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江淮重镇淮安府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欢乐颂 二爷出狱 快穿:角色扮演后成了白月光 逆天废材:大小姐她超双标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帝势滔天 十连冠的我,开局刷满属性! 龙族之从挖卡塞尔墙角开始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神豪:我身家千亿,你三千月薪和我说般配?
淮安府漕运总督衙门所在之地。
也是两淮盐运,漕运枢纽之地。
在淮安府,不单单有漕运总督衙门,还有护漕总兵衙门,还有督两淮盐务衙门。
漕运总督一般加右副都御史,品阶为正二品。
护漕总兵为武官正二品,两淮盐务巡盐御史,本为七品小吏,后加授佥都御史,位列从三品,成为名副其实,手握实权,财权的要员。
论起权利和财富,即便是漕运总督,都不如两淮盐务御史。
孙平是韩烈帐下亲卫营的总旗,也是韩烈在鱼台期间,挑选的精干猛士。
携带韩烈的书信,孙平一路飞马,来到淮安府。
适逢年关将近,淮安城内,车流马龙,络绎不绝,牵着马匹入城的孙平,好不容易来到总督府,投上韩烈的拜帖。
“我家老爷今日开始休暮,与友人出去游玩,可能要三五日才能返回,客人请过些时日再来吧。”
总督府的门官,见孙平手中的拜帖,写的是长平侯府的牌头,倒也没敢怠慢。
“那请问总督大人,去了何处游玩?”孙平态度谦和的询问了一句。
“小人不过是一个门官,岂能知道老爷的去处?”
听到对方的回答,孙平无奈,只得作罢,来到护漕总兵衙门求见。
结果来到护漕总兵衙门门前,却见衙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足有数十辆马车,马车上的人员,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而且车上都装有行李箱,很显然这帮人,都是来给总兵刘良佐送礼的。
当孙平投来拜帖之时,那门子看了眼拜帖,又看了眼风尘仆仆,牵着一匹马的孙平,眉眼一挑,倨傲的说道。
“你一个卑贱的下人,拿着主人的拜帖,就要见我家总兵大人?”
“你也不看看,今日要拜见我家总兵大人的贵客,都已经排到街口了吗?”
相比起总督府的门官,刘良佐这个总兵衙门的门官,架子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还请这位兄台通禀一声,长平侯有重要军报,向刘总兵传达,我需要面见刘总兵。”
孙平虽然心下恼怒,还是耐心的解释道。
“长平侯?不知是朝中那位贵人啊?”听到长平侯的头衔,那门官迟疑的看着孙平,态度似乎一下子平缓了下来。
“我家侯爷是山东提督,封爵长平侯,还请兄台通传一声刘总兵。”
在孙平的再次解释下,那门官倒也有一些眼色,得知韩烈是侯爷,还是山东提督,只得撂下一句你等着,便匆匆返回了门内。
门官拿着孙平的拜帖,来到大厅之时,刘良佐正在接见两淮的一个大盐商。
二人正商讨着,来年漕运的线路和分成问题呢。
刘良佐身为护漕总兵,手中有两万护漕兵丁,掌管着从吴淞口到济州这一段的水上航运安全。
除了有兵权外,刘良佐手中的护漕兵,还有大小数千条船,以及缉捕水贼,查验商船的权利。
也就是说刘良佐,现在就是两淮盐商的守护神,只要他一声令下,那些盐商一船盐都运不出去。
刘良佐人称花马刘,因为他骑得的是一匹花马,实际上背后还有隐喻,那就是这家伙贪财好色。
说话办事就像个混混,故而他这个花马刘的诨号,实际都是世人对他的讽刺。
“不见,让他去找路总督,这事不归我们总兵衙门管。”
听完门官的汇报,刘良佐大手一挥,不耐烦的说道。
什么长平侯,他管的了他这个护漕总兵吗?
