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回到1982白手起家 > 第123章 正式开业!

第123章 正式开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依旧爱你入骨 权倾朝野要杀我,国破家亡你哭啥? 换亲后,绝色美人成大杂院团宠 民国少帅,在座的都是垃圾 穿书后,恶毒女配她带崩了剧情 一尸回眸 绑定舔狗系统后,抱走最帅的糙汉 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 暴风雪来临:开启末世零元购 杂役弟子没出路?我以画符道长生

在八十年代初,大部分像张佳栋所在的县城,连个像样的农贸市场都还没有出现。 就更不要提什么蔬菜批发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对于那种大规模的采买采卖,也只是局限于像是玻璃瓶厂这样有规模的大国企,遇到过年过节的情况,派厂里的大车去乡下集中买一些西瓜、白菜、土豆之类的。 然后再作为厂里职工们的福利,按照人头发给大伙儿。 却从来都没有想到,这种去乡下集中采购,再把农村的各种农产品运到县城,进行批发分销的方式竟然还能被张佳栋做成一门生意。 可是张佳栋毕竟是个过来人,知道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国家不断放开对个人经营的限制,会有大量的县城居民都涌入了零售行业。 一下子就搞活了各个地方的产品销售,那时候每个人都可以进货卖货,富了一小批敢于吃螃蟹的人的同时,其实背后真正赚到大钱的,就是这些搞批发的做市商。 以八十年代末成立的新发地菜市场为例,在开业之初其实就是一个农民们拉着大车,到市区周围把拉过来的各种农产品批发给下游零售商的普通集散地,完全都是大家自发形成的。 后来,首都百姓们的需求日益增加,新发地的日常交易也越做越大,由当地的政府发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在1988年的时候对整个菜市场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平整。 当时只是象征性的每天收取前来批发各种农产品的小贩们几毛钱的市场管理费。 然后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经历好几次的扩建。 将整个新发地市场从最早只有1.5亩地的一个小市场,逐渐建成了一个占地十五六亩,当时最大的农贸市场。 于是,到了1991年时候,那个连万元户都极为罕见的年代,新发地菜市场里进行批发贸易的小商贩们,就以人均一百多万的年收入,成了当时带头经商致富的典范。 小小蔬菜批发的生意,竟然蕴含着如此大的商机。 不光是在当时的首都,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包括位于鲁胜的寿光,也吃到这次改革开放以后,北方各个城市迅速崛起的好处。 一跃就成为了整个北方最大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种植中心。 从九十年代初到未来的三十年间,只是小小的一个寿光县城存款结余,就从最早的一点几亿元,一下子增长了一千多倍。 这样的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不光是在北方,就算是放眼整个新中国,都是一个奇迹了。 而张佳栋之所以这次在合作社开业之初,就没有把心思都集中在各种蔬菜水果的零售上,反而是一上来就打起了批发的主意。 除了当初曹县长选择他作为合作社的主事人,看上了他身为职业大车司机的技能优势以外,还看上了琴岛市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是未来北方海鲜最大集散地的这个特点。 准备在黄岛、琴岛湾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先做起来,让他们的这座小县城成为未来供应青岛市市区各种农产品的批发中心,甚至是整个北方最大的海鲜集散市场! 只不过,这样的野心,张佳栋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筹划,只让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现在是八十年代的早期,大部分人包括曹县长本人在内,对于新中国未来如此大的经济体量还没有什么概念。 张佳栋要是现在就和对方大谈特谈什么批发市场的价值和发展,那无异于是天方夜谭了,肯定是会被别人当做他是在忽悠人。 但是现在,他只是像曹县长提出,让他先尝试着在合作社当前以零售为主的模式下,加入批发经营的模式,却并不会让大家想太多。 因为毕竟当初让张佳栋发挥自己开车司机的特长,为合作社拉货运货的思路,也是曹县长先提出来。 张佳栋现在也不过是顺着曹县长的意思,顺水推舟罢了。 果然,对于张佳栋的这个请求,曹县长跟本就没有做过多的犹豫,便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 “好啊!张佳栋同志,你这个建议好啊!咱们这次合作社的经营,最怕的就是与民争利。县城周围的老百姓们刚刚在今年年初,才包产到户。每家每户除了要完成承包土地的任务以外,好多人就靠着来咱们县城里卖些自己家种的瓜果蔬菜,家里养的鸡鸭下的蛋,补贴家用,供家里的孩子们上学嘞! 张佳栋同志能够另辟蹊径,从批发的角度出发,让这些农民朋友们进咱们县城里,能卖得更快赚得更多,真是为咱们县里的百姓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曹县长对张佳栋这好一顿夸,让张佳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曹县长,你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过誉了?我哪有想那么多……” “诶?张佳栋同志,你这么谦虚干啥?我看曹县长他刚才对你的评价,就非常中肯嘛!” 结果让众人都没想到的是,曹县长还没有发话呢,钱记者却主动接过了刚才的话茬,对张佳栋大赞特赞了起来。 “这搞批发,我看不光是能带动咱们县里的市场,以后要是做成了规模,乡下的农民们在地头上就能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瓜果给卖了,省得再一趟一趟地挑着担子来咱们县城里售卖。 不用受着路上的日晒雨淋,可以全心全意在农村搞种植、搞养殖了嘛!我看张佳栋同志的这个想法,一定地大力宣传好好支持!要是能多一些这样,既为县里着想,又为乡下的农民们谋福利的好点子,那该有多好啊!” “好!好!连钱记者都这么说了,对于这么好的想法,咱们县里一定不能掉链子!郑秘书啊,一会儿等咱们回到县里去,你就赶快去协调一下。看看咱们县里还有没有能够调出来的卡车,赶快给张佳栋同志的合作社配一辆! 然后,后面替张佳栋同志这个好想法宣传的事情,可就全靠你钱大记者了啊!” 曹县长安排过了郑秘书以后,还不忘拉上钱记者一起表态。 “行!既然曹县长都这么说了,我这儿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就这样,曹县长和钱记者二人敲定了后面的事情,张佳栋带着众人走出旧仓库以后,还不忘了从胳膊底下,拿出了早就已经准备的鞭炮,拆开来摊在了市场的入口处。 “曹县长,今天毕竟是咱们县里的合作社第一天开张,咱们图个吉利,也得走个形式,还得请您亲自动手,点一挂炮好好热闹一下!” “诶!不愧佳栋同志啊!做事情就是仔细!这炮我得点,你可是为咱们县里合作社的经营开了个好头儿啊!” 曹县长说完哈哈大笑,郑秘书适时地为他递上了火柴,由曹县长亲自点燃了那串儿鞭炮的引信。 最后,在一阵鞭炮的叮叮咣咣中,合作社开业的这一幕终于定格在了钱记者手里相机的胶卷之中,成为了未来好一阵子,张佳栋所在的这座小县城里,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大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15467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15467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