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季汉楚歌 > 第180章 罢兵言和,刘标不抢马改抢人了。老弱病残伤?那都是民心!

第180章 罢兵言和,刘标不抢马改抢人了。老弱病残伤?那都是民心!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强龙傲婿 1级1个金词条,说我召唤师弱? 沙雕女修苟命超强的 双生星火 重回庶姐诈死那天,我带着娘亲杀穿皇朝 末世:武术冠军她捡了个人 [足球]团宠型中场 娱乐圈:综艺咖化身歌王 九玄之王 飞升天兵,开局就是大闹天宫

刘标拍了拍手。 赵云走出帐外,片刻后又引了四个军卒。 军卒抬了一个大木鼎入内。 木鼎中有大量的泥沙,堆砌成了山川河流。 又来了几个文吏,或是拿着小旗子、或是拿着刀笔、或是拿着羊皮小地图等等。 袁绍和曹操看得疑惑,纷纷看向刘标。 刘标举起酒樽,微微摇晃: “昔日马援堆米为山,为光武帝分析敌情,制定破敌战术,我据此制作了木王鼎。” “王者当在鼎中战,口战不显王者气,故城木王鼎。” “今日大将军和司空各不服气,不如在这木王鼎中论输赢。” “谁赢了,我帮谁。” 袁绍眉头一蹙:“伏波将军,你这是何意?” 曹操同样有疑惑:“孤若赢了,你真会帮我?” 不是来劝和的吗? 怎么变成谁赢了帮谁了? 刘标笑道:“大将军和司空,莫非都认为自己会输?若是如此,不如听我的劝,罢兵言和如何?” 曹操冷笑:“孤烧了乌巢粮草,胜券在握,又岂会输?” 袁绍冷哼:“孤还有七万步骑,如何会败?” 刘标指着木王鼎:“既如此,大将军和司空,不妨比一比。” “两位今日都带来了谋士,可由谋士在竹片上各自写下用兵的战术,再由我的人在木王鼎中推演。” “不论是用阴谋还是阳谋,都以竹片上的内容为主。” “如何?” 袁绍右手撑着桌子:“比就比,孤还怕了曹阿瞒不成?” 曹操没有立即回答,蹙眉许久:“战术只是辅助,真正的战场瞬息万变,不是纸上论兵就可以断输赢的。” “更何况,孤若说战术能成功,本初不认可,又该如何?” 刘标笑道:“简单。我和许子远来当裁判!” “若有不认可我和许子远裁判结果的,可据理反驳。” “我今日是来劝和的,那肯定就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许子远人在曹营,家眷在邺城,想必也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如何?” 曹操看向郭嘉,郭嘉轻轻点了点头,小声道:“明公,且与袁绍比一比。” “若赢了袁绍,袁绍自知必败,就没了战心,再破官渡大营,轻而易举。” “反之。若不能赢袁绍,明公也有跟袁绍斡旋的机会。” “孙策已经败了,败得很彻底,三年内绝对不敢再招惹徐州!” 郭嘉最后一句话,彻底打消了曹操心中的不情愿。 孙策在三年内都不敢招惹徐州,意味着徐州能全力应付中原纷争。 若不同意比试。 刘标就不是劝和,而是开战了! 曹操最终同意了刘标的提议:“孤今日,就跟本初比个高地!” 刘标又重申了规矩。 很快。 木王鼎内就多了两面将旗。 “曹司空调兵两路,偃旗息鼓,兵马不明:一路由夏侯渊率领,偷袭邺城;一路由曹仁率领,偷袭黎阳。” 刘标将竹简的内容,选择性的念出。 这是约定好的规则。 刘标只会告诉袁绍,正常情况能探查到的情报。 片刻后。 郭图递上竹简。 见郭图的竹简上道破了曹操的“乱军心之计”,刘标暗道果然如此。 袁绍若是只听一个谋士的分析,就不容易犯错。 不论是田丰沮授审配,还是许攸逄纪郭图荀谌,都是一时之杰,人中智者。 