得到指示的门官,趾高气扬的对孙平说道。
“总兵大人说了,军务找路总督去,他一切听总督大人的。”
“你们会后悔的。”孙平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毕竟这淮安府他人生地不熟,只是想到没有完成韩烈的嘱托,让他有些颇为惭愧。
无奈之下的孙平,只得在总督府外,不远的街角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
结果这一等,就等了五天,才等到漕运总督路振飞回府的消息。
不敢片刻耽误,孙平便急匆匆拿着拜帖,来到总督府求见。
路振飞,字见白,北直隶曲周人。
大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及第,这个人直言敢谏,不畏权贵,务实精诚闻名于世。
天启年间,阉党横行,天下官吏争相攀附谄媚魏忠贤,他却毫不畏惧,连连上书弹劾,还依法依规大肆惩罚了一群攀附魏忠贤的党羽。
崇祯四年他升任监察御史,直接弹劾内阁大学士周延儒,说他沽名钓誉,不务正事。
路振飞向来不结党,不贪污,凡是担任的官职,都是恪尽职守。
他是去年年底,接任史可法出任的漕运总督,这一年来他在任上,虽然兢兢业业。
但是他一个河北人,来到江南这片土地任职,因为为人正直,不畏强权,从而遭到本土派官吏的一直排挤。
身为漕运总督,因为刘良佐被本土派的官吏,盐商所拉拢,他这个总督,几乎被架空了权利,几乎成为了摆设。
对此,路振飞虽然烦闷,但他却并未就此畏手畏脚。
前几天他出游,可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与江南复社的几位名士,进行了一番密会。
这些人当中,有赋闲在家的陈子龙,有罢官的杨廷麟,还有在野的归庄,王略,万寿祺,以及顾炎武。
陈子龙是进士出身,他的老师是文坛领袖黄道周,陈子龙本人也担任过多地知县等官职。
杨廷麟是江西人,崇祯四年二甲进士,初授官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兵部主事,崇祯十年调任督师卢象升帐下,出任赞画军务。
卢象升战死后,杨廷麟被罢官,一直在江南地区活动,结交名士,看似不问时事。
实际上他与陈子龙,顾炎武等人,却始终心怀国事,希望能够为国效力。
尤其是李自成攻占长安,肆虐陕西以来,这些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士,就一直在四方奔走,希望朝廷能够重视。
任用贤能方正之士,来挽救目前的颓势。
路振飞素来在朝野有名望,担任漕运总督以来,深受史可法的推崇,故而江南这些年轻的爱国士人,争相与路振飞往来。
路振飞在淮安被本土的官僚架空,他要破局,也唯有依靠江南的士族。
他征募的主薄黄毓祺,虽然未在朝廷担任过官职。
但他年轻的时候,却与周延儒一起读过书,作为同窗好友,二人曾一同谈论国事,不聊一日周延儒说若他当权,必当聚万民之财,为朝廷敛财。
气的黄毓祺拿起桌上的砚台,砸向周延儒骂道:“恨不得杀了你这个误国殃民之贼。”
黄毓祺一生未能考中进士,但却因为读书有成,才名显著,被朝野举为贡生进士,但他觉得羞愧,不肯接受朝廷授官。
明亡之后,他积极参与抗清,后被俘誓死不降,被建奴所杀。
其三子黄大湛、黄大淳、黄大洪争相要求替父授死,皆被建奴押回辽东,发配为八旗奴隶。
路振飞这些天来,一直在跟这些爱国之士合谋,准备夺回漕运大权,弹劾刘良佐与盐商贪污之事。
从而掌握护漕兵,以此来稳定漕运,盐运赋税。
要知道今年的盐税,比之去年,又少了四成,全年税赋仅有二百万两白银。
而路振飞与盐务衙门的巡盐御史王昌时对账时,推算出来的盐税,一年至少有四百万两。
也就是说这些税银,都被人贪墨了。
能够贪污几百万两银子,显然不是几个官吏能够做到的。
而是上下一帮人共同出手。
总督衙门中院路振飞的书房内,路振飞左右坐的二人,分别是主薄黄毓祺,幕僚归庄。
“制台大人,两淮的盐务,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怕是奈何不了那些蛀虫了。”
看着手中淮安府的四大盐商资料,黄毓祺颇有些泄气。
“水师提督诚意伯刘孔昭,南京京营提督忻城伯赵之龙,南京留守魏国公徐允爵,保国公张国弼,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
路振飞看着手中的这份盐商背后的名单,也有些泄气。
这份名单,是陈子龙和杨廷麟等人,经过秘密查访,提供给他的。
江淮地区有四大盐商,他们在淮安,扬州,南京,苏州都有盐帮商会。
这些盐商,在江南地区,几乎可决断巡抚以下官吏的任命,甚至是生死。
而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量,就是他们背后站着,整个江南地区的勋贵集团,当然还有官僚集团。
“制台大人,这盐商肯定是查不下去了,一旦查封这些盐商,他们后面的势力,势必闹腾起来。”
“到时候整个漕运必然大乱,您身为总督,首当其冲,朝廷只会先拿你问罪。”
“与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您不如继续委以虚蛇,一步步把手中权力收回来,弥补朝廷的损失。”
黄毓祺见路振飞和归庄都没有开口,犹豫了一下的他,还是劝说了句。
就在路振飞刚要开口之际,门官在门外敲门汇报道。
“制台大人,门外有一人,自称长平侯帐下总旗,说是有军情需要向你通传。”
“把人请到前院客厅。”路振飞愣了愣神,起身对二人说道。
“你们随我前去听听看,这长平侯有何军情。”
起身的黄毓祺和归庄,跟着走出房间之时,归庄边走边说道。
“长平侯是山东镇提督,他派人来传达军情,看来是漕运上发生了事情。”.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6093/311843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6093/311843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