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又遇熟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安若沈骁行 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 英雄吁天录 狐妖小红娘:我是王权富贵哥哥 把漂亮学弟拐回家 高武:我的收益能暴击 我的绝色总裁老婆 末世大佬在星际里当咸鱼 孽徒你要当爹了 修仙:我有五个珍玩栏!

那个年头儿,说是修车的小摊儿。 其实哪一个不是连带着修鞋、修伞、配钥匙、给腰带打眼儿这样的杂活儿都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 张佳栋推着自行车,打老远刚出了他们筒子楼门口的胡同,就看到了车摊儿上立着的“修车补胎”的牌子。 虽然字写得不太讲究,车是“車”补是“卜”,牌子的质地也只是普通的废纸壳子。 不过那个时候,大家的文化水平普遍也就是这样儿。 真要字写得板板正正没一个错别字儿了,张佳栋反倒是觉得,这没准儿是像后世的某个煎饼果子摊儿一样,是便衣查案假扮的小贩,不好意思上前给人家当免费的群众演员了。 “哟?小伙砸,你这是要来修车啊?你辆这老二八,可是有年头儿了,不好好上上油,指定是骑起来得费不少力咯。” 呐?这就叫做专业。 修车的师傅打大老远,只是拿眼随便一瞄,就把张佳栋推着的车子看了个八九不离十。 “是啊师傅,这车最近确实是放了好多天,一直都没骑过。这不是推过来,找您给调调么?” 张佳栋一看这修车摊位上,放着的这老些工具,就准知道对方的手艺差不了。 刚说完了自行车,又赶忙问起了保温箱的情况来。 “还有这个,师傅?您看这箱子,能不能也替我顺便儿修修?昨天没注意,在地上磕了一下子,实在是摔得有点儿不像样了……” “县冷饮厂的保温箱啊?嗯……要是木头做的话,也不打紧。你把这箱子打开再给我瞅瞅?” 那师傅虽然上了年纪,可是眼神儿倒是还算不错,一边放下了手上正补到一半儿的车胎,一边示意张佳栋打开箱盖儿,让他瞧瞧箱子里的情况。 张佳栋听话地照做,还故意把敞开的箱子朝对方那边斜了斜,让他看清楚了内壁的保温层。 “哦……里面是种泡沫儿的啊?这我可弄不了,顶多也就帮你把外面的木头箱子加固一下,不至于散了。你要想再往里面放冰块啥,那我可保证不了你这箱子不漏……” “嘿!能行!您能把外面儿这个木头箱子给我修好了就成!” 一听说对方能修外面的木箱,张佳栋就已经很满意了。 只要是能蒙过冷饮厂的门卫,叫他正常进门儿,能不能放冰块儿这样的小事儿,他才不在乎。 “成吧,那你就把车跟你这箱子都留下,我给你鼓捣鼓捣!” “好嘞!师傅!” 张佳栋满口答应,把车推到了修车师傅的面前,放下了脚蹬子,把保温箱也从车后座上抱了下来,搁在了地上。 “您看,我这车还有箱子,您得弄多久?” “嗯……车倒是好说,没毛病的话也就是几分钟的事儿。就是你这箱子费点儿事儿,我得裁片儿铁皮,还得再钉上钉子。你箱子里没有怕化的东西吧?” “没有没有!就是几瓶汽水儿,别的没啥。” “哦,那就成啊。我估么着,怎么也得半个小时吧……” “啊?要半个小时啊?” 张佳栋没想到修箱子的活儿居然要这么长的时间,合计了一下,发觉他现在倒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也只得答应了下来。 “也行吧……师傅,那我就把车跟箱子都给您放这儿了哈?等过会儿我再来搝!” “成嘞,你过过再来拿就是了!” 就这样,张佳栋把车和保温箱都留在了修车的摊位上,也算是暂时搁下了一番心事。 只是,这无事可做的半个小时,他又该去哪里打发时间呢? 回家? 他才从家里出来,实在是想不出来再回去还能做些什么。 索性还不如趁着这会儿修车师傅替他鼓捣自行车的功夫,找个地方先填饱肚子再说。 一想到了吃,张佳栋这才发觉自己从昨天上午去看完小夏到现在,竟然都已经快整一整天都没怎么正经吃过什么东西了。 心里虽然是因为妻子和父亲的事儿,一直都提着一口气也感觉不到饿,但是肚子却已经开始不争气地咕噜了起来。 “我记得出了个这个修车的胡同,应该在街对面儿的家属区,就有好些卖早点儿的小摊儿吧?” 张佳栋忍不住开始回忆到。 以前,父亲还没出事儿的时候,他每天早晨都是天刚亮,就端着饭盒、拎着保温桶,去那边给自己和小夏买早饭。 现在这个时间,虽然差不多九十点钟,该上班儿上学去的住户都已经走了。 