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同窗的他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寒门枭雄 LOL:那年十七,世界第一 热血豪情 亲爹让我顶罪,我直接黑化 全球灾变:我在末世做天尊 娱乐秦时 重生都市之仙尊归来 山海五行灵术师 负春光 韶华意
就在林修担心暂时不能出去看望黛玉的时候,曾老身边的小童,也用同样的方法接到了赵与莒,他也顺利的通过了考验。
负责引导的童子终于可以休息了,看上去有几分开心。
因着没有旁人在,他半坐在曾老旁边的台阶上,微侧身抬着脑袋问曾老:“都是十来岁的小相公,您为啥考验的内容不一样啊?
那个林小相公考的是义,这个赵小相公你就让人等在那里还让我刻意刁难一下,考教的什么啊?”
曾兴录没有做答,只笑着问小童:“那两位小相公,你更喜欢哪个?”
小童双手托着下巴略一思考:“我更喜欢赵小相公,他脾气真好。”
曾兴录看着童子,又缓缓的说:“你还小,不妨多和两位小相公相处,过两年你再给答案也不晚。”
他看着小童似懂非懂的神情,想起久远的曾经,自己的师傅也是如此教自己的。
曾兴录眼前闪过曾经的种种,想起师傅告诉自己的话:每逢验关师收传承弟子的时侯,也是九州格局风云大变之时。
而此刻,林修和许铎正被史云带着去膳堂。
学院的膳堂修在最靠山体的部分,和前面的学室相比,多了丝丝烟火气,让人感受到俗世的真实。
史云介绍道:“这膳堂,原本离学室很远,还是第三代山长觉得入世有烟火,才能知人间疾苦,才把膳堂搬到这里的。”
林修暗里撇撇嘴,心想:也许第三代山长就是个吃货,下课就想吃饭。
吐槽归吐槽,林修一行人闻着诱人的、垂涎欲滴的香气就进了膳堂。
膳堂内,古色古香的装饰散发着岁月的韵味
木质的桌椅摆放整齐,丝丝烟火气从厨房中升腾而起,弥漫在整个膳堂内,给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感觉。
厨师们在厨房里忙碌着,他们熟练地烹饪着各种菜肴,手法娴熟,技艺高超。
在靠餐口很近的位置,林修看到已经有两人坐在案几旁等待开饭。
林修一拍许铎的胳膊说:“这还有两个食货,同道中人啊!”
正在等待的一大一小两人,同时转身。
史云看清后就快步迎了上去,对着高个儿书生就是一揖到底,“史云拜见吴兄”。
林修还正自疑惑,本觉得史云已是光风济月,如今眼前这位却更胜一筹。
史云看林修一脸愣怔,拉了一把林修“林小相公,这是书院月级大师兄吴潜,快来见礼。”
林修连忙作揖,吴潜出声道,“云弟,不用这么客气,这位小相公快快免礼。”
史云和吴潜寒暄后,觉得难得遇见,干脆拼桌一起用饭。
经过两位师兄的介绍,吴潜身边的那位小相公也是今天新进来的学子:赵与莒。
林修和赵与莒相互又是一番见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觉得蛮稀罕。
林修总觉得这位赵与莒的名字很熟悉,就是想不起来是在哪里看到了。
他俩年纪相仿,自是能聊到了一处。
加上史云和吴潜也相谈甚欢,这一桌饭吃的其乐融融。
饭罢,吴潜有事,就把赵与莒拜托给史云,让他安顿剩下的事宜。
史云看赵小相公眼中多少有些落寞,就装作给林修解释,想让赵小相公得以宽慰。
“吴师兄前两年进士及第,任江东安抚留守。公务很是繁忙,这些年,很少见他亲自接待小学弟,此次被召回很是难得。”史云说完这些,赵子莒的眼睛亮了许多。
而林修听到这话,心下一突,就将心里所想问出口:“吴潜的兄长是吴渊吗?”
史云露出惊讶的表情,“林小相公,知之甚多,是了是了!”
林修也不解释,只是假装被表扬到了,羞涩一笑。
心下却是暗想:“吴渊啊,那个连当代权相史弥远都要敬三分的兵部尚书,这吴潜更是了不得,这都是什么大牛。”
就在他胡思乱想,设计着怎么抱大腿发展自己生意的时候,许铎过来拉他,“快走,你史云师兄都走了!”
林修急走几步跟上他们的步伐。
史云又带他们参观了学习的相关地方,最后为赵子莒选了一处和林修相距不远的山洞安顿了下来。
他美其名曰:林修和赵子莒都是新学子,可以互相照顾。
赵子莒听了自然是非常高兴,可是林修总觉得史云是为了偷懒,想少走几步路。
这一晚,是林修两世以来睡的最不安稳的,总觉得土炕上随时都可能爬出一只五彩斑斓的大蜘蛛。
他听着许铎的小呼噜声,就这样翻翻转转到了天明。
二人整理好,准备出门去学室时,赵子莒在门口朗声说:“林小相公,我来邀你同去学室。”
虽说赵子莒比林修大两岁,可是同一日进学,脾气也相投,林修自是欣然同往。
林修撇下许铎就和赵子莒出门了。
他们二人今日来的是子室,统共就六位学子。
林修和赵子莒穿的是崭新的素色学子服,其他人的衣服下摆,都是竹叶做底色。
二人找了最末座坐下。
前一天,史云就告诉了他们,新入学的学子都坐最末座,从衣服上就可以分辨,不用单独做自我介绍。
史云还叮嘱过他们,学师会对他们的修业做单独的安排,不用担心。
果然子室的学师:贾代青,在给另外六位学子讲授完课程后,专们设置了考题,对二人的学业程度做了考教。
结果自然是赵子莒的程度和子室其他学子程度相仿,而林修略逊一筹。
贾代青安排赵子莒跟其他人一起上课,林修单独和自己每天加课一个时辰。
最后在赵子莒的强烈请求下,他和林修一起加课。
后来一同温课时,林修才知道,赵子莒是前个月刚被叔叔带来临安,以前家在绍兴,因父早逝寄居在舅父家。
他虽然也吃了不少苦,但他的母亲全氏从未放弃过他的教育,所以现在程度比林修还稍好些。
赵子莒鼓励林修:“学习不苦,不会的可以问我,咱如果不会,还可以找学师问。”
林修想着,西麓有个这样的同伴一起学习,总算没有那么难熬了。
然而,树欲静风不止,即使是桃源一样的世外西麓书院也一样,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629/316699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629/3166991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