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县里的支持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恶毒女配太娇软,深陷雄竞修罗场 我在绝地求生杀敌成神 盘点华夏历代帝王 诸天影视从小欢喜乔卫东开始 从游戏王打工开始 乞丐仙缘 你贩剑,我发癫,盛京城里我是爹 审判之瞳:开局设计意外裁决罪犯 高武独行 虫族就是这样子的
张家栋他们合作社能有如今的这些成就,其实多亏了当初曹县长的慧眼识珠。
现在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遇到了生产上的问题,张家栋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找曹县长寻求帮助。
把自己如果想到要制作羽绒服,到第一件羽绒服的成衣是怎么做成的,又是如何跟青岛市市里的羽毛球工厂达成了合作。
以及面对巨大的原料缺口,又是如何回到大姐的村儿里,发动广大父老乡亲们一起搞养殖的。
张家栋全都毫无保留的与曹县长交代了清楚。
原本郑秘书是要去替张家栋他们打水的,听了张家栋的这一顿描述,居然差一点儿忘了曹县长之前的嘱咐,也呆在办公室里好半晌才回过味儿来。
“张家栋同志,没有想到啊,你这个人的办事能力,果然是与众不同,我当初还真的是没有看错人呐!”
曹县长听他介绍了自己这一段儿时间,为打造他们服装厂的这一款爆款羽绒服所做的努力,也是有些吃惊。
实在是没有想到,为了一件衣服的量产,张家栋已经踩过了这么多的坑,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
“曹县长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毕竟当初您支持咱们合作社搞服装厂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咱们县里面的服装产业打开局面,谋求更大的发展。现在咱们服装厂终于有了几款爆款的服饰,尤其是现在热卖的羽绒服,每天都有从市里来的小贩来我们服装厂谈合作。我觉得这一次不光是我们合作社服装厂的机会,也是咱们县里面服装产业大发展的一次好机会啊!”
听到了张家栋的话,曹县长也不觉得心头一动。
“哦?张佳栋同志,你说这也是咱们县里的机会?这话又是怎么说的?”
曹县长和郑秘书都没有意识到,当曹县长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两个人都已经不约而同的直起了上半身,心中期待的态度早已经是不言而喻。
“曹县长,您看啊。之前咱们县里面的纺织厂搞生产,需要大量的进口机械设备和流水线。反正这些设备全都是由咱们国家花了大价钱从国外买回来的,生产需要的原料也是由国家统一调派,按照计划组织生产的。
咱们县里边所能做的其实只是出工出力,按照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至于这些生产出来的布匹和纱线该如何销售,和纺织厂本身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可是现在,我们合作社服装厂的生产模式就完全不同了……”
面对曹县长和郑秘书的期待,张家栋侃侃而谈,有理有据,丝毫也不怯懦。
“咱们的服装厂是真正的按需生产,服装店那边有多少的销量,从市里面来的小贩打算从咱们厂里面进多少羽绒服,那都是实打实的真实需求。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的需要多少,咱们就生产多少。
除了现在纺织厂生产的这些棉布,作为咱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羽绒服的布料,还需要您县里这边儿给予大量的支持。像羽绒这样的原料,原本如果没有咱们合作社服装厂的生产,以前也全都是按照废料来处理的。”
听到这儿曹县长也不自觉的点了点头,他以前可是真正在部队上呆过,那时候即便是上战场,身上穿的也是棉衣,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些从鸭子和大鹅身上薅下来的羽绒,竟然可以被做成衣服。
而且不管是保暖效果还是穿着体验上,都比普通的棉服要好太多了。更关键的是就连售价也比普通的棉服要高了好几倍。
中间的大量利润,既可以投入再生产帮合作社的服装厂扩大规模,也给他们县里面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这种双赢的局面可是前所未有的,既然销量有保障,曹县长也终于有了些信心。
张家栋想要得到对方的全力协助,和县里面的大力支持,只需要跟对方说明自己对未来的计划,以及扩大合作社的经营以后到底能为县里面,甚至是整个周边的农村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现在有了咱们合作社的服装厂给咱们县里面的服装产业开了个好头儿,找到了羽绒服这种老百姓所需要的款式,证明即便是咱们的县城也有像他们广州那边发展服装产业的潜力。
而且我觉得,咱们本身鲁城有大量的工业基础。周围的农户也很多,现在他们也乐意加入咱们合作生产搞养殖。咱们县里面既能够带动这些老百姓们一起养鸭养鹅致富,也能通过这些们的乡亲们的支持,解决一大部分的原料问题。提升咱们服装厂的产能,带来更多的效益。”
话说到这里,曹县长已经差不多理解张家栋的意思了。
“嗯,如果真按照你说的,就算是咱们这里面本地的需求,每天都有几百件的话,你们服装厂生产羽绒服所需要的这些鸭绒和鹅绒,的确是需要有本地乡亲们的支持的。张佳栋同志,你所做的这些尝试,我觉得方向是对的,不过你还需要考虑一些更细节的问题。比如这些鸭子你们从老百姓们的手里收来以后,除去了那些羽毛和羽绒,剩下那些鸭肉怎么办?”
