱乐:我社交悍匪,带杨密接白活 海棠春信(重生) 官路扶摇 超神:文明崛起 贫道张三丰,请五大派赴死 新火星人 开局逃荒:反派相公是病娇 修仙就是这样子的 斗罗:蓝银草只有一个魂技

甘林上下看了看屋子四周,心知这里不是聊天的好地方,他上前对老者行了一礼:“晚辈略懂一些造船,只想向前辈讨教一二,别无他意。” “我已不再造船!诸位请回吧!”老人扭过头去,不论甘林如何再说,他也不再言语。 甘林吃了个闭门羹,心里憋屈得不行。突然,老人站起身,颤颤巍巍地走出门去。 甘林一见,就要跟着一起出去,可老人扭过头,没好气地来了一句:“去小解你也要跟着?” 甘林一愣,脚步停了下来,又看了看老人瘦骨嶙峋的模样,心中一动,对顾菀儿低声说了几句。 顾菀儿一听,转身就出去,朝刚才那个老渔夫走去,不一会儿,就提了两条肥硕的大青鱼回来。 “那老渔夫一听我们要烤鱼,又给我们送了这些……”顾菀儿笑着,又拿出一小包盐巴,在甘林面前晃了晃。 “太好了!天天吃某人送的米糕,早就给我馋坏了!来来梅林,过来帮个忙,咱们在这里烤个鱼吃。”甘林嘿嘿一笑,也不管顾菀儿突然变色的脸,自顾自地在屋子外面找了块地皮,坐下来就开始准备烧烤。 顾菀儿把鱼往身后一藏:“坏人!不给你吃喔!” 很快,两条香味扑鼻的烤鱼,就在几人的合力之下完成了。甘林将一只鱼上面撒上盐巴,用棍子穿好,然后拿着它走进屋子里。 老人看着眼前的烤鱼,眼神动了一下。随即又扭过头去。 甘林忍着屋里浓重的老人味,走到床边坐下,撕下一小块烤鱼肉,恭恭敬敬递到老人面前:“晚辈不忍见老人病弱,一番心意,还望前辈笑纳。” 老人扭过头来,看着甘林,低声道:“小子倒是会来事,比那些蛮横无理的人强多了!” 甘林笑呵呵地将烤鱼放在老人嘴边,服侍他一口一口吃,老人吃得很慢,还时不时地上下打量甘林。 过了好一会儿,老人才堪堪吃完,甘林又拿出一块麻布,将他洒落在衣服上的油渍都清洗干净,这才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礼。 “看到前辈脸色稍润,在下亦深感宽慰。还请前辈稍事休息,晚辈明日再来拜访。” 说完,就起身朝门外走去,这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到底是谁?来找我有何事?” 甘林转过身抱拳:“在下只想造出华夏最好的战舰,让国人扬眉吐气而已。” “看你这模样,你不是鞑子?” “在下汉人。”甘林回答。 “唔,你过来!”老人叫住甘林,“像你这样贸然拜访的人多了,你可知我是谁?” “在下长时间在南洋建设军港和水师,不曾拜会前辈高人……” “军港?水师?鞑子什么时候也懂水师了?真是笑话!康熙朝以来,谁不知道鞑子只知道海禁,有谁还记得我们茅家,有谁还记得大明武备志里的郑和航海图?”老人仰天大笑。 甘林一听大喜,他急忙凑到老人面前:“茅家?前辈可是武备志的作者,前朝大将军茅元仪的后人?” 那老人点点头:“我叫茅耀祖。我还有个哥哥,叫茅光宗。呵,家父给我二人取了如此名字,我等却无光宗耀祖之能,如今家徒四壁,愧对列祖列宗啊……” “只是生不逢时而已。在下甘林,字卓润。后悔没有过早拜会前辈!”甘林恭恭敬敬地介绍自己,又将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如实告诉眼前这位前辈。 茅耀祖越听,眼里就越兴奋,还时不时地打断甘林,询问他构想中的全合金战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甘林也一五一十地回答,自己目前在材料方面,已经有所突破,但距离完全建造成型,还差的很远。 甘林和老人谈得兴起,不知不觉间天色就晚了。甘林邀请老人和他一同前往南洋,在锦绣城的船厂里贡献一番。 老人摇摇头:“年轻人,我若是再年轻10岁,就答应你了,可如今,我只想找个地方,安静地养老……”他抬起头,眼中露出无比的落寞。 甘林也不禁发出一声嗟叹,他从怀里,将那一万两银子的银票拿了出来,递给茅耀祖。 “在下感念前辈一番辛劳。一点心意还请收下。” 茅耀祖看了看银票,摇摇头:“年轻人,我茅耀祖,守在这造船厂一辈子了,你是第一个,让我刮目相看的人……” 他这才告诉甘林,自己是茅元仪的后代,茅元仪当年文武双全,妻妾成群,在他编纂武备志期间,有一个侍女叫琳儿,一直在旁边协助,后来因为长得好看,又聪明伶俐眼力见儿好,就被茅元仪给收为小妾。 