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重获自由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方南燕方婷儿 神医下山:美女总裁要养我 神印:半妖少女是月魔神继承人 这个法师御剑术超强 从狼牙开始,组建特战队 死神,我的弟弟是蓝染 英雄赘婿 弟弟太野,他扛不住 闪婚后,豪门老公不见面 戏鸾凤

张家栋说是可以离开治安队,暂时不接受调查。 可实际的情况却类似于软禁,既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房间,还得随时等待治安队的传唤。 这样的处境对于现在的张家栋来说,真可以说是一种折磨了。 毕竟,现在正是羽绒服销售的旺季,他们今年刚升级过后的夏朵羽绒服,因为款式新颖用物美价廉,刚刚在他们县里面的老百姓心目中占领了本地第一羽绒服品牌的形象,张家栋正准备要大干一把,抓紧时间搞生产,在春节前将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夏朵羽绒服彻底推出去,走出他们青岛本地,进入鲁省的大市场。 进而走向全国,成为国内第一批羽绒服产业的知名品牌。 可是却没万万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却被治安队控制,带到了前导室里软禁了起来。 其实不用多说,张家栋心里也知道这件事儿到底是谁干的了。 自打上一次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成功挤走上海服装厂那帮销售员以后,对方应该就一直怀恨在心。 这次肯定他们上头的领导有了其他的想法,小赵借着这次调查,当他们合作社服装厂彻底按死在萌芽状态中。 1982年并不像未来的几十年那样,国内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他们这种集体经营者的保护也越来越完善。 在当时,个人或者是集体的经营还有很多限制。 就拿张振栋他们当前刚进入的服装产业来说,虽然在广州那边已经成立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服装作坊,甚至是加工厂。 也为咱们国内带来了不少的国际订单,赚到了很多的外汇。 但是在当时,这些小小的加工厂或者是手工作坊,却并没有得到太多政策上的扶持。 有些时候也并不是他们不想做大做强,在当时有很多小企业,只要稍微做出了一些名气,就会被那时候的国有大型企业或者是当地政府盯上。 以各种名义,限制这些私营企业的正常发展。 毕竟在改革开放之初,大家经过了许多年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思想多少还是有些保守的。 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些小企业的崛起,不光会影响当时国营企业的市场经营,扰乱社会秩序。 那时候因为国内有许多原料,不论是销售还是采购都需要指标,也的确是存在一些个人,通过不法的途径,以经营为借口,倒买倒看卖这些原材料的情况。 这样的私人经营,不光是不应该鼓励还是应该被彻底杜绝的。 但是在那个时候,有许多本分经营,不依靠这些歪门邪道成长起来的企业。 虽然在只是社会上的创业风气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这样的企业还只是凤毛麟角,不经过几年的商业运营,很难大浪淘沙在众多良莠不齐的同行之中,让这些未来能够成为咱们国内民族品牌的私营企业发光发热。 可是只要是经历过那个时代企业经营者,最后能顺利趁着这一次改革开放的巨大浪潮成长起来的,最后都成为了咱们华夏民族经济崛起过程中,不可多得的民族栋梁。 张家栋这一次回到了1982年,虽然历经了坎坷,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如此。 并没有因为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现在所取得的一点点小小成绩而放松。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在未来面对的是何等重要的发展机遇。 能不能把握这一次机会,对于张家栋本人来说,就是是否能够让他实现上一世未完成的梦想的关键。 现在的他既不能停也不敢停下来,不光是因为小夏的事儿。 也是因为随着他们合作社的日益壮大,有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了他们的合作社以后,张家栋自己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这一次的停工停产虽然在他的意料之外,却了对他们的合作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这些损失并不都表现在合作社的经营业绩,还有销售额上。 对于张家栋来说,他更关心的反倒是那是因为合作社不得不暂时停止生产,而受到影响的那些女工们。 他们合作社的女工有许多都是当时返城的知青或者是家属,也有一些是因为家境不好,或者是初中在县城周围的农村,不能进当时的国营工厂工作的妇女。 她们这些人普遍接受教育的程度都不高,有些人甚至只有小学识字的水平。 如果不是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能够收留她们,给了他们一份进厂工作的机会,他们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成为工厂里正式的女工,获得了与国营纺织厂工人们相同的待遇。 