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逛地摊儿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渡完情劫后,夫人始乱终弃 坟前摆凳吃错瓜,反手给他一嘴巴 她的召唤兽竟是裁定之神 寿比天长 人在修仙界,我能合成万物 报恩后带球跑,总裁漫漫追妻路 孤身带妹,我的小吃摊火爆全球 遨游志:横绝神州 快穿之奈何反派不做人 奥特格斗传说

“啥?你说要在咱们的市场里面卖炒菜?” 对于张佳栋的想法,王宝光和小刘儿很明显都有些惊讶。 “对,没错儿,咱的市场里不光是要卖炒菜,以后还得再搞一些卖早点的摊位,只要是能方便周围社区里老百姓们的,咱们就都得有!” 张佳栋的回答倒是很干脆,王宝光听完却有些挠头。 “可是咱们现在这市场里,摊位本来就紧张,搞早餐摊儿还有卖炒菜总得有个固定的地方吧?” 王宝光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的农贸市场里生意好做,大家伙儿都知道只要能这这里卖东西就能挣钱,所以每天一大早还没有等到农贸市场开门儿呢,就已经有好多的小贩们挑着担子过来排队卖货了。 除了张佳栋当初选定的几个专门批发他们从乡下拉来的那些瓜果蔬菜的小贩,在农贸市场里有固定的摊位以外,其他的好位置大部分还得是现抢。 很多时候,那些小贩们为了占到一个靠近大门口儿的摊位,可是没少闹出来矛盾。 还好有王宝光管着,大伙儿又都念着张张佳栋的情面,这才没有动手打架的事情发生。 可是张佳栋这次一回来,就要说在农贸市场里再开辟出一块儿地方,给早点跟炒菜的摊位来用,王宝光还真是怕到时候自己就一个人,实在是压不住群情激奋的大伙儿了。 “固定的地方咱们肯定要有,不过王哥你也不用担心,早餐摊儿和炒菜需要的地方不一样,咱们也不一定必须把所有的摊位都放在菜场里……” “不用把摊位都安排在市场里?” 王宝光跟小刘儿听过以后,都不约而同地有些更懵了。 “对!” 张佳栋一边说着,一边就把王宝光和小刘儿引到了农贸市场的大门口,然后指着门口的一片水泥地道: “本来吃早点的人也就是早上的那一会儿,早点摊儿咱们就可以安排在室外,既方便了周围小区的居民们吃早饭,也不用占了咱们市场里面的空间。” 听了张佳栋的安排,王宝光和小刘儿都点了点头。 “至于炒菜摊儿么,毕竟是中午还有下午,大伙儿下班儿了以后才会来光顾的,所以还是得在咱们市场里专门儿安排一块地方。不过一开始毕竟也是咱们自己的人来经营的,咱们也不用把这里的空间留的太大……” 结果,张佳栋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王宝光跟小刘儿听,他俩就瞪大了眼睛。 “张哥,你说这炒菜的摊位,是咱们自己的人来经营?咋的,你要自己来掌勺啊?” 对于小刘儿突然冒出来的这个想法,张佳栋实在是有些无语。 “你看我像是那块儿材料么?还我掌勺……” 张佳栋一边说着,一边做出了一个要扇对方的手势,把小刘儿吓得直接缩回了脖子。 “是刘婶儿跟跟他们家的老徐头儿来做,我今天正好在他们家蹭了顿饭,觉得刘婶儿炒鸡的手艺不错,这不才想到了给他们老两口儿找点儿事儿做么……” 王宝光和小刘儿听完张佳栋的解释,这才了然。 “哦,原来是刘婶儿他们老两口儿来做啊,那确实是得在好好在咱们市场里找个最合适店的地方,刘婶儿平时在厨房里做的炒鸡我也闻到过,那味道确实是香啊……” 小刘儿一边说着,一边不经意地流露出了满脸的向往。 结果,却惹来了王宝光的一脸嫌弃。 “切,你见过啥世面啊你?你这是没瞧见那老徐头儿的手艺嘞,就他做得那把子肉和四喜丸子,在当初可是咱们县里宴宾楼的一绝!那是桌桌必点的硬菜啊!” “哦?王哥,听你这意思,你是尝过刘婶儿她老伴儿的手艺咯?” 果然王宝光的话,立刻就吸引了张佳栋的兴趣。 “嗨,年轻的那会儿,我是吃过一两回,当初我跟你嫂子结婚的时候,就是在宴宾楼里办的嘞!可是后来啊,听说宴宾楼里出了事故,老徐头儿也跟着退休了。哎,真是怀念那时候他的手艺啊……” 王宝光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是一脸的惋惜,竟然把张佳栋都有些说动心了。 “那这回帮刘婶儿她们老两口儿选地方的活儿,我可就交给你了啊,王哥?以后咱们能不能吃到老徐头儿亲手做的四喜丸子还有把子肉,可就全靠你的眼光了!” 张佳栋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王宝光的肩膀,然后这才又转向小刘儿说道。 “咱们这早点摊儿和炒菜摊儿同时开张,咱们也得去准备准备,至少也得帮刘婶儿他们老两口儿把炉子和蜂窝煤给预备好吧?” “成!张哥,这事儿好办,我开车带你去!” 1982年的时候,家家户户还没有通燃气。 就连张佳栋他们住得筒子楼里,还都是用煤球炉子来取暖和烧水。 那会儿的炉子放在房子的正中间,然后再伸出烟筒出来,从玻璃窗的圆洞伸出窗户外面去。 虽然看起来不太美观,却很实用。 冬天除了可以用来烤火,还能用来烘干个衣服什么的,几乎是家家必备。 但是就连这样的普通铸铁制造的炉子,在当时也不是随便就能买的。 新炉子也得凭票去供销社或者五金店里去买。 而当时家家户户都需要用的蜂窝煤或者是煤球儿,更是得在入冬的时候提前预备。 所以到了秋天以后,就经常有工业社的工作人员骑着三轮车,拉着满车的蜂窝煤到各个小区里去叫卖。 那会儿每家每户都有囤煤的习惯,直到很久以后,暖气在北方终于普及开来以后,这才结束了家家户户都烧煤的处境。 不过张佳栋小时候因为家里的子女多,父母的那点儿工资也经常不够用。 家里买不起煤的时候,张佳栋的父亲就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他还有没出嫁的姐姐去铁道旁去捡煤核。 这些散落的煤块,大部分都是路过拉煤的火车上掉下来的,要是运气好的话,一下午就能捡一整篮子。 张佳栋的父亲把这些煤块带回家来以后,总会在第一时间把煤块都敲碎,然后再混合上适当的黄泥,跟张佳栋一起搓成煤球儿。 那时候张佳栋帮父亲忙完以后,总是满手满脸都是黑的。 但是即便那时候的日子这么辛苦,张佳栋也还是很怀念当时父母都在,一家人都挤在小房子里其乐融融的日子。 只不过这一次,小刘儿开车拉着他却没有直接去供销社去买炉子,而是转到了一个卖二手货的市场里。 说是市场,也不过是大伙儿经常聚集的地方罢了,有十几个地摊儿,各种家里不用的东西或者收回来的破烂儿就都分门别类地堆在了一起。 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那些有些破旧的二手自行车,然后便是张佳栋他们过来的目的,好几个秀吉斑斑的煤炉子。 小刘儿似乎是对这里的情况很熟路,把车停好了,就跳下了车来指着那小摊上的炉子问道。 “老板,你们这炉子咋卖的?” 地摊上的小贩是个中年人,这会儿也是下午,估计他也要收摊儿了,正把地上的东西挨个儿往他的三轮车上面搬。 一听到有顾客来了,赶忙转过了头来。 “你说哪一个?新一点儿的算你十块,锈多的,算你六块……” 那时候的铸铁很贵,尤其是像这种还能用,不急着报废的旧炉子,二手商贩根本就不急着当做废品卖到垃圾站去。 反正每年的铁价都在涨,所以他们就算是把炉子收回来也都不急着卖。 这么多的煤炉子,还不知道是哪年收来的呢。 “什么六块十块?咋这么贵啊大叔?咱便宜点儿吧?” 不用张佳栋吩咐,小刘儿就主动替他划起了价来。 “哎,便宜不了啊,就这样的炉子你去供销社去买,没有四十块钱你准拿不下来,俺们这些粗人,也就是赚你个辛苦钱……” 那中年人说话也算是实在,小刘儿也就不再跟对方浪费时间了,而是转向了张佳栋,想要让他来拿主意。 “就那个十块钱的吧,咱们是给刘婶儿挑炉子,一下子不知道就得用多少年了,肯定是得给他们选个好的。” 张佳栋选定了炉子,正准备要看看周围的摊位上还有什么刘婶儿开炒菜摊儿能用上的东西,干脆都一块儿买回去的时候,去突然发现地上摆着的一对儿木箱子似乎是有些眼熟…….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15468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154680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