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回家过年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公主在上我在下 战姬起舞于蓝天之上 掠夺寿元:杀出个定天魔主 替身十年!今离去,她却追悔莫及 异界之穿越神话明末获得签到系统 谁教你这么御兽的 空间农女:靠种植带全族发家 里德

谢昭没有再多说。 他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将录音笔收好,再次抬头时,魏庆之已经转身走出去了。 ………… 时间飞逝。 腊月二十五。 这日,四合院内。 昨天下了一场雪,院子内压了厚厚的一层,谢昭懒得清理,和谢诚二人一起,将西厢房那边清理出来,放了一张桌子进去。 厨房里,谢诚正在做饭。 辣椒炒肉。 这是买来的土辣椒,放足了肥肉,熬出油,一把大蒜下去,炝锅,顿时一股子浓烈的香味汹涌了出来。 院子里有很多人。 明天就要回石水村了,火车要坐上三天两夜,回到家刚好二十九,赶上大年三十。 田秀芬已经拍了好几次电报过来催了。 平日里那么抠抠搜搜,结果这会儿这么大方,怕是真的等急了。 于是,谢昭早早找好人,又委托了王枫,将电器铺交给他看管。 至于服装铺子,带来女装出乎意料的好销售。 不过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两辆大东风带来的女装已经销售一空。 于是提前闭店。 而这一次的试水,也让谢昭和谢诚确定了要在京都附近郊区办厂的决心。 女装,电器二手抓。 一定能在京都走出一条好路子! “吃饭!” 厨房内,最后一道菜做好,谢诚探出头,高喊一声,当下院子里众人哗啦啦探过头来,开始帮忙。 “来来来,这边走,雪都扫了,人摔了没事,千万别把菜撒了!” “哟呵!炖猪肘子!谢昭,你可下血本啊!一人一个!啧!这小味儿,地道!” “来来来,上酒!二锅头!千万别浪费这一桌子菜!” …… 十分钟后。 西厢房里,众人将门关上,又放下帘子,隔绝了外头的风雪。 炕被烧热,屋子里暖烘烘的。 一大群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喝酒。 王枫摸了一盒烟出来,递给了谢昭,脸上因为喝了酒,涨红了不少。 他吃了口菜,辣得鼻尖上冒汗,眼神朝着旁边看了一眼,当下,坐在他右手边的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赶紧站起身,倒了一杯酒,朝着谢昭敬了敬。 “昭哥,这杯我敬你!感谢您带着哥几个发了财,这些天挣了不少,能过个肥年了!感谢您!” 谢昭看了他一眼。 认出来这是王枫带过来的年轻人,这些日子店铺就是他在管。 谢昭有印象。 这人叫沙飞勇,干活儿利索,嘴活络,会来事儿,不少来找事儿的客人都是他解决的。 谢昭笑了笑,明白了王枫的意思。 他倒了酒,接下了沙飞勇的敬酒。 “放心,只要你好好干,以后的机会还有的是。” 沙飞勇一喜,心也落了地。 “谢谢哥!谢谢哥!” 他接连说了两声谢谢,双脸涨得通红,赶紧仰头喝下了酒。 辣得他一抹嘴,又赶紧吃了口菜,这才坐下。 接下来就是一轮划酒拳,敬酒,一群人放开了吃。 最中间的放了一个铜锅,咕嘟嘟的冒着热气儿,羊肉翻滚着,又被夹走,所有人都吃得尽兴。 吃完了饭,众人也懒得收拾,就这么胡乱睡了。 翌日清早,大家睡得横七竖八。 第729章回家过年(第2/2页) 谢昭是第一个醒的。 他起床,洗漱,顺手给大炕里添了一把火。 昨晚上喝得不多,他还算清醒,洗完脸一回头,就发现王枫也起来了。 “早啊,酒量不错。” 王枫打了个哈欠,搓了一把脸,对着谢昭道。 谢昭摆摆手。 “过来聊会儿。” “好。” 二人坐下。 谢昭从开水壶里倒了两杯热水,递给他一杯。 “我中午的火车回去,初八过来,京都这块儿就麻烦你了。” 谢昭道。 王枫喝了口水,揉了揉眉心,“什么麻烦不麻烦,你给钱,我干活,天经地义。” 谢昭被逗乐了。 “电器铺交给你我放心,昨晚上你让沙飞勇给我敬酒,我知道你意思。” 谢昭道:“我正好缺人,你看人的眼光我相信,放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用了,就不会给他穿小鞋儿。” “不是我担心,是他担心。” 王枫看了谢昭一眼,懒洋洋的,“他叔是沙容,还是亲叔侄,你和孙鸿飞到现在水火不相容,他心里头惦记着,早早过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了招呼,叫我帮他递个台阶。” “你瞧,我说了不顶用,你这一杯酒一喝,他心就定了。” 王枫打趣,“还是咱谢老板本事大。” 谢昭一乐。 二人又仔细说了一下话,转眼就到九点了。 谢诚也起来了。 他昨晚上喝多了,这会儿脑袋还发晕,不过马上就要回家了,精神头也总算是提了不少。 “东西都收拾好了,屋子里也收拾干净了,啥时候回去?” “现在就走。” 谢昭笑道。 他说话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 远处,天边,日头正从大朵的白云里晃了出来。 阳光如金,暖而热烈。 ………… 大年二十九。 农村里的年味儿是最足的。 尤其是石水村。 今年的石水村,宛若脱胎换骨,大变样。 村子里以往杂草丛生的小路,如今也彻底被清理了出来。 道路加宽,甚至能够通行一辆大东风。 家家户户都拉了电线,通了电,后院里养了猪。 小孩儿们再也不在这大冬天里光屁股挨冷受冻了。 厚实的棉衣棉裤,手里头还抓着酸菜煎饼,边跑边闹。 一些条件好的,顿顿也都吃上了肉。 这人呐,就靠养,油水一足,整个人瞧着都面色红润,中气十足了。 而这些,都归功于制衣厂。 一开始,家家户户都派了劳动力去向阳镇的制衣厂干活儿。 后来有钱了之后,李三刀带头,用这一年下来村集体挣到的钱,采购了一批缝纫机。 得。 这一下,相当于在村子里的大院里头开了一个小型制衣厂。 家家户户轮着上工,轮着做。 做了多少,什么步骤,都按件计算价格,省去了不少力气。 做多少,得多少,这挣钱的法子无疑是最好的动力。 于是都铆足了劲儿做! 好家伙。 一年时间大变样,曾经的穷苦好像一刹那都找不到影儿了。 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笑,笑眯眯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412/353931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412/353931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