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九品芝麻官 > 第77章 再次升官,提督军务

第77章 再次升官,提督军务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异世度假村:从美食开始的经营之旅 快穿之绑定女配逆袭系统 莺雄 小娇娇!香软撩!两个暴君都爱她 开局被养家抛弃,亲爹来自无上帝族 给,主说这个好使 啊?被我刀过的夫人们成真了 步战骑士劳伦斯的赎罪之旅 带着农场混异界 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

崇祯十六年正月十五日。 韩烈参加完大朝会,中午在乾清宫,受到崇祯皇帝的设宴款待。 当天,关于韩烈与长平公主订婚的消息,便在群臣之中穿的沸沸扬扬。 如果韩烈只是封了一个驸马都尉的话,那这事基本上不会有多少波澜。 问题是韩烈被封了长平侯,定远将军,还授了总兵衔。 这份待遇,在大明历代驸马之中,那都是从未有过的。 韩烈封侯拜将一事,给了满朝文官一个强烈的危机感。 那就是皇帝,准备要重用武将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朝中各派别的官吏,开始奔走串联,劝谏的折子,如雪片一般,呈送到崇祯龙案上。 “这帮竖儒,朕招个驸马,他们就像死了爹娘一样,简直是岂有此理。” 当看到劝谏弹劾的折子,都是关于韩烈的是。 崇祯当即下旨,让右都御史方岳贡,对这些反对之人,进行了严查。 就在朝堂之上,乱象纷纷之际。 去年年底在襄阳称王,建国号大顺的李自成,率领二十万义军,号称三十万大军,对开封发动了攻击。 正月十九日,河南巡抚高名衡,六百里加急军报送到兵部。 兵部尚书张缙彦,连忙入宫求见了崇祯。 谨身殿内,崇祯看罢战报,皱眉看着张缙彦道。 “张爱卿,开封不容有失,你说说看,还有何处兵马,可以增援开封?” 张缙彦入宫之前,与兵部侍郎金之俊,兵部几名郎中,已经商议过对策。 如今能用的兵马,也就是京营的五万人马。 但京营五万人马,不可能全部调往开封。 可要是调两三万人马前往,只怕救援不了,还会白白送死。 至于新任的保定总督李邦华,如今还在京师未动身。 就是现在奔赴保定,调动山西,河北各镇兵马,来回迁延之下。 至少也要一个月,一个月后黄花菜都凉了。 面对崇祯的询问,张缙彦立马回道。 “启奏陛下,如今京营人马,刚出征回来,封赏也没有执行。” “将士们怕是无力出征,而是京城也需要大军拱卫。” “如今唯一能用的兵马,就是山东镇的兵马。” “微臣获悉长平侯帐下,有一万精兵,驻扎在城外。” “另外在临清关,济南府还有数万人马可用。” “若是陛下下旨,让长平侯带兵救援开封,则可事半功倍。” 张缙彦虽然不是东林党人,但兵部侍郎金之俊,却是东林党在朝中的要员。 对于韩烈一个武夫,竟然封候拜将,在朝的东林党人,都深感到危机感。 认为这是崇祯皇帝,进一步打压他们这些东林党的信号。 这些年来,征讨义军的朝廷官吏将领,几乎都是屡战屡败,就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 故而金之俊,包括兵部驾部郎中曹溶,同为东林党人。 都认为派韩烈领兵救援开封,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为什么说一石二鸟,自然是借助蚁贼之手,打败韩烈。 这样以来,即可打压韩烈,又可以扫了崇祯的脸面。 好让崇祯知道,这天下还得是读书人的天下。 武夫嘛,只配由士大夫指使。 对于其中根源,一无所知的崇祯,正想让韩烈立功,对于张缙彦这个提议,当即便拍板道。 “着内阁拟旨,长平侯韩烈,授予提督河南,山东军务总兵官。” “即刻返回临清关,驰援开封战事。” 张缙彦一愣,连忙拱手而退。 他实际是不太建议,让韩烈率军驰援。 他的主张是让降职的原临清关总兵刘泽清,出任河南总兵,驰援河南。 并调凤阳总兵黄得功,漕运总兵刘良佐,汇合支援开封。 不过,他的这个想法,被金之俊,曹溶等人否定了。 原因刘泽清刚刚降职,手下兵马不堪大任。 黄得功倒是可用,可漕运总兵刘良佐,坐镇淮安府,负责漕运安全,不可轻动。 事实上张缙彦这个兵部尚书,也是赶鸭子上架之人。 若不是当时兵部左右侍郎金之俊,倪元璐都是东林党人,根本轮不上他这个无派别的人上任。 事实上陈新甲被杀之后,朝廷任命的兵部尚书是冯元飚。 但冯元飚仅仅在位一个月,眼看局势无法挽回,担心步入陈新甲的后尘,遂以患病请辞。 不过冯元飚请辞时,曾上书崇祯,推举东林党人李邦华,史可法接任兵部尚书一职。 崇祯看到二人名单之后,最终都否决了。 并且一意孤行的任命了张缙彦。 张缙彦没有派别,却与大学士吴甡,王应熊等人交好,这也是他能够上任兵部尚书的原因。 接到诏书,获悉自己再次升官,成为从一品提督军务总兵官的韩烈。 立即让杨衍出城,集合兵马。 他则亲自来到皇宫谢恩。 身为长平侯的他,如今又升任提督,离京之前,肯定要进攻谢恩。 来到午门外的韩烈,经过通报之后,很快便被内侍太监,引到了谨身殿。 “微臣韩烈,叩见陛下。” 行礼之下,崇祯摆手道:“韩爱卿平身。” “军务紧急,韩爱卿匆匆入宫,莫非有什么困难?” 其实崇祯是吩咐过宣旨的随堂太监褚宪章,让韩烈可以不必入宫谢恩。 可韩烈这会还是来了,这让崇祯自是,猜测韩烈定有所求。 “陛下料事如神,微臣拜服。” 韩烈派了一记马屁,刚要开口。 崇祯抢先开口说道:“户部现在缺钱粮,庆之你要体谅朕,想办法筹措一二,至于你年前入京,进献的十万两白银。” “我让王大伴,从内帑之中,调拨五万两银子,给你开拔之用如何?” “陛下,您误会微臣了。” 韩烈拱手一拜,诚挚的说道。 “微臣不是要钱粮的,陛下的难处,国库的艰难,微臣都知道。” “微臣今日来陛下,一是来谢恩,二是来给公主殿下送一封告别信。” “三嘛,是向陛下要一个人。” “庆之要何人,尽管开口,朕一律照准。” 崇祯听到韩烈的请求,毫不犹豫的说道。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6093/311842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6093/311842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