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劝说韩烈起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团宠真千金的马甲多亿点怎么了 孽镜! 雨中听剑鸣 这阴间地下城谁设计的 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 重生09做男神 大兑换 华娱:让你拍摄公益,赚了百亿? 楚迹 懒唐
送走李岩,韩烈来到偏厅,见到了贾开宗和徐作霖。
风尘仆仆而来的二人,这会在李之芳的陪同下,正在喝茶闲聊。
见到韩烈到来,二人赶忙起身行礼。
“见过长平侯。”
“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韩烈微笑的看着二人,笑着说道:“一路风雪,辛苦了吧?”
“有劳侯爷挂念,我们二人坐马车而来,并不辛苦。”徐作霖如实的回道。
“那就好,说说济南府现在的情况。”
韩烈点点头,李之芳见有正事要谈,告罪一声,走到了门外吩咐亲卫,守住了客厅四周。
“龚鼎孳,郑楚勋几人被免职回京了。”贾开宗率先开口,这事韩烈早就接到消息,倒也没有惊讶。
紧接着贾开宗继续说道:“曾制台因为河南叛乱,被降职留用,出任右布政使。”
“到底还是受到了牵连,以后再好好弥补他吧。”
得知曾樱被降职留用,韩烈叹了口气。
“新任的总督叫余应桂,此人与曾制台是江西同乡,仅比曾制台晚了三年高中进士。”
“早在崇祯七年,就担任了湖广巡按,后升任湖广巡抚,崇祯十三年,遭到督师杨嗣昌诬蔑,被免职下狱。”
“至今在刑部大牢已经关押了三年,曾制台称其博学多才,忠贞实干,才能远胜自己。”
余应桂这个人,韩烈还真有些印象。
说起来世人只知道明代有朝士半江西的美誉,却不知道明末江西的官员士族,皆传承了江右士人忠君爱国的风骨。
明亡之后,像曾樱,余应桂,袁继咸,万元吉,刘同升等大批江西籍的官吏,都积极参加抗清活动,证明了对大明的忠诚。
最后这些人都为大明殉国而亡,而这些人的后代,大部分都拒绝为满清效力。
这些人的行动,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后代,以至于满清一朝,江西籍的士子,在满清一朝,不足明朝的一半。
余应桂的理政能力,确实不差,但用兵之道,实际比起曾樱来,都有所不如。
他出任山东总督,如果是和平时期,显然是合适的。
但在这样的风云突变的乱世,他明显是不合格。
“除了余应桂出任总督外,朝廷还任命了祁彪佳出任左布政使,黄锡衮为济南知府。”
“另外兵部下了公文,由侯爷你统率山东镇人马,围剿高杰,许定国所部叛军。”
贾开宗说到这里,见韩烈一直在认真听自己说话,遂继续说道。
“保定总督李邦华因病请辞了,李建泰接任保定总督。”
“还有陈演又入阁起复了,蒋德璟,黄景昉二位大学士被免,责令返乡养老,范景文递补入阁办事。”
“现在的朝堂之上,也是乱成一团,这真是国之将亡,妖孽四起啊。”
贾开宗伟韩烈讲了一遍朝中的事务,最后更是摇头发表了一番内心的想法。
徐作霖看了眼韩烈,见他面色凝重,原本想要开口评判几句的他,也选择了沉默。
“看来朝廷并不知道,高杰已经进入归德府,有南下江淮的企图啊。”
韩烈听到贾开宗,说兵部让他围剿叛贼高杰,却没有给出更大的权限,皱眉说道。
“开宗,立即给巡抚,总督衙门写一封信,让他们上报朝廷,高杰,许定国,卜从善所部叛贼,已经南下江淮,又攻取南京的企图。”
“请求朝廷委派督师,调遣南直隶各镇人马,收好江淮各镇,以免南京沦陷。”
韩烈这话明显有夸大其词的成份,他这么做的目的,倒不是出自私心。
而是希望借这件事情,引起朝廷重视,趁这个时间,在南直隶,浙江拉起一支兵马。
要知道大明直到灭亡之际,南直隶和浙江,竟然没有一支真正属于本地的兵马。
明亡之后,弘光帝朱由崧继位,设立的江北四镇,全是北方退下来的兵马,身为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手中竟然连一支嫡系部队都没有。
以至于江北四镇崩溃之后,史可法率领一支乌合之众,临时拼凑的队伍镇守扬州,最终导致兵败身亡。
如果这个时候,朝廷能够在南直隶,浙江招募一支军队,即便明亡之后,清军南下,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侯爷,高杰叛军南下,卑职以为这对于您来说,并非是什么坏事?”
徐作霖忍不住开口说道。
“此话怎讲?”韩烈眉头一挑,看向徐作霖。
“江南富庶,天下财富,有五成出自江南,若趁此机会,侯爷率军南下,占据江淮之地,掌控南京,大业可成矣。”
徐作霖则多次参加科举,然而却连连落第,这让他认为都是朝廷腐败导致。
一个腐败的朝廷,显然是不值得效忠,尤其是如今天下烽烟四起,内有李自成称王,外有建奴建国辽东。
大明这是有亡国之兆,韩烈如今手握大军,文武双全,若能够举起大旗,必可成就大业。
说起来徐作霖与李岩,算是同乡,二人经历也颇为相同。
只是李岩选择了投靠义军,徐作霖则是叛军攻打归德府期间,协助守城而死。
但是二人都有匡扶天下之志。
一天之内,听到二人劝他自立,这让韩烈也不由苦笑不已。
难道反贼竟是我自己吗?
