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霸术 > 第二百零三章 好累

第二百零三章 好累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用一把狙击枪杀穿玄幻世界 洪荒之贫道赵公明 快穿:渣女宿主翻车了 龙王令 惊悚游戏:我成了亡灵召唤师 本王想静静 全球灾变之末日雷霆 重生嫡女,长姐威武无双 追妻火葬场:陆总今天认错了吗 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

心累。 —— 穿着白袍的矮个老人邓彦,在和那位法家门徒聊过几句之后,就施施然的背手离去。 这是他看过的第三根盘龙通天柱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那就再看完全部四根再走吧。 再去看第四根通天柱的路上,邓彦又路过了刚刚那条青石桥,看着依旧吵闹的几人,他只是哂笑一声,就背着手走了过去。 邓彦看似走的很慢,但在偌大的龙门城,他只用了不到盏茶功夫,就已经来到了龙门城的正西方,第四根通天柱之前。 有些随意的摸了摸栩栩如生的石雕龙鳞,邓彦此行也算是圆满了。 叹息了一声,邓彦就决绝的走出了龙门城。 十四楼修士,在没有圣人的九州,几乎可以横着走,所以在邓彦朝着中央神宵州而去的时候,清虚州的两位镇守者长长的出了口气。 神宵州,清明福地。 清明福地已经有些破败了,这座排名靠前的福地,即使破败也比大多数福地要好的多。 这种破败也不是灵机的消逝,而是气运的流失,原本热热闹闹的福地,此刻人数竟然不过千。 邓彦回到清明福地的时候,离他离开龙门城也不过小半个时辰。 清明福地的正中央,有一座严肃整齐的宫殿,是清明福地最尊贵的地方,宫殿的正上方挂着一道牌匾,上书“事理”二字。 回到清明福地,邓彦看似信步闲庭,但其实是真正奔着事理宫而去的。 推开事理宫大门,就是事理宫正殿,事理宫的大殿和其他各家的大殿很是不同。 庞大的大殿四周放着一个个蒲团,上面三三两两坐着几百人,正中间则是一座高台,一个看起来很是困顿的老人端坐其上,似乎早就在这里等候了。 随着邓彦推开大门,蒲团上的众人纷纷起身,朝着邓彦躬身行礼。 “见过邓师!” 邓彦满脸春风的朝着众人点头还礼,这才一步一步登上了高台,在那位看似困顿的老人对面盘膝而坐。 看着困顿的老人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随意的朝着邓彦点了点头,“邓兄,好久不见。” 邓彦看着对面好像事事都漠不关心的公孙临,也是点头道:“公孙兄,好久不见。” 两人相互问过好之后,公孙临原本困顿的声音瞬间洪亮了起来,洪亮的声音瞬间就响彻了整个大殿。 “自人皇崩殂,诸子出稷下,百家共争鸣,至今不过才万年而已,而当时的一百八十九家道统,现在已经不过剩了九流十家。” “然九流十家也只是名头而已,圣人不出,天道晦涩,九流十家至此无外乎道儒争锋而已,且佛家还在一旁窥视,不得不变。” “众所周知,自惠子消亡,名家再无圣人镇压气运,我们也到了该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蒲团上的众人听到这里,也都下意识的坐直了身躯,看着台上的两位老者,名家的最后一次辩者之战正式开启。 公孙临率先开口道:“儒道佛争锋,道者曰无为、曰自然,佛者曰性空、曰因果,唯有儒家曰教化、曰仁政。” “譬如,儒家亚圣好辩,与天下名士乃至圣人也多有辩驳,亚圣曾云,诸位非圣贤,理非辩不能名也。” “名家自古推"正名",所以名家入儒,此乃天经地义之说。” 看着对面的公孙临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台下众人也都频频点头,邓彦却一点都不着急。 直到对方终于停下之后,邓彦才轻咳一声,语气淡然道:“名家入儒家,还是名家吗?或者说,还有名家吗?” 邓彦向来尊崇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 他不需要和对方据理力争,只需要证明对方的话是错的即可,对面就会陷入无穷的自证之中。 果然,在邓彦开口后,台下蒲团上的众人纷纷低头沉思。 若是名家入了儒家,那名家还存在吗? 虽然在这万年之中,不断有各家消亡合并,但若让名家真正的就此消亡,台下的众人还都是不愿的。 但公孙临与邓彦相交千年,岂能不知邓彦的想法,他没有选择迫切的自证,而是直言不讳的问道:“那依邓兄之意呢?” 邓彦笑了笑,开口道:“法家如何?” 台下众人再次纷纷交头接耳,公孙临更是追问道:“现在还有法家吗?” 邓彦依旧微笑,道:“总好过名家,且正因法家此时羸弱,名家入法,依旧有"名辨之学"。” 公孙临沉默半晌,然后摇头道:“宁为凤尾,不为鸡首。” 邓彦也不再言语。 名家自惠子消亡,终于是到了这一步,他们本身也没想着说服对方,只是用百年时间来确定自己的道理是否坚定。 自此来看,两人终归不是同路人。 所以公孙临再次抬头后,眼神里满是坚定,他朝着邓彦伸出了自己的右手,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击掌为誓。” 邓彦也是微微点头,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啪!” “啪!” “啪!” 三掌过后,邓彦起身,朝着事理宫外走去,蒲团上的众人犹豫片刻,有一小部分人也都起身,跟在邓彦身后离开。 名家庞大的气运至此两分,一份投入儒家,一份竟然原地不动。 而高台上还没有离开的公孙临却突然一愣,然后露出了一丝苦笑。 “名家的竹刑,竟然真的在师兄身上。” 其实在邓彦进入事理宫的时候,名家的道统与气运就开始了激荡。 一时之间,无数大能将视线投向了神宵州。 随着时间的流逝,神宵州清明福地的上空,竟然出现了种种异像,龙凤齐鸣,金光闪烁。 一条条金光灿灿的道理不断互相交融,又迫不及待的分开。 直到一炷香的功夫之后,名家道统就开始不断的龟裂,仿佛下一瞬就会彻底的崩散。 而名家的气运却分成了两块,大的那一块直直投入了儒家,儒家气运再次大涨。 小的那一块却在原地不动,只是有了一丝风烛残年的感觉。 至此,九州各地纷纷传来叹息声,或是欢喜,或是可惜,亦或是遗憾。 “嘿,儒家又占了大便宜。” “儒家真是苍天所钟,阿弥了个陀佛的。” “啧啧,儒家越来越势大了。” “先有心学之道,又有名家来投,儒家气焰嚣张啊。” “天道如此,一切随他吧。” “名家,终于名存实亡了。”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6716/339255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6716/339255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