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不速之客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开局契约嫁衣新娘 婚礼当天,挺孕肚改嫁前任他兄弟 退婚家暴男,嫁给高冷大领导! 诸天:从华山开始横推万界 从四合院到港岛大亨 逃离怪谈疯人院 春闺杀 我在年代文里边学习边吃瓜 刀剑之灰色轮舞者 穿书七零:冷面军少夜夜洗床单温宁陆进扬

1982年的济宁,因为距离鲁省的省会的济南不远,又是古运河沿线的城市,所以早在六七十年代,国内的工业化生产刚开始复苏的时候,就承接了很多在那个时候,只有省会济南才能发展的工业产业。 而济宁毛纺织厂当时作为整个鲁省最有名的毛纺厂,也是在其实年代,刚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动荡时期就建成的。 经过了将近十年的发展,到1982年的时候,这座老纺织厂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当时济宁市最大的支柱产业。 每年生产出来的毛线,除了供应鲁省本地的供销社以外,最多的就是运到上海,提供给当时在上海唯一有机器纺织流水线的上海服装厂,然后制作成各种毛线成衣。 在供应给国内的各大国营商店或者是直接出口远销到国外。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当时,国内的规模化生产才刚起步。 羊毛作为那会儿咱们国内非常紧缺的物资,用毛线纺织成的毛衣为何还要出口到国外呢? 全都留在咱们国内,为普通老百姓们提升生活品质做贡献难道不好么? 然而作为当时咱们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出口到海外,为国家换取外汇的产品,可不要小看了这些出口到国外的衣服和毛纺品,对咱们国家的贡献。 1980年,咱们国家的服装出口位居世界第五,在当时就达到了四十多亿美元的规模。 那个时候的四十亿,对于我们的祖国来说,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八十年代的祖国百废待兴,许多生产设备,尤其是当时做科研所必须的各种仪器都需要进口。只有有了足够的外汇,才能从海外,将这些国内紧缺的仪器设备买回来,咱们的国家才能从最早的服装加工、原材料生产,这些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上赚取更高的利润。 谁又敢说,在那个特殊时期的纺织工人,甚至是咱们国内最普通的老百姓们,为咱们伟大祖国所做出的贡献不如未来的那些科技公司呢? 如果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和工作时的任劳任怨,就不会有咱们祖国未来科技发展的基础。 放眼全世界,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又相对紧缺的国家其实也不少。 同样是处于八十年代的印度,总人口也并不比咱们少多少,甚至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他们作为曾经西方列强们的殖民地,从那些西方发达国家获得的资源,也并不比咱们国内少。 1980年,印度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600多亿美元,而咱们伟大的祖国在那时候,倾全国之力,创造的生产总值也只有1900多亿美元,占全球总生产产值的比例,也就是不到百分之二。 用百分之二的生产总值,养活了将近十亿人,占全世界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在那个困难的时代,不可谓是一种经济奇迹。 当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与我们的邻国日韩两国的巨大差距,让那时候我们广大的老百姓们的生活相对艰苦。 可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咱们国内巨大的生产潜力被激发,各行各业从业者的生产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咱们的祖国很快就追了上来。 彻底摆脱了那时候国际社会对我们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人们的生活也自此变得好了起来。 尤其是当时的纺织、服装产业,咱们国家从1980年开始就奋起直追,从世界第五在短短的十年里,就先后超越了法国、德国,终于在1990年的时候,又打败了意大利,从此在服装出口领域成为了绝对的世界第一。 这样的发展奇迹,也许只有在咱们华夏这种任劳任怨,敢闯敢拼的伟大民族,才可能实现。 而在此之前,谁也不会想到在鲁省省会旁边的一个小小城市里,竟然会有一个在未来替整个鲁省的毛纺产业打下半壁江山的纺织厂——济宁毛纺厂,也就是后来的上海服装厂济宁分厂。 平日里,济宁市的街道上一如既往的安静,毛纺厂门前的,来上班的人群人来人往,根本就看不出来与寻常的日子有什么不同。 直到一辆挂着琴岛本地牌照的东风140大货车听在了门前,一个年轻人从车上驾驶室里跳了下来,径直走到了传达室,这才终于打破了纺织厂门口的平静。 “这位同志,您好,我是从琴岛市来的,这里是我们县里的介绍信!” 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张佳栋,他来到传达室以后,先是大方地跟传达室里的门卫打了声招呼,然后便从上衣的口袋,套出来一个信封。 那个时候通讯并不方便,身份证也还没有普及。 当时各个单位之间的联络,除了直接使用电话以外,还需要这样的介绍信作为证明。 那门卫大爷听说了张佳栋的来历,接过了他手上的介绍信,看到了县里面的公章,就知道这准是对方县里的领导派来的人。 紧跟着把介绍信还给了张佳栋,问清楚了张佳栋要来拜访的人以后,就拿起传达室里的座机,拨通了他们厂里领导的电话。 果然,得到了领导肯定的答复以后,这才放行。 张佳栋以前还在玻璃瓶厂的大车班里当卡车司机的时候,就经常像今天这样,开着车去外埠送货、上货。 所以对这套流程,实在是驾轻就熟。 从门卫大爷那里拿回来了曹县长亲自给他写的介绍信以后,就赶忙回到了车上。 小刘儿早就已经在副驾驶位上,等了他半天了,见张佳栋重新又上了车,发动了引擎这才问道: “张哥?怎么样?还顺利不?” 张佳栋忙着发动卡车,就随手给他比了个ok的手势。 “嗨,你也不看看咱们这封介绍信是谁写的?那指定是好使啊!”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门卫也帮他们打开了大铁门,替张佳栋他们的卡车扫清了进厂的道路。 张佳栋一脚油门儿,那辆东风140就稳稳当当地穿过毛纺厂的大门,径直开进了对方厂子的大院儿里,往毛纺厂的行政楼驶去。 这会儿正是上班的点儿,毛纺厂的职工们都在车间里忙碌,所以厂里的街道上倒是也没有什么人。 再加上那会儿的工厂,厂区普遍都不大,除了行政楼以外大部分都是用做车间的平房,和普通的厂房,张佳栋他们要找的地方倒是也好找。 没多会儿,就将那辆卡车停在行政楼的门前。 张佳栋招呼小刘儿,跟自己一起下了车,然后又特意嘱咐了对方一句: “一会儿见了人,客气点儿,这楼里可都是他们毛纺厂的领导,以后你少不了要跟他们打交道呢!” “成嘞!张哥,我办事你放心!他们再怎么是厂里的领导,也架不住咱们曹县长挂号信的面子不是?” 张佳栋这次来济宁的毛纺厂谈事情,专门带上了小刘儿就是为了让他认认路,和对方毛纺厂里的领导认识一下。 以后再来这厂子里拉货的时候,能混个脸熟剩去很多的麻烦。 结果,小刘儿却似乎对他的苦心完全没有理会,还以为只要有曹县长的介绍信,到哪都有人给他们面子。 张佳栋刚想要跟他解释,这济宁的毛纺厂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不像是在他们本县的工厂那么好说话。 可是话还没有说出口,却突然听到从身后传来一阵呵斥: “嘶?你们两个小同志是怎么回事儿?知不知道这是我们厂里的行政楼?还把车停在这里?快快快!赶紧把你们的这辆旧卡车给挪开,别在这儿碍事儿!” 张佳栋和小刘听出来对方这是出言不善,于是齐齐地朝张佳栋的身后看去,随后就看到一个矮矮的中年人,正站在台阶上,一脸严肃地望着二人,反复是对他们不请自来非常生气似的,完全是把他们两个当成了不速之客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18980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18980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