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视频通古代:盘点十大亡国昏君 > 第89章 历史明君开始!竟然是大宋?

第89章 历史明君开始!竟然是大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成死对头的狗后我平定天下 大一统世界 超凡透视,寻宝成为亿万富翁 从日向走出来的格斗家 我能回到神秘时代 星河长明 末日生存守则 全能王妃火爆京城冷潇南 妖孽仙医 傲世潜龙

大秦。 嬴政望着天幕,嘴角勾起。 “王翦啊,这十大明君,可有朕在其中啊?” 王翦闻言,恭恭敬敬道:“陛下真是说笑了,您横扫六合一统八荒,创不世之功德,怎可能不在其中呢?” “甚至臣认为,陛下您应该位居榜首!” 一席话说完,嬴政只是淡淡点了点头。 无他,王翦说的都是实话,没有任何吹捧意味! 述说事实而已,嬴政如此一问,只是随口罢了。 不是他嬴政需要历史十大明君,而是这个榜单需要他嬴政! 大汉。 刘邦不由得有些紧张,转头问道。 “张良啊,你看这历史十大明君,可否有我的一席之地?” 张良一脸认真,连连点头。 “自是当然!” “陛下灭暴秦除霸王,怎可能不在榜上?”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缓缓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 “这重头戏终于要开始了!” “这历史十大明君,怎么也要给朕一个,卫青霍去病,你们俩说呢?” 卫青霍去病汗颜,就算他们俩身为武将不善言辞,也不至于现在扫兴。 “那是当然,光是陛下对匈奴的强硬态度,让汉朝百姓能免受匈奴侵扰,这十大明君的位置就有陛下您一位。” 刘彻闻言,纵声大笑。 大唐。 李世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下自己的心情。 “这十大明君,终究是要来了。” 大宋。 “唉。” 赵匡胤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从天幕之上的弹幕聊天感觉,后世对他这位大宋的开国皇帝风评并不是很好。 “不过!” 他双眼重新恢复高光,神情肃然。 “我赵匡胤一生虽然算不得坦荡,但对于百姓和文人,无愧于心!” 大明。 朱元璋轻轻握住了马皇后的手,眉头微微蹙起。 “历史十大明君,咱恐怕是不在上面了。” “后世的文人绝对会把咱给说成一代暴君的。” 说到这,朱元璋语气中的淡淡失落瞬间消失不见。 “不过,就算如此,咱也问心无愧!” “别以为咱是那要名声的皇帝,咱只要这天下官员清廉对百姓好,这就足够了。” “至于这十大明君……” 马皇后眼角含笑,打趣道:“那就不要了,咱不稀罕。” 朱元璋抿了抿嘴,到底还是没憋住,嘿嘿笑道:“那要是仙人硬给,咱也能接受。”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轻叹出一口气,只感觉无力。 他得位不正是事实,就算再怎么掩盖也同样是事实。 这历史十大明君,怕是无望了。 一旁的朱高炽看了一眼朱棣,当即明白自己这父皇心中在担忧些什么。 他思索片刻,就缓缓宽慰道:“父皇何必担心,想那唐太宗李世民犯下世人所不齿的大罪,但之后的治理中却让百姓们交口称赞。” “虽然那些往事确实会对排名有所影响,但儿臣觉得,仙人评判的标准,绝不是因为谁圣贤谁就是明君。” “而是谁对百姓好,对后世子孙好,谁才是明君。” 朱棣意味深长的看了大儿子朱高炽一眼,突然笑道:“对百姓好?” “老大,你若是当上了皇帝,对百姓绝对好。” 朱高炽闻言一愣,随后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天幕之上恢弘的声音缓缓响起。 【历史十大昏君盘点完毕。】 【来不及为十大昏君留念,即将来到天榜上的,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历史十大明君!】 李世民;Oh!!!!! 朱元璋:Oh!!!!! 赵匡胤:Oh!!!!! 【事不宜迟,现在就公布历史十大明君,第十位。】 【他来自,大宋!】 “大宋?!” 赵匡胤听到后,几乎要蹦起来,眼神中满是激动。 “难道是朕,是朕吧,绝对是朕吧!” “没想到朕还能上榜!虽然位居第十,但这也能接受!” 