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废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叶苒苒萧司琛 末日重生后空间在手天下我有 全民:我的领地全是女神! 七零:冷面军少被作精娇妻拿捏了 替身上位攻略 小异形进入无限游戏后[直播] 段凌天是哪本小说主角 仵作七姑娘 徐麟苏小七 穿越诸天从成为赛华佗开始

董卓入京时间虽然短,但这名声已经臭的不能再臭。 现在董卓对未央表现的越好,未央后面的名声只会更臭。 于天下而言,未央以布衣身份直升骠骑将军,这是何等恩情。 虽然后面被何皇后罢官,但在天下人看来,依旧皇恩似海。 可他居然这么干脆"投靠"董卓,天下百姓如何不恨他。 显然,这就是董卓想要的效果。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未央惶恐道:“相国言重,没有相国,央也被太后贬为平民,哪里又有今日富贵。” “相国于我,也有再造之恩!” 董卓拍着旁边的座位大笑道: “来,将军与老夫共乘!” “多谢相国抬爱,央却之不恭!” 未央上车,坐在董卓旁边。 对于未央的顺从,董卓很满意,拍着未央的肩膀大笑连连, “去温明园!” 温明园 董卓宴请公卿,谁敢不来。 此刻,公卿俱到,只等董卓前来。 “相国到!” 门口的西凉兵喊了一声,房内公卿立刻起身,齐齐站在两侧迎接。 董卓牵着未央的手,大步走入温明园。 百官看见董卓,刚要说话,又看见后脚进来的未央,皆惊讶不已。 他们之前只是听说未央投靠董卓,只是没亲眼看见。 如今亲眼看见,又见董卓还是拉着未央,二人举止如此亲密,看来未央真投效董卓。 一时间,公卿看向未央的眼中有愤恨、羡慕、思索... 可谓五味俱全。 “诸位,都坐!” 董卓走到主位,示意公卿坐下。 他又看向未央,“来,将军与老夫同席!” 未央能感受到公卿的目光还在他身上,不过对于这些人,未央还真不在意。 这些公卿,天下安定之时,只会弄权欺民。 现在董卓专权,他们忽然又好像变了副面孔,搞得好像以前多为国为民一样。 他们恨的不是董卓,而是为什么专权的不是他们。 就好像他们看见未央跟董卓一同进来,也不全是愤怒,更多是羡慕,还有的在想怎么跟未央搭上关系。 当然,里面还是有不少清正廉洁之人,但占比很小。 对于这些人,未央自然不会在意。 众人跪坐,吕布、李儒立于董卓身侧。 未央坐下后,眼角瞟见公卿后面好像有人在对他招手。 抬头看去,正是昨天晚上才见过的富老板,还有其他玩家。 这些玩家,只有效忠董卓,才有资格参加这场会议。 董卓举杯道:“诸位公卿,老夫蒙天子圣恩,执掌朝堂。” “然老夫只是一介武夫,对于这朝中政事,还需诸位多多相助!” 公卿连忙举杯,“岂敢!岂敢!” 一杯饮下,董卓放下酒杯,厉声道:“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百官连忙放下酒杯,正襟危坐。 董卓道:“天子是万民之主,没有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主上懦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老夫欲废帝,立陈留王为帝,诸位公卿以为如何?” “这...” 百官战战兢兢,各自相望,身上冷汗直流,谁都没敢先开口。 这种事,同意了就是遗臭万年,反对就是死。 董卓见无人同意,顿时面生怒意,刚要说话。 忽听公卿中一人拍案而起,大怒道: “你是何人?也敢言废立之事,天子乃先帝嫡子,登基以来没有过失,为何要废立,你是想篡位吗?” 公卿见有人出头,齐齐向说话之人看去,此人乃并州刺史丁原。 不少公卿在桌子底下给丁原竖起大拇指,心中为丁原打气, “好样的!” “精神点!” “别丢份!” 没人同意也就罢了,居然还有人反对。 董卓怒视丁原,“顺我者生,逆我者死,吾儿奉先何在?” “奉先在此!” 未央身后一声怒喝,吕布手提方天画戟,冲向丁原。 丁原还未反应过来,已被吕布枭首。 