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品牌的萌芽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女权世界之不做膝下君 撬我墙角?那我就当你姐夫! 被骗缅北,惊魂求生 校花的窃心大盗 叶昭榆摩那娄诘 诡异收容所,你收容我一个人类? 传统江湖带穿越 重生之嫡女在上 从九叔开始的旁门左道 玄幻:我从诸天抓取万物!
1982年的冬天,除了北方的天气异常寒冷,连下了几场大雪以外。
就连当时的南方,气温比较温暖的城市,在那年的冬天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凉意。
那个时候普通老百姓们能选择过冬的服装款式。也非常有限。
很多在往年只需要增加一件外套或者是穿长袖的南方城市,在那一年也不得已要考虑该如何活动的问题了。
比起北方的天寒地冻,像广州、珠江这样的南方沿海城市,虽然还不至于像张家栋他们所在的青岛那样,必须得裹上厚厚的羽绒服,里面再穿上羊绒衫,保暖用的秋衣秋裤,这才勉强能够在当时已经逼近零下20多度的户外正常外出。
广州本地白天还有20度左右的气温,这样的保暖配置的确是有些显得太过于臃肿了。
在那个时代,随着国营服装厂纷纷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针织设备,大量款式新颖,色彩艳丽的针织衫也纷纷被送到各地的古茗商场和供销社里,进入了老百姓们的视野。
而这样的针织衫,对于许许多多的南方人来说,除了款式更为轻薄,保暖性又不差,根据时尚和实用的特点以外,只是在价格上略有些贵。
动作一件针织衫20多块钱的售价,即便是在国营的供销社里,也算是不折不扣的高档服装了。
对于当时工薪阶级普遍三四十块钱每个月工资的国情来说,这样的售价确实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
但是,这样的情况却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只有国营的服装厂,才拥有一整套能够自动化生产这种针织衫的针织设备,一直持续了许久。
只是在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把自己生产的针织衫,带到了广州。沙河批发市场以后,才有所改观。
相比于在供销社还有浦东大商场里面动辄一件20多块钱的零售价格,张家栋在由他们合作社出资,吕晓晴参与经营的自己的品牌专卖店里的批发价格,却只有每件五六块钱。
这样的价格已经是几乎要低于大部分国营服装厂的成本价格了。
而对于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来说,因为原本用来生产针织衫的棉线,就是他们县里纺织厂自己生产的。
而生产这些针织衫的自动化针织机,也完全都是由合作社跟县里面共同出资,直接从国外引进的。
不管是工艺和质量上都与那些国营的服装大厂差不多,有些针织衫的款式和花纹更是因为出自吕晓晴的设计,远比那些出自国营服装厂的量产货,要更显得时尚多了。
有了这种双重的优势在,张家弄即便是把这些针织衫的批发价格定了这么低,他们合作社服装厂依然有将近百分之二十的利润空间。
而这么实惠的价格对于那些走南闯北的服装商贩来说,只要能够买到,将这些衣服运到自己本地去,也至少能有将近一倍的回报。
如此可观的利润,让那些小商贩们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对于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这些针织衫趋之若鹜。
在张家栋他们合作社位于广州沙河村的专卖店刚开业的第一天,就直接把他们店里面的所有款式的服装全都抢购一空。
原本张家栋他们合作的服装厂因为羽绒原料的供应问题,夏朵羽绒服的产量,最多也只能维持每天三四千件的出产,几乎刚刚够供应首都的西单商场,根本就没有办法卖到广州的批发市场去。
现在倒好,因为张家栋的上一次尝试和推广,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商贩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从他们这里进了合作社服装厂生出厂的针织衫。
结果回去拿到本地一下子就卖爆了,即便是每件针织衫卖到十几块钱的价格,因为大家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这些针织衫款式新颖,工艺也不错,比合作社和许多国营大商场中的还要新颖,也都能被那些纷至沓来的顾客们一抢而光。
往往是这些小商贩们回到他们当地刚开摊儿,一晚上的时间就可以把带回去几十上百件的针织衫全都卖掉,一下子就能获得好几百块的利润,把本钱直接翻倍了都不止。
受到了赚钱的刺激,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这些针织衫好卖,又赚钱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除了这些原本赚翻了的小商贩们,几乎都成了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的回头客,又带着赚到的钱立马返回了广州沙河村以外。
也有很多刚得到消息的其他商贩们,马不停蹄的跟着自己的朋友们也来凑热闹。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张家栋几乎没有怎么宣传,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针织衫,就先在这些小贩们中,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火了。
