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封候拜将,韩烈挂帅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原神]我真的没想当反派 开局古代:带着家人在天灾中躺赢 开局即是域主,攻略游戏世界 全民:这牧师肌肉虬扎,强的离谱 重生58:有系统谁还娶俏寡妇 被绿后,获得十倍返现系统 九玄之王 都和离了,苦情主母谁爱当谁当 圣道皇途 门内囚徒
“韩烈他拒绝领旨?”
当传旨的太监,把韩烈拒收圣旨的意思,带回南都时,满朝顿时哗然。
内阁衙门大厅上,首辅王铎惊讶的看着高弘图。
眼下朝堂之上,虽然王铎是首辅,但高弘图却成为众人之首。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但在内阁之中,占有多个盟友,在朝堂之上,整个东林集团,江南士族集团,都是他的支持者。
这也是马士英,也不会轻易与他正面冲突。
“高阁老,此事怎么办?”
“眼下朝中无人挂帅,建奴一旦突破徐州,淮安,扬州一马平川,南都危如累卵啊。”
王铎难掩恐慌的说道。
“他这是坐地起价,显然是对朝廷的封赏不满。”
高弘图一眼就看穿了韩烈的心思,心中不满的他,沉声道。
“那就上奏陛下,赐还长平候爵位,加授左都督,提督山东,河南,河北三镇军务总兵官。”
马士英坐在下首,却是暗自说道。
“看来这天下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高弘图为国谋划,定然是要与韩烈起冲突。”
“这个时候,我若是让出手中利益,拉拢韩烈支持我的话,首辅一职必然是我的。”
想到这里的马士英,散朝之后,立即派出自己儿子马銮,一番嘱咐之后,让他带着自己的密信,赶往了徐州。
马銮比传旨的太监,早一天抵达徐州。
但他还是没有见到韩烈,因为韩烈对外宣传,感染了风寒天花,不便见客。
依旧是贾开宗接见了马銮。
现在马銮可不是白丁,而是锦衣卫指挥同知,位列武官正三品。
“我家主公身体抱恙,不便见客,马阁老的好意,我会转告我家主公。”
“马将军先在驿馆住下,静候佳音。”
贾开宗了解了马銮的来意,也不由有些心动,遂客气的安排他住了下来。
随后,他便来到茱萸山,向韩烈汇报了马銮的来意。
“主公,马士英想要把持朝政,出任内阁首辅,此人野心不小,倒是值得利用。”
“此话怎讲?”韩烈放下手中的密信,颇有兴趣的问道。
“朝堂之争,本无对错,无非是利益权势之争。”
“高弘图,姜曰广,史可法这些人,也并非都是出自公心,他们固然忠于朝廷,但又何尝不是为了身份地位,以及身前身后之名。”
“当初主公封官挂印离开,他们这些人既没有挽留,也没有上奏陛下不许,就足以说明他们内心之中,并不认可主公。”
“甚至他们还在提防主公,现在建奴入侵,他们需要主公带兵出征,却依旧不舍得放下大权。”
“还不是认为主公不足信任,要不然何至于先给个左都督,提督试探。”
“如今赐还爵位,区区长平侯爵位,主公难道稀罕?”
贾开宗一脸不屑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相反,马士英这个人吧,权利熏心,贪婪无度,做人做事没有下限,与他合作,我们就会获得更多利益。”
“甚至可以助涨他的气焰,让他打压高弘图,姜曰广这些人。”
“要让朝堂这些人知道,我们虽然不在朝堂,却能够左右朝堂局势。”
“只要我们支持谁,谁就可以执掌朝政。”
“眼下跟马士英合作,我们可以取得山东,漕运,凤阳三地军政大权,安排任命属于我们的署官人员。”
“这是主公成就大业的根基,还望主公考虑。”
“贾兄所言甚是,你可以答复他,我需要总督山东,漕运,凤阳三镇的大权,这事他要是能够办到。”
“我会全力支持他,出任内阁首辅一职。”
韩烈现在想要的,其实不是军权,而是执政权。
因为他是武将,大明重文抑武,武将镇守边关,始终没有执政权,最高职务就是左都督,其次是提督,总兵职权。
若是他能够取得总督三镇的大权,那就从武将的身份,转变成为文官。
如此一来,他就真正成为列土封疆的一方藩镇。
唐朝的节度使,为什么会成为藩镇,就是因为他们手中不但有兵权,还有执政权利。
自五代十国,宋明以来,各朝吸取了唐朝的教训,以文官压制武将,彻底把武人按在了泥潭之中。
韩烈是武举人出身,一个武人想要获得执政权,这显然是要打破底线的事情。
这要是搁在崇祯再世时,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但如今大明本质上已经灭亡,南京建立的朝堂,实际上只能称之为南明小朝廷。
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节,打破武人的桎梏,让武人执掌权柄,提高武人的身份待遇,才能激励武将的进取之心。
光靠文人的那张嘴,显然是不可能打败李自成,消灭建奴势力。
有了决议的韩烈,再次拒绝了第二次征辟的旨意。
“怎么办?韩烈要是坚决不出山,大局势必危险。”
南都内阁衙门内,随着韩烈再次拒诏,高弘图等人心中已然明白,韩烈这是在待价而沽。
也是在效仿古人养望,塑造自己的清名。
“还能怎么办?继续请陛下下诏吧。”
姜曰广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沉声回了王铎一句。
“可不是嘛,现在京城之中,已经开始传唱起了"天下苍生望韩烈"的歌谣。”
“大有韩烈不出,天下危亡在即之感。”
高弘图也是面露讥讽的说道。
“好一个以退为进,韩庆之当初离京之时,只怕就已经算到了今天这一步。”
倪元璐面色严肃的说道。
“这一次诏书再传,若不能满足他的心愿,他必然还是不会出山。”
“而且他一定会放弃徐州,退往东海,让建奴南下。”
“三辞三让,以绝天下之谤。好个韩庆之,这政治手腕,堪比老狐狸啊。”
倪元璐这话一出,在座的几个大学士,哪里还会不明白,敢情这一切,不过是人家玩的手段。
他们这帮人高居庙堂,自以为得计,结果只是手中算计的棋子罢了。
“诸位阁老,国家兴亡之际,当以国祚为重,既然韩庆之有力挽狂澜的手段,为何不能打破祖制,请韩庆之出山呢?”
