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扬帆,起航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游戏入侵:我能拾取游戏道具 王妃暴戾乖张,王爷抗尸销赃 宋吹 满级绿茶绑定真话系统后火爆全网 到荒星投奔哥哥,意外遇到娃他爸 狂兽战神司空靖苏月汐 奔向世界之巅[短道速滑] 乔秘书离职结婚,陆总醋疯了 我!小江誓死守护少爷的绝美爱情 降落在清初

“知识,从来不会吝啬自己被世人所接受。它就像一座无尽的宝库,敞开着大门,欢迎每一个渴望求知的人前来探索。越多的人学习知识,这座宝库就越发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以往,岭南只有少数人可以学习知识,了解知识,但从今日起,知识宝库正式迎来咱们岭南大众学子的加入。” “在这里,本王为诸位学子吟诗一首,这首诗是一首劝学诗,意思很简单,相信在场所有人都能听懂。” 杨斐说完,缓缓放下手中铁筒喇叭,以本身气力吟诵起这首千古名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清凉的嗓音远远传递开,钻入在场所有人的耳中。 此诗一出,全场皆惊! 诚如杨斐所言,这首诗言简意赅,即便从未读过书之人,都能大致听懂其中的意思。 书中的良田、粟、黄金屋、车马、娶妻、颜如玉等字词浅显易懂,但正是这般浅显易懂的字词,却组成了这首绝妙的劝学诗。 这首诗用词并不华丽,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度与哲理! 尤其是台下诸多老师。 他们此前考教师资格之际,便有一题需要做劝学诗。 虽然他们都做了一首劝学诗,得以通过教师资格考核,但他们所做的劝学诗与王爷这一首相比,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之辉的对比。 一者只能照亮咫尺之间。 一者囊括寰宇,浩瀚天地。 “这才是劝学诗,真正的劝学诗!” “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未听过一首如此意简言赅的劝学诗,只是听王爷吟诵,便让令我心潮澎湃,恨昔日自己读书不用功。” “王爷之才,风华绝代。” ...... 在场众多老师都露出惊叹与震撼的神情。 王爷之才他们早已知晓。 随手一诗,便是千古名篇。 可当这首劝学诗出现时,他们依旧为之震撼,惊叹不止。 能将劝学诗做到这般份上,可以说王爷几乎断绝了后继者写劝学诗之路,他们即便绞尽脑汁,抓破头皮都想不出世间还有什么劝学诗能超过这一首。 绝! 太绝了! 啪啪啪啪啪~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久久不息。 “王爷真乃当世谪仙。” 杨斐见到这首劝学诗引起如此轰动效果,不禁暗暗点头。 他就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推崇备至的口吻,享受无数人对自己的敬仰,这会令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也会激发起内心潜藏的斗志与雄心。 杨斐伸出双手,当着众人之面虚按。 顿时,热烈的掌声戛然而止,所有百姓全都安静下来。 杨斐满意无比,再度拿起铁筒喇叭,说道:“古语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 “本王在此祝福各位学子能够学有所成,成为我大隋之栋梁。” 台下众多学生齐声呼应:“我等必不会辜负王爷厚望。” 青春洋溢的声音如诗如歌,在岭南大地上奏响,也预示着杨斐制定的百年大计在这一刻,正式扬帆起航。 “本王宣布,南海书院开学典礼。” “正式结束!” 杨斐话音刚落,全场爆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如潮水般涌出。 …… 祭酒办公室内。 杨斐与薛明、萧景二人正等待着招生结果。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 三人相视一笑,知晓结果出来了。 “进。” 杨斐朝着门外喊道。 嘎吱... 房门推开,齐良的身影出现。 此刻的齐良脸上满是激动神色,他一进门便兴奋的说道:“王爷、郡守、先生,此番南海书院招生共计五百三十七名。” “南海书院招生,大获成功!” 薛明闻言,拍手赞叹:“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局,四年之后,我岭南将会多出五百三十七名年轻有为的读书人。” 五百三十七名学生,对于后世而言算不得什么,那时候随便一个年级都有三四百号人。 但这是古代。 大一些的书院,顶多也就是百来号人,似南海城的几座私塾,加起来才一百来号人。 由此,足以见得南海书院的招生有多么成功。 四年以后,这群学生顶多也就是二十不到的年龄,正是风华正茂,热血激情的时候。 并且,这些学生都是穷苦百姓出身,更懂得体恤百姓之苦,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急,让他们执政,必能为岭南官场带来不一样的一股改变。 萧景也拍手叫好:“有南海书院,还有王爷即将投标的岭南白纸,不出十年,整个岭南都将彻底迎来新生。” 杨斐则提醒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岭南的路还有很长,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小成功而沾沾自喜,明年书院将不再减免学费,真正的考验也会在那时候。” 虽然杨斐也想实施义务教育,但岭南太大了,需要花的钱也多,想要实现长期免费的义务教育,暂时还做不到。 田税已经几乎可有可无的情况下,杨斐不能再给薛明上压力,书院必须做到自给自足。 “是,王爷。” 众人心神一凛。 笃笃笃~ 这时,门外又传来敲门声,与此同时还有洪复与杨、孟、高三位家主的声音响起:“草民求见王爷。” 杨斐示意三人各自坐好,才对着外面说道:“进来。” 几人鱼贯而入,齐齐朝杨斐行礼。 “草民参见王爷。” 杨斐伸手示意:“几位免礼。” 杨钊率先开口道:“王爷,草民已经将玻璃制造工艺传授给洪大东家,并命人与洪大东家一同前往大兴城,辅佐他建设玻璃工坊。” 杨斐闻言,点了点头:“好。” 随后是孟雄,他行了一礼后,开始汇报几座工坊的状况以及财务情况。 自从岭南雪糖正式开售,几乎一两难求,只是由于产量受限,收益虽高,但尚不显著。 倒是水泥厂,由于南海城周边到处都在施工,效益不错,他们的三成股收益甚至超过了岭南雪糖。 最后是高飞的汇报。 他的汇报主要是岭南雪糖的销售情形以及各种营销策略的汇报。 洪复听得暗暗心惊。 这三家未来在整个岭南,只怕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6322/312582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6322/3125820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