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视频通古代:盘点十大亡国昏君 > 第115章 寒门子弟的敲门砖,番外篇隋炀帝!

第115章 寒门子弟的敲门砖,番外篇隋炀帝!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红妆令 成为巨星从一首东风破开始 洪荒:劝祖龙归隐,我被逐出龙族 掌心刺 我给予世界毁灭与新生 绑定聊天群后恶毒女配掀翻剧本! 穿越后,我苟成了王爷的心尖宠 混在霍格沃兹的日子 那些年我磨砺过的主角们 活埋大清朝

[所谓的科举制就是以考试的方式选取官员。] [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质量肯定要高于推荐和门第选出来的官员。] [科举制保障了选官的公平性,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地位。] [无数寒门子弟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能够翻身的机会。] [此举,是古往今来未有的!] 大秦。 嬴政微微倒吸一口凉气。 “好一个科举制啊,让寒门子弟有了机会,让世家大族不能轻易靠关系来上位。” “真是好手段啊!” 在大秦建立之初,嬴政也曾苦恼世家大族的问题。 当时他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世家大族一并迁到咸阳。 位于天子脚下,他们自然不敢造反。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但这个科举制确实是不一样,寒门子第一多,甚至可以瓦解世家大族!” 嬴政目光灼灼,沉声道。 大汉。 “让寒门子弟们翻身,真是好大的手笔!” 刘邦也是一脸赞赏。 他本来就是底层之人,自然明白寒门子弟生活的并不容易。 若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能够鲤鱼跃龙门。 相信他们绝对不会错过,一定争相竞考! 大唐。 “确实啊,科举制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虽然看隋文帝杨坚不顺眼,但李世民面对科举制,还是由衷的肯定。 这项制度绝对是可以绵延千年的政策。 甚至比三省六部制的功绩还要大! 大明。 朱元璋也是感慨万千。 “要没有科举制的话,多少寒门子弟就一辈子是寒门子弟了。” “那些当官的,就要一辈子骑在他们头上了!” 天幕之上,恢宏的声音继续响起。 [当然人无完人,隋文帝在后期的治理上,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 [例如禁止民间私修历史,这是禁锢思想。] [大奉佛教,耗费财力] [还有后期征讨高句丽失败。] [但这些严格来说都算是弊证,并不动摇国本。] [也就是说隋文帝,杨坚并不应该为隋朝的二世而亡负责。] [留给杨广的,称不上多好,但也绝不是一个烂摊子!] 大隋 听着天幕之上的话,隋文帝杨坚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 二世而亡?! 我大隋,也像大秦那样二世而亡的吗?! 这怎么可能?! 明明杨广是一副明君模样啊,比他哥哥杨勇要懂事的多,心中还有一颗仁义之心! 他怎么就成了亡国之君呢! 大秦。 “没想到在后世,也会有朝代二世而亡啊!” 此时此刻,嬴政的嘴角比ak还难压! 原本嬴政看着后世的朝代,国运一个比一个昌盛,时间一个比一个长。 这个心理,就别提多难受了。 自己好歹是第一位一统天下的君主,还是皇帝这个头衔的发明人。 但大秦却二世就亡了。 这件事放在谁的身上都不好受。 但如今他看到大隋也是二世而亡,心里一下子就平衡了不少。 “看来,也是像胡亥那样,凭一己之力把大好的局面葬送了吧。” 大汉。 刘邦有些唏嘘。 “上次大秦二世而亡,不知道死了多少百姓。” “大隋呢?” 刘邦突然想起,他在很久以前听说过的一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唐。 “隋炀帝杨广!他为什么不在昏君榜上!” 李世民咬着牙,狠狠道。 他对杨金顶多有点看不起,但对杨广却是打心眼里的愤恨。 光是修建那条大运河,就不知道死了多少百姓。 更别提三征高句丽,消耗了百万士兵! 更可耻的是,他竟然还失败了! 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足足百万士兵怎么连一个高句丽都打不下来!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说是去都没人信! 可偏偏却发生了! 着实离谱! 大明,洪武时期。 “要是咱在那个隋炀帝杨广的朝代,早特么反了!” 朱元璋恶狠狠的道。 天幕之上,恢宏的声音继续响起。 [番外篇,千古暴君,隋炀帝杨广!] [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众臣子开创的贞观之治。] [大臣李靖和房玄龄,更是文韬武略上的顶尖人才。] [其他臣子也是不遑多让。] [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很尴尬的身份。] [前朝余孽。] [隋唐一脉相承,那么为什么这些人在大隋没有做出一番功绩,反而在大唐,却是治世之能臣呢?] [自然是因为隋炀帝杨广。] [杨广在位期间,穷兵黩武,大搞运河,大修建筑,大搞土木。] [好像在他眼里什么都要大搞,搞得越大越好。] [生生把杨坚留下的好底子,全都败光!] 大隋。 杨广第一次睁大的眼睛,心惊胆战。 “怎么可能?朕怎么会是暴君?这是明君啊!” “自朕即位以来,勤勤恳恳,为了后世子孙,付出了多少!” 杨广感觉很委屈。 修大运河是造福后世百姓的天大的好事。 怎么在仙人嘴里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征讨高句丽也是如此,虽然失败了…… “朕可有钱啊!,朕的大隋全是钱啊!” “朕大隋开垦的荒土,可要远远超过前朝啊!” “朕的大水怎么可能就这么亡了呢!” 杨广死死的盯着天幕,咬牙切齿道。 而此时,天幕之上,仙人的声音给出了答案。 [据史料记载,大隋时期的土地有43.5亿亩!] [这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西汉平帝时期,只有8.24亿亩。] [明朝万历三十年,也不过11.62一亩。] [而隋炀帝杨广继位不过14年。] [土地就膨胀到了这个数目!] 此时此刻,观看视频的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给震惊到了 43.5亿亩啊,这太恐怖了! 重点是,哪来这么多人耕种啊! 难道这大隋的人都变异了吗?怀胎一个月就可以出来了?! 人口就算再膨胀,也不可能耕种得了这么多地啊! 大汉。 “43.5亿亩……” 刘邦张大了嘴巴。 他出身于市井当中,清楚土地的一亩是多大。 43.5亿亩,这是把半个大汉的疆土又变成耕地啊! 突然间,刘邦眉眼一挑。 “不对,这一定是谎报!” “就算他治理的再好,也不可能是这个恐怖的数字!” 天幕之上,声音响起。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6469/312978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6469/312978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