单论智力谋略,其实跟曹操麾下的荀彧荀攸郭嘉等相差不多。 袁绍坏就坏在,多谋无断。 只听田丰沮授审配其中一人的能赢,只听许攸逄纪郭图荀谌其中一人的也能赢,偏偏袁绍谁都想听。 又下不了决断。 以至于袁绍时常延误战机,让曹操觅到可乘之机。 今日这比试。 袁绍只有郭图能出谋划策,不需要东问一个西问一个最后导致东西不分。 看似“公平”的比试,其实刘标更偏袒了“袁绍”。 比试还在继续。 郭嘉和郭图,递送竹片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在场都是知兵的,不是纸上谈兵的。 刘标每次公布的情报信息,也都在双方的认可内。 木王鼎的将旗,或是移动,或是增加,或是减少。 曹操和袁绍各自的信心,也随着木王鼎的推演变得越来越低。 斗了半个时辰,竟然都是难解难分! 曹操顿知上了刘标的当:“伏波将军,你这场比试有失公允。” “本初麾下,可不只郭图一个谋士;以本初的性格,也不可能对郭图一人的谋划言听计从。” 袁绍也明白曹操说的是真。 可如今木王鼎的推演难解难分,袁绍也不想错过这次罢兵言和的机会。 袁绍讥讽道:“曹阿瞒,你这还没输,就准备耍赖不认了?” 曹操冷哼:“伏波将军,按约定,孤是可以据理反驳的。” 刘标点头:“司空说大将军不会对郭图一人的谋划言听计从,这反驳是合理的。” 袁绍语气一紧:“伏波将军,你方才也没质疑,现在质疑,是不是有失公允?” 刘标笑道:“大将军莫急,且听我说完。” “大将军这次来官渡,以沮授、淳于琼、郭图为典军都督,以逄纪、审配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 “如今,淳于琼死了,沮授下狱,典军都督只剩郭图一人。” “统军审配回了邺城,谋士田丰下狱,谋士许攸又转投了司空。” “能为大将军谋划的,只有郭图、逄纪、荀谌三人。” “方才郭图递上来的竹片中,已经提到逄纪认为司空的"乱军心之计"为真,故而让立功心切的逄纪引兵去阻挡司空不存在的援兵。” “同时又令荀谌出使曹营,想以亲情族人去游说荀攸。郭奉孝虽然献策将计就计,但这其实只是郭图故意支开荀谌的手段,不论是否将计就计都不影响大局。” “司空,你的反驳,并不合理。” 郭图拍案大笑:“郭奉孝,你也有没识破我诡计的一天,哈哈!” “我郭图乃颍川郭氏嫡系,论学识论眼光岂会不如你?” “只要没有宵小在大将军面前进献谗言,七万步骑以众敌寡,我又岂会输给你?” 郭嘉没有反驳。 学识眼光,谁高谁低,暂且不论。 以众敌寡,能跟郭图打成平手,郭嘉自问已经尽力了。 曹操眼神复杂:“没想到啊。本初你连沮授和田丰都下狱了,若沮授和田丰在,孤也烧不了乌巢的粮草。” 袁绍脸色忽变,冷哼道:“孤的大计,你又岂会明白?” 曹操呵呵冷笑:“本初,你是什么人,孤又岂会不知?” “你不外乎是想趁着这次大战,削弱田丰、沮授对冀州军政的影响力。” “可惜!你没能胜孤。” “即便你跟孤罢兵言和,又能如何?你会放了沮授和田丰吗?你会向沮授和田丰认错吗?” “你不会!” “你会治沮授和田丰的罪!” “可治了沮授和田丰的嘴,冀州又会变得不稳。” “本初,你我本不应如此。” “不如你来许都当大将军,孤替你征讨四方,你我合力,不出三年,就可以荡平天下。” “你我一同执政,定可再复大汉!” 袁绍忽然有些心动:“你真舍得?” 还未等曹操开口,刘标就已经出声打断:“何进也是大将军,可何进被宦官砍了。” “这人啊,活着才有资格荡平天下,死了连弟弟的儿媳都得给人当妾。” 曹操脸色变得阴沉。 嘲讽谁呢这是! 袁绍也反应过来,曹操这是想将自己当傀儡啊! 