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遭遇战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错认未婚夫以后 战锤:以涅槃之名 绝世村妇 狗血人生 灵魂传承者 从靠师父渡劫赚取修仙界第一桶金 女主她总被强取豪夺 逃什么,引妖入室日夜缠宠 重生原神之我成了影的儿子 糊咖她爆红后和霸总隐婚了

进入湖南的革命军共分水路两部。水路由李秀成率领,共有一千五百名近卫师官兵,昼夜兼行,士卒安坐船上,极为便利。陆路有陈玉成率领,共有一千五百人,全都是广西守备师的骑兵,行动便捷。 王錱虽然人多,却全都是陆军,骑兵不到一千,行军缓慢。不得已,王錱下令昼夜兼程,每晚可休息六个小时,其余时间全用来赶路。 得亏是王錱治军严而有恩,士卒用命,才能长途跋涉。若是换了八旗和绿营,或者是一般的团练武装,非要哗变不可。 在永州府祁阳县,王錱的湘军前队,追上了革命军后队。从祁阳县直至衡阳府城,湘江多夹山而行,曲折湍急。官府已在祁阳县的湘江上钉设木桩,挡住了李秀成的木船。 李秀成与陈玉成正在设法清除木桩,后面追兵赶到,来人正是王錱、王开化兄弟。 王錱打仗,往往身先士卒,士卒也乐于效命。眼见革命军正在手忙脚乱的排除木桩,王錱当仁不让,率领八百骑兵发起冲击。 自行军以来,李秀成与陈玉成一直是水陆并行,互相策应。李秀成留了两个骑兵连在警戒,眼见敌人偷袭,立即下令陈玉成出击。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陈玉成率领两个骑兵连,不惧湘军人多,立马迎了上去。 一个是少年英雄,一个是湘军宿将,一个人多势众,一个装备精良。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王錱的湘军训练甚严,亦能在马背上开枪。但湘军装备较为落后,火器以鸟枪为主,只有少量的洋枪。 革命军已经装备上了1852式步枪,射速、威力、射程都远远超过湘军。他们虽然人少,却在火力上压制住了湘军。 王錱自恃人多,不顾一切向前猛冲。好不容易逼近了革命军,陈玉成又使出了另一个大杀器-1852式转轮手枪,又称左轮手枪。 左轮手枪最早于1718年问世,有着多个枪管,使用燧石引发弹药,非常笨重,并未普及开来。 1835年,美国人柯尔特将左轮手枪的枪管与枪膛分离,只保留一个枪管,使用机械传动和发射,使左轮手枪的射速大大提高。 在美国西部拓荒运动、美墨战争中,美国人使用左轮手枪对付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这种左轮手枪结构简单,但射程、精度有限,适合近战。革命军为营以上军官配备了左轮手枪,因骑兵经常执行突击任务,亦择其精锐配备左轮手枪。 在左轮手枪的打击下,突出在前的湘军骑兵接连倒下。湘军伤亡惨重,官兵胆寒,大都逡巡不前,只有几十骑最英勇的骑手穿过枪林弹雨,与革命军短兵相接,却已是强弩之末。 塔读@-读小说 “如今多事之秋,我们累一累也是应该的。等日后平定了贼寇,咱们再马放南山,静心读书讲学吧。” 这话说得颇有些言不由衷。儒生以科举中试为最大荣耀,湘军却多以儒生带兵。这些儒生,绝大多数都是科场不顺的儒生,走不通科举应试的路子,才放下身段带兵。 传统社会信奉“好男不当兵”,湘军以儒生带兵,颇有些惊世骇俗。湖南人讲究“经世致用”,儒生带兵的心理障碍少些。 譬如湘乡大儒罗泽南,年轻时家里一贫如洗,没钱读书应试。之后,罗泽南九位至亲相继去世,穷困潦倒,艰辛备尝,却始终求学不倦。 等他艰苦求学,誉满三湘时,却已四十好几。他在家乡设馆教书,教授内容与方法别具一格,不仅应举业,而且授之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经世致用之学,既习文,又习武,因此学子云集。 罗泽南的学生以王錱为首,有李续宾、李续宜、李杏春、蒋益澧、刘腾鸿、杨昌濬、康景晖、朱铁桥、罗信南、谢邦翰、曾国荃、曾国葆等,后多成为湘军名将。 湘军大佬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骆秉章、江忠源等,也多与罗泽南交好。 太平军起义后,罗泽南倡办团练。这固然是为了保卫儒教、保境安民。但儒生积极带兵,确有以军功搏击功名的考虑。 特别是江忠源,堪称湘军鼻祖。由于守卫南昌有功,江忠源已被咸丰特命“署理安徽巡抚”。书生带兵,以军功获封督抚,这在清朝极为罕见。 湘军军官大受鼓舞,王錱等人的功名心也被撩拨起来。 首发&:塔>-读小说 今晚,王錱为士卒上课上到一半,斥候来报,说革命军烧毁了木船,沿驿道向北遁去。.q.net 王錱大惊,驿道通往衡阳,若革命军打下衡阳,非同小可: 过了衡阳,再往北山岳渐少,湘军不易设防阻击。革命军过了衡阳,就是衡山、湘潭,再往北,就是省城长沙了! 他再也无心讲课,传令亲兵出队,准备亲自过去一探究竟。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81/37273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81/37273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