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 第319章 分店开业(4K免费)

第319章 分店开业(4K免费)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Mzlin蒙芷玲 战王起死回生后,娇娇王妃宠冠京城 从婴儿开始逆袭成圣! 拜托,有一个怪盗哥哥超帅的 不谈恋爱的我只想刷奖励 豪门弃女?真千金在京圈飒翻天! 末世天灾:从C级技能开始 被休后,她掀翻京城,夺后位! 团宠小软包,今天又被老公欺负了 我的神通觉醒,冰川剑意!

陈景乐大早上驱车来到鸿启公司。 “乐哥!” 刚进公司门,就听到有人喊,陈景乐抬头一看,是黄浩跟张智勇。 他俩看到陈景乐,连忙笑着迎上来。 二人是最早被李启光安排到陈景乐身边帮忙跑腿的,工作能力谈不上多优秀,但态度方面没得说,兢兢业业。 陈景乐回来,肯定要继续到乡镇乡下去走访调研的,自然少不得喊上他们。 昨晚跟他们说过之后,二人大早上就在公司等着。 虽说他们俩这半年暂时没有升职,但跟着下乡,各种补贴拉满,外加陈景乐不是什么吝啬的人,额外发各种奖金,综合加起来工资几乎翻倍,生活水平相比原来,有了很大改善。 反之,陈景乐不在的这段时间,没人带着他们四处跑,收入水平下降不少。 可以说公司里最对陈景乐望眼欲穿的,其实是这哥俩。 现在看到他回来,自然是喜不自禁。 意味着好日子又要回来了。 “早!” 陈景乐笑着跟他们打声招呼:“先等我一会儿,我去大老板那领个任务。” 说着从包里掏出两盒烟丢给他们。 二人下意识接过,还纳闷这是什么烟,怎么没见过,当仔细看清楚上面的字体后,瞬间瞪大眼睛,惊呼:“我靠!国宾?!” 乖乖! 应该不是假的吧? 顿时满脸惊喜,讨好问:“谢谢乐哥,这烟不便宜吧?哪来的啊?” 陈景乐笑:“去京城玩,在国宴宾馆吃了顿饭,顺手带回来的土特产。” 国宴宾馆? 好家伙! 那是什么地方? 经常在电视新闻里面出现的存在,他们这种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特供啊?”黄浩问。 陈景乐想了想:“算特供吧,但也没那么夸张,对外销售的,只是需要去京城特定的地方买而已。就是图个面子。” 殊不知这话落在他们耳朵里,就成了另外一种意思——你们不好买,但我能买到。 乖乖! 不愧是大佬,牛皮! …… 走进办公楼,刚好遇到李启光的秘书陈辉。 陈景乐连忙喊住他:“辉哥,李总这会儿有空吗?” 陈辉笑说:“在办公室呢,李总说了,您过来直接进去就行。” “好的谢谢。” 陈景乐走到李启光办公室,抬手敲门,听到里面的应答声后,推门进去。 李启光看见是他,顿时笑说:“你这一趟玩得够久的,总算知道回来。” 陈景乐不好意思笑笑:“难得有空出门,玩着玩着就上头了。这还是粗略地游玩,要是真每个省份多逛两个城市,怕是一个月都不见得能走出一个省。” “国家大就是这样,玩得开心就好。” 李启光笑笑:“你们往家里寄的礼物,我们都收到了,挺好的。就是数量有点多。” 陈景乐咧咧嘴:“感觉都是会用得上的东西,干脆多买点。一时半会儿用不完没关系,用不完就先放着,嫌碍事你们可以拿去送人。” “没事,都留着,家里地方大,还是放得下的。” 李启光摆摆手。 都是女儿女婿在外面给他们俩精心挑选的礼物,哪舍得随便送人。 大不了腾个房间出来专门摆放,家里又不缺空房间。 “说点正事吧。” 李启光拿起旁边早就准备好的文件,递给他:“这是你要的东西。” 公司上个月的经营情况。 陈景乐接过来快速翻阅,下意识说:“挺好的,跟事先预测的差距不大,某些方面甚至要更好些。” 李启光往身后一靠:“下半年要是能延续上半年的发展速度,到年底就很可观了。” 没想到他都50了,鸿启还能在他手上迎来第二春。 命运这东西果然神奇。 这段时间,他也恶补了不少知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 就目前来看,循着陈景乐制定的计划稳步发展下去,公司自然而然会上一个新台阶。 “只要不来超级台风都问题不大。” 陈景乐笑说。 