刘标举樽起身,来到木王鼎前: “司空,木王鼎推演,是三方约定好的。” “你想耍赖,我也不拦你,只是在做这决定前,你得好好想想。” “你认为我不敢助大将军灭你,是断定大将军势大也会对徐州不利,断定我必须要维系二虎相争的局面才能求存。” “可这二虎相争,为什么非得是司空你跟大将军相争?” “我跟天子同宗又同龄,天子又比我年长十几日,若我以洛水起誓,认天子为兄,你猜这黄河以南,会有何种变化?” 曹操骇然而起,厉声喝道:“刘标,你真以为孤不知道你的野心吗?你私藏传国玉玺,又在徐州割据一方,真把自己当忠臣了?” 刘标哈哈大笑:“司空,你急什么?” “家父是徐州牧,除了徐州,有抢占其他地方吗?” “我是寿春侯,在寿春替天子招抚流民,这难道有错?” “何来割据一方?” “至于传国玉玺,更是无稽之谈,传国玉玺在董卓废少帝的时候就已经丢了。” “袁术拿个假的传国玉玺称帝,你也信啊?” “就算袁术手中的传国玉玺是真的,可天下皆知,袁术屡屡犯徐州且又被我逼得自杀。” “总不能真相信徐璆的话,袁术会把传国玉玺送给我吧?” “以司空的智慧,怎也会去相信?” “大将军,你信吗?” 袁绍信。 不过现在袁绍不能说信。 “袁术曾给孤来信,说要将传国玉玺送给孤,奈何袁术身死,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这事的确跟伏波将军无关,恐怕这传国玉玺依旧在江东。” “孤又听闻孙策未得朝廷诏令擅自攻伐,一个小小的会稽太守,竟然讨伐扬州各郡,又进兵荆州。” “如此恣意妄为,定是存有僭越之心。” “更何况,袁术手中的传国玉玺本就是孙坚给的,袁术还因此想认孙策为义子。” “孤以为,袁术定是在死前,将传国玉玺给了孙策,传国玉玺必在孙策手中!” 袁绍直接将传国玉玺的归属定在了孙策手中。 没错! 就是孙策! 听得刘标和袁绍这一唱一和的,曹操肺都快气炸了。 可刘标的威慑又是实在的! 不听? 行啊! 先灭掉你曹操,我再去跟天子结为义兄弟。 曹操宁可怀疑徐州没粮食,也不敢怀疑刘标的奸诈。 袁绍的长子都能认义兄,天子认不得? 在许都没什么权势的天子,忽然听闻有个在徐州兵多将广的同宗要认自己为义兄。 恐怕当即就得翻皇室族谱,然后将刘标这个涿郡小宗后裔直接迁到皇室族谱中。 再安上个“皇弟”的身份。 以曹操对刘协的了解,这事刘协还真干得出来! 认了刘标为“皇弟”,除非刘协禅位,刘标这辈子都不可能称帝! 用刘标来征讨天下,可比用曹操来征讨天下,更容易保住汉室皇位! 虽说刘标的野心不能实现,但以刘标的地位身份功绩,也必然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一笔。 而他曹操,就会沦为刘标的陪衬。 “明公,小不忍则乱大谋。刘标不会只针对明公你一人的。”郭嘉小声劝谏。 曹操猛然醒悟,坐下道:“伏波将军,孤可以跟本初罢兵言和。” “只是本初这七万步骑撤回冀州,谁能保证本初来年不会再次举兵南下?” 袁绍保证道:“孤既然罢兵言和了,又岂会再南下?若是南下,伏波将军肯定也会助你北伐。” 曹操冷笑:“本初有河北四州,又岂会害怕孤跟伏波将军结盟?” “这种口头上的保证,本初以为,孤会信吗?” 袁绍脸色一沉。 这是索要好处来了。 虽然很不情愿,但曹操都松口罢兵言和了,袁绍也不能什么好处都不给。 “你想要什么?”袁绍问道。 曹操狮子大开口:“给孤两万兵,你带五万兵回去。” 袁绍呵呵冷笑:“你觉得孤会答应吗?” 曹操摊手:“不答应也行,那孤就只能跟本初,不死不休了。” “本初,其实你也不亏。你乌巢的粮草都被孤烧了,这七万步骑你也带不走啊。” “我只要你两万兵,相当于是在替你养这两万人,你应该感谢孤!” 