东阁大学士,礼部左侍郎何瑞征在马士英的示意下,沉声而起。
“请命赐还韩烈长平侯爵位,敕封太傅,总督山东,漕运,凤阳三镇等处地方,赞理军务,节制各镇兵马,兼理粮饷,河道,屯田事务。”
“拜征虏大将军,提督节制山东,河南,河北,江淮各镇军事。”
何瑞征这话一出,高弘图脸色一变,刚要反驳的他,却兼马士英站了起来。
“王首辅,下官以为何阁老提议有理,当此危难之际,理应打破祖制,而不是墨守成规。”
“如今的大明,与昔日的东晋局面,何其相似啊。”
“淝水之战前,东晋朝廷上下,若不是大胆启用谢安主持军务,岂能打败前秦大帝苻坚的百万大军?”
“又怎么可能延续东晋的百年国祚?”
马士英以东晋相比如今大明局面,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向来没有主见的王铎,迟疑的看了眼倪元璐和高弘图几人。
“国事为重,我同意。”倪元璐是个务实的人,对于韩烈他的感官一直不错。
他也讨厌内斗,虽然他是东林一派的人,但他从来不为私人谋利,也不为派系谋私,这也是东林官吏数以千计。
唯独他一人在朝堂之上,能够屹立不倒的原因。
因为一个人的公心,天下人有目共睹。
反之,钱谦益这样沽名钓誉之人,虽然名望大,可世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史阁老,你以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身份,亲自去传旨,代表皇帝去徐州督师吧。”
高弘图见倪元璐发话了,就知道这事他在反对也没用。
原因很简单,内阁七大阁臣,王铎是首辅,倪元璐是次辅,马士英,何瑞征,高弘图,姜曰广,史可法为群辅,相当于副宰相。
就这样来回拉扯了十天,玩了一套三辞三让把戏的韩烈,于十月二十五日,在徐州知府衙门大堂之上。
接受了史可法亲自宣读的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有贤臣社稷安,朕闻韩爱卿,讳名烈,有安邦定国之才,特赐爵长平侯。”
“敕封太傅,总督山东,漕运,凤阳三镇一切地方事物,拜征虏大将军,提督节制江北各镇军务。”
“承蒙陛下恩爱,微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皇恩。”
焚香沐浴过后的韩烈,身穿一袭布衣白袍,跪地双手接过御赐的飞鱼蟒服,以及官袍,印绶,绶带等物品。
郑重的向南叩首谢恩领旨。
“太傅,免礼起来吧。”史可法上前扶起韩烈,正色的说道。
“军情紧急,下官奉命前来督师,不知太傅可否详细说说情况?”
史可法除了带来了这封诏书外,还有一封他本人的诏书。
他以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的身份,坐镇徐州监军,并手握御赐的尚方宝剑,有便宜行事的大权。
虽然论品阶,他比获得正一品太傅,超品的长平侯爵位韩烈低一等,可论起实权,手握尚方宝剑,大学士头衔的他。
实际权力却要比韩烈高一头。
对于这点,韩烈倒是毫不介意。
相比起来老狐狸高弘图和姜曰广来说,史可法实际就是一个迂腐的老实人。
时年已经四十岁出头的史可法,至今没有儿子。
这可是他的一块心病,历史上他收了一名叫史德威的将领为义子。
但作为儒家文官出身的他,对于门第传承却是看得很重。
对于史可法这样的"老实人",韩烈有的是办法对付他。
“史阁老请上座,容本官好好为你解惑。”韩烈早在半个月前,就做好了防御部署。
这会前线战事已经打响,可以说局势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6093/311844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6093/311844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