台风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天灾,对农业生产影响打击很大,除此之外,其他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关于鸿启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他先前已经在公司大会上说过,私下也不止跟李启光聊过一次两次,只要循序渐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这等规模的企业转型升级,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要给点耐心。 只要整体稳中向好就行。 又聊了不少具体工作,才从李启光办公室出来。 陈景乐叫上黄浩张智勇二人:“走走走,又有活干了!” “乐哥,今天怎么安排?”张智勇急忙问。 陈景乐大步往外走:“老规矩,先下乡兜兜转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好嘞!”二人连忙跟上。 怎么说呢,跟着这样的领导,辛苦是辛苦了点,但人家钱给够啊,而且人家是真做事,自个儿也能学到东西。 这样的生活,感觉比干坐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一个满打满算四千块钱,更有希望、更有盼头。 …… 和上两个月的荔枝一样,今年两广的龙眼,同样丰收。 摘得早还好,还能卖个不错的价钱,摘得晚就不好说了。 最惨的是火龙果,今年上市即烂市,摘多早都没用,街边摆摊都10块钱10斤,而且还是精品大果。 次果更不用说,直接推路边沟里倒掉,即便三轮车斗满满一车,卖完都不见得够买两包肥料。 不由得让人想到卖炭翁的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种情况下,陈景乐先前提议弄的各种农产品初级加工厂,就有用武之地了。 原先荔枝上市那会儿,完工的厂房还不多,现在可开工的生产线越来越多。 像龙眼,可以加工成龙眼干,无论是做药材还是煲汤材料亦或者当零食,都是不错的选择。 火龙果可以做成火龙果果冻、火龙果果汁原浆等等。 相对来说精加工方向没有龙眼那么多,效益没有那么高,但至少不会全部烂在地里。 至于学人家做什么火龙果炒土豆丝这种黑暗料理,就不必了。 别糟蹋食物。 陈景乐更关注的是农村产业结构问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公司旗下各种产业科技化、智能化、高效化才是关键。 思来想去:“还得继续建厂!” 鸿启旗下可深加工的产品太多了,现在的生产线依旧不能满足公司内部需要,何况还会对外进行收购。 但厂子又不是说建就能建的,得考虑各种因素。 好在鸿启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不少经验,除陈景乐自身写的考察报告外,回头再请专家过来帮忙考察设计,最终再决定能不能建、要不要建。 后续扩大涉及至乡村基层各个农产品领域是肯定的。 还是那句话,和农村农民农业深度绑定,上面需要乡村企业做什么,鸿启就做什么。 路就不可能越走越窄。 正因如此,这几个月来建厂的事情,是一帆风顺,一路绿灯。很多乡镇地方一听是鸿启要来盖厂,简直不要太热情。 因为盖好的厂房,最受益的是当地村民。 农产品可以直接卖给工厂,手脚利落的到厂里做工,工资不比城里的低,钱多事少离家近,三样几乎全占,这还不好吗? 很多从大城市失业回来的青壮劳力,进了鸿启的厂子才知道,原来老家乡下也有这种正规企业。 搞得现在想进鸿启产品加工厂的人越来越多,门槛比原来高了不知多少倍。 饶是如此,每个工厂盖好后,前来应聘的人都络绎不绝。 甚至刚开始盖呢,就有人三天两天来打听什么时候开始招人。 所谓乡村全面振兴,不相信的人会说这是口号,但乡村这些年的变化,是实打实的。 唯物主义者要实事求是。 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 …… 一整个白天,陈景乐都在乡下四处跑。 直至太阳即将落山,才驱车回城。 刚下高速,陈景乐心念一动,车子拐向一中那边。 此时一中附近的晨光文具店对面,一家店铺正在重新装修。 这就是他给二叔家安排的卤肉饭分店。 陈景乐走进店里:“二叔!景浩!” “景乐来啦?”陈振林停下手头工作,回头一看。 “乐哥!” 旁边陈景浩一脸生无可恋表情。 