袁绍呵呵。 感谢? 要孤的兵还让孤感谢你? 拐走朱灵的三营兵马时,孤都还没问你要回。 只是曹操又说中了核心,即便不给曹操,这七万步骑也没办法全带走。 “伏波将军,你认为呢?”袁绍将这难题丢给了刘标。 刘标搓了搓手:“其实大将军和司空,都不用纠结。” “不论是大将军还是司空,如今都很缺粮,两边的百姓也苦不堪言。” “若是再强征粮草,必定又会民叛四起。” “都是大汉的子民,何必相互厮杀呢?” “我提个建议!” “大将军给我三万人,我带这三万人先回徐州,算我替大将军养这些人。” “等大将军有粮了,再带回冀州,如何?” “徐州这几年有些积蓄,还是能养得起这三万人的。” 袁绍愕然。 没想到刘标竟然也会提出这要求,甚至比曹操还狠! 一要就要三万人! 孤才七万,你要三万? 人无耻,也得有个度啊! 曹操暗道果然如此,刘标不可能放任这七万步骑回冀州。 否则袁绍修养一两年,又是十万大军南下! 吸取了这次兵败的教训,下次南下必然会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 “伏波将军,你这要求未免过分了吧。”袁绍脸色有些难看。 刘标叹气:“大将军,你要理解我的苦衷。” “我本来可以在徐州看戏,或者趁着你跟司空作战,灭了孙策再结连刘表,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可我顾及跟显思兄的结义之情,这才不远千里来劝和。” “徐州的粮草运到兖州,途中耗费的民力和钱粮都不少,我却还要为大将军设想,迁徙三万人去徐州!” “没想到我的好心,大将军不理解,竟然还说我过分?” “唉。” “大将军既然有能力将这七万步骑都带回冀州,我也懒得费心。” “毕竟这里是兖州不是徐州,这兵马溃逃了,肯定都会散落在兖州成为贼匪。” “最多让司空辛苦点去招抚,去剿灭。” 曹操嘴角勾起:“孤不嫌辛苦。” 袁绍低头跟郭图商议。 “以军中的军粮,我们最多能撤走多少人?”袁绍压低了声音。 郭图仔细想了想:“倘若没有追兵,撤走五万精壮,应该没问题;可将剩下的包括老弱病残伤在内给刘标凑三万人。” “刘标只是说让大将军给人,没说给精壮还是老弱病残伤。” “他不是要替大将军养吗?总不能嫌弃老弱病残伤吧?” 袁绍眼前一亮:“公则言之有理!” 商议已定。 袁绍“大气”道:“孤信你,就给你三万人” 刘标不假思索:“大将军爽快,就这么定了!” 曹操见刘标答应得快,再次提醒:“伏波将军就不怕,本初给你留下老弱病残伤?” 刘标正色:“司空这话是何意?眼下即将入冬,精壮渡河才不容易被冻死。” “老弱病残伤渡河,这还没回到邺城都得死一半!” “我是来劝和的,不是来趁火打劫抢兵的。” “我说会将这些老弱病残伤带回徐州,就一定能带回徐州!” 这小子。 又在打什么歪主意? 曹操心中犯疑。 刘标会这么好心? 曹操忽然有了个主意。 刘标又道:“大将军,你留下的都是精壮,我带走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伤。” “那么我先走一步,你帮我盯着司空,没问题吧?” 曹操脸色再变。 刚生起半路打劫的想法,就被刘标识破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136/315076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136/315076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