整个合作社的服装厂对于张家栋来说,有可能是自己的事业,也可能是他成就自己的理想的必经之路。 但是对于这些厂里面的女工来说,也许就是她们养家糊口的唯一手段。 现在已经进入了十12月,眼看着马上就要临近年关了。 可是张家栋却因为同行的陷害,被软禁在了这里,这着实是让他心里懊恼不已,却又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 上一次张家栋经过商海沉浮,也曾经听说过很多类似的事情,可是现如今这些事情全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依旧还是让张家栋感觉有些难以适应。 在当时不太大的一间招待所的房间里,张家栋除了把他当前所经历的事情都想清楚以外,当时也的确无事可做。 此前上海国营服装厂之所以盯上了他们合作社服装厂在本地的小小生意,张家栋其实就有些好奇到底是谁为他们提供的线索。 现如今看来,对方既然能够清楚的知道他们合作社成立之处,与曹县长之间的关系。 了解他们合作社是因为有县里面的扶持才能走到现在的,还能清清楚楚的知道他们用来编织羊毛衫的毛线来源,其实到底是谁走漏了这些风声,又是谁引来了上海国营服装厂的竞争,在张家栋的心里早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就是济宁毛纺厂的那个姓何的销售主任,当初张家栋和小刘在济宁的时候,就已经好几次跟对方直接交手过了。 因为当时有他们济宁毛纺厂厂长的支持,这个姓何的iphone销售主任没有从张家栋他们这儿占到太多的便宜。 现在就动用自己在上海那边的关系,替张家栋他们栓对儿,招来了一个当时在国内服装产业数一数二的上海服装厂作为对手。不可谓不是用心良苦。 如果是换成别人,事业刚刚起步就遇到这样的报复,肯定是对这个姓何的死胖子恨之入骨了。 可是张家栋的看法却与大部分人都不太相同。 张大栋隐隐觉得,这一次的上海服装厂这么大动干戈,与他们一个小小的县城里的合作社服装厂抢地盘儿搞竞争。 甚至是不惜伤害自己的羽毛,仿照他们合作社服装厂所生产的夏朵羽绒服,在最重要的生产原料,羽绒的供应完全不成熟的情况下,以根本就没有什么保暖嗯效果的化纤作为填充材料,猜到他们纺织出来的羽绒服里面滥竽充数。 最后还被怒气冲冲的顾客发现,直接闹到了当场找他们换货,引起了县城百姓们的集体抵制。 谁能说这不是一次因祸得福,对张家栋他们合作社大大的好事儿呢? 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成立到现在,从一无所有只有他们县里面,曹县长给他们准备了一间旧仓库,发展到如今。 自己的工厂已经有了200多名女工,有了自己的新厂房,还有他们市里面支援的一台自动化的毛纺机。 可以说是五脏俱全,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不输给当时国营的纺织厂了。 然而这些还不是张家栋最为得意的底气,有了在当时非常把硬件资源,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之所以能够走到现在,甚至于受到了上海国营服,国营服装厂的重视。主要还是由于他作为一个过来人的见识,还有吕晓晴的设计能力。 因为当初合作社的服装生意还没有任何起售的时候,他敢于下海,去广州本地的服装批发市场进货,偶然结识了吕晓晴,这才让他日后羽绒服的设计成为了现实。 变成了他们现在整个合作社服装厂最畅销的服装款式。 这些机遇对于任何人来说几乎都是不可多得,也是完全不可复制的。 上海服装厂虽然是国营,在资本和设备上的确是有他们合作社不能比拟的地方。 可是服装产业刚好与其他需要重资源、重资金的产业完全不同。 更看重的反而是设计能力,是对潮流的理解和把握,是对老百姓们审美需求的体会。 而这些所有的一切,可就不是完全简简单单依靠大资金大投入能够解决的了。 一个像吕晓晴这样好的设计师,对于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来说,甚至能够抵得过一条当时最先进的服装生产流水线,拥有几百名工人的生产厂房。 而这样的认识,因为那个时代普通人对于服装产业理解的局限性,还是很难有所共鸣的。 再加上本来当时的国营企业就有求大求全的特点,正所谓船大难掉头,很难像张家弄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这样灵活转变生产的方向。 毕竟设备的投入都是巨大,国营的服装厂搞生产,就不可能像张佳诺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这样,有最新的款式都可以直接安排厂里面的女工手工赶制出来第一批成品。 上海国营纺织厂那边大规模的生产,更适合那些完全由机器就能够胜任的羊毛衫、衬衫之类的普通款式。 而张家栋相信,即便是上海国营服装厂真的要和他们合作社在本地抢地盘儿,面对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这种推陈出新的速度,对方也根本没有任何的优势。 更何况张家栋他们合作社当前的主打产品夏多羽绒服,除了一部分的配件和面料是需要由上游的厂商根据计划来供应以外,最主要的保暖填充物鸭绒和鹅绒,在当时基本上就相当于是养殖行业的废料。 而且张家栋为了保证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羽绒的供应,早早的就在他大姐所在的村子里发动了10里八村的老乡们一起养鸭、养鹅。 合作社的屠宰场负责整收购和销售,乡亲们根本就不愁销路,所以基本上大伙都是踊跃加入了养殖的大军。 