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 第130章 :重建贸易网络

第130章 :重建贸易网络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二嫁权臣,夫人百媚千娇 被夫君杀身证道后,我重生了 带着空间当王妃,夫君逆天宠 仙子,请助我修行! 女帝的大内总管 校花的贴身高手 你们动物世界这么癫了吗?(快穿) 骑士争霸:开局觉醒一匹狼 重生后把竞争对手娶回家 我在长生世界做诡异调查员

战后的岭南谷地,晨光透过新修的木砌仓壁,洒在正在卸载商旅货物的码头。久违的喧闹再次回荡:驮马嘶鸣,商人在安排行装,村民们忙碌而有序。村口高悬的“岭南商盟”旗帜随风猎猎,标志着新的秩序已然建立。 战争摧毁了岭南与周边村寨的阴沟阳关,许多旧盟村寨曾因支持敌对阵营而停商三载,如今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修复这些合作关系。 叶长歌带领苏锦瑟及商会代表,率队前往玉溪寨、南坪寨、岩前村、马岭庄等地,亲自致信与面谈,说明现在盟约已稳,防御已固,重启通商既是双方利益所需,也是和平的象征。 在玉溪寨门前,他与寨主当面交谈:“若能恢复出产茶叶与竹笋,我们岭南商盟可提供护送与银票支持,也欢迎你寨设立驿站为交流点。” 寨主激动地回道:“我们寨中老百姓盼了太久商旅归来,若是叶寨主说到做到,我寨愿投入最多竹材与民力。” 协议于篝火旁公开签订,村人掌声骤起,彼此心中的裂痕也随着言约修复。 次日,玉溪寨率先派出三十载丰程的驮队,载着500担茶叶与新鲜竹笋穿过岭南码头,交易商旅络绎不绝。 同样行动,在南坪寨,协商后,一批药材与麻布也随车而来,供领地村民与南洋商旅置换。 数周之间,旧盟村寨与岭南商盟重建信任,交易线路逐步恢复、货物流动自东南向北推进,形成一个全新的物流环。 成功修复了内陆贸易网络后,苏锦瑟提出下一步战略:拓展南洋商圈,借助海上贸易将岭南推向区域繁荣的前沿。 她在商盟会议厅上说:“我们的商盟已经稳固,但若想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必须走出内陆,接入南洋——那片蕴含香料、珍珠、宝石与丝绸的海域。若不面对海洋,就不算真正的通商共和国。” 会议中,她掏出一张详尽的贸易地图:从岭南港口至南洋群岛的航线清晰可见,标记着香料岛、珍珠湾、宝石礁等重要节点。同时列出多种优质商品计划——香料(肉桂、丁香)、海贝母珍珠、珊瑚雕饰、红木家具、葡萄糖饮料等总共八大类。 苏锦瑟提议: 1.建起临时船坞,留用商盟提供木材与劳动力。 2.招募有航海经验的南洋水手,并收储小型帆船三艘。 3.缔结南洋贸易协定,承诺“先交易、后缴纳”模式,吸引当地商户入盟。 4.引入“贸易担保制度”,对南洋商提供风险保证,一旦延迟或失约,将由岭南商盟赔付银票与新贸易额度。 这一套计划得到了村中长老、各寨代表与商会长老的一致支持。大家认为,仅凭陆地贸易已难以实现更大突破,唯有海路才是岭南崛起的真正钥匙。 翌月初,岭南港口迎来久违的锣鼓与帆影。三艘小帆船被命名:“岭南第一号”、“锦瑟号”和“长歌号”。帆上挂起橙黄色商盟旗帜,船头雕着龙形,象征岭南的荣耀与远航决心。 商会出资银票发放雇佣水手百余人,顾清霜手书职责条令,布置夜间哨塔与简易信号旗。她说道:“南洋航行风险虽有,但若不试,不知深浅。岭南其实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这一步。” 在社区广场,叶长歌向出发的水手们宣布:“南洋之路不是征服,而是贸易互通。代表我们的不仅是货物,还有我们的信用与信念。