一开始赵匡胤对自己的预期就放的很低,甚至都觉得自己不会上榜。 可现在,第十位明君竟然是大宋的君主! 不由得他不兴奋! 大明。 朱元璋则是微微皱起眉头,念叨着:“难道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吗?” “虽然他后世子孙确实是一个比一个差,而且他开国时期的污点多到几乎数不胜数。” “光是这兵变上位和杯酒释兵权,就是天大的污点。” “但要说赵匡胤位居历史十大明君第十位,我倒是觉得低了。” 一旁的马皇后也是点点头。 “赵匡胤身为大宋的开国君主,其实治理能力是不差的。” “若不是突然暴毙,恐怕会做出一番大事业的。” “不过重八啊,这大宋除了赵匡胤称得上是一代明君,还有一位,虽然名声不显,但对百姓是真的好。” “哦?” 朱元璋眉头一挑,问道:“是谁?” 马皇后神秘一笑,指着天幕道:“你接着看下去就知道了。” 天幕之上,声音还在继续。 【他,是大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却一生庸庸碌碌,没有什么雄才大略。】 【他推崇无为而治,面对百姓,甚至面对辽国也采取了仁义的政策。】 【也正因如此,在他死后,得到了仁字的谥号。】 【而这谥号,不仅是前朝未曾有皇帝使用的名号,也成为后世谥号的典范。】 【凡是皇帝死后的谥号是仁,那生前定然是一位爱护百姓的好皇帝。】 【元仁宗,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嘉庆。】 【这几位在生前无一不是宽厚节俭,国家基本安定。】 【而作为开创仁宗这个谥号的,这位大宋的皇帝,则更是如此。】 【他就是宋仁宗,赵祯!】 大宋。 “啊?” 赵匡胤张大了嘴巴,一脸复杂。 好消息,大宋有君主上了历史十大明君榜单。 坏消息,不是他这位大宋的开国皇帝,而是后世子孙。 “这……” 赵匡胤哭笑不得,平复了心情后重新望着天幕。 大明。 朱元璋看到这,恍然大悟。 “是啊,这宋仁宗确实可以称得上明君!” “这仁宗谥号在他使用后也成为了一代美称。”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指着天幕笑道:“老大,你看我说的对吧。” “你这性格就是中庸的很,若是指望着你成为什么千古一帝,像那汉武帝刘彻一样的中兴之主,那是扯淡。” “但对于王朝稳固,对百姓好,那你可谓是最佳人选!” 朱高炽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父皇这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是夸吧? 不过,只要对百姓好,什么谥号都无所谓。 他望着天幕,嘴角不自觉的勾起。 “当然,有个仁宗的谥号,更好了。” 天幕之上,开始逐渐显露出一幅画面。 月亮高悬,下面的街市却灯火通明,每个人仿佛都喝上了一口烈酒,走路摇摇晃晃的。 各路商家也是大开其门,招揽顾客。 好一幅安居乐业图! 画面逐渐变换,不知不觉间,这幅景象就被卷进了画轴之中。 一旁是随意摆放的笔墨诗文,文人雅士的气息跃然于纸上! 【宋仁宗赵祯,虽然名气不大。】 【但他手下的文臣却是数都数不过来。】 【鼎鼎大名的就有:苏家三人,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至于画家、手工、书法家等等大家人才更是形成了井喷。】 【可以说,宋仁宗期间的人才之盛,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与之相提并论】 【苏轼曾道:“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 【而这些人才,赵祯也没有选择雪藏这些人,而是让他们肆意挥洒自己的才学。】 【甚至为了发挥他们的才识,宋仁宗还采用了一项历史上的所有皇帝都不敢想的事情。】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6469/312978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6469/3129781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