吕布提着丁原首级,回到董卓身后,将方天画戟插在地上。 丁原双眼大睁,眼中满是惊骇,脖子处的血如水柱般又流了好一会才止住,他到底还是死在吕布手中。 宴席之中,袁绍本欲起身与丁原一同反对,但见丁原被杀,又乖乖坐了回去。 “哈哈哈!老夫要看看谁还敢反对!” 董卓大笑,笑声将公卿从震惊中拉了回来。 待公卿跪坐后,董卓道: “老夫行废立,乃为效仿古之伊尹、霍光,为天下立一明主,望公卿不要怀疑老夫用心。” 丁原刚反对,立刻被杀,公卿哪里还敢不同意,纷纷表示赞成。 废立之事既定,董卓请帝升嘉德殿,召集文武。 董卓拔剑在手,“天子暗弱,不足以安天下。今有策文一道,请公卿静听。” 一旁的李儒读策, “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 李儒读罢,收起策文,命左右扶刘辩下殿,脱去龙袍,降为弘农王,北面跪下,称臣听命。 朝中公卿见刘辩被如此对待,皆面露悲戚,但却无人敢出手制止。 忽然,公卿中一人冲向董卓,怒喝道:“奸贼董卓,也敢行废立大事,吾当以血溅之!” 董卓身旁吕布反应迅速,挡在董卓身前,抬脚将冲来之人踹开。 宫殿内的侍卫也跟着上前,将此人拿下。 公卿看去,乃尚书丁管。 丁管被吕布踹了一脚,口中鲜血直流。 董卓看向丁管,愤恨道:“以血溅老夫,好啊,将他拖出去,剁成肉泥,让烈日将他的血晒干!” “我看你还怎么以血溅老夫!!” 侍卫将丁管拖出大殿,丁管骂不绝口。 一个小插曲后,董卓请陈留王刘协登殿,群臣朝贺。 刘协登基后,特许董卓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废立之事完成,董卓刚出嘉德殿,侍中周毖、校尉伍琼禀告: 卢植、袁绍、袁术等人趁机逃出洛阳。 董卓问道:“袁绍去了那里?” 周毖道:“袁绍去往冀州,我观袁绍离去时神情愤怒。”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明公若想捉拿,恐怕会生出变故。” “以下官愚见,不如拜袁绍为一郡守,袁绍得官,必定不会再与明公作对。” 伍琼也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不如封他个郡守,以收其心。” “好,那就依你们二人所言!”董卓同意。 未央与富老板等一众玩家跟在后面,并未制止事情的发展。 他们都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董卓的封官,不仅没获得袁绍的感激,反而让袁绍趁机做大。 后面的联军讨董,不少诸侯都是因董卓封官,而获得实权,才能带兵讨董。 若没有董卓封赏,后面发展肯定会大不一样。 当然,以董卓和西凉兵的残暴,董卓势力灭亡是必然的。 之后,董卓以皇帝名义,命吕布提着丁原人头,将并州狼骑收入麾下。 参加完废立之事,未央回到府中。 “汉升!” 刚进府,未央便看见黄忠。 黄忠上前道:“吴匡等人已安全送到老虎寨!” “好!进去说话!” 自董卓行废立之事后,董卓便住在宫中,每人JY宫女,夜宿龙床。 一日,董卓领军出城射猎,行至阳城,当时村民正举行集会。 董卓名军士围住,除妇女外尽数杀尽,掠夺村民财物。 又将百姓人头悬在车下,回京后扬言杀贼大胜而归,于城外焚烧人头,将妇女财物分给部下。 越骑校尉伍孚见董卓残暴,愤恨不平,在衣服内藏断刀,伺机刺杀,可惜被吕布反杀。 自从之后,董卓去哪都将吕布带在身边,寸步不离。 “将军,门外有人求见将军!” 侍卫进来禀报。 “带进来!” 不多时,侍卫带进来一十八九岁的青年。 “你们出去吧!” 未央看向青年,“你是何人?有什么事见我?” 青年拱手道:“小人乃王司徒之侄王凌,奉王司徒之命求见将军。” 未央忽然想起,上次与王允见面时说了,后面会送去聘礼。 不过他后面被何太后免官,之后又被董卓启用,这聘礼之事完全给忘了。 想来,王允应该也不会为了这事派人来。 未央道:“什么事?” 王凌道:“家父寿诞,今夜于府内设宴,特命小人来请将军!” “好,回去告诉王司徒,我会去的。” “是,小人告辞!” 