父子俩都累得满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 “弄不过来就请人帮忙啊。” 陈景乐看着满地工具,无奈一笑。 二叔摆摆手:“没事,反正距离开学还早,做得完的,好多都是找人定做,剩下的自己能做就自己做,省得浪费钱。” 典型的老一辈观念,能省则省,处处都要省。 陈景乐则更倾向于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为了省那点钱,自己做到最后不满意不说,还累得够呛,甚至累出病来。 何苦来哉! 不过这家店是要给二叔一家打理的,陈景乐不掺和经营,既然二叔坚持,他也不想说太多。 二叔有句话说得没错,离开学早着呢。 不急,慢慢来呗。 此时二叔陈振林已经从原来的公司辞职,二婶那边单位则要到月底才肯放人,因此现在就他跟景浩两个人在搞装修。 说是装修,其实就是参考师院那边的店,简单刮个大白墙,好让里面看起来敞亮点。 然后透明厨房、不锈钢案板跟打饭窗口都安排上,再装个空调,摆十来张桌子。 这便是一间学生餐厅最常见的配置。 不用太久,十来天就能搞定。 到那会儿刚好暑假差不多结束,一中的学生们陆续回来报道,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这边店铺面积比江北那边要小一点,不过考虑到中学生吃饭速度很快,翻台率高,小点就小点吧,问题不大。 “招牌找人弄了吗?”陈景乐问。 二叔说:“已经找人了,跟师院那边的同一家,只是还没做好送过来。” “那就行。”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赚钱的关键,自然是卤肉饭。 虽说景浩已经基本掌握卤肉饭的做法,但为了保证不出错,陈景乐还是决定另外抽时间专门给他们俩上上课,确保二叔学会,陈景浩精通。 省得砸了“陈记粥粉面饭”的招牌。 一家小店经营得好,是真能传好几代的。 特别是现在这个到处都是预制菜外卖的时代,一份真材实料新鲜出炉好吃又美味的卤肉饭,不怕没人买单。 到时候他们家就是远近闻名的卤肉饭世家,个个都是卤肉饭仙人。笑。 …… 接下来几天,二叔家也尝到了陈景乐当初教爸妈做卤肉饭的滋味。 天天卤肉饭,顿顿卤肉饭。 都要吃吐了。 特别是二婶,她在烹饪方面的天赋,不如二叔跟陈景浩,但是又想学,十分积极主动。 结果就是大家连吃好几顿失败品。 好在卤肉饭不是什么高难度菜式,即便天赋不是很好,牢记陈景乐制定的标准化生产流程,熟能生巧,味道至少不会太差。 陈景浩做的味道最好,跟陈景乐爸妈做的味道差不多,所以以后分店这边就交给他来掌勺。 他对此已经习惯,在原来师院那边,就没少帮忙掌勺。 现在不过是重操旧业。 而师院那边,陈景浩离开后,顶替他位置的,是陈景乐大姨家的宏武表哥。 上次老妈打电话问过之后,表哥答应过来帮忙。 待遇是不差的。 而且日后如果打算开第三家分店的话,可以让表哥过去打理。 快餐店业务做大做强是迟早的事,到时候能帮忙的亲戚不够用,自然会对外招聘。 而陈景乐只要负责掌握核心配方,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监督各分店严格执行即可。 说不定若干年后,小小的江北,能长出一家跨市乃至跨省经营的连锁快餐店品牌来。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暑假很快迎来尾声。 家里师院那边的快餐小店恢复正常营业,一中附近居住的市民们,则发现自家旁边不声不响新开了一家名为“陈记粥粉面饭”的快餐店。 然而奇怪的是,这家快餐店打着粥粉面饭的招牌,却只卖卤肉饭这一种食物。 不过味道是真的香啊! 从门口经过的人,都会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味,下意识看向这家新开的快餐小店。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8890/352405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8890/352405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