曹县长不愧是他们小老县城的一线之长,思考问题的时候一下就抓住了关键。
“我知道,现在咱们县里面也有了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但是毕竟咱们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与南方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果真按照你所预料的那样,你们合作社的服装厂全力以赴搞生产,每天至少要制作出几百件的羽绒服。那一天需要的承压可就是七八千只啊?这么多的鸭肉,你指望咱们十几万的县城来消化,可不太现实啊……”
曹县长提出来问题很尖锐,也很实际。
虽然现在的鸭绒是可以变废为宝,作为填充羽绒服的材料得到充分利用了,可是鸭肉本身又成了巨大的问题。
如果是普通的活鸡还好,当地的老百姓本身也乐意消费,卖的便宜点儿或许在本地县城里,就能消耗大半。
可是毕竟胡鸭这种非常小众的食材,在北方最大用途就是用来做烤鸭。
这种在当时还算是比较奢侈的吃法,总不能指望着县城的老百姓们家家户户每天都消费吧?
解决不了这些鸭肉最终的归宿,张家栋他们的服装厂想要全力生产羽绒服,也会出现巨大的问题。
只是张家栋既然这一次能够来到县里面找曹县长面谈,早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曹县长,这一点您说的没错。我之前也考虑过,咱们县里面既然想要大力发展羽绒服这个单品的生产,就一定需要从鸭苗鹅苗的养殖,以及成鸭成鹅的销售,全都一并解决。现在咱们合作社的服装厂已经有新的厂房,即便是在增加一倍的产量也不需要过多的投入了。
我觉得不如由咱们合作社和县里一同出面,在县城外面搞一家专门的屠宰场,将周围农户未来养大的活鸭,活鹅都集中屠宰加工。把鸭肉和鹅肉都冷冻起来,销往其他的省市。同时也能完成羽绒的分拣。这样咱们既可以利用外省市对这些鸭肉,鹅肉的需求,嗯解决销路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完成咱们合作社服装厂羽绒原料的本地供应问题。”
结果张家栋此言一出,正好说中了曹县长的心思,对方当即一拍大腿连连夸赞道。
“对!张家栋同志,你说的没错。就是得利用其他省市百姓们的需求,来填补咱们县城产业的空白!之前你们在咱们县里面搞的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也都是从无到有的,完全证明咱们老百姓的消费潜力。
我看这一次,不如就像你说的。借着你们服装厂羽绒服的热卖,一边拉动咱们县里面服装产业的发展,一边也带动起周围父老乡亲们的积极性。让大家都一块儿加入到咱们县里合作社的生产中来,让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从你们合作社的生产销售中分到一杯羹!”
曹县长的这一番话无异于是给张家栋又打了一针强心针,有了县里面的支持,张家栋知道这一次距离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的腾飞已经越来越近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23598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23598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