“侯爷,卑职认为徐参军说的有理,高杰叛军南下,我军可以趁此进入江淮,即便不能名正言顺控制应天府。”
“但是掌控凤阳府,庐州府,淮安府,扬州府,掌控两淮之地,坐等天下大变,一举拿下南京,问鼎天下。”
贾开宗也是双目冒光,他们这些落第秀才,人人自比管仲,卧龙,皆认为只要辅佐明主,就可以名垂千古。
“今日之言,本候自当没有听见。”
韩烈目光凌厉的扫了二人一眼,沉声说道:“陛下对本候有知遇之恩,我韩烈岂能为了一己之私,做出背叛皇帝,枉顾天下百姓生死的事情呢?”
“我要是怎么做了,与那高杰之流,又有什么区别?”
“只要陛下在朝一日,我韩烈绝不会背叛大明,你们休要再说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否则休怪本候不念恩情。”
见韩烈态度坚决,完全不为所动。
贾开宗与徐作霖二人对视一眼,彼此眼神交流之下,连忙拱手应道。
“侯爷教训的是,卑职等不敢。”
虽然口中说着不干,可实际上二人,心中却并没有这么想,反而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刚才李岩将军劝说本候,过完新年再出兵,然将士们在曹县,过一个喜庆的新年,二位以为如何?”
韩烈虽然刚才同意了李岩的提议,但之后听了李岩的篡逆之词。
现在又听到徐作霖,贾开宗的说辞,他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李岩说的冠冕堂皇,咋听确实有道理,可联系他后面篡逆想法,韩烈意识到李岩反对现在出兵的原因。
分明是为了拖延时间,让高杰,卜从善在江淮制造更大的混乱。
从而给他找到出兵江淮的借口,目的还是为了所谓的大业。
韩烈虽然有野心,但他却没有想过,自己要皇帝。
而且这个时候,他的个人威望,以及实力,身份地位,绝对没有资格去觊觎皇帝宝座。
一旦暴露这个想法,必然会导致天下人的讨伐。
尤其是崇祯皇帝还在世的时候,谋反绝对是大忌。
这样的大事,只能一步步来,绝对不能如司马昭一般,闹得天下人尽知。
“李将军的提议是对的,新春佳节,妄动兵戈,颇为不吉。”
徐作霖立马附和道。
因为他刚才与李之芳交谈时,已经获悉高杰,卜从善的叛军,已经南下的消息。
这个时候,养寇自重,按兵不动,让贼寇在江淮把水搅浑,这对于刚才他们的谋划,可谓是百利无一害。
贾开宗在徐作霖开口之时,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侯爷,您是山东提督,可不是南直隶巡抚,而且朝廷在凤阳设有总督,淮安设有漕运总督。”
“您是没有权利进入江淮的,否则那就是谋反。”
贾开宗一本正经的说辞,直接把韩烈堵了个哑口无言。
很明显贾开宗的潜台词是在说,你不是忠心嘛。
既然要做忠臣,那你就得服从朝廷规矩,你是山东提督,可以管山东的军务,可没有权利管凤阳,漕运衙门的事情。
“你,你们这是要逼我吗?”气急而笑的韩烈,一脸不快的说道。
“好,老子不管江淮,老子平了归德府的贼寇,这总是我的权利吧。”
说罢,韩烈立即扬声吼道。
“邺园,传我军令,命令忠武军,忠勇军,中军各营集合,兵发睢阳,老子要带弟兄们在睢阳城过大年。”
门外守卫的李之芳,陈长林听到韩烈的喊声,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人连忙推门而入,一脸迟疑的陈长林,拱手回道。
“侯爷,各军已经解散,您刚才不是下令,各军在曹县过年,年后在发兵吗?”
李之芳见韩烈一脸怒色,看了眼站在一旁低着头的贾开宗和徐作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他还是作揖拜道:“侯爷,朝令夕改,对您的威望怕是有影响啊。”
“邺园,你去告诉李岩,本候要回鱼台过年,军中事务,全部交给他处置,如有不听号令者,可先斩后奏。”
韩烈沉吟之下,对李之芳吩咐了一句,看了眼徐作霖和贾开宗一眼,你们留下来协助李岩。
“长林,集合亲卫营,随我回鱼台。”
说罢,韩烈颇有些气恼,拂袖走出了中军大帐。
“二位,侯爷这是?”见到韩烈一脸不快的离开了,李之芳好奇的问道。
“侯爷家眷在鱼台,他这是想家了,咱们做属下的,做好份内之事,岂能过问侯爷家事?”
徐作霖见韩烈屈服,一脸高兴的笑了起来。
贾开宗也颔首笑道:“听闻李岩将军文武双全,还是你我同乡,咱们早该去拜会,此番正好好好处处。”
“贾兄所言甚是。”徐作霖欣然笑道,也不管李之芳,便朝着李岩的营地而去。
“还未见侯爷如此生气过啊。”李之芳百思不得其解,却根本猜不透其中奥妙。.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6093/311843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6093/311843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