这一下可是苦了张家栋和吕晓晴他们,吕晓晴留在广州沙河村批发市场本地,不得经营打理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店专卖店,每天天不亮就要迎来数不清的小商贩们。
更重要的是,不管他们提前在专卖店里备了多少的货,总是都不够吕晓晴卖的。
而小刘作为张家栋他们合作社唯一的专职司机,在那一段日子里可以说是忙的脚底下都生火了。
以那个时候的交通条件,从青岛出发到广州沙河村服装批发市场,开着那辆老式的东风1一路沿着高速和省道,即便是不分昼夜的开,也至少需要三四天才能到。
不过针织衫还是针织衫还是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夏朵羽绒服,重量都很轻也不占,也不占地儿。一车货物少说也能拉至少好几万件,所以小刘即便是这么辛辛苦苦地一周就要往返青岛和广州一趟,但还是勉强能够维持住他们合作社服装厂在沙河村本地的专卖店的经营。
而至于首都那边,因为夏朵羽绒服的热卖,给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大有好处,那可就太多了。
首先就是张家栋专门儿把他们合作社服装厂刚出厂的这些针织衫,也全都随着下一批货全都运到了首都,交给了西单商场招商部赵经理的手里。
经过对方过目和同意以后,也直接摆上了架在他们下个羽绒服的专柜里,搭配着进行销售。
而前来光顾的顾客们,之前因为多多少少听说了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剩下的下周羽绒服,质量不错款式新颖,价格又非常合理。
原本是来购买羽绒服的顾客之中,见到了同样是羽绒服厂生产的针织衫以后,也纷纷驻足。
而等到他们发现这些针织衫不光是比其他大牌供应厂商生产的,更要时尚和便宜以后,也纷纷在自己购买羽绒服的同时顺便儿买上一两件,作为年后的新衣或者是直这些穿在羽绒服里的搭配。
有了第一批客户们的尝试,很快在首都的市场上,张家栋他们新出厂的这些针织衫也获得了顾客们的认可。
用不了多久就有其他的国营商场,还有当地比较有实力的服装商贩们,不过西单商场赵经理的关系,打电话找到了张家栋位于服装厂的办公室里。
这一下不论是张家栋还是专门儿负责销售公司的孙立军可都忙坏了,一方面孙立军要提陈家栋应付这些每天接不完的电话,安排厂里面的库存和发货。
另一方面,张家栋还要亲自去协调县里面的纺织厂。
安排他们的生产计划和不同款式服装的升级改进,经过这么一轮热火朋友般的洗礼,张家栋不知不觉中也终于从原来一个刚进入服装行业,无论是工艺还是各种生产流程都不怎么了解的新手,一跃而长转变为了在这个行业里不折不扣的生产专家。
这是在他们合作社服装厂推出。新款针织衫的第一个月,就直接占据了首都本地同款服饰的半壁江山。
巴许多在当时都非常有名的国营服装厂打的措手不及。
然而这还不算完,张总他们这种批发和零售双效并举的方式,很快就把自己的针织衫卖到了上海,刚好迎上了上海服装厂所做的新品促销活动。
因为本身这些针织衫都是几乎同样的进口生产设备自动编织而成的,所以在工地上根本就分不出高下。
上海服装厂也没有办法在这一点直接压张佳栋他们合作社一头。
但是,毕竟最早将这些针织衫带到上海本地服装市场中来的,却是那些往返于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和他们上海当地的服装商贩们。
面对上海服装厂同样是针织衫的直接竞争,他们在零售的定价环节上就比上海服装厂这样的大企业要灵活的多了。
一件原本零售价二十几块钱的针织衫,如果上海服装厂打8折,他们就只卖10块钱每件。
而上海服装厂毕竟是国营大厂,即便是在自己的本部,对于零售价格的调整也必须经过层层的环节,经由第一线的销售员上报,通过异常繁复的流程交给厂里面主管销售的领导定夺,这样才能把具体的调价政策传递到销售一线到工作人员们手里。
这样的效率肯定是赶不上那些如同麻雀一般,遍布在整个上海大街小巷,各个商业区中摆摊的小商贩们了。
他们深入人民群众第一线,往往追求的是能够快速周转手中的存货,只要稍微有一些利润,即便是每件针织衫只能赚到一两块钱,要是一晚上就能卖出去几十件或者上百件的话,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降价。
这样的促销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哪里是上海服装厂这样的国营大厂能够吃得消的?
几乎直接这与如此物美价廉的方式垄断了当地的针织衫市场,打了个上海国营服装厂措手不及……
而这一切的情况,张家栋作为合多少服装厂的负责人,甚至还全然不知呢。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既然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夏朵羽绒服还有针织衫都已经卖火了,又该借着这一次老百姓们自发的抢购热潮,加上他们的夏朵羽绒服还有针织衫,打造成一个能够火遍全国的知名品牌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28345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28345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