王凌离开后,未央命人叫来黄忠,命他出去买些礼品。 入夜,未央只身前去赴宴。 王允府内,歌舞升平,还未进入就能听见里面欢声笑语。 自董卓入京以来,京中人人自危,喘气都不敢大声,生怕引起董卓注意。 现在,这些人在王允府中开怀畅饮,一扫之前心中阴郁。 无他,董卓入京之后,虽滥杀无辜,但为了增加自己的声望,他对于像王允这样名声好的人还是非常敬重的。 前提是你要效忠。 所以就算出了事,也有王允罩着。 “父亲,骠骑将军来了!” 王凌跑到王允身边禀告。 王允道:“将他安置在偏房,我待会过去。” 没多久,王允起身道:“诸位见谅,老夫失陪一会。” “司徒自便!” 偏房 未央坐在地上,静静等待着,王凌在一旁站着。 许久,王允姗姗来迟。 王凌:“父亲!” 王允道:“为父与骠骑将军有事相商,彦云你先出去!” 王凌自彦云。 王凌出去后,关上房门,王允走到未央面前,整理下衣服恭敬道: “王允来迟,让骠骑将军久等,还请恕罪。” 未央连忙起身,扶着王允道:“岳丈说的这是什么话,你我是一家人,哪里用得着这般客套。” 将王允扶到主位上坐下,未央道:“不知岳丈召小婿前来,有何要事?” 寿诞是假的,未央自然知道,他也大概能猜出王允要干什么。 王允正襟危坐,不紧不慢道: “骠骑将军现在是相国身边的红人,想请将军在相国面前替我美言几句,也好让我安度晚年。” 未央知晓王允在试探,他佯装大怒,抬脚将王允面前的桌子踢飞, “岳丈以为我是何人?真当我愿意服从那老贼。” 王允连忙起身,小声道:“将军小心隔墙有耳,这话若是被人传到相国耳中,与将军不利啊!” 未央冷漠道:“怕什么,大不了与老贼干一仗,胜负未可知。” 王允奇怪道:“将军如此痛恨相国,为何还要屈从于他?” 未央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坐下道:“若不是吕布勇猛,我没有必胜把握,当日在城门口我便杀了老贼,为天下除害!” “我不过假意屈从,实则想趁吕布不在,诛杀董卓。” “可惜,一直未找到机会。” 王允这才彻底相信未央,一声长叹道: “实不相瞒,今日并非老夫寿诞!” 说着,王允从袖袍中取出一封信,“将军,请看看这个。” 未央接过信,看了一遍。 信是袁绍寄来的,言他在渤海操练士卒,欲诛杀董卓,邀王允趁机图之。 看完信,未央冷笑数声。 王允问道:“将军为何冷笑?” 未央道:“这袁绍坐镇在外,却让岳丈在城内动手。” “他自己倒是安稳,可将我等置于危险之中,真是做的一手好买卖。” “说的好!” 房门忽然被推开,一瘦小身影走了进来。 看见来人,未央猛然起身惊呼,“不好,秘密已泄,绝不能让他活着离开。” 王允连忙道:“贤婿,孟德与你一样,都是假意屈从老贼。” 未央闻言,止住身形,看了看曹操,又看了看王允。 王允默然点头,未央朝曹操拱手道:“没想到孟德与我想到一处了。” 曹操拱手道:“我也是刚刚才知道,骠骑将军与我所想一致。” 未央坐下,“可惜啊,有吕布在,想要杀董贼难如登天。” 曹操在未央对面坐下,从袖口中抽出一柄短刀,刀上镶嵌着许多宝石, “我屈身侍卓,董卓对我已颇为信任,宫中大小事务,均与我商议。” “我因得以亲近董卓,出入宫中也颇为方便,我若趁机刺杀老贼,必定成功。” 说罢,曹操双手举刀跪地,正色道: “黄天、后土,汉臣骁骑校尉曹操,势杀奸贼董卓,上安朝廷社稷,下安天下黎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 未央拍案而起,同样跪地正色道: “汉臣骠骑将军未央,势杀奸贼董卓,如有二心,天人共戮!” 王允大喜,起身道:“二位能有此心,是天下之幸,社稷之幸,请二位受王允一拜!” 二人连忙上前扶着王允,三人相视,放声大笑。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6343/312626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6343/3126265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