这个叫琳儿的,原本祖先曾是打造船只的匠人出身,后来因为下西洋的计划被废,他们失去了主业,就只好打造一些民船,在当地造船的行当中也算有名。他们有一手好的造船技术,且有家书流传,唤作《船务总编》,是一本系统讲述造大船技巧的书。但后来一次意外事故,她父亲受重伤,临死前将这本书留给家中的独女琳儿。 这家书成了孤本,后来就到了茅元仪的手里,当时明朝虽然开海,但碍于经费以及其他各方面的问题,终是没有再次造出媲美郑和宝船的船只。这些内容就在茅府里,一直被琳儿小心地保存着。 之后茅元仪充军福建,因为奸人所诬,最终含恨饮酒自尽。琳儿悲痛欲绝,从茅府里拿走了这本《船务总编》,以及《武备志》中《军资乘》的一部分,回到了江宁府,隐姓埋名生了一个儿子。 后来,随着鞑子入关,琳儿的后代们,曾经也为康熙收台,打造过一些船只,可随着海禁政策的延续,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少,到了茅耀祖这一代,基本就只能打造一些内河小船。 而且清朝大兴文字狱,严禁普通百姓认字。茅耀祖甚至都无法将《船务总编》里的内容认全,他只能从父亲的口述传承中,得到一些造船的技巧,他和哥哥一辈子也就靠这些来谋生。 随着自己年老力衰,来找他打造船只的人越来越少。茅耀祖的哥哥,在不久前就离世,留下他孤身一人。 于是,一些人就开始频繁地找上他,意图从他手里将《船务总编》以及其他的一些自己造船留下的技巧和经验都拿走。茅耀祖不胜其烦,因此,才变卖了一切家产,回到先父曾经居住过的小屋里,静静等候自己大去的日子。 可没想到,在他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油尽灯枯,一手宝船秘籍就要失传的时候,却遇上了甘林这么一位人才…… 老人默默地讲完了一切,又将那一万两银票,工工整整地叠好,放在甘林的手上。 “年轻人,虽然我们认识不久,但没有人比你更需要这本《船务总编》,我愿意将它给你,希望当年祖先们的遗愿,能够在你的手里重生!”茅耀祖又从床下面,费力地抽出一本边角已经破碎,发黄的破书,郑重地放在甘林的手上。 甘林表情严肃,郑重其事地接过这本书,虽然书不重,但放在他手里,却是重如千斤。这是如今世上唯一现存的宝船建造手册,在甘林的手上,其价值不亚于后世的航空母舰。 “年轻人,你的鱼烤得很好吃,可惜,我已经无福消受了……”茅耀祖说着,眼睛一翻,头就歪在了一边。 甘林急忙去扶老人,当他把老人扶起来时,就见他鼻孔里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 外面顾菀儿和梅林急忙跑进来,甘林缓缓扶起老人,让他靠在自己怀里。 “愿天……保佑我……汉家儿女……福寿永昌……”老人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梅林叹口气,出去外面找了一个铁铲,在房后挖了一个大坑。甘林头上系着一根白布,双手抱着老人的尸体,走到那大坑边,缓缓将尸体放在里面。 三个人最后向大坑里鞠了个躬,甘林低声道:“既受重托,惟有鞠躬尽瘁而已……” 然后,他们将老人的尸体给埋了起来。 做完这一切,甘林这才回到小屋,和顾菀儿一起,将老人的遗物全都整理一番,顺便也把老人的身世告诉她。 甘林在老人的床下,发现了一个小盒子,他打开一看,里面是厚厚的一摞造船图纸,他急忙让顾菀儿点上灯,自己把纸凑到面前观看。 里面大部分都是小型的江船,什么沙船,广船等等。甘林一页页地翻下去,在最底下,却发现了一小摞图纸是绑在一起的,他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大型福船” 他大喜,急忙将图纸展开,发现这是一套制造福船的图纸,上面标注的福船尺寸有近百尺长,而且有十根桅杆,船体极宽,虽比不上郑和宝船,可也比霆船的体积要大很多。 “天哪!茅前辈虽然只能打造小船,可他从未忘记建造大船的愿望,一直将这图纸攥在手里……”甘林不禁感叹一番。 顾菀儿在旁边,不禁悄悄地抹了抹眼泪。 甘林将图纸重新叠好,攥紧了拳头:“我一定要了却前辈的心愿!”.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919/323879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919/3238798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