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接客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骨灰级探秘 孕检单曝光,前夫他每晚堵门跪求名分 超时空要塞之碧海苍穹 法环:在交界地卖粪金龟 nthove你是我的甜天使 太虚化龙篇 最佳中介小哥 错轨 医妃重生:摄政王太冷撩不得! 戍边五年,拿天皇玉玺刻墓碑

宁越默念这对联,眼中亦是多了几分好奇。 要知道,哪怕是他老师,被世人称为管子的管仲,又或者是墨家钜子、儒家孔子,这些诸子大能们,也仅是立足洪荒,阐述己道罢了,万不敢言容纳万界道韵…… 而如今,一家书院却是敢说纳万界道韵? 未免有些太过惊世骇俗了。 他沉吟片刻,亦是整理了一下衣冠,迈步向书院走去。 他倒要看看,这书院到底是哪家的,竟然有如此大的口气! 就在他踏入书院的刹那,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由一怔。 院内并非想象中的讲堂书舍,而是一片浩瀚星空。 无数星辰在虚空中流转,每一颗星辰都散发着独特的大道气息——有儒家的浩然正气,有墨家的兼爱道韵,有道家的无为意境,甚至还有一些他从未感受过的陌生道韵。 还未等他从这震撼中回神,一位白衣老者已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前,目光平和却带着洞悉一切的深邃。 “小友至此,可是为了论道?”老者淡然开口,声如清泉,却直抵道心。 宁越只觉周身道韵为之一凝,连体内运转的法力都不自觉地平和下来。 他强压心中震惊,整了整衣冠,执弟子礼恭敬回道:“晚辈宁越,师从管子,修习法理之道。途经书院,见门前对联气魄恢弘,心中尤为震撼,特来请教。” 他稍作停顿,小心翼翼地观察老者神色,继续问道:“不知长者名讳?可是此间书院院主?晚辈冒昧,实在是对书院来历颇为好奇。” 老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并未直接回答,反而轻轻抬手,四周流转的星辰道韵随之变幻。 “名讳不过是个代号,院长如何,不是院长又如何?”老者的声音在星空间回荡,带着看透世事的超然,“在这书院之中,重要的不是谁在说话,而是话语中蕴含的道理。” 他轻轻抬手,四周的星辰随之流转,儒、墨、道、法诸家道韵在其中和谐共处。 “我这书院,不争气运,不辩道义,也不为传道授业。”老者的目光仿佛穿透万古,落在宁越身上,“只为给百家诸子一个……” 他顿了顿,周围的星辰骤然明亮,无数道韵在虚空中交织成绚烂的光带。 “一个放下门户之见,辩论真理之地!” 话音落下,整片星空都为之一震,仿佛在回应着这个宏大的愿景。 “不过我书院如今声名不盛,倒是没什么人愿意来。”老者捋须轻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小友既然来了,也算是有缘,若是不介意的话,亦是可以辩论一番” 宁越闻言,连忙整衣正冠,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晚辈不敢,还请长者赐教!” “小友误会了……”老者微微一笑,“与你辩论之人不是我。” 在宁越疑惑的目光中,老者转身对着星空深处,用一种与方才的超然气质截然不同的、带着几分市井气息的语调喊道。 “哥几个,别在后面躲清闲了!来客人了,快出来接客!”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宁越目瞪口呆。 只见星空深处,九道身影缓缓浮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个个气息渊深如海。 为首一位中年文士,身着素净儒袍,明明神色温和,周身却自然散发着如同万世师表般的浩然之气,仿佛他所在之处便是礼乐之源,让人不禁想要执弟子之礼。 这气息,宁越只在儒家孔子身上感受过。 他身侧一位清瘦老者,布衣麻鞋,眼神却通透如镜,倒映着天地至理。 他立在那里,便如一部行走的典籍,承载着万古智慧的厚重,不禁让宁越想起了自家老师。 一位仪态端庄的宫装女子,眉眼间蕴含着洞察世情的慈悲与智慧,宛如教化众生的慈母,又似制定人伦秩序的先贤,其风范令人心折。 更有一位气度威严的老者,虽不言不语,周身却流转着制定规则、厘定纲常的秩序之力,仿佛他的一言便可为天地立下法度。 其余几人,或逍遥不羁如看破红尘的隐士,或严谨缜密如推演万物的智者,或刚毅果决如践行大道的先驱…… 他们身上的气息,都与宁越所知当世诸子百家集大成者的风范相似。 不用说也知道,这些人,必定是如他家老师一般,足以开山立派、名垂千古的存在。 宁越心神俱震,他终于明白为何这书院,敢有如此大的口气了。 他不敢怠慢,急忙整理衣冠,对着九人深深一揖。 “晚辈宁越,拜见诸位长者。不知诸位长者尊号,还请赐教。” 那为首的中年文士温和一笑:“在这书院之中,名号不过是虚妄。因此我等也并无名号,你若是不介意,称呼我几人一声长者即可。” 宁越闻言心神微震,这才意识到自己仍带着世俗的执念。 他连忙再施一礼:“是晚辈着相了。” 此时,那位气质最接近儒家圣贤的中年文士温和开口:“小友既来论道,不妨说说你心中的疑惑。” 宁越略作思索,恭敬问道:“晚辈修习法理之道,所以很好奇诸位长者对于我法理一道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一出口,九位长者眼中都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那位气质逍遥的道人率先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老夫以为,法理当如流水,顺势而为。要知道天地运行自有其规律,四季更替自有其秩序,法理只需要遵循这些自然法理即可” “此言差矣。”那位严谨缜密的智者摇头打断,“如果只是顺应自然,那还要法理做什么?正是因为人心复杂,世事多变,才需要明确的规范来划定界限、解决纷争。” 气质刚毅的长者沉声道:“法理的关键在于实践。再好的理论,如果不能落到实处,都只是空谈” 九位长者你一言我一语,各自阐述着对法理根本的见解。 他们并不直接否定彼此,而是在辩论中不断深化这个话题,从各个角度剖析着法理的本质。 而宁越听着九人的见解,也是越发入神,心中对自身所学法理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668/355028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668/355028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