记住,归来之日,我们将以品质与诚信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水手们齐声:“岭南出航,归来必丰!” 港口街道恢复热闹,马队与驳船不断到访,商旅上岸即来自各地。村中新设立的兑换所忙得不可开交,本地茶叶与竹笋与南洋香料换银;再由米食商与布商售出货物。 村寨各势力纷纷派代表驻港,这些人身着岭南商盟统一马甲,肩挑商包,日夜护卫着交易秩序。码头上的舵手与顾客之间爆发着笑声与砍价声——三个月前几乎无人的码头,又成了岭南的“经济脉搏”。 与此同时,村中设立的贸易学院也慢慢筹建好几节课:由归顺者讲授丝织工艺、南洋饮食、舵盘导航等知识,村里几位青年已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有的更在实践甲板上清洗桨板。 回首数月前鼎沸的战火,如今成为了遥远的噩梦。许多曾经观望敌对势力的小寨代表,如平江寨转离阵营的二公子,主动登门到港口,参加贸易开幕,手持银锭笑着说:“从今往后,我们与你一道商路相通。” 岩前村、马岭庄、玉坪村等二十余村寨先后与庭签合同,村中多有欢迎宴与盟誓仪式。叶长歌亲临让他们在商盟衊板上签名,承诺“守信互助”,一时村寨云集,场面威仪。 连远在边远山区的新田寨,也派出三老兑口粮至码头,希望下次再送几箱高粱及手工艺品。 这番商旅与拓海行动,使叶长歌声望再上层楼,不再只是“战时领导者”,更成为“和平年代的经济护卫者”。 民众敬畏他归来,妇孺主动上前拜谢;商旅主动递上银票与货物赠礼;湿漉漉的码头上,人人都喊他“岭南村王”,亦称“我们信的那个青年”。 村中老人张掌柜笑着迎上叶长歌:“我这一生,见过风雨,也见过波涛,但真正让我相信你的人,自是让村庄平静后的全盛景。如今连那商盟旗也感人心!” 叶长歌拍了拍他的肩:“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有你们信任,我便无后顾之忧。” 风起南洋,帆影再现。岭南港的晨雾尚未散尽,三艘帆船已破浪而出,载着岭南的茶叶、竹笋、药材与陶瓷,向着南洋海域进发。甲板上,叶长歌站在船首,望着远方水天一色,心中无比笃定。 他知道,此去南洋,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场民生之战,是岭南摆脱区域孤立、融入大势的。 船队出发的第五日,海面忽起狂风。波涛如山,雨点砸在甲板如万鼓齐鸣。水手系紧缆绳,艉舵手咬牙稳控方向,整支队伍如一张绷紧的弓,叶长歌不时亲自上阵巡视。 苏锦瑟虽未随行,但她安排的**“远航补给包”此时发挥了作用,船上设有密封木柜,内储干粮、腌肉、姜汤与常备药物。更有顾清霜留下的“风信图”**,提前预测风势,大大减少损耗。 数日苦撑后,终于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傍晚,船队抵达南洋第一站——【象屿港】,这是个由多个小岛组成的天然港湾,盛产珍珠、香料、红木与海石花等特色物产。 港上早有商会分支成员接应。他们穿着本地传统草织衣,笑容满面地迎接:“岭南的朋友,你们终于来了,我们等这一天很久了!” 叶长歌郑重地与象屿港主代表握手:“岭南愿以商为媒,结友而非征。” 一场跨区域的合作,就此拉开序幕。 在象屿港的交易所,叶长歌提出的合作草案极具诚意: •岭南商盟承诺以五年为期,长期采购象屿特产; •南洋商会可在岭南开设分舵,享受港口税减免三成; •双方设立中立“贸易驿馆”,专供双方商旅歇脚与信息交流。 港主代表是一位年长但目光炯炯的海商长者,名叫马西阿图。他端详叶长歌许久,缓缓道:“许多北方人来南洋只想取利而走,你却愿分享市场、保障地位。岭南若真如你这般,我马西阿图愿与之共赢。” 