虽然也经历过了几次坎坷,但是再过一两个月新一批的鸭苗很快就能长大了。 几十万只白雪鸭对于张家栋他们来说,所提供的鸭绒就足够让他们合作社服装厂一整个冬天的生产高枕无忧了。 而这样的先知先觉对于上海国营服装厂那边儿来说,这根本是天方夜谈。 他们想要解决原料问题就只能联系国内的国营养殖场,从外地调货。 这样一来,不光是原料的成本会大大增加。 更重要的是,当时胡鸭在咱们国内的养殖规模并不大,根本就很难满足他们的生产需求。 这些可是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之前都经历过,替自己踩过坑了。对方要是想就这么直接上马,大规模的跟他们搞竞争,这些坑儿也是肯定要经历过一次了。 所以对于张家栋来说,这次通过上海服装厂搅局,不光是让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夏的羽绒服在款式上,还有质量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以外。 更是叫他们县里面的老百姓认识到,即便是他们本地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羽绒服品牌,也丝毫不比那些国营大厂生产的质量差。 正相反,虽然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市场的夏冬羽绒服价格上是贵了一些。 但是贵也有贵的道理,里面填充的是真真正正实打实的鸭绒和鹅绒,大家反而觉得多花点儿钱,能买到放心货自己心里也踏实了。 但是毕竟搞生产,张家栋张家栋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摸爬滚打,也算是半个行家了。 该如何向治安队证明他们合作社的发展,虽然有县里面的支持,却并没有任何利益问题,又让张佳栋有些犯难了。 张家栋现在出不去,被软禁在这小小的招待所里,想再多也是白搭。 虽然他每天都要向守着他的治安员询问,到底自己什么时候能走,对方给他的回答却依旧是没有准信。 就这样他在小小的招待所里,又安静的呆了几天,终于在某一天的早上被外面的一阵嘈杂声惊醒了。 “治安员同志,请问您张家栋同志是不是住在这里?” “对啊,治安员同志,我们是专门来找张厂长的,他是不是住在这里啊?” 张佳诺很快就听出来外面来人的声音,正是小刘儿和王宝光,一下就从自己那张单人床上弹了起来,冲到了自己房间的门口。 屋外的王宝光和小刘儿也是刚来到这个陌生的招待所,对一切都不熟悉,还想要跟门口的治安员继续确认张家栋是否在这里住呢,那治安员身后的房门却被张家栋给打开了。 “王哥、小刘儿,你们两个怎么来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封闭,张家栋重新又见到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心里面的激动就别提了。 兴奋之余这才发现,就连郑秘书也跟他们一起来到了招待所。 “嘿!别提了,佳栋。今天一大早郑秘书就来厂里面来找我们,我们俩一听说你今天就能回来了,立马就带着郑秘书一起来市里找你了!” 回答张家栋的问题的是王宝光,比起张家栋上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这家伙似乎比以前显得又憔悴了许多。 张家栋没有时间去想,自己不在合作社的这几天,王宝花还有厂里面的其他人是否因为自己的事儿到处奔波。 因为有郑秘书在场,张家栋知道以他的身份,肯定比王宝光还有小刘更了解当前的情况。 “张佳栋同志,是这样的。今天咱们县里面接到了市里面的通知,说是你们合作社的这件案子,市里面已经调查清楚了。之前你提供给县里面的账本,把你们合作社这一段时间经营的收支情况记录的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的问题。” 听到郑秘书这么说,张家栋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没问题就好,没问题就好……” 意识到自己的软件很快就要被解除了,张家栋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不过紧跟着他又想到了什么似的,又向郑秘书问道。 “对了,既然我们合作社的账目没有问题,曹县长他应该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吧?” “曹县长他当然也没有,而且除了你现在可以离开这里的情况以外,我还得再通知你一个好消息。” 张家栋没有想到郑秘书不光是要带自己走的,还有其他的好消息要通知自己,也有些意外。 “哦?是什么好消息?” “经过咱们市里面的讨论研究,现在你们合作社也可以正式开工恢复生产了。” 结果还不等张家栋对郑秘书的话有所反应,王宝欢和小刘儿就先欢呼了起来。 “那太好了!” “对呀,咱们终于能回去给于大姐他们一个交代了!” 正当王宝光还有小刘为郑秘书所带来的消息,而欢呼雀跃的时候。 郑秘书紧跟着又说道。 “而且不光是这样,经过这一次市里面对你们合作社的仔细讨论,市里面领导对你们合作社的态度也有了一些变化。” “哦?此话怎讲?” 听到了郑秘书的话,张家栋刚放下去的心突然又不自觉的被提了起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23776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23776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