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8章 低调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逍遥小贵婿李辰安钟离若水 一人之下,十二符咒 开局神君,我在规则怪谈嘎嘎乱杀 魔龙娘今天也想当一只咸鱼 夫人离婚后,军阀大佬一夜白头 农家福宝四岁半 篮球从边线球开始 玄幻:我靠子孙后代,成就仙帝 我在卡塞尔学院养龙30年 致命心动!

炊事班泡了几斤黄豆,又搓了几斤面筋。 五点钟战士们下工回来,简单的白粥、馒头、酸辣萝卜丝。 “咦,老冯,这要过年了,咱们咋还吃这白粥馒头?”战士们有些失望。 “慌啥?明天才年三十,咋,今晚吃了,不想明天吃?”老冯笑呵呵道。 “呵呵,我就说,有你和小冯在,咱们的伙食怎么可能差?”战士们得到想要的消息,开心端着白粥走了。 “这帮臭小子,一听到有好吃的,比兔子还跑得快!”陈师长在后面听到,对刘政委笑道。 “咱们上来这么久,要不明天休息半天,搞个联欢活动,大家放松一下。”刘政委提议。 在这里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有假日也没去处。 “嗯,还是你想得周到!那就通知下去吧,大家辛苦一年,也该歇会儿。” 陈师长有时都觉得这种荒无人烟的苦寒地方难熬,比当年在山区里打游击还难熬,寒冷的天让人觉得时间特别漫长。 “老冯,明天年三十,准备弄啥好吃的?”陈师长打饭,顺便过问一下。 “师长,就这点儿家当,幸好今天补给车到,不然明天就一锅洋芋焖饭过年! 小冯说明天吃粉丝、豆干饺子,另外再弄个面筋、加上咸菜,差不多凑个年夜饭吧!”老冯在围裙上蹭着手。 “嗯,有饺子吃,还是粉丝、豆干,挺好!”陈师长能想象得出一定很美味。 粉丝没怎么舍得用,豆干是不常见的好菜,做成饺子,吸溜!陈师长都馋了。 晚学习时间,刘政委宣布明天只上半天工,下午搞联欢活动,晚上吃饺子。 “哦!”全场欢声雷动。 “政委,联欢活动怎么出节目?”活泼的谢春红大声道。 “随你们,可以以宿舍为单位出节目,也可以自己找人组合,还可以单独表演。 明早找许红英同志报节目,活动开始前都可以报名。”刘政委回道。 “谁担任报幕员?”谢春红又问。 刘政委本来想说许红英,看到这个胆大泼辣的疯丫头,“你敢不敢来?” “敢!”谢春红不带怕的,“报幕员最好两个,还差一位男同志,谁来?” 大家目光齐刷刷看向张志成,两人的事儿众人心知肚明。 有暗恋谢春红的,对比自己跟张志成的条件后自惭形秽,默默退出。 原本只是感受欢乐氛围的张志成,没想到这火突然烧到自己身上。 “看我做什么?我不会报幕!”看到咋咋呼呼的谢春红望着自己,张志成本能的抗拒,不想跟她扯上关系。 “照着名单念都不会吗?”谢春红感觉张志成是故意的,有些下不来台。 “我真不会,教书讲课行,当报幕员真不会。”张志成垂下眼眸,语气坚持。 “张同志不会,那就换一个吧!”刘政委见撮合无望,也不勉强。 大家又推选了另一名男同志,师部作训参谋钱永盛。 也是高中文化,平时话不多,长相逊于张志成,从战场上下来的,整体给人感觉比张志成粗犷。 钱永盛落落大方接受任务,倒是出人意料。 晚课大家无心上课,直接讨论节目,有的迫不及待回宿舍排练。 炊事班老冯他们听到外面喧闹、没空出去看热闹,忙着推豆腐做豆干,一直忙到九点过。 冯素莲回宿舍,女兵们生着小火炉,就着炉火的光亮织毛衣,排练节目。 “小冯,你回来啦!快,你准备表演啥节目?”谢春红热情道。 “我?我也要表演?”冯素莲惊了,“我啥也不会,就不参加了!看你们表演!” “不行,不行!女兵就咱们几个,我们每人都报了两个节目,你怎么也得报一个。”谢春红不依。 宋巧儿找了位男同志搭档,表演双人歌舞《白毛女》选段《北风吹》,以及《兄妹开荒》。 林佳丽、袁红梅、许红英合唱《南泥湾》《二月里来》,许红英还有诗朗诵《海燕》。 谢春红的黄梅戏《对花》《月儿弯弯照九州》。 听完大家的节目,冯素莲为难,这些歌她都不会,有些歌会唱,这会儿还没出来。 比如《大海航行靠舵手》《北京的金山上》。 “不可能,你一首歌都不会!必须报一个!”谢春红极力鼓动。 “要不我唱《东方红》!”冯素莲看向众人,这首歌人人都会。 “不行,这首歌适合合唱!”谢春红否定。 “那、《歌唱祖国》?”冯素莲没辙,拿出压箱底的。 这是前世村官黄毓秀教她的,国庆节到处播放这首歌。 黄毓秀告诉她这首歌的创作由来,1950年天津的一位音乐人到北京天安门,看到五星红旗飘扬,激情澎拜而创作。 1951年9月15日正式在全国传唱。 “《歌唱祖国》,你会唱?”谢春红一把抓住冯素莲的手激动道。 她们五零年上来的,消息阻隔,只听说有一首叫《歌唱祖国》的歌很好听。 “会!”冯素莲不好意思点点头。 “快,唱来听听!”女兵们都围上来。 冯素莲大大方方站好,开口唱道: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声高亢激昂、热血澎拜。 唱着唱着,女兵们跟着哼唱。 “太好听了!”谢春红一拍大腿,“这首歌该排在压轴!行,你就这首歌。” “小冯,你唱歌挺好听的,咋没进文工团?”宋巧儿甚是惋惜。 冯素莲唱得比军区文工团的几位独唱演员好,声音清亮、吐字清晰,纯纯的原生态民歌唱法,很质朴。 “我想上高原参加建设!”冯素莲傻呵呵道。 “来,把歌词写下来!”女兵们殷勤张罗,把油灯点上,冯素莲趴在木板上写。 “谁说小冯没文化的?瞧瞧这字!比我这初中生都写得好!还是行楷!” 袁红梅最先抢过歌单,被冯素莲一手漂亮的行楷惊艳。 “我看看、我看看!”谢春红也来抢。 “别抢、别抢!”袁红梅赶紧撒手,生怕歌单撕烂。 “啧啧,这手字说你是高中生都有人信!”谢春红咋咋有声赞道。 “就是,小冯,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 这手字行云流水,字体舒展、大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男同志写的!”宋巧儿笑道。 “呵呵,你们不嫌字丑就好!”冯素莲谦虚道。 许红英看着歌单上的字,怔怔出神,这手字真漂亮,在师部都少见。 看来这小冯并非真的没文化,只是低调而已。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这首歌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女兵们躺下闭上眼,脑子里不自觉回荡着旋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8211/333910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8211/333910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