他还是打算去那边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收摊儿晚的,让自己好歹整几口饭吃,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说走就走,果然如张佳栋所料,刚穿过了胡同,他就看到了街对面的那些摊位。 在那个年代,卖早点是和卖冰棍儿、卖瓜果蔬菜一样,为数不多的普通人也能做的买卖。 只不过,在当时整个社会的物质条件还不算丰富的大环境下,早点的种类并没有像几十年后的未来那么多。 肉包子、煎饼果子、煎饺这些,需要用大量肉蛋之类的材料才能做得好吃的品类,也只是在琴岛市里比较繁华的地方才能见到。 像琴岛市本地的特色早点,琴岛大包还有大虾面。 更是得等到三五年后,改革开放的成效真正开始在齐鲁大地上显现了,才风靡一时,成为了寻常百姓家日常能吃得起的主食。 但是即便如此,在这八十年代初,大家普遍消费能力都不高的情况下。 中华大地传承了几千年的劳动智慧,依旧是让油条、豆浆、炸油饼儿这些,不需要什么奢侈的食材就能做出来的美味早点,出现在了全国各地的早餐摊儿上。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科技和狠活儿,面是农村的人民公社新打出来的白面,油也是非转基因的大豆榨出来的好油。 四五分钱一根儿的油条刚从滚滚的油锅里捞出来,真的是又大又脆。 要是再配上一碗三分钱的甜豆浆,一顿早点只需要不到两毛钱,管保叫张佳栋这样二十出头儿的大小伙子,也能吃得心满意足,一上午都感觉不出饿来! 只不过,今天他却没那么幸运。 许是出来的实在是太晚了,等到张佳栋满怀期待地来到早点摊儿上的时候,大部分卖早点的小贩正在收摊儿打烊。 他方才一直心心念着的豆浆油条摊子,也早就撤了。 只剩下最有他们县城本地特殊的煎饼摊儿,因为还兼顾着卖些煎饼,当寻常人家吃饭的主食,这才没有关火。 “老板,来两张煎饼,一碗小米粥!” “好嘞!这位同志,粥在那边儿的锅里,麻烦你自己打一下。煎饼,我这就给你烙!” 张佳栋其实在吃的方面,并不怎么挑。 没有豆浆油条,就算是给他一碗白粥,一碟咸菜他也能吃得蛮好。 更不要说,还有现烙的鲁省大煎饼呢! 这可是在未来,他因为做生意离开了琴岛以后,很多年都没有吃到过的家乡味道。 现烙出来的煎饼是脆的,只有放久了回潮才会变软变韧。 制作煎饼的糊糊也格外讲究。 根据鲁省不同地区的配方,必须是发酵好的小米糊,或者玉米糊。也可以再加入一些磨得很细的绿豆粉或者黄豆粉。 但是肯定不会像传到了外省那样,为了图方便又掺和白面的情况,那样只会叫烙好放凉的煎饼变得粘牙,牙口不好的人根本就咬不动。 而且,鲁省本地人吃煎饼的时候,也不是干吃。 普通的是夹上本地产的大葱,只取葱白最甜的那一节。 然后抹上黄酱,就着粥吃。 条件更好一些的,夹猪头肉、夹肘子、夹烧鸡,要是再配上一杯小酒儿! 嘿!那滋味,简直是没治了,想想就香! 以至于张佳栋打完了粥,随便在煎饼摊上找个板凳坐了,光是看着卖煎饼的大娘从大铝盆里舀出来了一大勺米糊,均匀地淋在被蜂窝煤炉子烧热的铁鏊子上。 再随手用竹制的篪子把米糊摊开,叫炙热的炉火一下子就把薄薄的一层米糊烤熟、烤香。 就已经忍不住连吐了好几口口水。 “同志,这张煎饼已经烙成了,你先吃着吧?葱、酱、咸菜都在那边儿的桌上,你自己吃多少夹多少,再等两分钟,这第二张也马上就得了。” “成嘞!” 接过了刚出锅的煎饼,张佳栋满心欢喜地按照大娘嘱咐他的,去取了不要钱的大葱、黄酱夹在煎饼里。 刚坐下来准备好好品尝一下,他久违的家乡美食呢。 突然一个中年人的声音,便从煎饼摊靠路边的那面传了过来: “大姐啊,还有加了豆面儿的煎饼没有啊?给我来四张,两张我在这儿吃,两张带走。哦,再顺便儿给我添碗小米粥……” 闻言,张佳栋居然觉得对方的声音似乎是有些耳熟。 手里刚卷好的煎饼也没来得及咬上一口,便下意识地抬起了头来,却刚好与对方四目相对。 叫对方一眼就把他给认了出来: “咦?是佳栋吧?你也来煎饼摊儿上,来吃早点了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15466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15466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