双方代表各按手印,书立合约为证。交易现场,不仅有香料、红木、海螺粉、紫贝母等珍稀之物进入岭南船舱,岭南茶叶、陶瓷、铜器、丝绢也第一次在象屿港展出,赢得南洋客商连连称赞。 叶长歌当夜便派快船将“合作初成”捷报传回岭南。 成功打通象屿港之后,岭南船队继续深入南洋,接连造访【丹珠湾】、【花礁市】、【石流港】等地。每到一地,叶长歌均以“互惠互利”为准则,不压价,不强取,一改过往中原商人贪婪无度的恶名。 苏锦瑟事先设计的**“商盟契约体系”**也随之在南洋推广——包括: •标准化度量衡:统一使用岭南标准秤重法; •货物信用标识:设“岭南出品·质保月印”; •银票通行制度:岭南银票在合作港兑换比重可达1:1.1,激励本地接受使用; •商会仲裁制度:设立中立仲裁员,解决交易争议,避免武力冲突。 顾清霜派遣的情报小组暗中调查南洋各势力动向,保障航道安全。一旦发现掠商之事,立即上报,苏锦瑟则通过商会系统实施贸易制裁,令不法港口寸步难行。 短短三个月,岭南在南洋已设立六个贸易分舵,形成“港-货-舵-商”四位一体的南洋商网雏形,覆盖三百里海域,联动十五个小港。 船队返航的那一日,岭南村中万人空巷。码头上传来激动人心的号角声——满载南洋货物的帆船再次靠岸。 珍珠、香料、红木雕、鱼胶、海珊瑚……各种本地罕见之物堆成小山。村民围观之余,更惊讶的是村里首次出现了“珍珠铺”、“香料坊”、“红木作工厂”——由商盟投资建设,为返乡青壮年提供就业。 小木匠罗小牛笑着说:“以前打仗,我干防御工事。如今和平,我打红木雕,月银翻倍,还有饭吃。” 田地的收成也因贸易收益而获得技术改良。新购进的南洋水车系统解决了多处灌溉难题,顾清霜的“技术引进课”也让更多农户接受新法种植。 岭南经济开始出现多元化雏形: •农业:高粱、水稻、甜薯外销; •手工业:陶瓷、丝织、木雕输出; •服务业:商栈、酒馆、交易所兴起; •教育:商学馆、技艺班开课培养年轻人。 昔日敌对势力,如乌山寨、横江堡、沙岭帮等,在战后经济封锁与资源短缺下元气大伤。如今看到岭南村庄不仅防御稳固,更在商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纷纷派使者前来求见。 沙岭帮使者低声道:“若可引我帮商人进入你岭南通路,我们愿放弃之前封锁线,甚至可联手打造新驿道。” 叶长歌对此既不急于拒绝,也未立刻允诺,而是回道:“若真有意,我们会考虑你们的表现与诚意。” 商盟内部已设专门小组评估这些外来势力的稳定性与合作意愿,顾清霜称之为:“外围联盟筛选机制”。不乱拉拢,不盲目合并,讲求稳扎稳打。 夜幕下,港口再度点亮灯火。叶长歌立于码头高台,望着满地货物与来来往往的人群,听着远处传来商贩叫卖与孩童嬉闹,他心中涌现出更远的图景: “岭南不应仅是村庄,不仅是商盟。它应是——一个中心,一种秩序,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 苏锦瑟走到他身边:“再过一月,我们可考虑与西域商道接轨,或许……再往北一点,通往中原主干道的旧路也该清理。” 顾清霜笑着从一旁递来几份新情报:“中原某几大家族,最近也派人暗中打听我们商盟的情况。” 叶长歌收起纸卷,淡然一笑:“那就让他们知道,岭南这支异军,已非昔日之村。” 夜风起,旗帜扬,一轮明月照耀着这片刚刚苏醒的南方热土。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8820/352519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8820/3525199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