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上交利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怀崽以后,我被迫嫁给疯批大佬 被逼入赘,我种田崛起横扫天下 末世重生:魔方空间来种田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玄妙大唐 骑士:悟性逆天,开局即无敌! 赛博修仙五千年 都市:无敌下山,谁与争锋! 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绝世唐门之魔瞳焚天
其实在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和张佳栋一样,并不是不想追求更好的生活。
只是更早的那段特殊时期,国内的规模化生产百废待兴,国家要集中精力办大事儿。
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外汇,去向国外的发达国家购买各种在当时比较先进的机器和流水线。
八十年代以前,咱们国内的老百姓都习惯了那时候的苦日子。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局势的缓解,还有咱们国内工业化转型的成功,大量人民需要的基础产品,比如棉布、化纤、钢铁等等得到了大规模的生产。
国内普通人民大众的生活也终于跟着一起好了起来。
物资的极大丰富再加上当时国内绝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让咱们伟大祖国生产的商品成为了当时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
很多外商蜂拥来到国内寻求采购,这样才赋予了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底气。
从南方的沿海城市开始,逐渐放开了集体经营甚至是私人经营的范围,出现了全民一心搞经济的浪潮。
当时的北方,因为是国内主要工厂的所在,是许多老牌工业城市的聚集地。
所以能够解决大批的百姓就业问题,人们当时都以能成为工厂里的工人为荣,在思想上就比南方大部分产业都需要自力更生的模式,更加保守,错过了改革开放早期的那一批大伙儿争相下海赚钱的浪潮。
可是,伴随着普通老百姓们口袋里都开始有了闲钱,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最早在北方敢于经商吃螃蟹的那一批人之中,也终于有人拿到了时代的红利,成为了当时最初的所谓“万元户”。
大家从吃大锅饭,都拿一样的工资,逐渐在收入上拉开了距离。
正所谓“先富带动后富”,改革开放的政策允许一部分胆子大,又有一定头脑和本领的人先富裕了起来。
大伙儿有了目标,自然都有了奔头。
像是张佳栋之前那样,在当时有限被允许个人经营的生意里选择走街串巷,卖冰棍儿、汽水儿这样的小买卖。
谁又能说张佳栋并没有努力过呢?
再往跟广的方面来说,像是当时大伙儿每天都会光顾的早点摊儿、张佳栋家门口的修车摊位,甚至是后来替刘婶儿他们老两口买炉子的二手摊的摊主,哪一个不是为了赚钱养家,为了更好的生活,在努力奋斗的呢?
中国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肯吃苦的民族,想要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发挥他们的实力,就不能让他们束手束脚。
而曹县长这次所主张的合作社,正是其中的典范,无异于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
不管是像张佳栋、小刘儿、王宝光还有孙立军这样的城里人,还是来合作社里销售自家土地上出产的农产品的乡亲们。
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就连刘婶儿的老伴儿老徐头儿,这样早就已经从国营大饭店里退休的主厨,也终于从小小的炒菜摊上,重新找到了发挥他厨艺的舞台。
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地发生。
像张佳栋他们这样的合作社,还有大大小小的个体户,在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在全国各地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遍地而生。
谁又能说,这小小县城里的合作社,就不是一个巨大的平台。
能让像张佳栋他们这样有头脑又有闯劲儿的人,在这里尽情发挥他们的才智呢?
众人听着张佳栋的侃侃而谈,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曹县长更是兴奋地一拍大腿,毫不吝啬地直夸奖张佳栋的想法。
“好啊!张佳栋同志,你这个想法真正是好啊!咱们县里的合作社,就是缺少你这种有想法,又有觉悟的年轻人来带头。要是能有十个、百个的张佳栋,咱们县里就算是再搞出来十个、百个这样的合作社又何妨啊!只要是人民需要的,就是咱们日后要大力倡导的。到时候有了这么多的平台,咱们县里面的经济,那得是多么的繁荣啊!”
曹县长越说越开心,喝不得当时放桌上要是有酒的话,就好好地拉着张佳栋他们喝上一杯。
同时,也无意中就透露了自己日后的打算。
“十个、百个的合作社?光有这一个农贸市场,难道还不够吗?”
正当桌上的众人,包括郑秘书在内,都对曹县长的设想而大为惊奇的时候。
张佳栋却率先表态,第一个支持起了对方的想法。
“曹县长,占压公式那样的话,咱们县里老百姓们的日子,一定比现在好上百倍。既然您有这么好的规划,作为这次县里首家合作社的负责人,我也先替我们合作社的大伙儿跟您表个态……”
张佳栋一边说着,一边就在身上翻找了起来。
众人听到他把话只说了一半,就没有后续了,都齐齐望了过来,正在纳闷儿他这是搞的的什么名堂的时候。
却看到张佳栋直接从上衣内里的口袋里,直接翻出来了一个又厚又大的牛皮纸信封。
他把这牛皮纸的信封从衣服的内兜里拿出来,便一脸郑重地递到了曹县长的手上。
“曹县长,这次特意让郑秘书约您来我们合作社吃饭闲谈,除了是想让您检验一下我们合作社最近的成果以外,我还有一份表示,请您一定要收下啊。”
曹县长手里拿着张佳栋递过来的信封,感受到信封的重量,手上只觉得沉甸甸的,和其他人一样,也不知道这信封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直到张佳栋松开了手,他才一脸疑惑地当着所有人的面儿,直接把那个信封打开,将里面的东西抽了出来。
可是这不看是不知道,曹县长打开了信封一瞧,却彻底被里面的东西给惊到了。
“张佳栋同志,你这!这是怎么回事儿?!”
只见这信封里面装的,竟然是一大摞的大团结,看样子足有好几十张,至少有三四千块!
曹县长面对手上的这一笔巨款,下意识地又看向了身边的郑秘书。
毕竟之前一直都是由他来和张佳栋联系,作为这次聚餐的组织者,对方总应该能知道张佳栋这是整得哪一出吧?
可是郑秘书一看到张佳栋拿出来的钱,直接傻了眼,一脸不解地冲着曹县长猛地摇了摇头。
显然是对这一切都毫不知情。
要知道在1982年,一个普通小厂的收入,每个月也不过就是三五千块,张佳栋已下载拿出来这么多的钱,也难怪会让众人震惊,他这到底整得哪一出了。
可是张佳栋面对众人的质疑,却一点也不慌不忙,语气异常坚定地向众人解释道:
“曹县长,还有大伙儿,你们不用这么吃惊。这些钱,都是咱们合作社最近这一个月的利润。按照当初合作社设立之初商量好的,县里面占七成的股份。这些本来就是这个月,我应该交给县里的!”
“什么?!你说你们合作社,这个月竟然就赚了这么多的钱?!”
这下,可不光是曹县长不敢相信了,就连平时在合作社里,和张佳栋一块打拼的大伙儿也都傻了眼……
“我们这个小小的合作社,真有这么厉害么?一个月就赚了这么多的钱?”.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15640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15640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