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78,知青老婆跪求复婚 > 第二十三章当你有价值的时候,身边都是好人

第二十三章当你有价值的时候,身边都是好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网游:我的速度赶超神明 藏匿玫瑰 原神:模拟人生后,她们找上门来 都降妖了,还讲什么武德 大时代1979 开局被贬,我靠996古代称王 我,叶辰原来是顶尖高手 孤注一掷:我十万死士薅哭陆秉坤 从截拳道开始打穿无限 最后的摸金传人

三天,林彦武翻译完那本三万字的英语资料,一天一万字,连着三天,他感觉有点费手。 不过,想想下地的感觉和那一百多块钱的稿费,他觉得手腕又有劲儿了。 坐上清晨的班车去了城里图书馆,找了个早餐铺子垫吧了两口,等图书馆开门了他才进去。 钱馆长这几天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以往几个月桃林县图书馆的翻译任务都是垫底的,每次去市里开会,他都是被点名的对象。 可这个月,他不但完成了每个月的翻译任务,还额外接了十份任务。 当然,这一次他也是被点名的对象,只不过从以往脑袋恨不得钻裤裆的臊眉耷眼,变成了现在雄赳赳气昂昂的挺胸抬头,得意扬扬。 会议之后,图书馆的领导亲自见了他,态度那叫一个和善,最后让他带一本机密资料回去,要是翻译的话,以后还要给他加加担子。 “钱叔,早啊!” 钱所长刚刚骑着自行车进了图书馆院子,就听身后有人喊自己,扭头一看不是林彦武还是谁? “哈哈哈,我说这大清早的喜鹊怎么就叫个不停,原来是彦武来了?吃饭没有,叔带你去吃点?” “钱叔,我吃过了,今儿是来交翻译资料的。” 林彦武对于钱馆长的热情习以为常,后世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当你有价值的时候,身边都是好人。 “成,那中午叫卫军带你吃点,这县城哪家馆子好吃他最清楚。” 钱所长停好自行车招呼林彦武进了自己办公室,看着那厚厚的一沓稿纸,一张老脸笑得跟核桃皮差不多。 “哎呀,咱县里能出你这么个人才可真不容易,你是不知道我上次去市里开会,领导看见那翻译文件有多高兴。” 钱馆长说着话给林彦武递了一根烟,林彦武伸手接过顺势拿出自己的煤油打火机给钱馆长把烟点了: “你是不知道,咱们国家现在非常缺外语方面的人才,成堆的教材、资料堆在那里翻译不出来,可是学校又等着急用,领导的头发都急白了。” “咱们县里如今出了你这么个人才,我肩膀上的担子起码轻松大半。” 林彦武笑笑:“钱叔您实在是过奖了,我也就是运气好了点,正好碰上温教授。” 钱馆长摇摇头没再说什么,林家山虽然是个小村子,但也不止有林彦武一个年轻人,可满村子也就他跟着那位温教授学了本事。 运气这东西,有时候大家都有,但能抓得住的人寥寥无几。 两人抽完烟,钱馆长拿出一个大袋子,把林彦武的翻译出来的资料连带着那本英语书全部装了进去: “彦武,这是保密资料,我要尽快送到市里去,今天肯定能回来,你和卫军一块儿在县里转转,一定等着我。” “哎,钱叔您忙,我肯定等着您。” 林彦武应了一声,和钱馆长一起出了办公室,卫军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钱馆长急匆匆地去车站坐车,卫军带着林彦武出了图书馆问: “要不要上供销社转转?” 林彦武点点头:“咱先去买东西吧,买完了放图书馆我回的时候再来拿。” “嗯,今天时间早,我带你在县城好好转转。”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往供销社去了。 县里就一条大街,大概也就并排两辆车的宽度,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并不平整。 这会儿正是八九点的时候,太阳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街道两边的房子参差不齐,看着灰扑扑的,屋顶的烟囱里能看见袅袅炊烟飘向天空。 行人三三两两并排而行,大多穿着灰黑蓝三色的衣服,不少人膝盖、胳膊肘上都打着补丁,物质条件跟后世没法比。 不过,从大家时不时露出的笑容能看得出来,他们是打心底的高兴。 这个年代的人们,物资虽然匮乏,但精神却是满足的。 林彦武本身长得不差,再加上这些天营养到位,干巴瘦的脸颊有了肉,整个人的形象气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起来爽朗自信,特别精神。 卫军就更不用说了,样貌和林彦武不相上下,单从那一身行头就看得出来,家里条件肯定差不了。 如此显眼的两个大帅哥走在人群中,顿时吸引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的注意,回头率不是一般的高。 卫军对此习以为常,林彦武脸皮厚,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大伙儿的目光。 “你这次准备买什么?” 对于林彦武的采购力,卫军万分敬佩,别人去供销社是买东西,他是去进货的。 “米面,家里人口多,这两样东西消耗不是一般大,上次买回去的已经吃差不多了。锅碗瓢盆什么的也想买,家里头缺的实在太多了。” “要是有布,棉花什么的也买点,棉衣棉裤,褥子被子,全都旧得不行了。” 卫军想了想:“我带你去粮站买吧,一袋一袋地买也省事。” 这要是换了普通人,肯定不能一次性一袋地买,不过有卫军在,这些不是问题。 林彦武问了问,一袋50斤的面粉七块五,他扭头看了卫军一眼问: “你上次开的那212,能拉几袋?” “三四百斤吧差不多。”卫军也不确定,主要是没拉这么多。 “那就先买两袋白面,一袋玉米面,一袋小米,红豆、绿豆各来二十斤,大米也来一袋。” 粮站的冯克和卫军从小一块儿长大,两人没有共同的爱好,但在上学方面却有着惊人的默契,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 用桃林县的土话来说,就是倒榔锤一对,关系可想而知。 “我说兄弟,你们家几口人,能吃得了这么多吗?” 冯克说话的时候余光扫了卫军一眼,见卫军微不可查地朝他点点头,这才安心几分。 林彦武“哈哈”一笑,知道冯克是担心自己一次性买这么多,到时候私下买卖。 “冯大哥你放心,我家里大小九口人,正是能吃的时候,可不得多买点吗?” 冯克不再废话,招呼人去搬粮食,他自己则带着林彦武去交钱,完事说好下午卫军开车来拉粮食。 粮食解决了,两人又去了供销社,林彦武买了新碗新筷子,四个搪瓷缸子,几个大小不一,编织精巧的笸箩,畚箕,簸箕,放调料的小罐子,黑色灰色的棉布、十斤棉花,针线等等。 又买了一口轻便的铝锅,家里的大铁锅补了又补,把手也掉了一个,死沉死沉的,很不方便。 反正零零碎碎的小东西,看着不显眼,但是装起来的时候真不少,林彦武只能又买了一个大袋子拎着。 出了供销社,两人把东西放到图书馆,就溜溜达达地上街去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8324/319259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8324/319259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